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3 道试题
1 . 鲁迅曾说,杂文家批评一个人或一种文化现象、社会思潮常“加以简括的名称,虽只寥寥数字,却很要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才能的”,请你分析《拿来主义》一文中的“简括法”。
2022-10-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2 . 本单元其他几篇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但《拿来主义》论述的是怎样对待外来文化,似乎偏离本单元主题。其实,“拿来主义”的实质就是一种“学习之道”。试着探讨其中的“学习之道”。
2022-10-2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3 . 本单元课文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之道”,试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课文学习之道
学习态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途径和方法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节选)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2022-10-2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被人戏称为线上课堂的“天花板”。

课程开始,王亚平取出一袋过饱和乙酸钠溶液,轻轻挤压,一颗晶莹的液体球随即悬停在空间站舱内。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王亚平用沾有三水合乙酸钠晶体粉末的小棒触碰液体球后,液体球迅速结晶,看上去变成了一颗“冰球”。为什么会出现“点水成冰”现象?这是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暂时处于亚稳态。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和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态,迅速结晶的同时释放大量热量,因此,这个实验也被称为“热冰”实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开展这项实验,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实验的差别很大。在地面使用容器开展实验,受容器限制,只能往内结晶。而空间站中并未使用容器,最终结晶为圆球状,还可以往外发展,从而观察到不受地球重力影响的材料物性变化。

接下来的液桥实验中,王亚平则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王亚平手持两片塑料板,叶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接近,水便在板间连起了一座“桥”,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桥”也没有断开。由于气液界面之间存在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好比有一层很薄的弹性薄膜。正是这样一层“虚拟”的薄膜,使得液桥的表面形貌得以维持,而不会“垮塌”。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太空环境下,重力几近消失,表面张力便能维持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

“课堂”中,还有人气“顶流”冰墩墩前来助阵。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出后,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是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体现。既然在地面上抛出物体的速度越快,它就能落到更远的地方,那如果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它是否能成为环绕地球的卫星?这最早由牛顿提出,是一个思想实验,所谓思想实验,是用一定的逻辑法则在头脑中进行物理问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在科学发展史中并不鲜见,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对接实验,帮助人们认识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爱因斯坦用理想升降机提出了强等效原理。牛顿的思想实验也被称为“牛顿高山大炮实验”,由它引出的第一宇宙速度等概念,成了发射人造卫星、空间站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李云舒《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空间站上演“点水成冰”》)

材料二:

记者:天宫课堂上,耳目一新的实验让大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再是“勿理物理”。看来,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黄伟芬:在设计太空授课时,我们就坚持选择符合科学原理清晰、实验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等标准的项目。此外,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

叶菲菲:天宫课堂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再现平时生活的现象,发现地面的生活经验都被打破了。天宫课堂实验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体系,引起了大家与原有认知的冲突,会引起深度的思考,这样就会引发学习行为。

记者:航天员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找答案。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的,这是怎样一个过程?

黄伟芬:“小实验,大道理”,实验内容不仅是实验现象的展示,更要呈现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设计实验时,我们广泛征求了多方意见建议,一方面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选取概念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的候选项目,紧扣中小学生教学实际,兼顾媒体传播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工程约束条件,在确保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讨论项目的可行性。经多轮专家讨论评审,对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讲解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最终呈现给大家精彩纷呈的授课实验项目。

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发挥好太空授课的引领作用,带动形成一批既科学又有趣、既严谨又生动的科普活动。此外,面向孩子们征集的搭载实验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中,我相信来自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将是我们后续天宫课堂的精彩一笔。

(摘编自靳晓燕《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

材料三:

此次天地授课基于我国天链中继系统,也就是天链卫星系统,采用高速双向音视频传输,以天地对话等互动形式开展,舱内采用多台高清摄像机通过中继高速链路将高清视频实时传送至地面,地面上行两路高清图像送至舱内显示器,从而实现双向视频传输。

王亚平通过一个大大的液晶屏幕能够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这个大屏幕就是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是空间站系统中最具有航天员参与特点的分系统之一,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为航天员操作空间站提供交互及操作平台,同时为航天员在轨期间的工作、生活、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任务提供环境照明,其显示、手控和照明等子系统使用的很多器件和技术非常新颖、独特且趋于相关技术领域前沿。

(摘编自央广网《刷屏的“天宫课堂”是如何实现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课堂不在于展示实验现象,而在于呈现科学原理。“热冰”实验、“液桥”实验、微重力下的抛物实验都是这样一种理念的体现。
B.空间站“液桥”实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气液界面之间表面张力的作用,打破了地面不能完成“液桥”实验的生活经验。
C.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被抛出的冰墩墩沿原方向匀速前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失重时物体运动的规律,符合天宫授课选择实验原则。
D.天宫课堂借助小实验在科普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启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带动形成了一批科普活动,让科学不再是“雾里看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课堂之所以被戏称为线上课堂的“天花板”,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天地对话形式,其技术水平是普通线上课堂无法企及的。
B.小实验蕴含大道理,天宫抛物实验验证了牛顿的“高山大炮”思想实验,这一思想实验成了人造卫星、空间站发射的重要依据。
C.天宫课堂强调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如果所选实验不能体现天地差异,那么其作为天宫实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D.设计未来天宫课堂的项目时,在充分考虑现有教学体系和工程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专家们会把大众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3.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4.“天宫课堂”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加以概括。
2022-10-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33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信息筛选、概括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深入,以往主要作为城市环境美化装饰载体的环境雕塑艺术,正逐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广泛应用于新农村环境的艺术特色改造,成为环境美化和文化传承兼备的现代乡村公共环境艺术形式。在乡土景观雕塑研究地位日益彰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结合乡村地区的独特历史文化,构建乡村环境空间新秩序,美化乡村艺术景观,助力乡土文化传承,建设新时代特色文化乡村,显得越来越重要。

乡土景观雕塑作为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乡村景观雕塑已经成为地区性的文化艺术象征。乡土文化的艺术特点,在于其自身独特的“朴素美”“自然美”“精神美”“文化美”。乡土景观雕塑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优势,是通过其自身的表现力、形象性、质朴性进行阐明的。同时发挥自身艺术价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雕塑的场景化设计或主题性作品表现,以及对乡村文化环境的烘托、完善功能,生动而具体地传承本地乡土文化精神内核和浓浓的乡土农耕文化情感认同。

利用乡土景观雕塑,打造独属于乡村本地区的独特文化,通过文化塑造,传承本地区优秀文化,不失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智慧。因此,我们可以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结合乡村旅游、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乡村景观元素,借助灵活、多层次的乡土元素,抓住时代发展机遇,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独特乡村文化底蕴的景观文化雕塑,打造属于本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名片。例如,安徽阜南县“莲花小镇”结合自身的文化定位进行设计创作,制作特色景观莲花雕塑,突出了本地莲文化的乡土特色,莲花雕塑铺设于县城国道旁,成为标志性旅游名片,拉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原动力。

乡村景观雕塑对于村庄来说,是村庄环境、风貌展示的重要渠道,能够反映出村庄地理特征,以及村庄发展期间所形成的区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景观雕塑在改善乡村环境、艺术氛围的同时,为乡村文化传承带来更多可能性。一方而,景观雕塑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增加乡村地区风味、风俗文化内容,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本地特色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景观雕塑记录着当地人们的社会活动,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最终形成符合乡村地理特征的文化景观。乡土景观雕塑是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文化助力。

乡土景观雕塑的根脉是文化,没有优秀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将失去灵魂。乡土景观雕塑植根乡土文化土壤,保留乡土艺术底色,融入现代设计思维和新时代设计理念,传承乡土人文精神,并充分考虑乡村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协调关系,重视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公共艺术、人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摘编自孙立丰《乡土景观雕塑的时代特色与文化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雕塑艺术以往主要用于城市环境美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入使其广泛用于新农村。
B.乡土景观雕塑通过场景化设计或主题性作品表现,阐明其传承乡村文化的优势。
C.乡土景观雕塑为乡村文化传承带来更多可能性,符合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需求。
D.如果乡土景观雕塑没有优秀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就没有灵魂,也就失去了根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环境雕塑艺术广泛应用于新农村的现实,提出关注乡土景观雕塑问题。
B.作者认为乡土景观雕塑发挥自身的艺术价值,有助于乡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
C.文章以“莲花小镇”为例,论证打造文化雕塑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智慧。
D.在阐述景观雕塑的作用时,作者有意识地采用表示层次的关联词以增加条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的景观雕塑都是乡土文化的反映、地区性的文化艺术的象征,有其独特的审美。
B.抓住当地的乡土元素,保证能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独特乡村文化底蕴的景观文化雕塑。
C.设计景观雕塑时,既要展现乡村的地区风味、风俗文化内容,还要迎合游客的喜好。
D.乡土景观雕塑以文化为根脉,重视乡土文化传承,促进人与文化良性互动发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体育扶贫是指国家通过实施特别体育政策,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

对国家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保障义务的法定性。推进贫困地区体育事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体育权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体育的政策投入水平需相应提高,体育政策在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分量需进一步加重。三是实施机制的强制性。实现体育扶贫目标,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对贫困地区人口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权利行使成本的非排他性。体育扶贫不同于个体受益显著的财产性扶贫,贫困人口可以共同享受政策普惠,基本不存在权利收益排斥。二是权利实现效果的互补性。贫困人口的体育权与健康权、文化权等基本权利相互交叉,享有现实体育权的同时其他权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三是权利主体的参与性。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说到底是个体行为,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别人无法代理。

(摘编自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

材料二

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希腊诸城邦之间出现了一些泛希腊主义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同的,甚至常常敌对的各城邦的希腊人都聚集在一起。在古希腊人那里,奥运帮助他们打破实际存在的“部落主义”(相当于今天的民族主义),而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身份意识。

不幸的是,现代奥运却反倒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最让人们深刻难忘的例子便是1936年在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在冷战时期,“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与敌对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使得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不止一次成为分裂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使得奥运发生了不仅可悲而且有害的异化。

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中,把全能的国家比喻成一个无所不想吞食、无所不能吞食的权力怪兽。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它取消体育对人的体格和心灵的培养作用,无视体育高尚的自身目的,把体育变成一种手段,一种显示国力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方式。这种国家政治化的体育,它吞食本应该属于全体国民的体育资源,吞食作为活生生个人的体育人员,它也同样吞食无数普通的“体育观众”,使他们无法有效地扮演自己在“竞赛”中的角色。

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每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常会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例如,在美国,人们一般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政治倾向,在竞选时积极投入,希望自己这一方能得到胜利,这是党派的角色在起作用。但是,公民们尊重公平法治的精神,不希望为自己一方的胜利而牺牲民主竞争的普遍规则。“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企图把国会对他的听证说成是“党派竞争”,煽动党派角色情绪,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美国公众并没有站在尼克松一边,他们的裁判角色最后还是发挥了作用。

打破金牌心结和由此引发的与其他国家的敌对情绪,这也许是扮演好竞赛观众角色的第一步。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设想或期待一个完全去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奥运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尽量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这却是办得到的。扮演好这种竞赛观众角色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好类似的角色能产生好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训练作用。这种看来似乎是在体育之外的教育和收获,其实可以成为奥运对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小的贡献。比起金牌来,这不是更令人期待吗?

(摘编自徐贲《举国体制下的体育是“利维坦”式的怪兽》)

材料三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大力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意见》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我国“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决定了“社会”是将来办体育事业的主体。群众体育行为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体育态度及具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它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的黄金指标,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已经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正式组织具有的“明确目标、清晰边界、规范秩序、权威层级及追求效率最大化”等特征,非正式体育组织水平较低、目标广泛而不明确,主要靠情感、道德等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控制。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积极功效明显,反之则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及所属成员的利益。

(摘编自胡好、翟波宇、王传平《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中的行为表现及规范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国家义务和贫困地区公民权利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
B.现代奥运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体育国家政治化使得奥运发生了不仅可悲而且有害的异化。
C.“水门事件”论证了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的积极示范作用之一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常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
D.非正式体育组织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加以严格规范就可以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体育扶贫,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的体育水平。
B.要真正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就必须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开来,以免使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C.在全球化的今天,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期待一个完全去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奥运,这是办得到的。
D.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群众体育的进行绝大部分都是在其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
3.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公元前3世纪的奥运会,运动员试用蘑菇、仙人掌的提取液(含致幻剂)来提高运动成绩。
B.英国青少年体育呈现出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工合作、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协同演进的特征。
C.竞技体育能显示体力和智力,竞技体育要追求荣誉,但国家荣誉不能只依靠金牌的获得。
D.体育是正义,是公正与公平;体育是勇气,是胆量与强健;体育是荣誉,是高尚与尊严。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国家应该如何实现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0-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永不完成,雪芹终极之梦(节选)

李敬泽

李洱在《应物兄》中写道,应物兄与芸娘聊到了《红楼梦》,芸娘关心的问题是,《红楼梦》为什么写不完。她说,《红楼梦》写不完是曹雪芹不知道贾宝玉长大之后做什么。卡夫卡的《城堡》也没有写完,因为卡夫卡不知道土地测量员K进了城堡之后会怎么样。

其实,不待《应物兄》有此一问,曹雪芹早为此深自烦恼。《石头记》早期抄本中,凤姐初见黛玉,“问妹妹几岁了。黛玉答道‘十三岁了’”。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应是十四岁。十三十四,一见倾心,现在看是早了,在古人却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刚刚正好。青春是现代建构,现代人寿命普遍提高,时间宽裕路还长,不得不有青春期。古人路短,不得不提速,必须跑得快,成家立业诸事趁早。但问题是,按十三十四写下去,越写越不对了,披阅增删,架构不断调整,写着写着小说内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贾宝玉都二十多了,还在大观园里混着。乾隆盛世,平均寿命顶多也就三十几,二十多的人早就该娶妻生子赶考。怎么好仍守在园子里和姐姐妹妹厮混。没奈何,贾宝玉的年龄不得不掉过头去往下减,初见黛玉时从十四岁减到七八岁,这样算来,到了八十回应该是十五六岁。

一个小说家,写一部长篇,其过程好比乱世当皇帝,按下葫芦起了瓢,东边平了西边反,他要把无数相互冲突的力量调和在一个严密的秩序里。这只有少数人干得好,严丝合缝,海晏河清,比如福楼拜,他把《包法利夫人》治理得如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曹雪芹和别人不同,他的前边没有多少经验可资借鉴,全靠他天纵之才,是汪洋恣肆,也是黑暗中瞎摸,《石头记》注定写得难写得苦。

比如一个小小的年龄问题,真要下手整顿,却原来也是抽换一块砖、塌了一座房。雪芹的命意是“木石前盟”,神瑛侍者、绛珠仙子,必是不讲道理、一见倾心,必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两个饱满具足的青春生命的践约。现在,不得不变成七八岁的孩子,天真未凿慢慢凿,合理倒是合理了,而一腔滚烫的青春热血如何耐得住这份四平八稳的合理。

雪芹开辟了青春的桃花源,成立了青春的乌托邦。“青春”一词古已有之,“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此处的青春仅仅是生命的自然节律。在现代逻辑中,青春体现着几乎所有根本性的现代价值:活力、更新、进步、未来和对传统的反抗超越。贾宝玉那拒不妥协的青春乌托邦,上承晚明“童心”说,下开现代之先河。旧文学中,还从来没有人如此全面彻底地把青春确立为一种自足的对抗性价值。

曹雪芹千百次地想过《石头记》如何结束如何完成。他当然有整体构想,但唯一被雪芹秘而不宣的、委决不下的是宝玉的下落。盛衰兴亡,他在其中,又不在其中。他否定着现世的时间、社会和地理的空间,他决然自废,但这种否定和自废同时就设定着一种自我肯定,一种向着巨大无垠的时间和空间的炫耀和自证。他的身上有着无用而坚硬的“石头性”。古今好事者谈宝玉长大后怎样,说宝玉在“失乐园”之后怎样,娶妻生子,科举高中,披大红猩猩毡望父一拜,从此遁向大荒山,高鹗或无名氏所续的每一件事都是老马识途,都在18世纪中国现实的和伦理的视野之中,如果这便是雪芹所想,他何至于想了那么多年还想不出、完不成。

雪芹真的写不出来,当时的曹雪芹写不出来,现在的中国作家大概也写不出来。很可能,雪芹死前,在无休无止的删改中,他已经意识到这部书是写不完了,他看见了宝玉的方向,但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大观园里,宝玉或许在,大观园外,宝玉并不在。这种未完成,深刻地起源于雪芹与他的时代间的规定性条件:当他反抗时间,切割出一个拒绝成长的青春乌托邦时,当他如此这般地拒绝了此在的地理和空间,除了最终的和解或不了了之,他其实无法让宝玉的选择和精神在此时此地的围困局限中进一步展开。一部《石头记》,注定不能完。

(有删改)

文本二:

《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矛盾”考论(节选)

曹金钟

《红楼梦》中少女的年龄,是被作者有意限定在“十五六七岁”以内的,钗黛湘迎探惜等不用说,就是书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如夏金桂是十七岁,雪雁随黛玉来时是十岁,过了六年,也恰是十六岁。这一年龄段,作为女子,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代,然而,在那个违背人性的社会里,又恰恰是最富悲剧色彩的年龄。因为一到了这个年龄。作为女孩子就面临着随时出嫁的可能,而且,何时出嫁,嫁给什么样的人,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只有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即使像迎春这样的侯门艳质、公府千金,也难免如蒲柳一般被作践的命运。正因如此,曹雪芹要表现他的“大观园”理想,就不能让他笔下少女们的年龄超出这一特定的范围,如果她们的年龄太大,就不可能无忧无虑地一起结社吟诗,特别是不可能和贾宝玉在一起。而将她们的年龄写得小一点,特别是宝黛自幼“耳鬓厮磨”,贾母对宝玉的溺爱,为这种少男少女在一起生活、嬉戏的场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不过,如果她们的年龄太小,又不可能作出优美动人的诗词曲赋来,也不可能说出富有哲理的大道理来,更不可能在一起谈情说爱。所以,她们有的突然长大,但有的又长不大;有的在长大,有的又不长。这就出现了年龄的“矛盾”。

(有删改)


两个文本在分析《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问题时,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2022-10-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50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主旨、文本特征、对照研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民间故事中朴素的生态意识,在“神奇婚姻”的众多故事类型中体现了出来。在这类故事中,蛇、鱼、青蛙、狐狸等动物都可以幻化为“人”,与人相恋成婚。民间故事在把自然世界“人格化”的过程中,表达的是“自然构成了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人也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这是包含了浓郁的人的情感化内容的生态情怀。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这种“生态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时代中,民间文化虽然不是主导性的文化形态,但却往往有极大的包容能力,包含多种文化因素,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构成了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在多种民间文学体裁(包括民间故事)中体现出来。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孟子),“民胞物与”(张载)。道家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佛教强调万物众生平等,戒杀生。古代思想家在讨论这些问题时,虽然并不是从生态的角度展开的,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智慧,都主张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人要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而这些思想自然成为民间故事中的重要内容。

民间动物故事中体现出的“生态意识”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在民间故事中,人与万物众生的关系虽然是平等的,但人仍是核心。对于中国的民间故事而言,从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来看,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本来就是共处一体的共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没有放弃人的作用,也没有肆意残害动物,两者在相互依存中追求和谐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其次,在民间动物故事中,人与万物众生的关系有强烈的道德化、伦理化、情感化倾向。西方生态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保护生态不受破坏,实现人类生命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历史诉求。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是有道德伦理和情感维系的,虽然这样的生态意识包含在人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方式之中,但这种内化于人们灵魂中的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却是可以持久的,甚至是永恒地影响着中国民众对自然万物的态度。在今天中国的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理应进一步复活这种源于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态意识”,以一种更加自觉的精神去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动物故事中的生态意识与道德、伦理、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独特的审美形态。这种审美形态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想象世界的,在这一艺术世界中,人与万物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他们相信万物众生都是和人一样,有生命、有灵魂的,因此民间故事赋予了“动物”与人相似的生命化的思维和情感。当它以动物人格化或动物幻化为人的方式,跨越物种的界限、时空的限制,呈现出一个道德化、情感化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生态化的艺术世界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化精神的伟大与深厚,凡动物故成己,也要成人,还要成物(万物众生),这也许就是民间故事中生态意识的精髓所在。

(摘编自王光东《民间动物故事中“生态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佛都主张人要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只因为民间故事以这些思想为主要内容。
B.“神奇婚姻”类民间故事把自然世界人格化,包含了浓郁的人的情感化内容的生态情怀。
C.西方生态思想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诉求,而中国民间故事具有内化于灵魂的持久性。
D.动物故事中生态意识的独特审美形态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想象世界,“动物”有与人相似的思维和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总一分”的论证结构论述了民间故事中有朴素的生态意识的观点。
B.文章采用设问的方式,从人与万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民间故事中生态意识的两个特点。
C.文章列举儒、道、佛的观点,论证古代思想家从生态角度分析蕴含生态思想智慧。
D.文章通过东西方生态意识的比较,强调了生态意识有助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化可能并非一个时代的主导性文化,但它可以包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并把它作为重要内容。
B.中国民间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即人与自然万物是共生关系,两者在相互依存中追求和谐共存。
C.民间故事中生态意识的精髓是人不仅要成己,也要成人,还要成物,这完全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精神的伟大与深厚。
D.以一种更加自觉的精神去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的生态危机问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代绘画从宋代走过来以后,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转折的时代。元代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执政,但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没变,只不过统治者换了而已。思想方面没有质的变化,相应的文化形态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东坡在政治上折腾,屡遭贬官。元代画家没有,他们整个就是野逸的、平淡平和的一种状态。他们被迫隐居,但日子还是过得比较好,就想表现他们文人的心境——淡雅、超然,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平淡天真的山水境界就出现在他们的绘画里。

但是元代画史上是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呢?也不是。比如文人画真正崛起了。真正的文人画应该是安史之乱后开始出现的,晚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提到的“前古未之有也”的“逸品”画为其标志。到了宋代,又有了苏东坡的提倡,米芾的实践,但总的来讲,文人画还是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文人画真正形成气候是在元代。元代有“元四家”,以及别的一些画家为其代表。元代把那种超越性的文人画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真正的文人画是从元代开始崛起的。此前都是在做准备。

文人画的崛起表现在他们作品里整个呈现出一种非常雅逸、超脱、淡远的心态。表现在绘画里,元代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四君子”比较流行,特别是竹、梅、兰。元代画作中的经典如“元四家”之一——倪瓒的山水画,色彩淡雅,笔调冲和,没有崇山峻岭的犬牙交错,没有田野森林的郁郁葱葱,一带远山,一叶扁舟,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超然和淡泊。加之元代画家本身就没有什么要紧事儿,整天研究。元代虽然不到一百年,但在文人画方面居然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笼罩画坛的趋势。

(摘编自林木《元代文人画的笔墨逸韵》)

材料二:

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在两宋时期就已达到了朴素、娴熟的地步。画家们不断从自然中汲取新的感悟和绘画语言,渴望呈现更为真实的自然,极大限度地发展了笔墨对于表现不同地区特征的可能性。到元代,审美趣味的变异使文人画得到发展,画面中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对书法趣味的重视构成元代山水画的特色。元代名画家赵孟頫便曾作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青卞隐居图》的作者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他在幼年时深受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启蒙熏陶,为他技巧、画风的形成打下牢固的基础。《青卞隐居图》画面左下角的一片树丛,树干、树枝皆以中锋用笔表现,其线条细而不弱,坚挺有力,犹如钢丝,弯曲带有韧性。正如好友倪瓒在王蒙的画上题的一首经常被引用的绝句。说他“笔力追前辈”,“笔精墨妙”,百年以下无出其右。

王蒙除了融入篆书的用笔之法外,还以行草的笔法对物象进行刻画。画面中枯树的枝条连贯迅速,线条飘逸洒脱,细瘦劲挺,行草的风格在此显现。

南北两宋时期,披麻皴、卷云皴等合乎自然山石的笔墨技法就相当成熟和完善。王蒙的解索皴由前人的披麻皴变化而来,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用繁线密点的技法,创造出了解索皴法后又衍生出牛毛皴法。

解索皴因其线条似解开的绳索而得名,此法也被王蒙运用至《青卞隐居图》的山体部分。在画面的山体部分,以解索皴的方式,反复皴擦其峰顶和崖壁,线条随着山形高低起伏,纵横交错,紧密不闷,浓淡交融地表现着山石结构,使得画面层次丰富多变。王蒙在《青卞隐居图》中的点苔更是泼辣,画家蘸取焦墨以破笔散峰的方法在山头上反复皴擦,致使山石草木的苍茫之感跃然纸上。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多种技法交错使用,正是这繁密丰富的笔墨技法,让观者感受到了那持续不断的画面张力和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更进一步体会出画家内心欲表达的激昂心绪,再联想起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处境。或许这正是画家内心惴惴不安的情绪表现。

从构图上看,“元四家”之一——倪瓒的山水画以几棵小树、一座茅亭、一处平坡,构成视野开阔的画面布局,常常透露出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画面意境。而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取北宋的全景式构图,画面山峦叠嶂,结构错综,王蒙的山水画通常是塞满的,河流及留白的空间占据极小的部分,甚至消失不见,整个画面被繁杂茂盛的山石树木塞满。

在《隔江山色》一书中,高居翰先生说:“没有一丝连续清晰的脉络供观者游览,在紧凑的笔触当中也没有一丝欲使观者视觉缓和的迹象,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即使如此,却难掩其山石丘壑的玲珑和林木的绚烂,在这动荡、激昂的景象中,屋舍内的人物仍旧是如此的平静漠然,似乎诉说着王蒙在乱世中对宁静生活的无奈企图、对隐退的矛盾心理。

中国画对空间感的塑造不同于西方透视法中的明暗、远近,而是以虚实、黑白的对比来实现,这在王蒙的《青卞隐居图》中有迹可寻。最精彩的地方是画面左下角处一丛树,布局错落有致,重叠萦绕,在笔墨的处理上,是大片湿墨与大块干墨的交相辉映,产生令人无限遐想的黑白对照。王蒙的树法不似倪瓒那样单纯,而是一树一态,一树一法,繁茂葱郁。到了山坡处则用墨较亮,整个画面充斥着向外延伸的无限想象。

与“元四家”的其他三位比,王蒙表现物象的内在本质,更胜于对外在形塑的再现。王蒙在此画营造出奇异的、真实自然中不存在的空间幻象,带给观者超自然的视觉冲击,观者很难在这幅画中畅快游览,甚至不禁要在心中惊叹究竟有多少层空间景象蕴含其中。如果说在宋人心中更多的是师法自然,强调“理”和“传神”,那么在元代山水画家的心中,一片风景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他们正试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然境地,以表达自己的人生格调与避世的隐逸情怀。

(摘编自杨丹《从(青卞隐居图)谈元代山水画的意象表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执政,但它的思想、文化等社会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B.真正的文人画是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其标志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逸品”画。
C.王蒙的笔墨技法有继承也有创新,解索皴法和牛毛皴法都由前代的披麻皴法变化而来。
D.王蒙绘画中融入了篆书、行草的笔法,这可能与他幼年时深受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启蒙熏陶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画在元代真正崛起,盛行一时,因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才具有超越性的特征。
B.两宋画家从自然中汲取新的感悟和绘画语言,渴望呈现更为真实的自然,其山水画技法娴熟。
C.倪瓒的山水画虽然是“元四家”画作中的经典,但在表现物象的内在本质方面不够重视。
D.中国画借透视法中的明暗、远近对空间感进行塑造,这在王蒙的《青卞隐居图》中有迹可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太适合用来表现“淡雅超然”心态的一项是(     )
A.倪瓒的《江岸望山图》,墨色少而淡,山石树木寥寥几笔,画面清雅,描绘出明静清幽的画面。
B.王蒙的《具区林屋图》,除了右下角留下了一角外,整幅画被山石树木填满,几乎没有空白画面。
C.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面从连绵的平坡沙岸到渐起的缓坡,最后是缥缈的远山和消失在天边的地平线。
D.吴镇《洞庭渔隐图》题诗为“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4.简要分析材料二使用的论证方法。
5.弘仁,俗名江韬,为僧后法名弘仁。明末清初人,曾参与抗清活动,明亡后被迫出家。其画作《松梅图》中梅枝虬曲,花瓣几朵,简约而清雅,松与梅傲雪凌霜,高标独立。《松梅图》的创作与“元四家”有相似之处,结合材料一从创作背景和内容风格角度简要分析理由。
2022-10-1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湘鄂冀三省益阳平高学校、长沙市平高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诗派作家看来,古代诗歌为满足格律声韵之要求的文辞雕琢藻饰,必然弱化真实情义的表达,文字优先的诗歌技术表演,势必遮蔽或淹没意义的书写。因此,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开宗明义就是主张今日文学改良须言之有物。这里的,主要指的是作为媒介、工具的语言之。他所谓之,一是情感,二是思想,若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近世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有鉴于传统诗歌中的因文害意,文意本末倒置,所以,选择语言变革成为白话新诗运动倡导者的共识。白话新诗倡导者把情感与思想的真实表达视为新诗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内在品质。

现代白话自然平实,能赋予新诗真实品格。1920年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选《分类白话诗选》出版(许德邻编辑)。该诗选序言指出:自从汉魏六朝、初唐之后,诗的束缚和矫揉造作的弊病,一天深似一天做旧诗的人,十九都有雕琢堆砌的毛病。形式上的花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陈规、固化的形式把自然的神韵和真实的意义都掩藏起来,只求合着古人的步趋和种种的假面目。所以,无论如何悲壮感慨,或裔华典丽,总觉得是做作,是‘假的诗’,不是‘真诗’。而白话新诗把内在的真实看作诗的最重要品质,白话诗的好处,就是能扫除一切假做作,假面目,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形式上的‘美’,虽不能十分满足,但是纯任自然,总觉得是‘真实的’,不是‘假做作’的。这就是新诗与旧诗精神上的优劣

中国新诗之新,首先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精神,确立一种新的品格,这种精神与品格的灵魂就是真实。许德邻认为,真实与纯洁、自然是白话诗的三种精神元素。在这三者中,真实是核心,真实是纯洁的保证,自然是真实的体现。在他看来,新诗有了这三种精神元素,就会自有一种自然的神韵、天然的音节、合着人心的美感。也正是这样的新诗价值观,奠定了五四时期白话语言、自然音节、自由诗体等新诗形式得以确立的思想根基。这种以真实为核心,建立在现代白话基础之上的自然、纯洁的新诗精神(也包含着早期新诗的理想诉求),总体上为新诗的建构确立了新的价值理念与现代思想准则。

五四新诗人将真实视为诗歌的生命。真实的品质是新文学家从道德建设的角度为新诗树立的标准,目的是建立新诗的思想传统。刘半农在为《分类白话诗选》所作的中指出,格律诗的出现使后来的诗人灵魂中本没有一个‘真’字现在已成假诗世界。其专讲声调格律,拘执着几平几仄自有这种虚伪文学,他就不知不觉与虚伪道德互相推波助澜,造出个不可收拾的虚伪社会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时,在《摩罗诗力说》中标举摩罗诗人率真行诚,无所讳掩,揭露建立在旧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礼教诗学规范: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不能逾,诗要止乎礼义,而摩罗诗人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精神之形现,中于人心,神弦立应。郭沫若在1920年与宗白华讨论新诗时认为:我们的诗若是出于‘矫揉造作’,不过是些园艺的盆栽。诗是人格的表现,人格比较圆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在新文学家看来,真实是新诗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新诗现代价值观的核心。

白话的真实品格是新诗自由特征的必然体现,自由的新诗培育于真实的土壤。在俞平伯看来:真实和自由这两个作诗的信念,是连带而生的。因为真实便不能不自由了,唯其自由才能够有真正的真实。自由既是诗人的精神取向,也是其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我只愿随随便便的,活活泼泼的,借当代的语言,去表现出自我,在人类中间的我,为爱而活着的我。这种对真实和自由的双重诉求,宣示了五四新诗人要挣脱传统格律的束缚,舒放心灵、解放自我的渴望,是白话新诗现代变革的精神源泉。

当下诗歌的真实性品格有弱化的趋势,有的诗人认为诗歌就是语言的艺术,把诗歌视为文字技术的操演,在文字游戏中掩饰思想的空泛与苍白。也有人在世俗主义、日常美学的口号中书写琐屑的生活,在与现实生活隔绝的天地里咀嚼怀念乡土与传统风雅的况味,没有现实生活的真挚感受,缺少与读者交心的心灵对话,更不关心社会发展。从整体上看,当下诗歌的真实性品格正在弱化,有的诗歌格局比较狭隘,诗歌精神也显得苍白贫弱。五四开创的诗歌传统——真实,是当下诗歌需要的强心剂,言之有物,是复活新诗气象的良药。新诗格外需要关注现实生活、关心百姓悲欢,需要与读者心灵的真实交流,需要诗人用真诚的力量与发现真理的慧心建设新一代诗歌的艺术殿堂。

(摘编自王泽龙《新诗语言诗学传统及其当代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派作家认为古代诗歌追求文辞雕琢藻饰会弱化真实情义的表达,为了突出意义的抒写,胡适提出“言之有物”的主张。
B.胡适所说的“物”,一是情感,二是思想,他认为“物”是美人的灵魂、脑筋;近世文学之衰微,主要是因为文章缺乏情感、思想。
C.白话诗的好处,就是能扫除一切假做作,虽然“美”的方面有些遗憾,但是给人感觉是“真实的”,这是新诗形式上的优点。
D.新文学家认为真实是新诗现代价值观的核心,为了建立新诗的思想传统,他们从道德建设的角度为新诗树立了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德邻的新诗价值观,为五四时期一些新诗形式得以确立提供了思想根基。
B.刘半农认为格律诗的出现使后来的诗人灵魂失真,并造出“现在的假诗世界”,是虚伪文学。
C.自由和真实代表了诗人精神、艺术的双重追求,体现了五四新诗人对传统格律的挣脱和对解放自我的渴望。
D.如果一首诗对文字技术的操演胜过思想的充实,就不具备诗歌的真实性品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当下诗歌的真实性品格正在弱化”的一项是(     
A.有些作家认为诗歌是高雅的艺术,只写给能看懂的人欣赏。
B.有些作家很排斥“圈子之外的人”,不喜欢诗歌的多元化。
C.有些作家关注自己的吃喝拉撒睡,意图用诗凸现真实的自我。
D.有些作家流连于田间地头,描写乡土风貌,书写传统生活。
4.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在新诗派作家看来,“作假诗”会产生哪些危害?请简要概括。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