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

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诗人欧阳修有首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飘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

《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

近人王蕴章《燃腊余韵》载:“女士林韫林,福建莆田人,暮春济宁(山东)道上得诗云:‘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依此绘一便面(扇面)者,韫林曰:‘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在这里,诗的末二句是由景物所生起之“情思”,得此二句遂能化景物为情思,完成诗境,亦即画境进入诗境。诗境不能完全画出来,此乃“诗”与“画”的区别所在。画实而诗为画中之虚。虚与实,画与诗,可以统一而非同一。

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要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

(摘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三岔口》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里构成的情感上的黑夜,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
B.艺术作品往往会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即用能够描写的事物表现不能描写的事物,由此可见,艺术更注重虚构。
C.艺术家创造的境界来自客观世界,但区别于客观世界,规模无论大小,都要有新的东西,惟其如此,作品才得以流传。
D.“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等句子说明艺术只要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就可表现其内在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则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B.文章引用戏剧、诗歌、雕塑、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材料,探讨了在艺术作品中“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
C.文章引用王蕴章《燃腊余韵》中记载的材料是为了说明诗境和画境可以统一而非同一。
D.文章论述深入浅出,既体现了美学的理论高度,又对艺术创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下列说法中,对“虚实”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既是描写祠堂内的景物,也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怀念。表面写景,内里却是抒情。
B.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对景物的实写,表达词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C.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借芳草怀远,兴寄离愁,以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
D.《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景物高度凝聚为哀恻动人的情思,来衬托回乡途中士卒的复杂心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斗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中文简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自古以来,人类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华夏祖先对于北斗星更是有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指极星(即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两颗星,通过天璇与天枢联线的五倍延长线可找到北极星),更是功能神奇,因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中找到永远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也就实现了定向导航。所以,将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渊源,让人浮想联翩。

(摘编自曹冲、王立、来春丽《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叫“北斗”?》)

材料二:

我国自古以北斗为极重要之星座。《史记·天官书》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南宋王应麟引《春秋运斗枢》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摇光即招摇也。”2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七星终年在地平线上,常明不隐,终年照耀于地平线上,自足引起深刻之注意。

(摘编自《竺可桢文集·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材料三:

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其实它不是总指北,只有“勺子”头的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是总指向北极星(见下图)。北斗七星每天都会围绕北天极转360°,这叫“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因此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所谓“北”的方向来自地球的北极点,而这个地理北极点在天空中的反映就是北天极(也就是现在北极星的位置)。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的运动,所有的天体似乎都在围绕北天极旋转。而北斗星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地区是不会沉到地平线以下的,属于“拱极星座”(指天极附近的星座,这些星座在视觉上都像是围绕天极运行,在高纬度区,这些星座都不没入或都不升出地平面)的一部分,因此只能说北斗星的所在的方向大致是北,但不能说“北斗星总是指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B.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沈约《夜夜曲》)
C.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D.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夏民族自古对北斗星非常崇拜,认为它常现不隐,运行于天空中央,可主宰四方地域。
B.北斗星是最好的指北针,从北斗星的天枢、天璇和北极星的相对位置,可找到正北方向。
C.中国古代人民由北斗斗柄位置变化确定季节,由“斗转星移”的规律区分阴阳调节五行。
D.在地球上观测,会看到北斗星并不没入或升出地平面,它们只围绕北极星做360旋转。
3.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2-09-20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了《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其中有些说法,如“道家的天人关系中,人对待自然是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并且要求人最终回归到自然状态,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泯灭了人作为宇宙灵长的价值和意义”,事关对道家核心思想的认识,尚需进一步加以讨论。

《老子》以“道”开篇,创设了一个“道生万物”的世界,即“道的世界”,从而构建了一个关于宇宙、人生、社会的思想模型,试图为现实世界找到一个出路,设计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自然”作为体现道家哲学核心价值的观念,要置于现实世界(客观),特别是“道的世界”(思想)去认识。

现实世界里,“自然”指在一阴一阳运动变化中形成的“穹、苍苍、天”,即天地万物,具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物性”(客观存在),无所谓积极、消极。自然与人是组成“世界”的两种“要素”,两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相互尊重、共在、并存、互倚、欣赏,便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和谐的境界。

“道的世界”里的“自然”,历来理解、阐释纷纭。郭象注《庄子》以为“自然即物之自尔耳”,后学如张岱年概括为“自己如此”。陈鼓应认为,老子提出“自然”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细读《老子》《庄子》文本,笔者认为:“自然”是指在符合正常、合理天性,即“本来如此”的基础上经过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应该如此”的过程,自然而然达到“果然如此”的结果,由此就实现了“自己如此”。“自然”便是“顺性命之理”,可分别从天地、人、社会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单就人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满足与生俱来的衣、食、住、行之类原始本能与“天然”物质、生理需求。第二,满足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基本、正常、合理的精神、心理要求。首先希望“长生久视”,即羡慕天长地久,感叹“吾生也有涯”的人生短暂,体现着对生命的肯定与珍惜。其次体现为“七情”“六欲”。天生的正常“情”“欲”,“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不分“好”或“坏”。

要实现“自然”,需学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有为”,特别是“不争而善胜”,“功遂身退”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被动适应,消极应付,更不是回归混沌、蒙昧,而是在“人法自然”的前提下,循着人和事物的天性,依天时,行人事。有为却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根本的是不为已为。围绕“人本”中心,聚焦社会问题,关注“人如何活着”“社会如何让人更好活着”,道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使人心正,百姓安,社会稳,天下治。而人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努力实现理想目标、“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所以,先秦诸子立足人间,关注社会,聚焦人生。《周易》《老子》《论语》之类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经典,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战略中,其思想价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摘编自裴登峰《道家彰显人的价值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创设的“道生万物”说是一种思想模型,也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B.道家的“自然”指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也指符合正常、合理天性的过程和结果。
C.道家倡导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而不是无所事事,回归蒙昧。
D.道家的自然观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人”的原始本能以及人的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立论为主的驳论文,开头摘引需要辨析的观点作为靶子,然后正面阐释自己的见解,以达到批驳的目的。
B.第二段先阐述“道生万物”,再提出要正确认识道家哲学体系中的自然观,并以此作为驳斥的纲领,统领全文。
C.第四段引郭象、陈鼓应的观点,意在指出《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中错误观点的思想根源,强化自己的阐述。
D.第五段针对“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观点,摘引道家的言论,通过道理论证,有力地彰显了对方观点的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和自然是组成世界的两种要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并没有积极、消极之分。
B.追求“人本”思想,就要聚焦社会,关注“人如何活着”“社会如何让人更好活着”。
C.世间一切具有“七情”“六欲”的人,都是正常的人,并没有谁好谁不好的分别。
D.先秦诸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他们创造的学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在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局限的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逻辑和科学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激发出一种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

科学与艺术、人文结合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艺术家设计出“情绪几何”。这是个结合了科技与艺术的互动装置,邀请观众在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

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与数学家所追求的纯粹性和抽象化相比,一个视觉艺术家的工作基本是给这个世界“添乱”。“情绪几何”将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的个体情绪数据与纯粹的、抽象的几何数据进行耦合与杂交,就像往真空中注入雾霾、往纯水中注入污液、往真理中注入无理。这种形而下的“添乱”式的艺术实验的目标不为揭示任何纯粹的普世真理,只为呈现任意存在的个体真相。作品拒绝让观众以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代数几何数学,而是让观众以感性的方式通过与几何图形的感性接触以及提供个体的情绪数据来与艺术家和数学家共同完成一次无法预期的创作。

回溯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交融、借鉴甚至陷入重大分歧的情形比比皆是。达·芬奇的绘画就曾经涉及当时欧洲医学中较为先进的解剖学,他通过美术的概念让人们获得了解剖学的认知;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通过参考照片完成了诸多创作,导致西欧的绘画在很长一段时期主动对科技保持着疏离,画家们希望绘画艺术远离照片。而中国的国画更是以写意见长,强调意境之美,即使现代画家创作时从照片中寻找到一些思想内涵的元素和载体,但最终形成的作品还是旨在寻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节选自张富利《新技术与美学的互生之旅: 人工智能艺术何以可能》)

材料二:

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舞剧《只此青绿》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火”到一票难求。近年来,“高冷”古画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动起来,换一种古画的“打开方式”。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古画的“露面”机会越来越多,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也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更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

融起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集成,古画不着一言、气象万千,能够集纳服饰、妆容、音乐、舞蹈、诗词等内容于一体,成为演绎传统文化的生动场景。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去年火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就伴随着娇憨可爱的唐代女乐官的舞姿,徐徐展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画面,舞与画呈现有趣“互文”。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结合,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通过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升维”。

活起来,用新讲法激发新创造。在系列短片《此画怎讲》之前,有许多“讲”画的方式,但这一次,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古画会说话”和之前的“国宝会说话”类似,意在以亲切的面貌、活泼的语态,拉近古画与当代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与当下的息息相通。讲述传统的方式变了,回应传统的方式一定也会变化。传统“活”在当下、文化传承有“我”,渐渐成为一种创作共识。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汲取自信和底气,热情参与文艺众创,推动国风国潮的创意奔涌。

当然,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只是开始;静下来、沉下来、传承创新下去,任重道远。有关古画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古画的讲法还有很多,像古画这样积淀着中华民族审美旨趣、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的文艺样式还有很多。传统浩浩荡荡,创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不仅要讲出趣味,也要讲出深度;不仅要讲出美来,还要讲出美背后的精神、理想与追求;不仅要面向当代受众,讲出新的时代内涵,还要面向世界,在更高维度上彰显中华文化与古为新的接续创造。

(节选自《人民日报》胡妍妍《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同属大脑思维,艺术思维逻辑和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天然会产生交叉、交集、互动。
B.数学是对世界进行提纯化解释,艺术是对世界进行复杂化解读,后者是对前者的添乱。
C.与西欧某些画家不同,中国国画并不排斥用照片寻找元素,但更看重艺术作品的意境。
D.“人在画中游”的古画打开方式优于对原作的直接欣赏,它可以帮助普通人读懂古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几何”互动装置设计以代数几何为主,将观众个体的情绪可视化为几何图像,其主要目的在于展示科技对艺术的赋能。
B.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参考照片完成诸多创作,证明了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
C.春晚舞剧《只此青绿》与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互文”,“融”起来的方式让“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
D.“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可以理解为“动起来”的古画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
B.航天工作者自主研发全新的电机驱动系统,用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使得冬奥开幕式上“冰立方”拔地而起。
C.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表现冰嬉场面的宫廷绘画长卷《冰嬉图》,借助三维动画,画上160组“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得以“复原”。
D.“果亲王”讲述古画《果亲王允礼像》中的文房摆设、服饰妆容,由一盆墨兰花里的灵芝,谈及兰芝竞秀、君子之交的传统文化寓意。
4.两则材料都提及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但论述的角度不同。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5.科技赋能艺术,有人认为这会让人们看到的世界更具艺术性,更美好;也有人认为这会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你认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广义则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一些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一些乡村古建筑、传统特色民宿、传统特色饮食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生的一些制度设计和风俗习惯等;三是精神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气质等。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需要尊重农业的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分,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优秀农业生产系统,体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大智慧,为现代社会保护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如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模式、成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则通过发展农耕、林业、牧业三者有机循环生产方式,有效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积极挖掘保护并传承弘扬好传统农耕文明,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农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在作物和农产品方面,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世界上1200多种作物中,中国就有600余种,其中约300种起源于中国。在农学方面,中国古代农学自成体系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应赋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汲取传统农业优秀因素。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人类与自然长期博弈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是这些地区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和传家宝。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拓展农业多功能,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建设上,要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特点,建设农村生活方式,保留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守好这些瑰宝。在乡村治理方面,要注意积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尤其注意挖掘古代农业社会德治中好的做法,推动乡村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善治体系,推动乡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要向世界讲好中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故事,也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传统农业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为国家所用。落实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让保护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摘编自宋圭武《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光明日报,2022.7.22)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习俗等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
B.确保粮食的安全,也包括尊重农业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最早并且长期以来处于世界的前列。
D.持续推进农遗保护实践也是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论述农遗保护的特点。
B.文中青田稻鱼共生模式和新化紫鹊界梯田例,论证了农遗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C.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含义谈起,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D.为使农遗保护落到实处,文章在最后三段提出了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是传统的核桃与各种农作物间套作复合栽培独特的农耕模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并经营土地等形成的生产模式。
C.江苏吴江不断挖掘和弘扬传统蚕桑文化,创新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蚕丝产品。
D.枣庄古枣林位于山亭区店子镇8万亩长红枣园内,是山东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枣林。
2022-09-07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上订餐因其独有的便捷性和直观性,更能够轻而易举地被现代人认同和接受。互联网上诞生出这种便捷的订餐形式,也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全新体现;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网上订餐还起到了帮助推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程的作用,网上订餐的形式,同时也在帮助加速电子商务应用的步伐。

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需要有巨大的需求市场来进行依托。比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对公司里的白领、在校大学生来说,网上订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经过不断地发展,餐饮外卖实现了多时段和全品类覆盖,成为大众消费平台,加班、聚餐、宵夜等场景的出现使餐饮外卖越来越多元化。

(摘编自“智研咨询网”)

材料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我国居民主食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日均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但在多数外卖平台上,新鲜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数量偏少,种类也不丰富,难以满足人们每日的蔬菜推荐摄入量。蔬菜摄入偏少,导致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镁、膳食纤维和各种抗氧化物质不足。

网上流传的一份《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情况调研》显示,在问及选择外卖的理由时,调查问卷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便利”“口味好”“价格实惠”的人数比例分列前三位,“营养搭配合理”排在末尾。某外卖平台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蓝皮书》显示,订单量最多的十大外卖食品为:皮蛋瘦肉粥、香辣鸡腿堡、酸辣土豆丝、鱼香肉丝、农家小炒肉、手撕包菜、麻辣豆腐、水煮肉片、肉夹馍、扬州炒饭。

除了食材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外,外卖食物在储存、制作和流通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营养降低的问题。

范志红指出,多数外卖食品是大批量制作的,原料有一定储藏期,导致食材新鲜度下降,再加上配送时间较长,送到消费者手里时营养含量会进一步降低。而且,烹调用油品种单调,存在脂肪酸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调味品质量不一定能令人满意,往往不是纯酿造的酱油、醋,汤可能是汤粉冲出来的。这些虽然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但营养含量肯定会大大降低。

由于制作上的高盐高油、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配送时间长等,外卖食物所含的脂肪更多,膳食纤维更少,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长期食用,可能会因营养不均衡而带来健康问题。马冠生将外卖食物的营养健康风险总结为四类:

一是超重、肥胖。虽然通过互联网点外卖很方便,但由于外卖食品大多高油高脂等,能量摄入难以控制,而点外卖也会使身体活动相应减少,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超重和肥胖。

二是血压升高。经常点外卖容易导致盐摄入过量,进而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三是血脂异常。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成分有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与含磷脂类。如果血液中的脂质过多,有可能导致重度乳糜血。此时,血液在静置后因富含脂质,一端会变成乳白色,有可能出现媒体报道中所说的“猪油血”。

“但这并不是说吃外卖就一定会导致‘猪油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晓晖博士介绍,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当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引起血脂升高。

四是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经常点外卖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摘编自陈海波《常点外卖易引发四类健康问题,如何更健康地叫外卖?》)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上订餐业务的发展,也加速了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进程。
B.2011-2020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其同比增长率则呈现起伏不定的波动状态。
C.2020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较2020年3月增加了两千多万人,说明网上外卖使用率有所提升。
D.2011-2020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占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且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适应了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需求,公司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由于他们的推动,外卖越来越多元化。
B.对我国居民而言,健康的饮食主食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每天应摄入蔬菜不少于300克,如果蔬菜摄入偏少,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抗氧化物质不足。
C.“便利”“口味好”“价格实惠”已成为当今大学生选择外卖的主要原因,而忽视了食材搭配、营养均衡,储存、制作和流通过程中会导致营养降低等因素。
D.由于外卖食品具有高盐高油、荤素搭配不合理、高脂肪、低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等缺点,长期食用,一般会产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等疾病。
3.目前,叫外卖是多数上班族的选择,如何更健康地叫外卖?请你提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的“芯片”,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草原与草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解决好种子问题”“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大力发展草种业”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重点任务部署。

6月26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草种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储富祥认为,要突出三点,即:强化科技保障,加快开展草种基础研究和草种资源本底普查、保存和创新利用,提高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这是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担当”;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草种育种体系,增强国产化优质草种的供给能力——“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课题”;强化科技服务,不断规范草种育种、新品种测试和保护、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发挥草种业科技服务在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巨大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新时代草原科技工作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张蕾《一粒草种关乎生态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四川省林草局起草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推进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编制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区划和建设布局,系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科研监测和文旅宣教等活动,把草原自然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统一管理。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即到202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3%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5%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草原资源利用科学合理,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编自王代强《四川拟试点建设草原自然公园》)

材料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草食畜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亟需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助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害来抓,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草种是发展饲草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筑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根基。

近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带动下,我国草种业在“保、育、繁、推、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全国草种子田面积138.4万亩,种子产量达到9.8万吨。截至2020年,我国建设了1个中心库、2个备份库、10个生态区域技术协作组的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草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6.2万余份,保种数量位居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后,与美国接近,成为全球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如抗寒高产公农系列、龙牧系列苜蓿、耐盐高产中苜系列苜蓿以及中科系列羊草等,这些品种在不同区域推广种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优良草种的需求矛盾。此外,我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紫花苜蓿等7个草种的基因组组装,并在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苜蓿三系杂交育种以及禾草内生真菌育种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摘编自王赞、邵麟惠《大力发展饲草种业筑牢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根基》)

1.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省林草局要求该省到2025年必须建立起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到2035年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85%左右。
B.四川省计划到本世纪中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因此做出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利用三步走的总体规划。
C.作为发展饲草产业的保障和构筑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根基,解决草种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
D.到2020年,我国草种子种植面积及产量、草种质资源保存总量均取得显著成效,这得益于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草种业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它推动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工作部署,能有效提升草原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B.第二届草种业研讨会肯定了科技在草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草原科技工作者应该发挥主动性,勇担时代赋予的职责。
C.要实现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需稳定在85%左右,如此才能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近年来,我国草种业在不同区域推广种植了一批优良品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需求,这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
3.大力发展草种业有何战略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2-09-0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寺考古发掘已历42年,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和丰硕的研究成果。适时地尝试从陶寺丰富的考古发现及成果中,概括提炼出陶寺文化时期这个社会的特质,以管窥其文明形成、持续发展与传承的内在原因,显得十分必要。

陶寺社会是王权国家,而非神权主导。在复杂的等级差别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陶寺社会群体中权贵家族的家族长权力不断强化,逐渐将神权、军权和族权集中于一身,王权开始出现。陶寺城址统一性的规划、较为完善的布局和功能的分区、重要的大型夯土建筑和宫殿类的建筑等,表明这即是王者所居之都。陶寺社会其“观象台”和圭表系统作为天文观测仪器也被国王所垄断,标志着王权集中、治理天下的意识形态。可见,王权是陶寺这一类国家统治的核心。

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社会也已进入国家时期,繁缛华丽而又形态较为一致的神面像,满目通天敬地的玉琮、玉璧的祭祀神器,都显示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文化与社会统一在于对“神”的认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阶段,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如玉人和各类动物形玉器以及非实用陶器虽然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墓主的身份地位,但其主要作用当为沟通人与神的宗教法器或巫仪神器。可见,良渚、红山等社会的世俗王权与宗教神权两套权利系统中,神权体系等级有序且系统完备,相对统一,表现出以“神权”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特点。而陶寺社会的王权明显是这类国家统治的核心,宗教色彩或言神性相对弱化,或从属于王权。

陶寺社会礼乐文明,礼制初成。陶寺早期大、中型墓中一些珍贵器物,种类繁多且有一定的组合,尤其在大型墓中成套出现,漆木器与陶器或互相配套,并在墓中有大致固定的位置。例如大墓中带有礼乐器性质的石磬、鼉鼓与土鼓及其搭配,正是这种规制化或言制度化就是最初“礼制”的内涵。陶寺玉璧与琮多是套在臂腕以修饰与显示身份。陶寺玉石钺系挂璎珞一类以显华丽庄重,增强仪式感,营造社会或群体重仪式的习俗,其实就是重礼仪,讲礼制。显然,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或言“礼序人伦”的礼制,在陶寺已经初步形成。

陶寺社会具有务实创新的品质。以陶寺遗址为代表的陶寺文化中少见宗教性大型建筑,却舍得花力量修建城池,用于防御外敌的入侵。器物制作多是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陶器、石器等,即使一些与祭祀有关的器具,也多同时是以饮器、食器等容器为主的礼器。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社会因浓重的宗教祭祀而投入了大量非生产性劳动,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过多的浪费在虚无的神之上。陶寺社会与这些社会在它们文明化进程中。明显存在务实与务虚的重要差别。需要强调的是,陶寺文化与社会对外来文化因素有所扬弃,经过了相当程度的改造或言创新。良渚文化之后散见于包括陶寺所在的中原龙山文化体系的玉石琮、璧、钺,创新出多璜联璧、组合头饰、组合腕饰等新的象征物以凝聚族群。

陶寺遗址4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它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中的重要一环,是实证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是中华文明早期灿烂成就的重要代表。更为重要的是,陶寺文化与社会文明表现出的世俗王权、务实创新、礼乐文明等三大特征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延绵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内在特质,多为夏商周以及后世社会所继承发展,是中华文明自带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高江涛《陶寺文化与社会的三个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寺城址中王者所居之都的出现,“观象台”、圭表系统等被垄断,都是当时王权国家的有力证据。
B.良渚、红山社会,王权从属于居社会中心的神权,这与陶寺社会时期王权是国家统治核心有很大不同。
C.我国“礼序人伦”的礼制在陶寺社会已经初步形成,社会各阶层重礼仪,讲礼制,重视规制化建设。
D.陶寺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务实精神与良渚、红山社会的务虚形成对比,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陶寺考古42年成就为背景,阐述陶寺社会三大特征,指出了陶寺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让专业性很强的考古学变得通俗易懂,也让陶寺文明形态更突出。
C.文章列举陶寺社会对玉石琮等的改造创新,论证了陶寺文明的务实品质,并能通过这些举措凝聚族群。
D.文章阐述了良渚文明时期,文化与社会统一于对“神”的认同,旨在证明该文明时期神权的绝对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红山社会的精美玉器既能彰显拥有者的身份,更重要的功能则是用来作为与神的沟通法器或神器。
B.陶寺早期墓葬中的珍贵器物,其种类的多少、搭配模式以及摆放特征等都显现出该文明重视礼仪与礼制。
C.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重宗教祭祀而轻生产性劳动,这种务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D.作为中华文明自带的文化基因,陶寺文化与社会文明以其灿烂的文明而成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内在特质。
2022-09-03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耕读”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

早期儒家传统尊“劳心”贱“劳力”,孔子在回应“樊迟请学稼”时表示:“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焉用稼?”(《论语·子路》)他认为讲求礼义才是君子之选。孟子提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不过,当时也能看到不同情况,《说苑》记载:“曾子衣敝衣以耕。”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曾子,不得已而力耕于泰山之下。颜回也曾亲自参与耕作,《庄子·让王》记载,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

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念逐渐从“焉用稼”转变到对“亦耕亦读”的追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耕读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与拓展。“耕”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劳动,而且可以扩展为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也不仅仅指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而且指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到了汉代,人们开始把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加以强化。经学家郑玄,“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与学生一起力行耕读相兼的生活。《后汉书·袁闳传》中有“以耕学为业”之语,其中的“耕学”暗喻文人应如耕者般勤于学问。

三国时期,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东晋陶渊明“逃禄而归耕”,辞官归隐过着耕读生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颜之推强调要教育子女“知稼穑之艰难”,认为“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他在《颜氏家训》中指出,只有通过农业劳动来体会人生,才能做好官、当好家。士大夫如果不了解农业,不参加农业劳动,就会“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随着颜之推等倡导的耕读思想的流传,耕读教育对于维系家业的意义家喻户晓,耕读传家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明代诗人徐勃有诗云,“半榻幕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换书耕”,恰到好处地把“耕”与“读”结合起来。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耕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士人以耕为耻,“只缘制科文艺取士,故竞趋浮末,遂至耻非所耻耳”。他很重视“耕”与“读”的结合,提出无论为农为士者,均须耕读相兼。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思想家颜元重视“习行”,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了“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教育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

清末名臣曾国藩始终将耕读教育作为治家的根本,强调“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他指出“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曾国藩强调:“吾家子侄半耕半读……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这表明当时“耕读传家”不仅把农耕劳作纳入教育的范畴,而且把生活起居和日常礼仪等也纳入教育的内容。

(摘编自邵彦敏、李静《“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中国传统耕读教育浅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可以扩展为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可以扩展为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B.三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耕”与“仕”相关,只有通过农业劳动来体会人生,才能做好官、当好家。
C.随着社会的发展,尊“劳心”贱“劳力”的思想逐渐淡化,耕读结合、耕读传家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孙奇逢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对子孙提出“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体现了他对耕读结合的重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述从孔子到清末曾国藩都重视“耕读”文化,论证了“耕读”文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以徐勃诗句为例,论证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把“耕”与“读”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C.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传统“耕读”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的观点。
D.文章在论证中大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添了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汉代,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开始得到强化,“以耕学为业”之语,足以证明汉代对“耕学”的重视。
B.耕读教育对维系家业有重要意义,也能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成为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
C.张履祥认为士人要以耕为耻,提出“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强调不读书就没有礼义。
D.耕读观念是不断拓展的,清末时,“耕读传家”的教育范畴不仅有农耕劳作,还包括生活起居和日常礼仪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目。

①近期,一大批反映百年党史、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倾情上线,开创了主旋律影视作品高质量创作、高效率传播、高社会关注、高市场回报的新高度。分析这些作品引发集体追看乃至全民热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从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理想出发去提炼主题、结构故事、塑造人物,使作品颇具说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②遵循艺术规律,找准创作的出发点,作品才能感人至深。近期涌现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把一代代中国人在救亡图存、民族解放道路上的苦苦追索和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朴素向往深刻融入主题当中,用情感共鸣解释信仰力量,用人性光辉点亮革命理想的康庄大道。想让一百年来的历史故事感动今天的观众,就要勾连起今日与往昔的必然联系。虽然彼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的思想观念与今日有很大差异,但是人的基本情感却是一致的。因此,主动摈弃空洞的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表述,转而从人性出发、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来点明主题、诠释信仰,更容易让当下的观众尤其是青年人认可和接受。比如,电视剧《觉醒年代》深刻剖析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劳苦大众的生存状况和思想观念,把党的孕育和诞生根植于对国家兴亡、民族解放和劳苦大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有力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之问。

③近期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在结构故事时,还把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等抽象理论具象化地融入叙事当中,从细节里找初心,融人情味入政论体,化大道理为身边事。在电影《1921》中,偶逛游乐场时刘仁静对着哈哈镜的求知欲,李达对邻家小女孩露出的微笑,这些情节把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们刻画得既有革命理想,又有生活意趣。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里的每个故事都用小切口观照大时代,在“真理的味道”等剧集里,信仰坚守总是和人的基本情感紧密相连。这些故事生动且真挚地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丢掉的只是枷锁,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④近期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塑造人物时,力求真实自然,让生活意趣和世俗情感与革命信仰同频共振。无数的艺术实践证明,很多时候征服观众的不是大动干戈、大呼小叫,往往是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颦一笑,更能直抵人心。因此,越来越多创作者在角色塑造时,特别注意捕捉角色细微的动作、神态和语气,用富有人情味、具有烟火气的生活常态反映角色的精神状态和心路历程,点亮人物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光芒。近期许多影视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了革命先驱、时代楷模颇为动情甚至脆弱的一面,这是符合人性基本特征的真切表达。《光荣与梦想》开篇,毛泽东在追忆爱妻杨开慧时潸然泪下。还有《山海情》里的李水花一角,仅用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就迅速俘获了观众。短短数秒的情感释放,诉说了贫瘠土地给她带来的苦涩和委屈,也诉说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摆脱贫困的渴望,这一幕充分唤起了观众的同理心和共情力。

⑤总之,主旋律影视作品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人性的光辉点亮信仰的起点、生活的动力和革命的理由,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意趣情怀深深镌刻在影视作品中。唯有如此,主旋律影视作品才能够真正打动并持久占据观众的心。

(摘编自杨洪涛《革命者形象的时代共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质量创作、高效率传播、高社会关注、高市场回报是当今主旋律影视作品倾情追求的新高度。
B.从人性出发、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来点明主题、释信仰,主旋律影视作品会更易得到接受认可。
C.注重从细节里找初心,融人情味入政论体,化大道理为身边事,助力打造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
D.《光荣与梦想》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因表现革命先驱、时代楷模动情甚至脆弱的一面而打动人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概述近期大批主旋律影视作品上线并获得成功的现象,点明其根本原因,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第②~④段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从提炼主题、结构故事、塑造人物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证。
C.文章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通过举例分析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并引用《共产党宣言》加以论述。
D.文章最后强调了主旋律影视作品打动并持久占据观众心灵的条件,收束全文,并深化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人的基本情感的一致性,勾连起今日与往昔的必然联系,可望让一百年来的历史故事感动今天的广大观众。
B.电视剧《觉醒年代》就是一部遵循艺术规律,找准了创作出发点,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的主旋律影视作品。
C.“大动干戈、大呼小叫”的人物形象不够真实自然,无法征服观众,塑造人物必须捕捉角色细微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D.叙事中融入抽象理论、用情感共鸣诠释信仰力量,用生活常态反映角色精神状态等是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共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