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

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国子监王拱宸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C.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D.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论,宋代以来试士科目之一,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B.判,唐宋两代的一种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职务,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C.楹,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词,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
D.实学,以“实体达用”和“经世致用”为主要宗旨与内容的学说,始于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仁宗与众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办学校。
B.宋仁宗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大力兴办州县等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务求使学者充分展示才能,让读经的人不再只是死记硬背。
C.胡瑗在湖州教授学生,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师生之礼仪,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着整齐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
D.胡瑗上书宋仁宗建议兴武学,他撰写了一卷《武学规矩》进献给宋仁宗,又提出请梅尧臣等人来讲习《孙子》《论语》,教授制胜御敌之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
②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
5.为什么仁宗在太学谒孔子时要行再拜之礼?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良玉

①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②良玉为人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③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纛,擒其渠副。贼势渐衰。

④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瞰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⑤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⑥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眷,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砬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⑦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含义。
(1)为人胆智(       )   (2)急公赴义有足(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赋四诗其功(       )
A.识别   B.发挥   C.旌旗   D.表彰
(2)捷春使营垒(       )
A.压制   B.按照   C.巡视   D.制止
3.第⑥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4.把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5.对于秦良玉的建议,为何第④段“逊之深然之”,而第⑤段捷春“谢其计不用”?
6.下文材料与上文《明史》的选材内容及写法有何不同?请推断其原因。

二月二十辛未,罗汝才掠信阳,寻陷光州。……石柱女帅秦良玉发兵援夔州,万元吉与之合。按天启元年,敌攻沈阳,诸将吴文杰、周敦吉等救之,石柱司秦邦屏先率兵渡河,诸营继进,邦屏战死。

三月,四川蔺贼奢崇明倡乱,遂据重庆府,已而复陷遵义,一方震惊。石柱宣抚司掌印女官秦良玉勤王,时敌厚遗秦氏,求其助兵,秦氏斩使留银,进兵围重庆。

夫沈阳战死,邦屏烈矣,抑男也。至良玉,不过一女子耳。昔围重庆,今援夔州,其忠勇不愈于须眉者哉!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二》)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主还平城。魏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长安镇将陈提等皆坐贪残不法,洛侯、目辰伏诛,提徙边。又诏以“候官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更置谨直者数百人,使防逻街衢,执喧斗者而已。自是吏民始得安业。

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南安惠王桢,坐赃当死。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吕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冯太后谓群臣曰:“文祖前自谓廉,今竟犯法。以此言之,人心信不可知!”魏主曰:“古有待放之臣。卿等自审不胜贪心者,听辞位归第。”宰官、中散慕容契进曰:“小人之心无常,而帝王之法有常;以无常之心奉有常之法,非所克堪,乞从退黜。”魏主曰:“契知心不可常,则知贪之可恶矣,何必求退!”迁宰官令。

魏主访群臣以安民之术。秘书丞李彪上封事,以为:“豪贵之家,奢过度,第宅车服,宜为之等制。又,国之兴亡,在冢嗣之善恶;冢嗣之善恶,在教谕之得失。高宗文成皇帝尝谓群臣曰:‘朕始学之日,年尚幼冲,情未能专;既临万机,不遑温习。今日思之,岂唯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尚书李䜣免冠谢。此近事之可鉴者也。臣谓宜准古立师傅之官,以训导太子。

“又,汉置常平仓以救匮乏。去岁京师不稔,移民就丰,既废营生,困而后达,又于国体,实有虚损。曷若豫储仓粟,安而给之,岂不愈于驱督老弱糊口千里之外哉!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师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粟积之于仓,俭则加私之二粜之于人。如此,民必力田以取官绢,积财以取官粟。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数年之中,谷积而人足,虽灾不为害矣。帝善之。

(选自《资治通鉴·齐纪》,有删节)


注:魏主即北魏孝文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闾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
B.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闾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
C.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闾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
D.初/魏朝闻桢贪暴/遣中散闾文祖诣长安察之/文祖受桢赂/为之隐/事觉/文祖亦抵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位归第,文中指辞去官职回家,与“解官”“致仕”“乞骸骨”“解褐”同义。
B.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等。
C.免冠,意思是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文中表前一含义。
D.籴,买米的意思,引申为买入之意。“粜”意与“籴”相反。卖米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太后认为人心要克服贪婪的欲望,像王桢这样崇尚廉洁的人在钱财利益的诱惑下,也会利用权利接受贿赂。
B.中散大夫慕容契进言,知道人心是不可能不变的,贪婪是令人厌恶的,得到孝文帝的赞同,提升他为宰官令。
C.高宗文成皇帝在谈论自己学习不足的时候,高宗认为不只是自己个人的过错,也有师傅管教不严、做事不勤勉的原因。
D.秘书丞李彪认为安定百姓,应该事先把粮食储存起来建立粮仓,灾荒时节将粮食发放给灾民,比把百姓驱赶到远方要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置谨直者数百人,使防逻街衢,执喧斗者而已。
(2)国之兴亡,在冢嗣之善恶;冢嗣之善恶,在教谕之得失。
2022-05-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也。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兼解骑射。年十三,从父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雄骏马而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群言,尤以钟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于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后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议乐,夔与国子博何妥各有所持。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威,同夔者十八九。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也!”因而得罪,议寝不行。著《乐志》十五篇,以见其志。数载,迁太子舍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晋五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唯此一人,称吾所举。”于是拜晋王友。炀帝嗣位,迁太子洗马,转司朝谒者。以父免职,夔亦去官。后历尚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帝尝从容谓宇文述、虞世基等曰:“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可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咸以夔对。帝然之,即日拜鸿胪少卿。其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盗贼蜂起,所在屯结,夔奉诏巡抚关中。突厥之围雁门也,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箱善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之,以功进位通议大夫。坐父事,除名为民。复丁母忧,不胜哀而卒,时年四十九。史臣曰:夔志识沉敏,方雅可称,若天假之年,足以不亏堂构矣。

(节选自《隋书·苏夔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B.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C.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D.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指京师所在地,又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又指京兆尹(京师的地方官)。
B.钟律,是指西周以后人们对乐律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学术规范阶段的律制。
C.洗马,即马前驱驰,为太子的侍从官。太子洗马,太子属官,官居三品。
D.除名,封建时代对官吏的一种惩罚。此外,罢、黜、乞骸骨等也属于对官员的惩罚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夔多才善辩,知识广博。他自幼聪敏,富有口才;少年时就能够与众儒辩论,受人称赞;他博览群书,擅长骑射。
B.苏夔通晓礼乐,深受赏识。他著有《乐志》十五篇,后来又凭借着音乐才华被推荐去觐见皇帝,高祖对他称赞不已。
C.苏夔人生坎坷,屡遭挫折。仕途上,他两次因父亲缘故而被罢免宫职;生活上,他重视亲情,因母亲去世哀伤而死。
D.苏夔临危不惧,御敌建功。突厥围困雁门关时,他组织军民短时间完成弩楼、车箱和兽圈的制作,凭借军功晋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廷多附威,同夔者十八九。
(2)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可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
2021-11-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戚里故用。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仁宗为罢守忠。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襮,故鲜传世。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徙邓州。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兑曰: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曰庄。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楚有民迫于输赋,杀牛鬻之。里胥白于官,先愍焉,但令与杖。通判孙龙舒以为徒刑,毁其案。明日龙舒来,先引囚曰:汝罪应杖,以通判贷汝矣。遣之出。积官至秘书监致仕。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闲居一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B.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C.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D.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承/转工部尚书致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知:同某官的意思,职位相等于某官之副。宋时某些官署副长官或佐贰官多带此衔,如同知枢密院事、同知贡举、同知国用事等。
B.黄钟:十二律中的第一律。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定音方法,其他所有的律都生于黄钟,故文中王拱辰认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
C.谥:有官谥和私谥,多为官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后妃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李兑谥号“庄”是对他的褒奖。
D.纪;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年,古称十年为一纪,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一句,用“四纪”以突出唐玄宗在位时间之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兑明察于事。针对新乐,他指出和谐近于雅正的就应采用;在邓州,他无需审讯即可明断富人家的仆人并非自杀。
B.李兑为官敢谏。对狄青担任任守忠的副职的问题,他勇于表达看法;在官吏傣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
C.李兑家风醇厚。他的堂弟李先在朝廷身居要职,年老时对他依旧恭敬;李先的儿子恪守孝道,弃官回家供养李先。
D.李先安民有术。李先用治家的方法处理公事,治下之民钦服他的才能;他体谅百姓生活不易,轻刑甚至宽免罪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
(2)楚有民迫于输赋,杀牛鬻之。里胥白于官,先愍焉,但令与杖。
5.有人评价李兑“任职期间备受荣宠”,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分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未及反,遂斩贾,三军振栗。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 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享士卒。病者皆求行,争奋出赴战。三日后以兵法勒众,皆宾服。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景公与诸大夫郊迎。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后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
B.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
C.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
D.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是古代主管军事事务的官职,《琵琶行》中白居易所任之官就是此类情况。
B.晏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闻名诸侯。
C.表和漏是古代计时工具,表以标杆显示日影的方式、漏以滴水或漏沙的方式计时。
D.不佞,“佞”在古汉语中有才智的意思,“不佞”即不才,古人常以之用作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穰苴临危受命。齐景公时齐国国力衰弱,遭受到晋国、燕国的入侵,丧失大片国土;齐景公接受晏子建议,接见司马穰苴,并最终用其为将。
B.司马穰苴有自知之明。司马穰苴深知自己出身低微,没有足够的威信,难以获得将士们的信任,于是建议齐景公派宠臣庄贾出任监军协助自己。
C.司马穰苴严格执行军法。庄贾未按约定时间入营,司马穰苴将其斩首;景公使节驾车入营,司马穰苴饶恕使者,但杀了驾车之人以严肃军纪。
D.司马穰苴因谗言被罢。穰苴的田氏家族权势日盛,威胁到国君,鲍、高、国等大夫借机在景公面前进谗言,司马穰苴最终被罢免,并含恨而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2)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5.司马穰苴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很懂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的战术和效果是一致的。
B.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土,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D.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得以再度升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8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了周瑜年少得意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形象。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饱含丰富情感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辛弃疾的满腔悲愤。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一词里说,在这 “________”,最难调理身体和心情,而且“_________”也挡不住砭骨的寒气,更驱不散浓重的愁绪。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忍让的原因后,采取的行动是“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慎,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阙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辨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俘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摧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惧、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水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文凭。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释: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众银获/故及之/
B.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目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故及之/
C.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故及之/
D.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故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殿试: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发策问考试,故又称廷试、御试。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慎十分讲究孝道。继母去世后,他按照礼仪服丧;闻知父亲生病,他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他又请求归葬。
B.杨慎敢于直言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杨慎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回朝;世宗时,他又多次犯颜进谏。
C.杨慎一生坎坷,不得志。他二十四岁就考中状元,因政见不同被贬谪,父亲去世后,居无定所。七十岁时去世。
D.杨慎做事原则性强。桂萼、张璁因建言被召为翰林学士时,杨慎宁肯被罢斥也要上书反对桂萼、张璁的政治主张。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今陛下既超摧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2)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旱,淮、浙飞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为监察御史里行,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驭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河决曹村。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

十五万。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固,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溃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诣上党对理,坐贬秩。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黄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驭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B.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驭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C.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驭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D.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驭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熙宁,同“神宗”一样同是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B.里行,官名。唐代开始设置,宋沿袭。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C.中国,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D.郎中,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并上报神宗说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样,让百姓深受其害。
B.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C.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
D.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他而获罪贬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
(2)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