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网络文明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的平台。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斐然,实施了一批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出台了一批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了一批网络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批网络文明实践品牌,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

生活中,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就必须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来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需要看到,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任重道远。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上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广为诟病,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恶意营销等问题影响恶劣。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对这些网络生态乱象,必须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文明创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涤荡网上的歪风邪气,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为契机,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摘编自《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人民网2021年11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B.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还需继续出台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
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
D.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明确指明了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地、主题以及目的,言简意败。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一些具体事例详细阐述了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重要目的。
C.文章第五段阐述我国网络的发展规模生态乱象及建设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从而使观点的阐释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才能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B.要想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网民的地位,就要做到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C.为了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生态乱象丛生的现象。
D.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方略有: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摘编自《人民日报政文·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材料二: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这样的睿智,值得今人借鉴。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材料三:

东西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在原始自然观基础上,原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审视,从卡西尔的思想观念中,原始自然观就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物都属于一种生命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类的生存需要顺应自然,依赖自然,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发明的人工取火,保存火种,制造石器、骨器等,就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成就,从创造的劳动工具方面来讲,人和其他动物就存在了本质的区别,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但本质上仍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性角度来讲,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的快速迭代、科技的进步,体现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观念和行为。但是,从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原始自然观中生命一体化思想逐渐演变为天人合一,具有顺应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双重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继承发展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与工业文明时代中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将自然和社会碎片化,利用技术和资本将其重新组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掠夺、被操纵的一种形态。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从而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工业文明时期,人和自然之间由相互依存转变为相互对立,由于对自然任意开发,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形势逐渐严峻。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之间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金凤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虽没有“生态”一词,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了不违背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生态思想。
B.目前,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面临灭绝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之行。
C.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形态不是掠夺、被操纵,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自然观,顺应当今人类的生存需求,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讲天地人关系的时候,认为天人协调才是理想境界,人的生产生活不应该违逆自然,逆天而行。
B.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有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生态文明思想是西方环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思想核心是强调对环境的绝对意义上的爱护和保护。
D.无论天人一体、天人对立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对天人关系的有益探索,都有合理的一面。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用来警醒“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一项是(     
A.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毛泽东)
B.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胡锦涛)
C.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D.征服自然的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必然受到神的鼓励。(培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2022-11-14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为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

19499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所致开幕词中,坚定地说出了那一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名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相对于19461月在国共重庆谈判基础上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所达成的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和平建国、民主建国意向,很快就被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的炮火无情摧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新政协会议”),意在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民主联合政府”,进而建立起有助于最终形成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一种全新的民主政治制度。

事关国家性质的这个开会共识,早在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的过程当中,就由中国共产党召集的会议筹备会多次组织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学习讨论、民主协商、达成一致。正如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记载和昭示的:各党派和各界人士“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毛泽东在为1949年元旦而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再上溯至1940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再到1949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而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开启了建国大业的理论思考,并逐步为迎接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长篇著述,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明确提出唤起民众,结成国内的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结论,从建国意义上延续着为历史所证明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思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既顺应了时势,也是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下的制度性安排,是一个历史必然。

(节选自逄立左《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地位述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旧政协会议是在国共重庆谈判基础上召开的,形成了改组政府和召开国民大会等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B.旧政协会议给人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因为会议的结果证明了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的反人民属性。
C.新政协会议虽然沿用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和旧政协会议在建国理念和目标上截然不同。
D.新政协会议召开的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民主联合政府”,并最终形成新中国国体和政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阐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紧扣了“政治协商”这一主题。
B.“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泽东同志所作开幕词中最激动人心的语句,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关于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在新政协会议的筹备过程中,由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共同提出、讨论、协商并达成共识的。
D.毛泽东同志在《将革命进行到底》《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述中的理论,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做好了思想准备。
3.下列关于政治协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协商”一词过去曾得到过包括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攒同。
B.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让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难得的一次民主化进程。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D.协商民主制度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是我国独有的政治民主形式。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两则材料都提及了1946年的旧政协会议,其表达意图分别是什么?
2022-11-10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这种观赏方式上的改变证明了绘画的历史物质性,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B.神宗“一殿专背熙作”,而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可以看出,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也是郭熙画作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郭熙创作《早春图》这一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是讨论这幅画的观看方式的文章,必须要优先重构的内容。
D.各代的藏家帝王在画作上盖图章、写下题跋,可能会导致画作本身的形态发生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把实物当做原物的倾向表示反对,认为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可以引导美术史家们发现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B.文章第2段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证明了绘画作品的观看和绘画的形式与空间之间的关联。
C.文章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D.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出了新的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发生改变的少数艺术品才会发生“历史物质性”转换。
B.郭熙的《早春图》,可能原是北宋宫殿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的时候,只需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便很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墓室里挖掘出的铜镜,在进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会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文章认为,当下美术史研究的课题是很宽泛的,不仅探求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还包括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2022-11-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开启,人类正站在数字经济的“门口”。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主要特征是: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网络是重要载体,信息技术应用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探索期。数字经济概念源于互联网商用及发展,主要用于指称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与电子交易。同时,学界也展开了概念探讨。第二阶段,拓展期。政府政策开始助力数字经济,概念内涵扩展。标志性事件:英国发布《数字英国》计划,“数字化”首次出现在国家顶层设计中。第三阶段,成型期。作为新经济业态被广泛认知,成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数字治理、数据安全成为重点主题。在这一阶段,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了目前公认的数字经济的定义。

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基本共识。数字经济已经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频频出现,比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涉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政府等概念。国家统计局曾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经济做了一个基本界定。它把数字经济分为两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也就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包括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要素驱动。另一是产业数字化,也就是数字化效率提升。

(摘编自20227月学习中国《什么是数字经济?专家这样回答》)

材料二:

数字经济的经济价值,我们可以总结至少五个方面。

第一,它是通过完全信息匹配和优化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搜寻成本/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搜寻成本/交易成本会趋于零,从而使得交易费用明显降低,这是经济学里被人们所特别看重的,交易费用降低就是支持生产力的解放。

第二,它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良性、即时互动,加大服务密度和深度,降低部分行业的准入门槛。

第三,促进知识扩散,扩大有效供给,使得原本无法参与供给的潜在市场主体也能够加入供给侧,显著扩大市场边界,对接海量和长尾市场。过去分散的长尾市场,往往认为是很难带动的,但是有了移动互联网,包括未来还要发展的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之下,使这样的知识扩散和长尾市场的发展成为可能。

第四,它可以有效支持创新,帮助科技成果更顺利地实现商业化。

第五,通过数据支撑而来的规模集聚效应,为流量变现提供渠道的同时,实现少量用户付费、多数用户免费的平台自身运转,这样就能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现在越来越有可能在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支撑之下变成现实;那么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是简单地按照零和博弈去竞争,实际上大家在竞争中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大家可以共同发展,成功的大企业可以带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进入共享经济的整体链条中,一起求得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方面我们从两大视角来强调。

一个是数字化平台,它搭建的基础设施支撑着多领域的普惠发展。数字化平台使普惠经济贸易得到发展,比如淘宝等中高平台,它可以渗透到很多偏远的地方,现在中国已有几千个“淘宝村”、“淘宝镇”,很多都在偏远地方,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草根创业创新活力在农村活跃起来。

数字化技术提供全球普惠金融路径在中国也有卓越表现,比如网络小贷,有人说网络小贷是高利贷,我认为是不对的。规范发展的网络小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来成功控制风险,可持续地在网络不断批出小贷,这是网上小贷普惠金融性质的一种正外部性彰显。

数字化平台作为基础设施支撑着普惠科技,如云计算使成本降低,创新效率上升,这带来的正外部性非常值得肯定。

另外一个大的视角是数字化平台对中国行业、社会、民生的普惠效应显著体现出来。

比如说行业领先者带动整个行业共同发展,并不是说某一个企业做大以后,赢者通吃,别的企业没有发展空间了,它带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可以共同发展。还有平台与技术双驱动,带动创新扶贫工作,它的作用更是值得充分肯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而至,其关键在于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而数字化支撑精准扶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数字化平台可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创业和就业的包容性灵活性,促进真正的普惠式社会公平。很多的灵活就业就是由此而来,有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顺应于新业态的客观需要,中国大量的快递小哥从农村进入城镇,他们迅速地在产业链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收获了比老家高得多的收入,总体来说普惠式的社会公平,可以在数字经济的托举下向更高水平发展。

还有对于政府来说,数字经济可提高政府决策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社会的共治与公益。信息工程最终要实行大联网,那么大联网以后,政府主体还有非政府主体,都应该享受大联网所带来的好处,社会上的正外部性是可以期待的。

(摘编自2022年3月新华网,贾康《数字经济能带来哪些经济与社会价值?》)

材料三:

(摘编自2022年3月新京报《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数字化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材料四:

发展数字经济的困难是什么?

以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目前面临一系列困难,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新技术应用覆盖面不足,市场主体引领性不强

一是新技术应用领域较为局限,数字红利尚未普及。目前全省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工业、政务、交通、安防和教育等层面,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足;企业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采集、分析、可视化和存储方面,数字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有待扩大。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现有企业创新能力不高。虽然拥有超过6700家大数据企业,但“有高原无高峰”现象明显,缺少能够聚集核心技术数字经济人才的“引领型”的科技企业。尽管当地大数据企业对于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但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出的高端产品不多,研发点也较为分散。

三是数据共享平台不多,各地市之间尚未形成联动。虽拥有区域大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试验区,但大数据开发共享平台仍然处于量少状态。

数字人才结构性短缺,规模与质量都需提升

一是数字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与ICT产业相比,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优势更为明显。调查显示,2020年南京发布的1429条与大数据有关的招聘信息中,对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挖掘分析师和大数据销售业务经理的极大需求,显示出产品研发、深度分析、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供给短缺。二是省内数字人才流出隐患突出。虽然整体上江苏数字经济人才呈现净流入态势,但就长三角区域来看,上海、杭州和苏州等一线城市的综合吸引力较强,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人才流失比重较高,属于人才净流出状态。三是人才竞争力整体不强。全省数字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阶段,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足,标志性成果产出不多。

关键领域发展不成熟,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江苏省数字经济还处于发展不充分阶段,在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领域中尚未形成自己的新型竞争优势,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衔接不畅,科技服务中介小、散、弱。例如,虽然江苏省5G覆盖率几乎达到全省覆盖,但就5G产业结构来看,江苏省的5G产业链呈现“U型”,这说明中游企业较弱,体现了江苏省仍然存在关键技术瓶颈、产业链衔接不畅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光明网20221月《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指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首次出现在国家顶层设计中是在英国发布的《数字英国》中,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给出的数字经济的定义是大家一直公认的。
B.搜寻成本/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以至趋于零,是通过完全信息匹配和优化信用体系建设来实现的。
C.数字化对精准扶贫的支撑,使得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数字经济除了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外,还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即数字化平台支撑着多领域的普惠发展,以及显著体现出对中国行业、社会、民生的普惠效应。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二、四,分别从数字经济的概念、价值和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困难几个角度展开论述。
B.数字经济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频频出现,说明党中央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
C.依据2015至2020年数字经济增速和数字经济GDP占比的趋势推断,到2022年这两者都将持续下滑,甚至出现增速和占比的负值。
D.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截至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3.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发展数字经济?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11-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赤壁赋》把情景理有机融为一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登泰山记》体现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文学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2022-10-28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3.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4.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22-10-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33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信息筛选、概括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做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材料二:

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通过音乐的欣赏,释放出人们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节选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调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节选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

1.下列不能作为论据用来论证“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一项是(     
A.《孝经》有云:“移风易俗,莫过于乐。”
B.司马迁云:“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C.《晋书·乐志》语:“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D.《管子·内业篇》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2.请简要说明材料三论据的典型性。
3.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当下应如何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功能。
2022-10-2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9 . 从课文中分别找出典型的例子,分析对比和比喻的方法在阐发观点上的作用。
2022-10-2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10 . 快速阅读《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四篇文章,完成下表。
篇目表达观点的句子作者的主要观点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2022-10-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