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1 . 从下面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揭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賡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
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4.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近日,我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提出过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大意就是为什么近代科技的蓬勃发展没有出现在中国?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有许多,但答案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带偏了,引导到一个结论,即中国人不擅创新,更有西方国家反复炒作“中国只会抄袭、模仿、剽窃”。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这样吗?

历史地看,创新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国在古代就以创新的方式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便近代我国发展有所落后,但很快大踏步赶上时代。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能够在所有时间段内,一直引领创新。反过来问,西方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远远落后于中华文明?中世纪为什么那么黑暗而漫长?我们是否就可以由此得出结论,西方不擅创新?当然也是不行的。

实践维度上,中国人民自“站起来”以后,通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科技创新成绩。特别是十年来,中国已经大踏步走向创新的前沿,在有些领域甚至于引领世界。这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我们的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和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各方面条件在不断改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于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我们也重视人才培养,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可以说,中国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此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曾举过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2012年我们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最近这几年情形完全不同,“中国”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热词”之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研制作特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赞中国专利“井喷”,许多重大尖端科研领域的突破收获了国际舆论持续且普遍的关注。中国创新领域的成绩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从创新规律看,从模仿创新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是一种创新演化的逻辑,也是一种创新实践的道路。这种路径,合理合规合法,也是英、德、美、日等国家科技发展和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追赶型国家,必然会有大量的模仿;不仅中国如此,对于全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如此。反过来说,工业革命以前,西方国家也在模仿追赶我们。所以这一点我们自己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科技创新不是哪个国家的专有名词。当前,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追赶正在发生质变,中国已从科学前沿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发展成为并行者甚至超越者、引领者。这一次,站在与世界科技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中国的科技体制不逊于任何西方国家,中国的创新潜力无限,必将刻下一个个新的中国创新发展奇迹。

(选自光明网,有删节)

材料二:

十年间,众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从“1到100”的迭代升级,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不断破浪前行。由此可见,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放在更突出位置。

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不问英雄出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高被引论文数居世界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综合来看,这些表征创新质量和效益的要素,十年来持续加速。同时,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这是在愈加明显增多的困难风险挑战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数据评价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方面,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第十二位,动能十分强劲,创新总量令人瞩目,处于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但另一方面,芯片产业、动力发动机等一些关键领域仍然被“卡脖子”,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还是短板,供应链上游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知道,西方一贯的就是制造“中国威胁论”,使用“捧杀”伎俩往往比“棒杀”更为险恶。

疫情以来,伴随着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突破进度放缓。面对挑战,我们要把创新放在更突出位置,抓住创新中国目标完善调控力、度、效,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将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放在重要位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练好内功、渡过关口,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切实以更高质量的创新赢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炒作出“中国只会抄袭、模仿、剽窃”的结论。
B.没有哪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能长期引领创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西方国家当然也毫不例外。
C.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遭遇的困难与风险明显增多,但一些反映创新质量和效益的要素并未减少。
D.众多原创突破和迭代升级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说明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明在相当长时间内领先于西方,这是中华民族擅长创新的明证。
B.中华民族有创新的禀赋,现在有些领域甚至于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C.受疫情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家仍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在发展中我们应重视自主创新。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周易》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受该说影响,场场变法图强运动拉开了帷幕。
B.后发国家通过学习和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可以加快创新的速度,并且能大幅节约创新成本。
C.我国每年科研创新投入居于世界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中国高铁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赢得了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成功。
4.相较于西方,我国的科技创新并不逊色,材料一相关论述主要基于哪些层面?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子》将哲学意蕴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庄子既可称为文学家,也可称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因为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具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

《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灭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

(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

材料二:

《红楼梦》是文学艺术,是虚构的小说,它通过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世界观。其中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体现的是曹雪芹用大观(宏观)、中观(不二法门)、微观的眼睛看宇宙,观察人世人生。

在近百年前,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说:“《桃花扇》政治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民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在此。”《红楼梦》是宇宙的,就是说它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自由的,不仅仅是《桃花扇》表现的那种有限的现实时间空间。《红楼梦》具有一个大于家国境界、历史境界的宇宙境界,不仅仅用肉眼(微观)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大观视角看宇宙!

刘再复先生在《〈红楼梦〉哲学论纲》中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精神宝藏。”中国文化最精华的东西,中国文学、哲学最精彩的元素都蕴涵在这部伟大的小说之中。

理性哲学重逻辑,重分析,重实证;悟性哲学则是直观的,联想的,内觉的。《红楼梦》的哲学就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

感悟与直观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长处。禅把直观、感悟的方法发挥到了极致。禅宗六祖慧能的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方法,就是放下概念范畴直达事物核心的方法。慧能是一个不识字的天才思想家。老子是思辩性哲学家,庄子则是意象性艺术的哲学家。庄子的文章是天马行空般想象出来的,浪漫的,也是包含哲理的散文。《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水浒传》里的哲学思想是那种农民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而《金瓶梅》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把世俗生活原貌原生态,特别是人性的原生态淋漓尽致地真实地呈现出来了,处处可以见到生活与生命的肌理,然而它没有哲学;小说结尾的那点因果报应只是小因小果,禅师也谈不上什么禅性,是画蛇添足,败笔而已。《红楼梦》没有用思辩代替审美,没有用理念代替艺术,不像当今流行于西方的所谓“后现代主义”,只有口号、主义、观念,却没有真艺术。

(摘编自张柔情《〈红楼梦〉从哲学视角的文学解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于《庄子》,将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折射了曹雪芹自身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B.思想有时代性、当下性,哲学有独立性、永恒性。《儒林外史》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不能说是哲学。
C.刘再复认为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所以他只肯定了《红楼梦》里带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的哲学视角,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
D.《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
2.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用肉眼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哲学性的大观视角去看宇宙,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
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
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才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她的兄弟薛蟠所做之事而生气、难过。
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个性色彩鲜明。
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下了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葬花吟》。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醉酒后要撵李奶妈,但最终被袭人劝住。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二中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请从《红楼梦》中举一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的传播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其中,在手写传播和印刷传播两个时代,文字都是承载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文字复制的效率及成本上。从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到20世纪初电子媒介诞生的数千年漫长岁月中,文字一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而存在。文字不仅使信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正是在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传承中,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文字亦成为凝结人类文明的精粹所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媒介正在日渐取代文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文字阅读也日渐被视听化的观看行为挤占甚至替代。20世纪80年代,以波兹曼为代表的学者担心电视让“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相比至少要经过数年学习才能具备读写能力的文字媒介来说,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显然更符合人们的感观需求。信息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我国的电视文艺工作者一直主动地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电视文学曾令人眼前一亮,但只是昙花一现;电视读书节目在与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争夺观众注意力的竞争中几无还手之力。然而,近年来,文字再次成为电视文艺深入开掘的对象,涌现了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书简阅中国》等优秀电视作品,让一度边缘化的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记忆随着电视节目的破圈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摘编自但午剑《媒介变迁视野下电视文艺的创新与思考》)

材料二:

对于现代受众来说,中国古文典籍因其书写文本的缘故,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也造成了现代受众与古文典籍渐行渐远。而《典籍里的中国》将内容锁定中华文化的优秀典籍,以现代戏剧表演的方式建构仪式现场,活化典籍,打破现代受众与古代文献之间的阅读壁垒。

传统文化类综艺的文化互通在形式上吸引年轻人注意,表述上建立现代文本编码,呈现上古今碰撞逐步实现观众对典籍文化的认知。如今,青年群体作为媒介参与和意义建构的主要群体,具有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达意愿,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形成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常将某一议题推向社会进程深处。面对青年文化现象,《典籍里的中国》使用现代化表达方式建立具有引导力的文本编码,其现代日常话语呈现依托于舞台场景营造冲突感和趣味性。古今碰撞的节目表现以读书人撒贝宁为代表,撒贝宁个人风格搞怪有趣,受到具有反叛精神青年喜欢,他的现代人物形象将现代化思潮审美品味带到古代,古今碰撞产生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表达、穿越符号搭载在现代性文化上,代表着主流文化向青年群体靠拢,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楚辞》篇中,撒贝宁将现代橘子带给屈原,求问楚辞何以灿烂不朽,一颗橘子贯穿屈原少年玩乐、青年得志、楚秦交好、国家灭亡全过程,橘子代表屈原对土地上人民情感的隐喻,是爱国家爱人民上下一心的象征。这种现代文学意向表达以穿越元素的搭载为包裹,以情动人,实现观众戏剧情绪共振,家国一体的认知得以建立,使节目获得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年轻受众中确立有效传播的印象管理路径,用现代化意向、青年文化文本以及更新的传播想象力激活观照人本的文化向心力。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选择特定的典籍并从中选择句子进行演绎,节目开始由读书人撒贝宁打开书籍引入,在节目呈现上由访谈间、典读会、戏剧演绎依次向观众展示认知优先级,观众经过节目次序的排列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典籍及背后的故事,使节目和观众建立共识。另外,典籍人物的选择从司马迁到李时珍,再到屈原、孔子、徐霞客、老子,这些经议程设置的典籍承载着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品质。如老子集天下大道传递世人智慧,袁隆平为家国粮食储备奋斗在科研一线,屈原为国投汨罗江明志,这些典籍文本其映射的家国情怀在传播中得以凝聚观众共识。《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寓于节目中,进行文化改造、重塑和凝聚,使历史产生个人情感共鸣,更能够使观众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不断构建并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

通过对节目的总结发现,意义赋予以反复性、强化性重复解释片段来完成意义的搭建。每一期节目选择典籍中具有主题意义的名句进行反复解读,“专家讲解+识读典籍+演员演绎”三重叠加的媒介仪式重复解释,不断积累受众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尚书》篇传递自古华夏一体的想象性主题,《天工开物》传递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心思想,《史记》篇讲述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主题,《本草纲目》传递家国天下、大医精诚的价值信仰,《论语》讲述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中华民族智慧,《孙子兵法》传递兵者是国之大事的家国之重,《楚辞》传递了为国为民的大国情怀。三重叠加的传播方式使观众接受、认同节目意义。节目不仅通过反复策略建立集体认同,更将价值观融入节目主题中以维系社会意义的生产,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摘编自马欣《媒介文化认同对综艺节目的深度影响——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精粹,其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这使得信息传播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B.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这跟电视文艺工作者试图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有关。
C.青年群体常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因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达意愿,他们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D.《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其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进行对比,突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大众传播带来影响。
B.材料一列举《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电视作品,表明文字媒介随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C.材料二对《尚书》等典籍的主题进行分析,表现出优秀文化综艺节目具有的传播价值。
D.材料二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阐明综艺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都体现出媒介文化认同。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采用了短视频的形式,从“雨水”到“立春”,从24倒数至1,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示在世界面前。
B.电视剧《觉醒年代》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唤醒了青年群体的红色记忆。
C.“天宫课堂”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把航天梦、中国梦播撒到青少年心里,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
D.自第一季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带来的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经久不息,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沉思的文化现象。
4.当代中国电视文艺发展迅速,我们应如何看待波兹曼等学者的“担心”?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5.某卫视将打造一档传统文化综艺类节目,现面向社会征集建议。请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你的建议要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赫尔岑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他们把《猎人笔记》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

《猎人笔记》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的思想价值,但也离不了它独特的形式。俄罗斯农民真实美好的形象之所以被描写得这样动人,与“笔记”这种轻便灵活的形式和精练活泼的语言不无密切关系。别林斯基当年就对屠格涅夫说:“这是您的形式。”不过,关于《猎人笔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俄罗斯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人说它是随笔,有人称它为短篇小说,有人干脆把它叫“随笔故事”。

如果仅就题材而论,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坛,上,以狩猎为题材的随笔并不少见。可以说,《猎人笔记》并不是屠格涅夫的发明。不过,屠格涅夫突破了当时流行的“随笔”单纯知识性、娱乐性的格局,非常自然甚至看似漫不经心地把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即农民问题引进了这一题材,从而使得他的《猎人笔记》既保留了一般“随笔”那种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包含有严肃的社会问题。这种对旧形式的借用和改造,既取决于作家的进步立场,也取决于他的艺术情趣和才华。

从叙事的角度看,《猎人笔记》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故事展开。在有关人物和情节的叙述中,作家有时还采用了相当多的描写,甚至是细致的描写。屠格涅夫发挥了他“猎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的作用。就叙述的细致性和描写的精确性而言,《猎人笔记》远远超过了作家以前的诗歌创作,也不亚于他后来的长篇小说。可是,在《猎人笔记》中,对有关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与描写,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生活本身的再现,人物性格的塑造并不明显,或者说性格塑造还只是处于一种“自然形态”。所以,与其说它是“短篇小说”,的确不如说它是“随笔”或“随笔故事”——就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点看,《猎人笔记》不但远不如作家以后的小说创作,甚至还不如他以前的诗体短篇小说。俄罗斯学术界关于《猎人笔记》的体裁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性格塑造”这一点展开的。准确地说,《猎人笔记》是用优美的散文写成的故事,它还不能称作“短篇小说”,虽然其中也有某些典型化手法,但典型化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虽然,在俄文中“短篇小说”和“故事”都是一个词,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二者之间是有明显界限的。

屠格涅夫在民主精神、人道感情和真诚善良的天性的驱使下,以其诗人的天才和“猎人”的阅历,真实地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农村生活的画卷,显示了生活的发展趋势,否定了违反人道、违反自然的社会制度。作为反映这一生活内容的载体,“猎人笔记”也成为一种屠格涅夫式的“随笔”,它以“数学般精确”的描写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拓展了一般随笔的范围、功能和意义,甚至随笔这一体裁,也因《猎人笔记》的问世而提高了它在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地位。

《猎人笔记》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给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从某种意义上说,《猎人笔记》的成功与其说是屠格涅夫文学天才的结果,还不如说是艺术方法和时代要求使然。

(摘编自朱宪生《“笔记”——一种独特的形式》)

材料二:

在《猎人笔记》中,我们既可看到屠格涅夫长于写景,也可看到他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

首先,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细节。例如《总管》中的侍仆菲多尔因一点小过失(忘了给主人热酒),主人佩诺奇金便低声下令要惩罚他,这一细节就暴露了这位地主对待下人的冷酷无情。其次,善于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作品开篇便以两个聪明可爱的农民霍里和卡利内奇与平庸可笑的地主波卢特金作了强烈对比,一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善于运用动物形象去比喻人物的性格。例如把那个胆小窝囊、一见到上司便浑身发抖的涅多皮尤斯金比喻成“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把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那位有心灵创伤的妻子比喻为“被猫抓伤了的可怜的黄雀”等。这些手法让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时节省了大量笔墨,同时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屠格涅夫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总是那么简洁、明快、清新、优美。

屠格涅夫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把“准确而有力地再现真实”视为自己的“莫大幸福”。托尔斯泰也称赞屠格涅夫创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真实性”。

但是屠格涅夫并不满足于描写生活的真实。在他看来,“把生活提高到理想”状态才是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当然,所谓提高并不是人为的随便拔高,也不是把现实生活加以任意的美化,而是要求作家从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事物方面去提炼自己的材料。换言之,就是要从生活的散文中看到生活的诗意。法国作家德·沃盖说:屠格涅夫的才华“正好表现于保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惊人的匀称,每个细节都停留在现实主义的领域……而整个说来却飘浮在理想的领域”。法国作家莫洛亚则干脆地称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为“诗意的现实主义”。用这个词来评价《猎人笔记》的创作风格也是恰如其分的。

(摘编自张耳《<猎人笔记>试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焦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又以独特的形式、精练活泼的语言去描绘人物形象,这是《猎人笔记》成功的关键。
B.《猎人笔记》借助“猎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细致、精确地对有关人物和情节加以叙述和描写,再现生活。
C.屠格涅夫首创以狩猎为题材的“笔记”体裁,创作了《猎人笔记》,这在当时俄罗斯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D.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既展示了自己在写景方面的才华,又显露了他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学批评这个角度来看,散文化的《猎人笔记》称作“短篇小说”或“故事”都是可以的。
B.《猎人笔记》描写了生活的真实,又把生活提高到理想的状态,呈现出“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
C.善于运用某些手法去刻画人物形象,如对比、比喻等,作家就不必用大量笔墨去刻画人物性格。
D.作家能够像《猎人笔记》一样顺应时代需求,采用合适的艺术手法,就可以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猎人笔记》是“随笔故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侧重于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
C.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借一斑以窥全豹”。
D.选择现实问题作为题材,人物性格塑造较少虚构。
4.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别林斯基为什么对屠格涅夫说“这是您的形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       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都是显而易见的。
B.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完全是积极的。
C.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
D.荀子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庄子则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二者既对立又协调,促进中国艺术的不断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
B.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D.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请从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2022-11-23更新 | 15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B.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一味地克隆复制,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因此环境、生活改变了,习俗、文化也随之改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流失严重,就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数农民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在中国乡村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科学布局乡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避免给村民带来危险,可以进行维修或拆除。
D.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农忙时节有时需要相互帮助,设置农场不能距离住宅太远。
4.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近日济南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真菌是一个独特的生命王国,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生命圈。大多数人听到“真菌这个词就会想到蘑菇,但蘑菇只是某些真菌的子实体(产生孢子的器官)。而且,以蘑菇的形式存在的真菌只是真菌众多生存方式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真菌不需要蘑菇的形式就能释放孢子。

真菌的存在至少已有10亿年历史,它们吞噬岩石,制造土壤,消化污染物,滋养或杀死植物,它们能在太空中生存,它们可以被用来生产食物、制造药物,它们可以操纵动物行为,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真菌利用孢子自我传播的方式繁衍后代。地球上的真菌每年产生的孢子多达4500万吨,相当于50万头蓝鲸的质量。真菌孢子是空气中最大的活性粒子来源,科学家甚至在高空云层中也发现了真菌孢子,空中的真菌孢子可以通过形成水滴和冰晶影响天气。

真菌孢子的传播能力非凡。一些种类的真菌释放孢子时的爆发力极强,释放速度高达每小时100千米,是所有生物能达到的运动速度极限。但释放孢子并不是真菌扩大其影响范围的唯一途径。在大部分生命周期中,大多数真菌都以分枝和被称为融合状细胞网络”的菌丝体(菌丝体是丝状真菌的营养体,大多为多细胞结构的丝状体)形式存在。真菌通过将菌丝体伸进食物源来进食。当菌丝穿过土壤、植物和动物身体时,水和营养物质便流经菌丝体网络,真菌通常就是以这种方式输送和吸收营养。

有些真菌的菌丝网络小到可以粘贴在一粒灰尘上,有些菌丝网络则是巨无霸。目前已知最大的真菌菌丝网络在美国俄勒冈州,重达数百吨,延展距离达10千米,它还是世界上罕有的长寿物种,估计有20008000岁。

多数真菌和细菌的个头差不多大,两者都是微生物,名字里都带个字,但真菌和细菌是完全不同的生物。现代分类学创始人——瑞典人林奈虽然对真菌的归属存在疑惑,但还是将真菌和细菌、藻类(原生生物)一起归类为植物。然而,真菌和植物有很大不同:真菌是异养生物,而植物是自养生物;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构成螃蟹外壳的主要成分)构成,而植物细胞壁不含几丁质。

真菌和细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仅有细胞核,而且一般还有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或结构;细菌没有细胞核,虽然有核糖体,但没有像真核生物那样完整的细胞器,因此,真菌不但和细菌关系不大,而且真菌和动物的关系更近。

新陈代谢是一种化学转化过程,真菌称得上是新陈代谢的“奇才”和“怪才,它们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只有细菌才能匹敌。真菌利用强效酶和酸的混合物,可以分解地球上一些最顽固、最难分解的物质。从木质素(木林中最坚硬的成分)到岩石、原油、聚氨酯塑料和黄色炸药,几乎没有真菌分解不了的东西。

正是因为真菌有如此强大的分解能力,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才没有看到堆积如山的动植物残骸,所以说真菌在维护地球环境的清洁方面功不可没。真菌是地球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共生行为的主要参与者。在大约5亿年前,植物因为开始与真菌合作,才能从水里爬上岸,在陆地上扎下根。数千万年前,真菌一直在充当植物根系的角色,直到植物进化出自己的根系。今天,超过90%的植物仍在依赖菌根真菌。菌根真菌从植物根部获取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等养分,但同时也向植物的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酶类和水分,两者互利共生。

直到今天,新的陆地生态系统都是由真菌创建的。火山岛形成或冰川退缩露出裸露的岩石时,地衣是最早出现的共生有机体,地衣表征着真菌与藻类或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有了这种共生关系,才渐渐有了之后其他植物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

(摘编自方陵生、徐宁《真菌王国》)

材料二:

真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做外菌根真菌,另一种类型叫做内菌根真菌。科学家们指出自然界中这种内菌根真菌对植物的生长帮助巨大。例如它的菌丝钻入土壤,其作用等于把被寄生植物的根部的表面积扩大了10倍。菌丝又具有把难于溶解矿物质分解的本领。正因为如此,内菌根真菌是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以及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关键。

对真菌新的认识,正在推动科学家们努力加强对它们的研究,以便尽可能扩大真菌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范围。例如,用外菌根真菌与树苗接种,推动露天矿区和公路两旁荒地上的绿化工作,经过处理的树苗,其成活率比普通树苗大两倍;在苗圃和菜园的土壤中引进真菌,对于缓解因薰烟灭虫而对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很大帮助;在温室灭菌土壤中引进直菌,能大大节省肥料和水量。不仅如此,科学家现在正在设想更大的范围内利用真菌,例如,一般的真菌往往在秋冬季节因为气温太低而难以使冬小麦受到感染。因此,要寻找一种新的内菌根真菌,这种内菌根真菌不但以更快的速度生长更多的菌丝,而且还能具有更强的抗干旱、抗寒冷以及抗碱的性能。

总而言之,利用真菌为林业服务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还有许多困难有待克服,但前景仍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摘编陶诗秀《真菌——植物生命的柱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释放孢子是真菌传播繁衍中的一种方式,真菌释放孢子时有极强的爆发力,达到所有生物运动速度的极限,使得真菌传播能力极为强大。
B.真菌通过将菌丝体伸进食物源来进食,菌丝体穿过食物源,水和营养物质便流经菌丝体网络,目前已经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真菌菌丝网络。
C.真菌是地球环境的清洁工,它利用强效酶和酸的混合物,几乎可以分解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它跟植物互利共生,创建了新的陆地生态系统。
D.真菌具有难于溶解矿物质的分解本领,它钻入土壤后可以扩大寄生植物的根部表面积,更有利于促进植物吸收水份以及铜、锌等微量元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菌和细菌都是新陈代谢的“奇才“与“怪才“,它们新陈代谢的能力相当,都很强大,没有任何生物能比得上它们。
B.如果没有真菌强大的传播与分解能力,那么地球上就有可能到处是动植物的残骸,且垃圾遍地,环境会变得非常恶劣。
C.因为有了真菌,才有了植物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因为有了土壤,植物才能在土地上生根,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D.如果科学家能寻找到既耐寒又能快速生长更多菌丝的新内菌根,那么培育的小麦就可能具有更强的抗旱、抗寒及抗碱的性能。
3.下列选项,最能说明真菌具有强大分解能力的一项是(     
A.美国罗来纳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家安·麦登教授说:“目前人类在寻找能够分解工业废料和人类排泄物的真菌。”
B.真菌生物学家马丁·必达唐顿说:“研究发现菌丝体还能在地面上形成树际网络,将一切死去的东西连结起来分解掉。
C.真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真菌无处不在,人们不必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真菌,脚下就蕴藏着丰富的能分解物质的真菌。
D.真菌探索者罗博邓恩说:“每一种新的真菌,都可能诞生出新的化合物,也许它是下一代抗生素,也许它能治愈癌症。”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说明顺序。
5.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地球环保日,请你为真菌写一段推荐词,赞美它在清洁地球环境方面的功绩。(10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学作为古典时代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在总体上属于人类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

所谓博物学,就是广博宽泛地理解万物的学问,一如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学知识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在博物学的语境中,人与自然的接触是直接的,感受是多样的,人的生命体验因而也是具体的,它不是纯知识论的,而是寓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在其中。

由于博物学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自然而然形成的知识,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慧。如果往大处说,则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个性。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其知识主导类型就是这种博物学的智慧。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也只能在博物学的范式下才是可能的。

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从未断裂的博物传统深广之国度,中国古典学也具有无可比拟的底蕴和内力。如何既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已成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博物学最大的特征是整体存在性。若仅仅按照现代性的要件性模式,从中寻找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最终将导致杀鸡取卵的局面。就此,我们必须时刻反思,探究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承继形式,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

首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导博物的情怀,提倡博物的精神,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万物一体。其次,整体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人类各民族的知识史中存有丰富的博物学资源,对这种教育不应支离破碎地进行,而是系统地展开,包括系统的实践训练和体验感知。再次,弘扬中华古典学要落实在行动上。把口头上的真理在行动中实践出来,既是中国古来一贯的传统,也应成为衡量今天“做人”水准的一个基本尺度。

诚然,振兴中华古典学不是排他性地搞中国传统一枝独秀,而是在中华古典学的视域内接纳一切建设性的文化。今天,整个地球连为一体已成为现实,这要求人类在生存中展开更多的合作和共赢,需要起码的理解、相互尊重和自我克制,这是推动人类永久和平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未来新文明的活力之源。

(摘编自刘啸霆《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做出新解答。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在一阶和二阶两个层面同时推进。一阶探究指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摘编自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学是一种生命智慧,它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是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相关的知识。
B.博物学整体存在性的特征,决定了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应遵循整体原则,不能仅仅从中寻找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
C.中华古代智慧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
D.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学知识一般比较具体,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单纯知识论的,其中蕴含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
B.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平时走在路上,野外踏青,甚至在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发现自己周边的美。
C.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D.当前,我们只要按照博物学的原则,探究开创新的教育和承继方式,就既能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可以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博物学传统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
C.中华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D.古希腊人所说“爱智慧”

4.请简述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本文两则材料都向人们介绍了博物及博物学,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022-11-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