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曙光

陈敏

王丑根四年来一直是老何帮扶的对象。这个老鳏夫一开始总喜欢索取,他常常要求老何为他劈柴、挖土豆、担水,还问他要挂面、白糖、肥皂和卫生纸。

不过,王丑根除了这些毛病外,倒还有一些可爱的小优点,比如,他爱笑,见人就笑,谁问他问题,他只说一个字:“好。”他掌握了说话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他倒成了一个有福之人了。这一切源自他从一次事件中得来的教训。

一天,新上任的镇长微服私访,王丑根碰巧被相中,成了被访对象。

镇长问:“你脱贫了吗?”

王丑根:“还没有哩!”

镇长又问:“你啥时脱贫呢?

王丑根:“已经脱了!”

镇长:“怎么脱的?”

王丑根:“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

王丑根抬头,怯生生地瞅身后站着的老何,立即改口。

这场对话上了当天的新闻头条,凡有手机的人都看到了这则令人发笑的消息。可以想象老何接下来的日子该有多么难过。

王丑根当然不知道老何所受的训斥,老何也没必要将他的委屈对牛弹琴般地讲给王丑根听,老何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老何第二天把他受到的训斥加倍赏给了王丑根。

“我每月给你送的挂面让猪吃了吧?那些米、那些油都进了狗肚子了,那个啥?今后少问我要东西,今天要糖,明天要洗衣粉,后天要卫生纸,我宁肯把那些吃的用的扔到河里也不给你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王丑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嘿嘿地给老何笑,笑完又扇脸,扇嘴巴,用拳头击打自己的头部,最后又像童子军那样举起右手向老何发誓,今后再也不说错话了。老何的心就软了下来,他抱着头,在地上蹲了一阵子。

之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关系,老何想了一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送给王丑根一些蔬菜种子,让他整理门前屋后的土地,并要求他在地里种植蔬菜,那样,王丑根就可以用自己的蔬菜和他交换那些他需要的日用品。

王丑根的双手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脑袋也随之灵活了,并学会了见机行事,不管谁问他什么,他只是笑,只说个字:“好!”

一次,老何一大早又接到指令:市县各级领导要来检查贫困户家庭的卫生状况,要他做好迎接准备。老何天没亮就起来,跑去通知王丑根。

天已经大亮了,王丑根还长睡不起,鼾声大得像过山车,老何喊了几嗓子也不见王丑根回声。时间不允许他再磨蹭,看来,那家伙是指望不上,老何只好拿起扫把,亲自动手,清理王丑根房前屋后的破柴头、烂布絮、树叶、瓦渣。

打扫完毕,老何抱着膀子转悠,开始漫长的等待。周围依然没有一丝动静,不会又要放一枚空炮吧?他已经被告知过三次,可领导们并没有来,他一直处于待命状态。老何转身去村口,探听动向。

这次,“狼”真的来了!老何老远就认出了一行人中的那位“扶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他拧过身子,赶紧往回转。

附近上空突然冒出一股浓烟,不用分辨,老何一眼判断出浓烟来自的方向,他觉得自己血管中的血液翻腾,心跳加剧。

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

老何加快步伐,朝前跑,尽快先将火灭掉。

王丑根把老何刚才扫的那堆垃圾点燃了。

老何扛着一把铁锨,朝火堆奋力扑打,狼狈不堪的样子被各级领导们撞了个正着。

老何黑头黑脸,浑身稀脏,低着头,不敢看领导们阴着的脸。

“关键时刻,你给我脸上抹黑!”指挥长离开时斜了老何一眼。

老何用手抹了一把被烟灰熏黑了的头和脸,半天没明白:这分明是自己脸上的黑嘛,咋就抹到指挥长脸上了呢?

倒是王丑根此时得意得不得了,他“嘿嘿”地笑,不住地给每个人说“好”。

“好你个屁呀!”老何顿时怒火上涌,“嘭”的一脚,踢向王丑根额头。这个动作让他立即意识到接下来的结局。

老何连夜写了五千言的检查稿。他被要求在全镇干群大会上作深刻反思。

创卫突击检查,老何挂了,他顺便把晋升正科的机会也给丢了。

老何抽了一夜闷烟。第二天天没亮,他掐灭最后一支烟头,披着大衣,赶往王丑根住处。

黎明的曙光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的影子。走近,是王丑根。

“你干啥呀?”

“好!我到地里呀!”王丑根扛着板锄,露出一嘴白牙,给老何笑。

王丑根生平第一次勤快起来了。

老何猛一抬头,见东方露出一抹曙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原载《河洛文摘》2020年1月5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简单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烘托了老何紧张焦急的心理,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
B.老何帮扶王丑根脱贫的过程充满艰辛,采取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老何付出了不少心血,最终王丑根在其打骂下主动下地干活,走上脱贫之路。
C.小说结尾的“曙光”既指老何起早赶往王丑根家时所见到的真实曙光,又指老何从王丑根的变化看到他脱贫的希望和中国扶贫事业成功的希望。
D.小说意蕴丰富,既表现了扶贫不在于送物质,而在于改造思想的主旨,也反映出像老何这样的一线扶贫人员压力巨大,需要关注等现状。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直接点明老何和王丑根之间的帮扶关系及方式,暗示了老何帮扶工作的坚难,为下文做铺垫。
B.小说情节简单,但曲折有致,通过叙写老何与王丑根两次应对上级检查的不同表现来展示矛盾。
C.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典雅精致。如“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D.小说虽然表现的是脱贫攻坚这样的宏大主题,但是选材很贴近寻常生活,情节和人物富有喜剧色彩。
3.领导第二次检查工作后,老何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王丑根形象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西山望硖石湖

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注】①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因避党争自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次年,至属地海宁寻访恩师顾况故居,作此诗。②太守,此处是诗人的自称。③书台,即顾况读书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南湖似鉴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南湖平静清澈的特点。
B.三、四两句通过视角远近、高低的变换,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阔大清幽的景象。
C.最后两句诗人回忆与顾况在长安谈论诗歌的情形,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D.全诗用语平易晓畅,音韵优美和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点。
2.诗歌颈联中的“闲”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玫瑰

史铁生

雨中的黄昏,很静。郊外的土路又细又长。

远处的村落里,大喇叭唱着。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这是一支洋歌。老头儿在竹竿的顶端罩了一把雨伞。每逢雨天他就这样。那只纸叠的小风车儿在灰暗的雨伞下面默默地转着,就像那支歌。

他抱着那只刚买来的铜牛,拄着一支木拐,慢慢地走着。那铜牛不轻。他不时停下脚步,用衣袖擦去溅在牛身上的雨点。他每天都要到城里去卖小风车儿,每天都这个时候回来。牛身上布满了粗糙的气孔、绿锈和凹凸不平的铸痕,老头儿总觉得那是些伤疤。他早就想买这只牛,牛的高高隆起的肩峰一直吸引着他。吸引他的还有牛的四条结实的腿和牛的向前冲去的姿势。今天总算把它买回来了,老头儿很高兴。

可他一觉得高兴,就又想起了那个孩子。

那孩子可真倒霉,刚生下来就这么倒霉!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是残废,好几个大夫都这么说。唉,可怎么好……老头儿想着,看了看天。

老头儿又走了一会儿,然后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来,把铜牛放在并拢的双腿上。他拍拍牛的结实的脊背,对自己说:别像个老傻瓜似的胡思乱想了。”“也别净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瞎操心了。他又劝自己忘掉那个不幸的孩子。他出神地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真佩服它有那么一身漂亮的肌肉。

小风车儿像一团红色的雾,在他白发苍苍的头顶上。空旷的田野上空,光是飘着雨。所有她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隐隐约约还可以听到村子里的喇叭声。放广播的准是个年轻人。

这歌倒是像唱着老头儿的身世。

他就靠卖这种纸叠的小玩意儿为生,干不了别的了,老了,而且两条腿的下半截都是假的。晚上,他在灯下把一张张红红绿绿的电光纸裁开,叠成一个个四角的小风车儿,再用大头针把它们钉到白天捡回来的冰棍棍儿上去。他喜欢喝酒,喜欢一边做着小风车儿一边喝酒。他一边咂摸着酒,一边欣赏看那些小风车儿,吹吹这个,吹吹那个,看看它们是不是都转得很好。

他希望孩子们可别有哪一个将来要得脉管炎,这些欢笑着的小脸儿可别有一天要变得悲伤。他默默地为孩子们祈祷。他的腿,一条是在二十岁的时候锯掉的,另一条是在三十多岁,都是因为脉管炎

雨悄声地飘洒着,沙沙沙地落在田野上、土路上和老头儿的雨伞上。他的背驼得很厉害,蓝布褂子的背部让太阳晒得发了白。他的头发也全是白的。竹竿上那只红色的小风车儿显得很鲜艳。老头儿一直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吸引他的还有那对犄角,像一张弓,尖利的两端向前弯去,向前直冲。真横!老头儿握住牛的犄角:老虎又怎么着?老虎也未必经得住它这一下子。

老头儿在土埂上坐了很久,撅起来的后衣襟被雨水打湿了。那对儿小夫妻不听我的,依我说就别再抢救那孩子了。当然啦,谁舍得自个儿的孩子呢?可舍不得他,是为了让他来受罪吗?让人看不起?他叨叨咕咕地跟自己说着。

他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又欣赏起他的铜牛来。他想买这只牛已经很久了。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了这只青铜的公牛。它站在橱窗里,梗着脖子,四只蹄子紧紧地抠在地上,身体的重心全移到了高高隆起的厚实的肩峰上,低着头,两只犄角像是两把挥舞着的尖刀。老头儿愣住了,被牛的骄蛮的姿态吸引住了。牛身上每一块绷紧的肌肉都流露出勃勃的生气和力量,每一条涨鼓的血管都充满了固执和自信,每一根鲜明的骨头都显示着野性的凶猛,使人想到一只被它顶死的老虎,想到它被老虎咬伤的地方淌着粘稠的鲜血,想到它冲向对手时发出的暴怒的咆哮,想到它踏在老虎尸体上时那傲视一切的眼神,它晃着那对刀一样的犄角,喷着粗气,在荒野上飞奔狂跳……他望着那只牛,沉静了多年的血液又在身体里动荡、奔突。老头儿忽然明白了,他常常在梦中看见而醒来又变得模糊的那个形象,正是这样一只牛……

天黑了,雨仍然没停。远远地看见了一片灯光,他走到了三岔路口。一条路是通向他的小屋的,另一条通向那所产院。老头儿又想起了那个倒霉的孩子。

他们还在抢救他呢,老头儿说。他又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犹豫着该不该再去跟那对年轻的父母说说。

……我不愿看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上……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轻轻散布在花坛上……

老头儿也快会唱这支歌了。

一列客车隆隆地开过,车窗里的灯光照亮了那只小风车儿。小风车儿在夜风里转着,像一团红色的雾,像一朵玫瑰。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出现“雨伞”“小风车”“那支歌”,让老头儿凄惨的生活有了诗意,丰富了文章的内蕴。
B.老头儿从开始听“夏日的玫瑰”这支歌到后来快会唱,体现出歌曲对老人的感染力,也暗示老人想早日得到解脱。
C.虽然老头儿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现状堪忧,但他却时时关心那个“倒霉的孩子”,更加突出老人的善良。
D.文中的“岔路口”,既是现实中的路口,更是老人迷茫、忧虑心情的写照,突出老人对孩子命运的担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关于雨和土路的描写,衬托出老头儿的孤寂、凄凉的心境和生活的艰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14段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铜牛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语言富有张力。
C.小说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叙写老头儿对残疾新生儿命运的关心,表现出老头儿淳良的本性。
D.小说对铜牛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而对老人的经历、孩子的病情等内容几笔带过。详略得当,主次适宜。
3.本文以“夏天的玫瑰”为题,有什么妙处?
4.文中描写铜牛如墨如泼,细致入微,请分析作者是如何艺术地描写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戏曲“现代化”的意涵中,要求戏曲强化“表现新时代的、新生活的现实”的能力,是戏改主导者最普遍的认识,而通过戏曲内容的变化定义“现代化”,似乎是一条捷径。张庚就指出,延安时期开始的新秧歌运动,其实际意义就是“把这种表现了我们古代生活的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戏剧、歌舞剧的形式拿来现代化,使它来表现现代的我们人民最光辉的生活”。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肯定戏曲“运用程式去反映生活的方法其基础仍然是现实主义的”,同时又指出,“生活是发展的。传统戏曲程式是在古代生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们与今天的时代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所以,戏曲的程式应当有所发展”。可见在论述戏曲舞台表演领域推行“现实主义”原则的必要性时,传统戏曲缺乏“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亦成为其重要理由。

20世纪50年代初,戏改主管部门曾经为解放区“反映现实生活”的“解放戏”一度走红而深受鼓舞,但是这样的喜悦并未维持多长时间。既不愿意公开承认戏曲表演的基本原则是非现实主义的,又不能公然接受戏曲演出和观众趣味依然高度集中于传统剧目的现状,这导致包括周扬在内的众多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在戏曲表演领域产生矛盾心态。正由于古代题材戏曲剧目始终得到普通观众最大程度的喜爱与关注,因此如何运用戏曲手段“反映现实生活”就成为戏改工作者的执念。

实际上,戏曲“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双重含义,对当局而言是要借此鼓励甚至迫使戏曲艺术家创作和演出基于政治宣传目的的新剧目;对戏曲艺术家而言,是为了扩大戏曲的表现能力和新的人物塑形能力。在各类宣传剧受挫于演出市场的特殊背景下,戏改当局与戏曲界从业人员都似乎接受了传统戏曲不适宜于演出现实题材剧目的托辞,剧种“分工论”就是其典型的表达方式。然而“分工论”既没有让当局持续放过那些古老剧种,更无从解决传统戏曲提升跨题材的表现力这一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主管部门反复推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都在强调“反映现实生活”是戏曲发展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在政治助力下,这一政策措施终于见到“成效”。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一旦失去了政治压力,传统剧目就迅速回归,再次成为戏曲演出市场中的主角。这场“大戏”并未就此完结,它再清楚不过地显现出了戏曲现代化的困境,但是艺术家的深度参与,说明“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并不只有政治内涵,它同时关乎艺术形态。

如前所述,戏曲是否确实难以反映现实生活,古代和现实的题材差异是否与戏曲作品的现代性直接关联,都很难断然下定论;从戏曲内涵的全方位改造到仅仅关注新的题材,显然是呈退守而非进取之势。当“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和戏剧表演的“现实主义”原则相结合,戏曲面对的不仅是题材更新,更内在地蕴含了改变艺术形态的压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围绕“戏曲现代化”话题展开的剧烈而复杂的多元争论,涉及“现代戏”创作演出过程中,传统戏曲的行当、流派和程式化表现手法的艺术价值。然而话题一旦触及这一层面,在艺术形态争论的背后,就处处存在对戏曲现代化的公开或隐晦的质疑与抵抗。戏曲界人士、尤其是最具影响力的京剧等剧种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数十年来对现实题材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始终抱持的消极态度,内在地包含了对传统戏曲的艺术形态的坚守,同时还有艺术与政治的博弈。因为要求戏曲“反映现实生活”与其说是在推动戏曲现代化,还不如说是为了使之意识形态化,在本质上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戏曲塑造当代戏剧人物的能力是否可以用“现代性”形容,更难以论证。

(摘编自《20世纪戏曲现代化》)

材料二

实际上,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主要存在于民间,因而可以称之为民间戏曲。这种民间戏曲具有质朴的、非艺术化的倾向,这种质朴而非艺术化的倾向,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而非纯艺术的审美咀嚼;另一种则属于艺术形态,是士夫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使其更趋向雅致,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艺术。无疑,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摆脱这种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它的脉、它的代谢机制都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能动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主体,是戏曲发展的推动力,是戏曲一次次转型和新旧代谢的资源库,每一次革新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这不仅让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失去可资借鉴的力量,同时也破坏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生态链,让戏曲与广大民众愈来愈隔膜,这正是我们戏曲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缺失,也是学界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

(摘编自刘桢《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作为戏曲改革主导者的张庚和周扬两人所持的观点虽然相反,但都认为戏曲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赞同戏曲“现代化”。
B.虽然观众的趣味高度集中于传统剧目,但“解放戏”的成功还是让戏改工作者对戏曲“反映现实生活”推行充满信心。
C.由于涉及不同层面,以及实践中的复杂性,戏曲“反映现实生活”难以形成共识,实践中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D.虽然士夫文人对戏曲艺术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戏曲毕竟是大众艺术,实现戏曲的现代转型应让它回归民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戏曲工作者能够在现代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创造出新的戏曲程式,戏曲或许就不缺乏“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
B.普通观众对传统剧目的喜爱与关注之所以难以改变,主要与他们身处社会下层的审美习惯密切相关。
C.在“戏曲现代化”艺术与政治的博弈中,虽然涉及诸多环节,但其中最关键的环节还是观众能否接受。
D.戏曲的根在民间,“戏曲现代化”的话题光靠形而上的理论探索是难有定论的,只有回归民间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回答。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传统戏曲程式是在古代生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它们与今天的时代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
B.“古代题材戏曲剧目始终得到普通观众最大程度的喜爱与关注。”
C.“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在政治助力下,这一政策措施终于见到‘成效’。”
D.“一旦失去了政治压力,传统剧目就迅速回归,再次成为戏曲演出市场中的主角。”
4.什么是戏曲“现代化”?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窗前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赏析颔联的精妙。
2022-11-18更新 | 4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深 造

白龙涛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老板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岂可交易!”

朱友航笑哂:“侬这个门槛精①,当成命根子了?”任蕴清真正的命根子是独子任志明。明少爷原在河南大学就读,因参加反日游行,被任蕴清拉回家中,专事经商。

初见明少爷,他身穿英国呢料西装,脚蹬德国爱顿皮鞋,修长的手指将算盘拨拉得噼啪作响。朱友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俊朗的少爷。

“我认作干儿如何?侬亏不了。我在教育部里有相熟的,可为小赤佬②申请官费留学。”朱友航将茶饮尽,“去国外留学深造,以明世界大势。”

“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还是伏处深居,经商置业为好。”任蕴清叹息一声,关掉了留声机。

“虞城仄狭地界能做甚大事?”朱友航鼓凸双眼,“做生意也要到上海滩闹腾闹腾。”

任蕴清闭了眼,不再理会。

晚饭后,两位故交杀完一盘棋,夜幕就拉上了。任蕴清将一把铜锁交与管家,继续下棋。不大会儿,楼上传来茶盏破碎的声音。管家下楼,将一把钥匙交给任蕴清,附耳道:“老爷,明少爷歇了。”

朱友航一脸骇然,将棋盘拨拉到地上,骂道:“任老胖,侬腐朽愚钝至极!”说罢拂袖而去。

虞城沦陷,市民和溃军潮水般南逃。任蕴清竖起门板,关门歇业,几十号人躲在商行里屏声敛气,听风望雨。

一日,明少爷立窗前南望,目睹日伪罪行,旋即回到柜台,一把将算盘摔得珠子四散。

任蕴清将茶盏用力一蹾,瞥向儿子,却碰到了两道寒光。晚上,他亲自给儿子的卧房上了锁。

日伪给义盛泰摊派了一万双胶鞋两千匹洋布的任务,一个月期限。自虞城沦陷,朱友航就一次也没来过,任蕴清愁得满嘴燎泡。明少爷自荐到上海购买胶鞋和布匹。

是夜,任蕴清向楼上走去。儿子房间里灯火忽闪,任蕴清愣了一下神,推门进去,明少爷慌忙将一卷《中华民国现势图》塞到枕下。

“走哪条线?”

“……”

“去时,可走陇海线到连云港,再乘船到吴淞口,购货后原路返回,万不可走南京、芜湖水路途经皖南地界,那里正闹新四军哩。”

“……”

“切记!”

任蕴清被儿子凌厉的目光蜇了一下,他稍作踌躇,从袖筒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递给儿子。明少爷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打开,一枚包浆浑厚的鹿骨扳指静静地躺在盒底。他扑通跪地,泪流恣肆,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交与朱友航。”任蕴清喉结耸动一下,“可换五万双胶鞋和若干布匹。”

言罢,任蕴清起身向门外走去。在门口,他犹豫了一下,抓起铜锁向楼下走去。

翌日一早,明少爷带领管家出城而去。任蕴清站在窗前,眼望南方,倏然,两滴清泪夺眶而出。

半月后的一个傍晚,管家踉踉跄跄奔进义盛泰,长跪不起。

“老爷,明少爷他——”管家头在地上磕得咚咚作响。

“莫慌,细细说来。”任蕴清将管家搀起。

“前日途经芜湖,明少爷让我去操办饭食。回来,明少爷和货都不见了。”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立住,眼里亮光闪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爬上嘴角。他招呼来众人,分发了银两和物什,携老伴儿出城而去。

1965年劳动节,虞城西大街的供销社家属院里来了一个干瘦的上海老头儿。他打听到了任蕴清的家,小心翼翼地敲门。门开,任蕴清仔细打量眼前的不速之客。

“任老胖,我是朱友航。”

“朱猴子?”任蕴清一把抓住客人的手,急忙吩咐老伴儿沽酒备肴。

饭桌上,任蕴清给朱友航斟满酒,说:“朱兄,多年未见,来,干一杯。”

朱友航环顾一周,说:“明少爷呢?快让干儿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岔开话说:“这些年,朱兄一直在上海?”

“No,no,上海沦陷后,我随儿子去了美国,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五年前,我们举家回国,儿子去了大西北搞科研——去年那朵蘑菇云,就有儿子的功劳。”朱友航一脸得意。

“儿子有出息!”任蕴清挑起大拇指。

朱友航转身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紫檀木盒,推到任蕴清面前,说:“物归原主。”

任蕴清打开盒子,鹿骨扳指的光让任蕴清眼里霎时起了雾。

“明少爷到上海第一天就认我做了干爸,我可是给了干儿双倍的货哟,他几时从上海回的虞城?”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在芜湖,他带着胶鞋和布匹奔了新四军……”

朱友航一脸惊讶地说:“哎哟,那可不得了了,干儿现在在哪里高就?”

“……”

“最小是个团长了吧?侬赶快让他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端起一杯酒,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一个拉了宝石蓝幔子的橱窗前,哗一下拉开幔子:一帧黑白照片里,身着戎装的明少爷笑得很灿烂,鲜红的烈士证将他的脸映衬得红彤彤的。

“留在朝鲜了。”任蕴清将酒泼洒在地上。

朱友航泪水夺眶而出,浑身颤抖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挺直腰板,举起右手,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注】①门槛精:精于算计之人。②小赤佬:上海方言,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抗日战争和建国初两个特殊时期,讲述了任、朱两个家庭在国家的紧要关头深明大义报效祖国的故事。
B.明少爷一身英国呢料西装、德国爱顿皮鞋的装扮,显现他注重仪表,养尊处优,和下文写他投身新四军形成反差。
C.明少爷自荐去购买物资,但对父亲询问和指点路线均沉默以对,不作回应,是因为对父亲一直幽禁他心怀怨恨。
D.任蕴清和朱友航虽为好友,却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有很大不同,但最终二人因共同的家 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而冰释前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扳指”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它不仅串联了故事情节,“谈扳指、换物资、还扳指”,而且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B.小说中有两次特写明少爷的眼神,“两道寒光”“凌厉的目光”,这目光中有他对父亲不问国事、只顾一己安危的不满。
C.小说结尾处用对话补充交代了诸多人物的结局,使多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更好地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如“侬”“小赤佬”等富于地域色彩的日常口语,也有如“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这样典雅整饬的古语。
3.小说写任蕴清对儿子由“锁”到“不锁”的过程,表现了他心理上发生的哪些变化? 请简要说明。
4.小说的标题“深造”内蕴丰富,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7 . 回顾《师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1)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2)吾道也
B.(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2)六艺经传皆通
D.(1)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          (2)师之不传也久矣
2.下列各句中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021-12-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工程院某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指出,国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然影响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目前,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我国耕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如镉、砷等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还有的随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转移到农产品中,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威胁到粮食卫生品质。由此可见,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

近年来,我国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这些治理措施消减了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但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上的隐患。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是利用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重金属并将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过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种能够吸收、富集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忍耐力的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这种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幸运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净化砷镉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储备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在广西河池环江县,近万亩耕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该地采用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桑树等)间作的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江农田土壤修复工程,在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环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已有良好的储备,但在其推广应用层面仍没有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末端治理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净化耕地为目标的植物修复技术所需启动资金相对较多。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多,但从运行的第二年开始,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后续运行维护费用即可显著降低。很多情况下,在开展植物萃取修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间作套种的方式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既能保障农产品的卫生品质,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从长远来看,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总成本要远远低于安全利用技术的总成本。

土壤生态关系粮食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耕地污染涉及公众利益和粮食卫生品质,严重制约受污染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势必给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污染对粮食产量及其卫生品质的威胁。

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污染耕地开展长期修复治理工作。二是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力度,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三是加大科普和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在解决耕地污染问题上的政策规定和实践成果,不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和民众的科技与环保意识,增强其参与解决耕地污染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陈同斌、雷梅《从源头上消除土壤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威胁》)

材料二:

让中国人改变餐桌文化并不容易。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几乎所有大事都在盛宴之后决定。即使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很丰富。于是,很多时候饭菜吃不完,最后都被扔掉了。

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因为美食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是中国主要文化传统之一。中国有多个菜系,如鲁菜、川菜、粤菜、浙菜等,其食谱、食材、酱料和口味各有不同。中国人请客习惯点一桌子菜,菜是大家一起吃的,只有米饭是各人吃各人的。而且点菜的人通常都有这种想法:多点一些菜,每个菜都让客人浅尝一下。如果客人吃不好,这对主人来说很没面子。餐桌上不能只剩下空盘子,倘若每盘莱都吃光了,就意味着客人们还没吃饱。结果,很多菜被剩下,然后被丢进垃圾桶。

餐桌上铺张浪费是很多人好面子、摆阔气的下意识之举,要遏制起来并不容易。为了树立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耐心的教育熏陶比干巴巴的禁令更有效。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外媒报道:中国大力倡导珍惜粮食好风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每年因耕地污染问题而受到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这表明我国耕地受污染状况非常严重,解决该问题刻不容缓。
B.虽然环江县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有近万亩,但该县采用了农田土壤修复工程的最佳模式,在耕地净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C.对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施用药剂,短期内比较有效,但从长远看,其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多,而且可能影响耕地的生态功能。
D.中国菜系众多,美食已成为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导致我国食物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每年餐饮食物浪费高达千万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金属污染破坏土壤生态,严重影响粮食卫生品质,制约耕地受污染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民众收入,有害民众健康。
B.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消除耕地污染,尤其是其中的重金属污染,而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C.中国的餐桌文化中有颇为落后的部分,比如多点菜,每个菜都让客人浅尝一下,这造成了极大浪费,有悖于节约观念。
D.树立节约粮食之风,遏制浪费食物的现象,不仅应该有严格的禁令,更应该有耐心的教育引导,要善于打持久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种植非食用性经济作物,发展安全生态农作物产业。
B.用石灰类药剂中和土壤酸性以减少作物根系对重金属汞的吸收。
C.在耕地上大量种植香根草、蜈蚣草、小鳞苔草等超富集植物。
D.将好土覆压在耕地的表面,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深埋于地下。
4.两则材料都和我国的粮食问题相关,但侧重点不一样,请进行简要概括。
5.材料一在思路上是怎样逐步推出“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和解释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比如说,凡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应当有文字,殷商有甲骨文、金文这样的文字,三星堆为何没有?如果没有发现文字,那特色鲜明的三星堆文明还属于中华文明体系吗?因此,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已经出土和即将出土的各种考古遗物和遗迹现象,在当前至关重要。

研究三星堆的古发掘,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维度,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看,三星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考古发现而论,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如湖南)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也是当前最吸引眼球的议题之一。如果把三星堆文明整体性地认定为外来文明的产物,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三星堆与中原殷商文明的密切关系等考古事实之外,还需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大体相同的文化水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条件之下,各自独立地产生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并不足为奇。例如,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等的崇拜现象,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存在,不能将三星堆出现的这类考古现象都归结于外来文明。

如果从中外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上看,三星堆所处的中国青铜时代与域外文明产生交流已具备充分条件。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其动因之一就是因为在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方知其间必有民间的商贸通道可资利用。事实上,早在年代更为久远的史前时代,已有若干物证表明中西文化之间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交流。此次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出蚕丝蛋白,很可能也是丝绸的残痕。这也证明早在三星堆时代,蜀地已能生产并利用丝绸作为高级贵重物品。秦汉以后,丝绸成为国家对外贸易交流的主要产品,古蜀早在青铜时代便已经奠定了这个基础。所以,若说在三星堆文明中包含有某些来自更为遥远的域外文明影响和交流、互动的因素,客观上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霍巍《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

材料二:

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实现其肩负重大使命的典型例证。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一系列都邑性遗址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把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被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滋养和学理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摆脱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要素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束缚,以社会严重阶层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列举了辨识的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的建筑、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等。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三要素并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出现冶金术。因此,我们提出的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一些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考古学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理论贡献。

(节选自王巍《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考古发掘,用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未知的世界,就不会有新的发现。
B.从考古发现和文献典籍记载两个角度分析,都可以找到中原文明与三星堆文化的联系,明确三星堆文化的源头。
C.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浪漫的艺术想象,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华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D.在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后,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王本纪》中有关于各世数王的记载,可以证明李白的《蜀道难》中关于蜀国开国的诗句“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有着现实的依据。
B.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的崇拜现象,反映了三星堆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现实联系。
C.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酶联免疫技术,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可能不会检测出蚕丝蛋白。
D.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三要素”,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以之作为判断是否进入文明社会标准很可能忽略一些文明。
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中第二个维度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题。
B.在三星堆三号“祭祀坑”中发现了类似殷商以青铜鼎、簋等容器相配合来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礼器”。
C.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玉璋、玉璧、玉琮,与殷墟出土的玉器在造型和功能上十分接近。
D.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国西北地区,曾经出土过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类似的“权杖”。
2021-1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B.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C.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D.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庚星即金星,古时也称太白星、启明星。 传说李白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后字太白。
B.纵横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术。
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D.翰林,隋朝创立的官名,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他十岁时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2)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5.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