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彦章为人骁勇有力,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争天下为劲敌。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自梁失魏、博,与晋夹河而军,彦章常为先锋,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

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彦章至递坊,以兵少战败,与其牙兵百馀骑死战。

唐将夏鲁奇素与彦章善,识其语音,曰:“王铁枪也!”举槊刺之,彦章伤重,马踣,被擒。庄宗见之,曰:“尔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彦章对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为!”庄宗恻然,赐药以封其创。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馀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庄宗又遣明宗往谕之,彦章病创,卧不能起,仰顾明宗,呼其小字曰:“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遂见杀,年六十一。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
B.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
C.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
D.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挥使,官名,五代始设。指挥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以马军四百人、步兵五百人为一指挥。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下设副指挥使。
B.末帝,意即某朝最后的帝王,一般可以理解为亡国之君,与废帝、少帝、先主、后主等称号同为俗称,不是谥号。
C.龙德,是帝王年号的名称。帝号始于汉武帝,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般都从次年初开始使用新年号。
D.小字,即表字。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彦章为人骁悍勇猛。他因为能手持一杆铁枪,骑马奔驰冲杀,迅猛如飞而被称为“王铁枪”。历经多次战争都能奋勇杀敌,后受伤被俘。
B.王彦章顾全大局。他虽是没读过书的武将,却深明大义;宰相敬翔冒死推荐他担任主帅,他虽遭到赵岩等人构陷但却没有计较,愿意替国解难。
C.王彦章精于用兵之道。担任招讨使后,快速到达滑州;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用酒宴麻痹敌军,以几千兵力攻破南城。
D.王彦章品性刚烈。晋军以妻儿要挟,他斩杀来使来表明决绝的态度;庄宗、明宗轮番劝降,他坚决不从,最后因为不屈服而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
(2)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
5.文章评价王彦章“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哪些事可以看出他的“忠义”?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何等已数言上     ( 度:估计 )
B.诸将者以十数        (亡:死亡 )
C.信与萧何语        (数:屡次。多次)
D.何   (奇:以……为奇,认为(他)很奇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庶”“黔首”“元元”“民氓”等。
B.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不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上级,拜见时还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D.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2)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2020-11-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师大附属五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七月,帝(明武宗)听江彬言,将出关宣府。钦上疏谏曰:“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徂征,岂宜亲劳万乘?且匹夫犹不自轻,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蹈不测之险。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已,朝臣切谏皆不纳。复疏,疏入,不报。八月朔,帝微行至昌平,传报出关甚急。钦命指挥孙玺闭关,纳门钥藏之。分守中官刘嵩欲诣昌平朝谒,钦止之曰:“车驾将出关,是我与君今日死生之会也。关不开,车驾不得出,违天子命,当死。关开,车驾得出,天下事不可知。万一有变,我与君亦死。宁坐不开关死,死且不朽。”钦因负敕印手剑坐关门下曰:“敢言开关者,斩。”夜草疏曰:“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今寂然一不闻,辄云‘车驾即日过关’,此必有假陛下名出边勾贼者。臣请捕其人,明正典刑,不然万死不奉诏。”奏未达,使者复来。钦拔剑叱之曰:“此诈也。”使者惧而返,为帝言“张御史几杀臣”。帝大怒,顾朱宁:“为我趣捕杀御史。”会梁储、蒋冕等追至沙河,请帝归京师。帝徘徊未决,而钦疏亦至,廷臣又多谏者,帝不得已乃自昌平还,意快快未已。又二十余日,钦巡白羊口。帝微服自德胜门出,夜宿民舍,遂疾驰出关,数问“御史安在”。钦闲,追之,已不及。欲再疏谏,而帝使中官谷大用守关,禁毋得出一人。钦感愤,西望痛哭。于是京师盛传“张御史闭关三疏”云。明年,帝从宣府还。至关,笑曰:“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然亦不之罪也。世宗嗣位,出为汉中知府,累官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张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B.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C.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D.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在明代是执掌监察的官员,奉命外出巡视关防的御史称为巡关御史。
B.幸,古代一般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或者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文中指前者。
C.敕印,指敕符、印信,是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等的凭证。
D.微服,古代专指封建帝王为避人注目和隐匿身份,改换服装出行或私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钦担任重要职务。他进士出身,曾任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居庸关-带的防务,官至太仆卿。
B.张钦力阻皇帝出关。他违抗君命,命人关闭关门,藏起钥匙,亲自持剑坐在城关下禁止打开关门。
C.张钦始终坚守职责。因为他不肯妥协,皇帝出关门时多次询问“御史安在”,足见皇帝对他的恼怒。
D.张钦为官忠心可鉴。他的三次忠谏在京城广泛流传,皇帝从宣府回来没有治罪他,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
(2)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
5.张钦智勇兼备,请简要说明他“智”的具体表现。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狄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过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开成初,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选自《刘禹锡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B.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C.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D.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与名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举行冠礼时取的。文中“梦得”是刘禹锡的字。
B.博学宏辞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来考拔能文之士。
C.秩满,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秩”;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委之常秩”。
D.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名重一时,擅长作诗写文。他受到王叔文的重用,被称为有宰相器;善写五言诗,禁中文诰都出自其手。
B.刘禹锡宦海沉浮,出仕在外多年。他受牵连被贬为连州刺史、朗州司马;后又十多年离京城,接连在几个州任刺史。
C.刘禹锡心系教育,兴叹学校衰败。他认为如今教育不力在于没有钱物供学官使用,应该省出钱来增加教育的投入。
D.刘禹锡以文会友,甚得朋友深交。晚年他与白居易交往友善,在诗歌方面唱和往来,且白居易为之集诗而作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2)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
5.刘禹锡因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而遭遇变故,请概括此事的发展变化。
2020-10-24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5 .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吴元年,召议礼仪,除中书考功博士。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之。而时已颁赦书,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四方,复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成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一日览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异乎?果异,止勿动。”蛙果勿动,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寻进副使,徙晋王府右傅。坐累左迁,复授王府参军,召为刑部主事。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帝闻,悼惜,命葬之黄羊川,立祠,以所食俸给其家。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愈镇江西,延见   数:多次
B.帝遣御史             廉:廉洁
C.复以细烦御史          故:事情
D.鼎欲官吏利弊          稽:考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留愈幕府赞军事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朝廷布大信四方            师不必贤弟子
C.复细故烦御史               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按历钩考之,莫敢隐     则或咎其欲出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B.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C.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D.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4.结合文意,请简述熊鼎在治理台、温和山东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2)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3)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020-10-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苏仙预科、湘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敏中,字用晦,少,承学诸兄。武宗雅闻居易(白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时,居易足病废,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即荐敏中文词类其兄而有器识。即日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宣宗立,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德裕著书亦言“惟以怨报德为不可测”,盖斥敏中云。历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员外,凡五年,十三迁。

崔铉辅政,欲专任,患敏中居右。会党项数寇边,铉言宜得大臣镇抚,天子响其言,故敏中以平章事、制置使。初,帝爱万寿公主,欲下嫁士人。时郑颢擢进士第,有阀阅,敏中以充选。颢与卢氏婚,将授室而罢,衔之。敏中自以居外,畏颢谗,自诉于帝。帝曰:“朕知久矣。若用颢言,庸相任耶?”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及行,帝御安福楼以饯,颁玺书谕尉,赐通天带,卫以神策兵,开府辟士,礼如裴度讨淮西时。次宁州,诸将已破羌贼,敏中即说谕其众,皆愿弃兵为业。乃自南山并河按屯保,回绕千里。又规萧关通灵威路,使为耕战具。逾年,检校司徒,徙剑南西川,增骡军,完创关壁。治蜀五年,有劳,加兼太子太师,徙荆南。

懿宗立,召拜司徒、门下侍郎,还平章事。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书闻,帝怒,斥谱阳翟令。未几,加敏中中书令。

咸通二年,南蛮扰边,召敏中入议,许挟扶升殿。固求免,乃出为凤翔节度使。三奏愿归守坟墓,除东都留守,不敢拜,许以太傅致仕。诏书未至,卒,册赠太尉。博士曹邺责其病不坚退,且逐谏臣,举怙威肆行,谥曰丑。


注:苶(nié):精神不振。阀阅:指功勋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B.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C.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D.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是古代官名,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
B.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为闲职,无关科举。
C.致仕旧指交还官职,一般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相似说法有“乞骸骨”“乞身”“致政”“下车”“休致”等。
D.册赠是以册书的形式表示对死者追加封赐,主要面向身居高位的大臣。册,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册赠的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敏中文词出众,深得赏识。在白居易患足病不堪任职时,经李德裕推荐,当日就被任命为知制诰,成为翰林学士。
B.白敏中受人排挤,遭人怨恨。崔铉担心敏中位居己上,建言天子派人镇抚边疆。郑颢因被敏中充选驸马而怀恨在心。
C.白敏中破羌有功,治边有方。他亲率诸将攻破羌贼,劝说他们弃兵为业,并规划道路,安置屯保,增加骡军,修建关墙。
D.白敏中仕途顺利,皇帝宠幸。他曾五年内十三次升迁,皇上信任他,不偏信郑颢的进言,不接受王谱让敏中退职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
(2)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
2020-09-27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也。尝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葬,时建德耕于田中,闻而叹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大业七年,募人讨高丽,本郡选勇敢尤异者以充小帅,遂补建德为二百人长。时山东大水,人多流散,同县有孙安祖,家为水所漂,妻子馁死。县以安祖骁勇亦选在行中安祖辞贫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是岁,山东大饥,建德谓安祖曰:“文皇帝时,天下殷盛,发百万之众以伐辽东,尚为高丽所败。今水潦为灾,黎庶穷困,而主上不恤,亲驾临辽,加以往岁西征,疮痍未复,百姓疲弊,累年之役,行者不归,今重发兵,易可摇动。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我知高鸡泊中广大数百里,莞蒲阻深,可以逃难,承间而出,虏掠足以自资。既得聚人,且观时变,必有大功于天下矣。”安祖然其计。蓚人高士达又起兵得千余人,在清河界中。士达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来讨士达。士达自以智略不及建德,乃进为军司马,咸以兵授焉。建德既初董众,欲立奇功以威群贼,请士达守辎重,自简精兵七千人以拒绚,诈为与士达有隙而叛之。士达又宣言建德背亡,而取虏获妇人绐为建德妻子,于军中杀之。建德伪遣人遗绚书请降,愿为前驱,破士达以自效。约信之,即引兵从建德至长河界,期与为盟,共图士达。绚兵益懈而不备,建德袭之,大破绚军,杀略数千人,获马千余匹,绚以数十骑遁走,遣将追及于平原,斩其首以献士达。由是建德之势益振。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

(节选自《旧唐书·窦建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县以安祖骁勇/亦选在行中/安祖辞贫/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
B.县以安祖骁勇亦选/在行中安祖辞贫/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
C.县以安祖骁勇/亦选在行中/安祖辞贫/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
D.县以安祖骁勇亦选/在行中安祖辞贫/白言漳南令/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投建德/建德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党:古代五百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党,二者和在一起称为乡党,泛指乡里、家乡、同乡、乡亲等。文中指乡亲们。
B.大业:古代早有干支纪年法,从汉武帝起有了年号,又有了帝王年号纪年法,而“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历时13年多。
C.黎庶:黎,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庶,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黎庶后来地位平等,泛指平民大众。
D.辎重:古代军事中的用语,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后扩用于社会方面,也指外出时携载的物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建德好扶危济困。他得知乡人无钱办丧事后,立即停下手中的农活送去财物;但同县孙安祖杀人后去投奔他,他没有收留。
B.窦建德有远见卓识。他认为文帝时天下富裕征讨辽东尚且失败,如今发生水灾,百姓贫苦,炀帝出征高丽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
C.窦建德智慧谋略过人。高士达虽是他的上级,却自认才智不如他;他和高士达合谋用苦肉计大败隋朝官兵,初次领兵便建奇功。
D.窦建德深得民心军心。他早在家乡务农时就被乡亲们称赞;在军队中他廉洁自律,与下属同甘共苦,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达又宣言建德背亡,而取虏获妇人绐为建德妻子,于军中杀之。
(2)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
2020-04-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8 . (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晩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密时年数岁,烝烝之性,遂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表       祚:福分B.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任命官职
C.不名节       矜:怜惜D.臣微志       听:准许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烝烝之性,遂成疾
B.州司临门,急星火       因击沛公坐,杀之。
C.报养刘日短也       举天下豪杰
D.刘氏有疾,涕泣侧息       诸侯之地有限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D.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4.下列对《陈情表》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的实情,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B.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都由于“刘病日笃”而有着“报国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线。
C.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D.文中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对晋武帝征召责怪的不满情绪和对祖母刘的孝情,三种感情并重,感人至深。
2020-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5-16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趾及沙漠,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①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注:①弓韣:弓袋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文中的谥号还有“英宗”;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2020-01-15更新 | 16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临武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辩瞻,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焉之志。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尝在载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扁,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有焉之志        终:终老
B.可乐也               信:实在
C.况修短随            化:变化
D.姥初有            愠:恼怒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女妻之                    而乃手共搏之
B.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因击沛公
C.亦犹今视昔                 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D.羲之笑不答                 今行无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赠金紫光禄大夫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幼年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长大后文章、书法极佳,为人耿直、率性,深为当时人们敬重。
B.王羲之是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曾作兰亭集序》一文。
C.《兰亭集序》前半部分记叙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分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D.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尤其楷书影响很大,曾为一老妇题扇,人人都抢着买。对其书法推崇备至。
5.请把下列课文中划线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秦之武退秦师》)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2020-01-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