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许多传统文化在年轻一辈的努力下不断出圈,以各种独特新颖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随着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本土意识的萌芽觉醒,青年一代不再满足于没有民族特色的全球流行文化,而渴求带有本土文化属性的流行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要活起来”“传下去,就必须把握住这股国风热潮,在国风流量中寻找流传密码

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媒体和草根社区都是各行其道,如汉服圈作为一个热衷于复兴、推广汉服文化的网络社群,曾经也只是作为一种比较边缘的亚文化在小众渠道下流行,在这种各玩各的的传播模式下,主流媒体的国风传播常常曲高和寡,而草根渠道的国风传播也很少有机会大规模破圈。主流媒体需要主动贴近草根社区,从草根社区中挖掘创意和想法,将更多渠道流量分配给国风文化的草根传播,为那些既有才华、又有热情的国风青年提供更宽广的展示舞台。

国风不断出圈的背后,是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当翩若惊鸿、衣袂飘飘的《洛神赋图》在互联网时代华丽重生,当甲骨文和文物戏精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让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传统文化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条件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一直以来,后继无人是许多传统文化的最大痛点,戏曲也好,手艺也罢,镜头前的惊艳和飒爽,背后都是十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寂寞清苦,大部分的从业者付出与获得并不成比例,传统文化只有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当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双向奔赴的爱最美好,如果仅仅依靠圈内人在形式上的创新来博取流量,热度或许来得快,走得也快。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加大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培育文化产业市场,那么一方面能鼓励大众将一时好奇转化为长期兴趣,另一方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传承者、从业者。

(摘编自陈云飞《让国风流量成为文化流传密码》)

材料二:

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洛神水赋》等一出出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周边成为广受热捧的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一轮时尚风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蔚为大观。

今天,国风已经吹进现实的角落,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与国风国潮屡屡破圈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

国风呈现传统文化之形,也寄托传统文化之魂。无论是东方审美的意境、均衡细致的和谐,还是为人处世的哲理、细致贴心的情韵,很多都能在国风中找到答案。比如有的产品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融入设计,既可以打造中国独有的文化IP,又提供了美感与素材,还可以借此弘扬传统神话故事体现的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等精神。

最是文化韵流长,国风出圈背后,恰是文化的破壁。当绘有800多个人物的《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让人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精美的灯光、舞台让千年前的歌舞技惊全网,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这正是国风古韵在今天重焕新生,并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原因。

需要警惕的是,不少人将国风看作了流量密码,在急功近利心理的作祟下,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甚至坑蒙拐骗。有的把关于屈原的电视剧拍得充满狗血与玛丽苏剧情,有的卖着乾隆年间的瓷器印的却不是繁体字……这样的国风都是空心、低质、无根的。

文化是国风的内功,那些停留于表演层面的国风只能是伪国风,唯有精心制作、用心打磨,才能真正触碰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走红的甲骨文表情包、文物戏精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新先要守正,国风之魅力不在,而在,否则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都只能是无根的浮萍

说到底,国风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足够美、足够震撼,既有翩若惊鸿、衣袂飘飘,也有百舸争流、气势磅礴。国风的流行,激荡的是深沉而惊艳的文化自信,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与美丽。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让优秀文化可触摸,让唐风宋韵浩荡汇聚,既能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

(摘编自吕京笏《国风出圈背后是文化破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青年在文化自信引领下,开始渴求有本土文化属性的流行文化内容。
B.国风文化的“出圈”应当结合现代技术,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的持续交融。
C.当代国风文化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更是融合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
D.不少急功近利的国人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从而损害了国风的形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经流行于小众渠道、草根社区的国风文化正逐步融入主流媒体舞台。
B.传统文化与人民生产生活的深度统合,形成产业,就能有长久生命力。
C.今天的国风逐步成为当代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
D.国风古韵重焕新生是因为内具传统文化精髓,外用现代技术加以表达。
3.下列各项中不能正确体现国风文化“出圈”的一项是(     
A.敦煌、故宫等历史文化场景以数字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带来真实可感的“云游”体验。
B.社会上出现不少国学班,交完钱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就可以学习国学,并获得分成。
C.95后彭静旋在法国弹古筝的视频传到短视频平台后,让人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D.“提剑丢垃圾”视频爆红网络后,峨眉武术传承人凌云应邀在河南卫视节目饰演花木兰。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如何才能让国风“流量”成为文化“流传密码”?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3-01-1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唐代山水诗的成就被确认为中国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与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持久旺盛有关。而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乃诗人之山水诗心的生命力。山水诗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从而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雅意林壑,性爱丘山,作为一种诗意化的人格风范,已形成超越时代的价值内容。雅意林壑的精神指向的诗意化——对景语诗美的追求,遂亦形成跨越时代而承传的诗学传统。因此,“第一个高峰”绝不是平原拔地而起的突兀奇观,而是层层登攀而渐近壮伟。

而在我看来,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作静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动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唐代山水诗的成就,就体现在它是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对此后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新开拓。所谓集成与开拓,实质就是整合与创变,而这一切,主要是就山水诗的审美质量而言的。

总体看来,由山水诗所体现的盛唐气象,既是王夫之所谓“以写景之心理言情”而至于“兴象玲珑,无迹可求”者,又是陆机“恒患文不逮意,意不称物”之终于无所遗憾者,还是南朝“巧构形似”之终于巧得无一点迹象者。如果说上述这些都属于艺术表现之造诣,那么在美学风格上只有“浑朴精粹”四字才得以状其体势。盛唐山水诗人以一种最朴素自然的语言实现了曲尽物态与妙写心境兼得而美的诗学目的,以一种最平和坦然的风度体现出兼容并蓄而高瞻远瞩的时代精神。“平常”与“非常”实现了有机合一,在充满世间人情味与现实生活感的山水意境之中,不着痕迹地蕴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把握和精确描绘,在仿佛是无所拣选的自然叙写中,诗人以高度的安闲从容举重若轻地寄托着自信自足的文化意识。

论唐诗者,“四唐”之说历久弥新。初唐是盛唐之准备,但中唐却并非盛唐之余响。无论是从整个诗歌风貌着眼,还是仅就山水诗而言,中唐风貌,皆呈现出强烈的创变色彩,这种创造性变化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审美的探险与逸品的定位。实际上,从偏向于“青山”“白云”之山水意象类型的大历山水景观开始,就已然开始了对山水“逸品”的定位。虽然后人习惯于以“王、孟、韦、柳”来概括山水田园诗派的基本特征,并以为这一特征即在清淡风格,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并不准确的。即以清淡风格而言,王、孟之作,并无有意为此的迹象,而韦、柳之作,则是在自觉地追求清而幽的境界。有鉴于此,那以主体意志的萧散淡远和山水意象的清冷幽深为主要内涵的“逸品”格调,在盛唐王、孟那里只是溶解在从容安详中的活性因素,而在韦、柳那里便凝定为明确的范式。

山水创意,主要表现在对曲尽山水物态的不满足上,盛唐山水诗境中那天然物态与诗人意态的自然融合,至此而被冲破,诗人意态的纵恣注入自然物态,从而山水意象亦为之而重新被组合安排,重新被形容刻画。于是,就真正有了风景依旧而诗意常新的可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唐山水诗具有下开宋一代风貌的意义。如果说宋代山水诗是山水诗史上的“第二个高峰”的话,那么,中唐之际,便已然云气暗涌,故而唐宋两个高峰之间,自有一种双峰互倚、借重而美的微妙关系。

(摘自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有删改)

材料二:

老杜诗苍苍茫茫之气,真是大地上的山水。常人读诗皆能看出其伟大的力量,而不能看出其高尚的情趣。

“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四首(其三)》)一绝,真是高尚伟大。首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清洁,由清洁即可得高尚。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有人,虽未明写,而曰窗、曰门,岂非人在其中矣?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时,不容纳,或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诗人将心扉打开,可自大自然中得到高尚伟大的情趣与力量。“窗含”“门泊”,则其心扉开矣。窗虽小,而含西岭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船皆是蠢然无灵性之一物,老杜则看船成一有人性之物,船中人即船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一句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皆以写实视此诗,实为象征,且为老杜人格表现。

老杜诗中有力量,而非一时蛮力横劲。有的蛮横乃其病。其好诗有力而非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其力皆如水之拍堤,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力之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其范围不是盆景、园林,而是大自然的山水。

(摘编自《顾随诗词讲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山水诗人在诗意化人格风范的影响下,不断追求景语诗美,拾级而上,使“第一个高峰”得以形成。
B.取得辉煌成就的唐代山水诗,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整合和此后山水诗传统的创变,主要是指审美质量方面。
C.顾随认为把《绝句四首(其三)》归于写实是不恰当的,“黄鹂”“白鹭”使用了象征手法,所以此绝“实为象征”。
D.顾随盛赞杜甫诗作情趣高尚,对诗作中伟大的力量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进一步阐述自己对“好诗有力”的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
B.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突变,此间山水诗的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由幻想、夸饰转向写实。
C.“王、孟、韦、柳”指的是盛唐王维和孟浩然、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清淡”是其基本风格。
D.盆景、园林并非不美,但与自然山水相比,它的美是“从外涂上的”,缺乏内在生命力的放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有关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明诗人在对自然山水喜爱之情的基础上形成了诗意化的人格风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曲尽物态,妙写心境,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妙。
C.杜甫诗作并非都“力量”十足,如“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便不是“力量”型作品。
D.“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都从色彩角度写出了自然的内在生命力。
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盛唐气象”的要义。
5.班级组织编写一本山水诗选,你负责对中唐山水诗进行挑选,阅读材料后,你将制定怎样的标准来遴选诗作?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微软小冰出版诗集给诸多领域带来新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将“作者是什么”的困惑再次带到文学理论面前,使之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小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验证了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作者不过是一个现代神话,他/ 她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在文学批评中,一劳永逸的思维懈怠就是将文学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生平、感情、心理和趣味关联起来,这就不再需要思考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

作者作为文本的过去,并非文学价值的根源所在。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王》的价值、意义、美感并非根源于那个叫索福克勒斯的作者,也并非根源于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而是源自作品自身结构、语言和各种辅助手法。文学面向未来,那里作者已死,文本的意义犹在。

即使在面向现实的写作中,作者的意义也是可疑的。巴尔扎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他只不过是历史的书记。文学就是记录现实、摹写现实,文学的意义就是现实的意义,巴尔扎克越过了他自己,越过了作者,将文学的意义与现实勾连起来。作为书记员的作者,也就只剩下诚恳、忠实的美德。

罗兰·巴特借助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宣布作者已死,这显然并非随机的选择。恰恰是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而非那些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证明了,“写作是中性、组合和间接的空间,我们的主体已经从中溜走;写作也是一个否定性的空间,那里以身体书写的确定身份开始,却又以所有身份的消失告终”。读者、批评家只是在书本的符号交织物中寻找写作安放于其中又在其中被不断否定的意义。作者作为文本意义的终极指定者,在书写的始发处就是存疑的。回到文学的原始出发点,从来就不是回到作者动笔写下文本第一字符的时刻。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恰如其分地举出了两个例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当我们借助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文本时,我们回到了比作者更加久远、更加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当我们借助弗洛伊德的理论窥探文本的内在心理时,我们追述的是作者不能自我主宰的无意识童年。批评的目的也就不在于重建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作者的内心经验也渺不可寻,剩下的只是一个功能性存在,将诸多文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互文性观照。在“作者之死”留下的巨大空间中,话语才在这个空间中敞开它的不确定意义。文本只是话语表演的舞台,而不是作者留下的痕迹。

巴特和福柯在理论结构上杀死了作者作为文本创始者的意义。正是“作者之死”,留给了人工智能展开其创作的可能。文本的书写不再是作者的专有特权,而是话语结构方式的无穷可能。人工智能在巴特和福柯之后,在最后的生物学意义上给了作者最为致命的一击。罗兰·巴特的躯体书写也不再成为必要,作者不再是一个将一系列相关文本聚集在一起的名字,而是一个代码:AI。

福柯在他的理论中,区分了作为独特个人的实际作者和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建构起来的理论性符号作者,依然保有了作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主体存在。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使得作者的生物学价值也受到巨大冲击。对于人工智能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读者和批评家们不再需要追寻作者是谁,出生于什么样的时代和什么样的社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情感遭遇,有什么样的趣味;甚至更不需要去追寻它的童年经历和无意识创伤。一言以蔽之,作者的身份彻底消解之后,它提供了一个我们去重新认识那些作者渺不可寻、时空不甚清晰的文本的另一种可能。诗可以言,诗即言。无论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是我们的孔子,都没有借助作者来说诗,但诗依然有它的价值。

——(摘编自徐晓军《文本的中性:人工智能对作者文学的挑战》)

材料二: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最早表现为对于文学和艺术上的反介入的零度主张,后来表现为对于一种无意指活动性特征、中性、客观性的认识,再后来它被从结构论符号学上定义为对由二元对立的词项构成的聚合体的破除以及在此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片段式写作风格与审美追求,最后它甚至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是他的人生态度。巴特对于“中性”的“欲望”如此之持久,研究如此之深入,我们不禁要问,他的用意何在呢?他说,“对于中性的思考是一种办法,为的是———无拘无束地———显示在时代抗争中的自身风格”,而在摆脱冲突性的二元思维模式以避开非此即彼的意指的同时,“我希望依循这种细微的差异去生活”。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的这种努力无异于一种修炼。这一点似乎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巴特在学术上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考和谦恭、向别人学习的原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化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一部分观念为其坚持和不断完善“中性”思考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印证作用,他的中国之行也为他实践自己的这种思考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张智庭《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是什么”的困惑早已存在,运用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使这一问题再次摆到文学理论面前,而且必须直面问题。
B.如果将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经历、情感、趣味等关联起来理解,就无法理解作品的复杂性、多样性。
C.罗兰·巴特有意选择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萨拉辛》来论证作者已死的观点,是为否定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
D.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最终可以理解为他的人生态度:摆脱二元思维模式,遵循无拘无束的风格去生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福柯的“作者是什么”观点相同。
B.《作者是什么?》中举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事例,否定作者作为文本主体的存在这一观点。
C.亚里士多德没有追述索福克勒斯,而是借助文本发掘文学的意义,展现《诗学》的意义。
D.正是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让如微软小冰样的人工智能创作有了理论支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讲授屈原的楚辞《离骚》,教师先展示屈原的生平介绍。
B.交流《红楼梦》的阅读感受,同学们讨论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C.观看曹禺的话剧《雷雨》,主持人开场介绍曹禺的创作背景。
D.翻开鲁迅的小说《药》,同桌就告诉说夏瑜的原型是秋瑾。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人工智能创作与“作者之死”理论之间有何关联?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外哲人都曾阐明音乐与哲学间的互利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那么音乐则比诗更哲学,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作为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欣赏音乐的认识活动不能囿于宗教信仰的神学笼罩,也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是关注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

音乐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其内涵于今日则更加明晰深刻且具体;天地万物都同音乐一样,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正如米盖尔海夫纳所说。音乐,乃是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路

在中国人长达千年的对于的描绘与求索历程中,素有以音乐之美及音乐审美规律为中心议题的价值论探讨——乐道,即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管窥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和边缘延展。欣赏乐曲、参悟乐道,实则就是将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只有志之所之、言之所发,才符合乐道的规律,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诱发创作者和欣赏者内心的深思与灵感,虚静与狂逸。

德音才能称之为,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了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成人之用。孔子认为,音乐才是超越诗教、礼教的限制,形成君子人格的最后阶段,能够在心理上塑造、规劝人的行为,陶铸为完美人格并使其由衷地认同这种秩序和情感,形成习惯性自律。孟子强调了蕴含仁爱思想的音乐——仁声在感化人心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乐教所具有的能够浸造人的心脾、对人的性格形成如沐春风般塑造功用的举证在儒家诸贤的思想中不乏其例。

(摘编自李海燕《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

材料二:

魏晋时期,自然美和人格美同时被魏晋文人发现。这种审美思想的觉醒有复杂的因素,该时期以儒家为主流的文人阶级思想产生了剧烈的震荡,大批名士求助于佛、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艺术思潮的转向。他们极力推崇从无限的宇宙中探索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志思蓄愤到遣兴娱情的情怀抒写正是主体精神张力的表达。各门类艺术如书法、绘画在这一时期步入了文人的视野而被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观照。表征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状态,最终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显现,这种显现随着审美主体的建构和审美主体经验的积累,而进一步拓展事物的存在边界,以求获得趋向无限的意趣,为审美世界的可能性揭开帷幕。

人格美与自然美共同构成魏晋文人音乐审美中对于自然的向往。这种向往一方面促使魏晋文人对于人格的更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文人音乐摆脱礼教束缚,为建立独立的乐论体系奠定基础。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论何种美学意象都受到两种不同处世哲学的影响:出世哲学决定了音乐文化形态,入世哲学决定了音乐文化精神。人与世界对话的处世哲学在文人音乐中最大化地展现出来。这些文人音乐作品一方面体现着文人含蓄内蕴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另一方面则散发出文人恬静淡雅、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意,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文人主体的审美性特征。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成为这一时期文人意识中的思维模式,圣人贤者相互碰撞形成镜像。因此,如果说魏晋时期文人音乐的游戏性是其外在表现,伦理性是其传承框架,那么对前两者进行驱动的就是审美性表述。

这种特殊的表述结构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魏晋时期文人仍受儒家影响,祈求在不偏不颇的愉悦心态中得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升华,如对琴曲《高山流水》《幽兰》的推崇。另一方面,这时期由于社会巨变,文人群体深受道家玄学影响,从人的本性出发,顺天地之律、成万物之性,玩于世间,为了本体的修养在自由心态中获得自然本质的生长,摆脱比德的束缚。如嵇康的《广陵散》《渔舟唱晚》、阮籍的《酒狂》《潇湘水云》等琴曲的诞生,由此文人雅士开始寄情于山水之趣。从比德畅神,显示了音乐从社会功用向精神慰藉的调适,从而实现了道德功用向审美功能的转换,使中国文人音乐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独特审美品格的有意味的形式。徇情道性、崇尚自然的磨合即是文人本我超我游戏辩证的结果。因此,魏晋时期文人音乐既可以看作是文人群体发展的偶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相互影响交融的必然产物。

(摘编自胡南《论魏晋时期文人音乐的三重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哲人都力求突破节奏的表象,理清有关音乐的哲理,阐明音乐与哲学的关系。
B.中国人的“乐道”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理解音乐艺术,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C.魏晋时期一些艺术作品以不同方式显现人与世界关系,以便获得趋向无限的意趣。
D.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导致了音乐功能的变化,使中国文人音乐具有个性审美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人格的角度论及音乐的作用,但二者的重心不同。
B.音乐在人的性格塑造中有着规劝行为、感化人心的“成人”之用。
C.魏晋文人思想的剧烈震荡是该时期审美思想觉醒的复杂因素之一。
D.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受入世哲学影响,从而实现超越自我的人生理想。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B.左思: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C.曹植: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D.谢灵运: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行文思路。
2022-12-2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不是一次“文化挪用”而是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非实物挪用中的主题挪用。
B.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
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C.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音乐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在这些颇带夸张的说法里,倒可以看出作为线的艺术的中国书法的某些特征:它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音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可见,甲骨、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而为纯粹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是后者。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而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

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份,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倾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青铜饕餮•线的艺术》)

材料二:

中国画的线是情感的载体,中华民族是重情的民族。线的长短、疾缓、方向、粗短,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从中国人物画中看线的不同,东晋顾恺之的线条如春蚕吐丝,线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紧密联系。《洛神赋》中,用游丝般柔美细劲、飘逸潇洒的线条与洛神和曹植间浪漫的爱情传说达到了高度的一致。线条被赋予了情感的使命,线条已经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唐代的吴道子演绎了“吴带当风”的风尚。《送子天王图》线条具有强烈的动势和节奏感,使线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宋代李公麟白描是古代线条艺术之大成者,创造性地发展了白描手法,并将白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绘画样式,并且使线条的独立美感与写实造型矛盾得到统一。南宋梁楷的减笔水墨画,使中国人物画开辟了一条蹊径,寥寥数笔,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便跃然纸上,使线条的语言更加丰富。

山水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程式,如古人写山水总结“十六皴点法”。以书入画,将书法引入绘画。当然这些程式是画家在长期的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如董源“披麻皴,雨点皴”,来自于江南山水的云雾环绕,秀水灵山。南方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草木茂盛,山体圆润,因此线条也就是不露锋芒,圆润灵秀。而李唐的“斧噼皴”则是对北方大山大水的反映,山水轮廓分明,线条老辣恣肆,顿挫方钢。因此可看出不同的环境造就了画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是最终决定画家艺术造诣的还得回到画家自身,也就是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画线背后承载着的是中国内在儒家庄重典雅与道家解衣磐礡的内在精神。中国画也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语言体系受到冲击,西画中的写实、光影、色彩等都影响了中国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画家基本上沿着两条道路前行,其一是继续走传统中国画道路,其二是中西折中的道路。第一条,如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他们虽然吸收了西画的一些长处,但从笔墨上还是传统中国画艺术。第二条,如林风眠、徐悲鸿等使中国画色彩和写实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管是传统还是折中的中国画,它们还属于中国画的范畴,若用中国画完全去描绘油画描绘的东西,则使中国画走上歧途,成为无源之水。中国画的背景毕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能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而中国画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线”的艺术特征是它的一大主线和特色。

(摘编自张远坤《浅析中国画中线的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有一种章法之美,其中结构、点画、行笔等有规律的变化是重要元素,用以抒情和表意。
B.中国书法在发展中,抒情表现逐渐重于状物造型,由接近于绘画雕刻,转而为与音乐和舞蹈趋同。
C.中国画中的线是情感的载体,画家运用不同的线条描绘物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
D.“十六皴点法”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画家在对书法长期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绘画程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线的艺术,但二者涉及的领域和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B.中国书法中线的艺术追求自由、多样、有生命力,没有机械重复和僵硬规范。
C.我们可以从不同朝代画家的风格上发现线条的语言在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D.中国画不能完全描绘油画描绘的东西,根本原因是中西绘画使用的线条不同。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毛公鼎》和《散氏盘》上的文字或方或圆,或结体严正,章法严劲而刚健,一派崇高肃毅之气。
B.周金中期的大段铭文,结构讲究,笔势圆润,风格分化,各派齐出,字体或长或圆,刻划或轻或重。
C.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
D.小篆、汉隶,再变而为行、草、真……,在发展中,具有笔划和结构之美的各种书法艺术异彩纷呈。
4.根据材料,说说中国山水画画家在线条使用上如何体现出“有意味的形式”。
5.下图是王羲之问候友人的《快雪时晴帖》局部(“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大意】王羲之拜上:一场快雪过后天气放晴,很好。想必你一切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力不从心。王羲之拜上。)请结合材料,赏析此帖中的线条之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客观性思想起源于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学者认为,新闻叙事应该像一面镜子,记者的责任就是照搬照抄和复制,而不应改变事实,更不应妄加个人评论。然而,新闻客观性的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质疑。

新闻的客观性诞生之初即是由商业利益驱动使然,贴着浓厚的商业标签。《纽约时报》创始人亨利·雷蒙德认为采用客观的报道手法可以提高报纸销量,于是,客观性原则开始被应用于新闻业。而盖伊·塔奇曼认为“客观”是横亘在新闻从业人员与批评者之间的一道保护墙,“使用新闻消费者能够辨别的程序,可以保护新闻人免遭同行和批评者的责难”。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企业,报社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客户,既然要盈利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入广告客户的束缚中。

在新闻客观性支配下的媒介往往成为政治势力或权势阶层抛头露面的舞台,只有这些人或部门才是其主要的消息来源。奥斯卡·甘地认为新闻生产过程中消息源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实际是一个价值交换的关系:一方要以低成本制作并扩散新闻,一方要以低成本扩散自己的影响。消息源扩散自己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或者提供新闻采写的方便,这就是“信息补贴”的策略。

传统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公众对于报道的内容,无法直接选择,甚至缺少必要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而政治势力和权势阶层往往能够利用媒介传达自己的影响力,结果公众成为“被动的看客”,甚至不自觉地被前者操控。

虽然批评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等各种角度对新闻客观性从现象到理论进行了有凭有据、犀利而全面的批评,但奇怪的是,新闻客观性却一直攻而不倒,至今仍然被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记者奉为职业条律。作为新闻专业的一种理想,客观性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新闻从业人员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之中,成为一个“常识”。

(摘编自白靖利《解读新闻客观性》)

材料二:

随着新闻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纯粹客观真实的叙事是不存在的。

法国叙事学家巴尔特根据事件在作品中的不同地位和性质,将事件分为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核心事件是叙事的关键和重点,不能省略;而卫星事件则起到补充、丰富核心事件的作用。然而现实中,事实常常纷繁芜杂,多面而多变,无所谓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而新闻中所谓的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常常只是叙述者从众多新闻事件中抽取提炼出来的结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闻叙事也往往因为新闻叙事者的主观倾向而表现出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在众多新闻事实中,一些事件被放大,一些则被隐形。事实上,正是对新闻事件报道角度的切入点不同才形成了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差异化报道,而“视觉新闻”“新闻特写”等新闻类型更是新闻叙事者选择事件进行凸显的结果。

虽然新闻叙述要尽可能地还原事实,以营造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感,但事实上,叙述者一旦介入叙事,纯客观就不存在了。叙述者总是以各种方式将涵化了叙述者主观情感和倾向的态度隐藏在对新闻事件的叙述之中,并直接主宰着新闻叙事的进程与效果。此外,事实本身的纷繁复杂与新闻叙述简约性的矛盾,使得新闻叙述无法完全还原事实原貌,只能选择某些事件进行简约性叙述。这必然要求叙述者重构事件,显然这并非事实的全景揭示,而是叙述者主观选择的结果。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话语。”新闻话语取决于记者的立场、角度和观察点,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新闻话语在建构新闻事实的时候,往往通过选择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或明或暗地显示出叙述者的立场和观点。日常生活中的新闻大都是断言性的言语行为,而告知与劝服则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是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的叙述,后者则是期望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众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意义。不管新闻工作者如何使新闻叙事客观公正,新闻话语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受众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使之在把握新闻价值的同时,无意识地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进而不假思索地接受新闻叙事的观点与看法,以致丧失或者削弱自身的认知与判断能力。

(摘编自蔡之国、潘佳佳《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之间的新闻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一贯认为,新闻叙事要做到客观,就应照搬照抄和复制新闻事实,记者的责任就是把发生的事情写出来,而不应妄加个人的评论。
B.新闻媒介为了保持其报道的客观性,不得不仰仗政治势力或社会权势阶层来提供消息,这就使得新闻媒介沦为了他们发声的舞台。
C.在现实的新闻叙事中,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多由叙述者抽取提炼出来的结果,一些事件或被放大或被隐形,新闻成为被“选择”或者“重构”的“事实”。
D.新闻话语或多或少掺杂了叙述者的立场理念,而受众因认知与判断能力的丧失或削弱,常不假思索地接受新闻叙事的观点与看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亨利·雷蒙德从报社商业营销的角度,盖伊·塔奇曼从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角度,都认同新闻客观性原则。
B.政治势力或权势阶层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或新闻采写的方便,虽然新闻制作和扩散的成本低,但存在被操控的危险。
C.新闻客观性一直攻而不倒,至今仍被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记者奉为职业条律,体现出他们对专业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D.新闻话语传播分为告知和劝服两个层次,前者能够体现新闻叙事的客观性,而后者则明显带有叙述者的主观倾向性。
3.下列各项新闻报道标题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第五段论据的一项是(     
A.《移民儿童激增,墨西哥不堪重负》
B.《里希•苏纳克出任英国新首相》
C.《美“最长战争”搅乱阿富汗20年》
D.《美日想引领6G得尊重市场规律》
4.同样是论述制约新闻客观性的因素,请分析两篇文章在角度上的不同。
5.有人这样评价新闻:“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其实只是他们希望你看到和听到的。”面对这样的质疑,请结合材料,给新闻从业者提出一些建议。
2022-12-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天一中学、海安中学、海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诗歌还没有完全脱离应用性质而成为纯文学形式之前,诗歌语言还是与散文语言相似的。然而古诗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难分难舍造成了它自身的窘境,它的语序由于过分吻合人们的约定俗成而使诗歌意义的展开过程过分清晰,它的语序由于过分完整正常而使意义过分明确,虽然这种符合人的思维与语言习惯的诗句容易让人感到自然、质朴、亲切、熟悉,但是它也使诗歌的独立品格受到损伤。当人们习惯了这种平直流畅的诗句之后,不免又会由习惯变为淡漠。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变得更像诗歌,怎样才能更好地构造一种与散文全然不同的诗歌语言世界呢?

从谢灵运、齐梁永明诗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令人想起俄国形式主义诗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谢灵运诗的典丽新声已经开始了对古代诗歌质直、自然语言习惯的有意矫正。他的诗里越来越少用虚字、多用对语、讲究韵律、善镶丽字等趋向,使诗歌语言大大变形,并影响了一代诗风;沈约、谢朓、周颙、刘绘等人务为精密的努力与八病说的提出,更进一步使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分道扬镳,逐渐完成了对日常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过程。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语言是歪斜”“别扭”“弯曲了的语言,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机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因此,当古诗经过漫长岁月仍以它一成不变的、与散文语言相近而不能引起人们新奇感的语序讲述着各种内容时,人们就感到了变革诗歌语言习惯的意义。同时,中国古诗的主题多集中在人与社会(道德与功业)、人与自然(死亡与永恒)、人与人(爱情与仇恨)这些老生常谈里,如果意象与形式再重复而陈旧,诗歌便将衰亡了。因此,谢灵运以来的诗人们在意象更新(自然山水中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情感)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语言形式的开拓。逐渐把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距离拉开,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诗歌美学形式,而省略与错综正是构成这一形式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省略(如古诗中常见的”“等主语代词,等时空位置介词,等判断系词,等助词,”“”“等句尾虚词)。省略不仅使诗句词汇整齐化与意象化,具备了音步整饬与节奏有序的前提条件,而且使诗歌意蕴复杂化。副词、介词在诗中的逐渐消失,使时空位置模糊了,因而直线的过程还原为平列的组合,时间空间一下子变得无限广阔;主语性代词的逐渐消失,使诗句的视觉角度模糊了,读者可以从这边看那边,可以从那边看这边,这种视角转换即视点游移构成了电影蒙太奇的奇异效果,使诗境处于一种不断的叠变之中。

其次是词序的错综。省略使诗句结构关系松散,关联词逐渐消失,就像本来环环相扣的链条一下子松散开来一样,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松动了,因而词可以互相易位,这种词序的错综,更使得本来就朦胧的诗境变得更加曲折多变,意蕴复杂,包容了多种组合的可能性与意义的互摄性。以杜甫《旅夜书怀》为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诗人的所思所见,依照日常语序,应是——

微风(吹动)岸(上)细草,

舟(上的)危樯(在)夜(中)独(自矗立)。

或者是——

微风(吹动着)细草(之)岸,

独(立)夜(中的)危樯(之)舟。

或者是——

岸(上的)细草(在)微风(中摆动),

舟(上的)危樯(在)夜(中)独(立)。

这里,省略的成分不仅有表示处所的介词,表示方位的”“,表示从属关系的的(之);还有谓语动词吹动”“矗立,这样,诗境便还原为物象平列杂陈的这种生成转换为语言之前的视觉印象,并由此发生了理解的歧义,平列错陈的视觉印象使读者更贴近诗句中的自然境界,理解的歧义则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的空白,而诗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真切的境界与朦胧的意味么?

(摘编自葛兆光《陌生化:意脉与语序的分离及诗歌语言的形成》)

材料二:

每个艺术家都要创造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有些人以为形式最好不谈,歌德说过,文艺作品的题材是人人可以看见的,内容意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把握,至于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我认为每一个艺术家必须创造自己独特的形式,而事实也是如此,十个艺术家去表现同一个题材,每个人表现的形式一定不同。要使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需要创造形式。所谓形式主义,变成形式的游戏,歪曲了形式的本质。没有创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动人心。艺术品能够感动人,不但依靠新内容,也要依靠新形式,假若观众无动于衷,那才是形式主义。真正的艺术家是想通过完美的形式感动人,自然要有内容,要有饱满的情感,还要有思想。艺术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艺术家不是赤裸裸地表达,而是让人探索无穷,几百年以后还有影响。讲来讲去,一句话:在艺术创作中要有形式的创造,所谓形象就是内容和形式。

(节选自宗白华《艺术形式美二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相似是因为诗歌还没完全脱离应用性质而成为纯文学形式。
B.诗歌意义的展开过程过分清晰,诗意过分明确,会使诗歌的独立品格受到损伤。
C.从谢灵运等人的探索到唐初近体诗律的形成是一个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过程。
D.在艺术创作中,没有艺术形式的创造就不能使作品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谢灵运以来的诗人们不仅努力更新意象,而且更重视矫正质直自然的语言习惯,重视对语言形式的开拓。
B.省略既让词汇整齐化与意象化,又使诗句音步整饬与节奏有序,还使诗歌意蕴复杂化,使诗境更曲折多变。
C.艺术品能感动人,不但靠新内容,也要靠新形式,所以要引起人们对诗歌的新奇感,就必须变革其语言习惯。
D.真正的艺术家拒绝赤裸裸地表达,只想通过完美的形式感动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让人探索无穷。
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B.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何逊《渡连圻二首·其一》)
C.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一》)
D.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吕本中《兵乱后杂诗·其一》)
4.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引证法,请简要分析其用法上的差异。
5.请结合材料,从省略与错综的角度,简要分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形式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消费巨浪下,故宫文创衍生出紫禁城生活美学,“完美日记”估值达到3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新国货品牌在消费领域崭露头角。2020年,国货发展势如破竹,从一小时销售额破亿元,到季度销量增速领跑大盘,中国品牌正逐渐占领消费市场,一个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打开微博,话题“国货之光”有着3.2亿的阅读量,有23万的用户参与了讨论,对国货品牌的溢美之词几乎“霸屏”。人们越来越爱用国货,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价值和理性消费意识的回归,品牌不再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发展惊艳世界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和中国企业开始了全方位的逆袭之路。从为海外品牌代工到如今自创品牌,诸多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化妆品、家纺、小家电领域,国货不仅俘获了国人的心,还在海外掀起消费热潮。

技术创新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也铸就了中国品牌,促成了国货的崛起,一批以科技创新推动自身发展的品牌成为“国货之光”。华为、大疆、小米……都是以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提升了产品品质,赢得了国人及世界的认可,成为中国品牌的标志性企业。

实际上,国货的崛起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追求大牌商品, 而是更加关注品质与服务,尤其是90后、00后等新生代消费者,他们消费能力强,更加追求品质生活,讲究性价比与个性化。他们对于新品牌的接受力度促使中国企业更加专注于品质,推动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最终将中国品牌推向世界的舞台。

如今,我国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于国货来说是一次绝佳的发展机会。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随着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制造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已日趋成熟,部分国货品牌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商品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我国企业将继续加快出口转内销步伐,国货将更加受到消费者重视,国产品牌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消费时尚。

国货品牌背负着“国货制胜”的使命,引领中国消费者实现新一轮消费观念升级。制造业的强国之梦正在逐步实现,一个自给自足的内循环主体将惠及广大消费者、商家,并逐渐贯穿至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闪闪发光的中国品牌未来可期。

(摘编自宦菁《国货在闪光》)

材料二:

无论是技术创新、差异化设计,还是极致的成本控制,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意味着做到这几点就是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卖方市场时代早已结束,如今已是买方市场, 市场供应过剩,商品选择空间极大,低价竞争可以作为短暂的促销手段,但并不能继续作为品牌的竞争策略。

国货小家电品牌的崛起,除了通过产品来满足用户,吸引用户,还做对了一个关键动作,就是增加了品牌的用户黏性。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能否有效强化用户黏性将直接影响一个品牌的最终走向。改变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是关键。在卖方市场时代,产品售出即意味着关系的结束。现在,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是从产品售出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启。在小米提出了与用户做朋友、把用户变成粉丝的策略之后,效仿者众多。其实除了日常的运营和粉丝维护,国内小家电产品市场售后维修等问题既是行业困扰也是直接影响用户与品牌之间关系的关键问题。从市场上的关注度也不难看出,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在选择一种产品的时候,所选择的不仅仅是性能、质量都令人满意的产品,同时也更加看重双方之间即将开始的联系。

一个成功的品牌必然与用户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而一个快速崛起的品牌,更是深谙用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懂得如何把消费者从用户变成粉丝。一锤子买卖的时代过去了,“好产品”“好品牌”的定义也已经发生改变。现在讨论一个产品或者品牌好不好的时候,说的不仅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性能或者品牌的知名度,而且是关于用户与这个产品或品牌关系持续的整个周期,以及这个关系周期内用户与产品或品牌之间发生的种种联系。用户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但用户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品牌,你对用户是什么态度,既决定了他们的去留,也决定了你的命运。

(摘编自金错刀《品牌的态度决定用户黏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消费巨浪下,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真正到来,国货发展势如破竹,正逐渐占领消费市场。
B.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服务升级,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国产品牌将成为消费时尚。
C.随着卖方市场时代的结束,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低价竞争已不是竞争策略的促销手段。
D.一锤子买卖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对“好产品”的定义不再注重产品本身的知名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民众文化自信力的增强,用户价值和理性消费意识不断得以回归,国货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
B.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商品的进出口,但国内国际双循环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国产品牌地位的提升。
C.产品售出时即开启了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处理好产品市场售后维修等问题,用户就可能成为企业的朋友。
D.现在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品牌对用户的态度不仅决定着用户黏性,而且决定了自己生存的命运。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华为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推出了首个国产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升级至3.0版后用户量已超3.2亿。
B.格力空调制定详细的售后服务方案和售后服务承诺书,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彻底消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C.“双十一”期间,手机厂商纷纷大降价,降价幅度达到七八百元不等。在降价狂潮刺激下,手机的成交额秒破亿元。
D.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赢得世界的认可。
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论证方式的不同。
5.中国移动公司2022年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筑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宏伟目标。请你结合材料向中国移动公司提出几点强化“中国移动”品牌建设的建议。
2022-12-2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等地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究竟什么是调查研究?科学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具有什么特征?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当需要亲自动手进行一项调查研究时,有些人往往仅凭头脑中对调查研究的感性认识和工作热情就大胆去做。当然,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这种调查研究得来的成果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情况?会不会歪曲事实,误导决策?比如,有的在几万人的总体中,仅仅调查十几个人,甚至只调查了几个人,就得出有关这个总体的结论;有的根据极端特殊的样本,得出的却是有关一般总体的结论;有的把表面上存在差别而实际上并无差别的统计结果作为阐述变量关系的依据;还有的在调查中对调查对象提出一些很难回答,甚至完全无法回答的问题等。

老一辈革命家经常深入基层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地调查研究。党政领导干部和学者学生们,应当走出书斋,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章、著作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家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均衡发展问题、创新创业问题、精准扶贫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环境治理问题等。很多问题前无古人,旁无借鉴,这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实践平台……但是,有时候通信工具发达了,离群众却远了;科技手段先进了,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却难了。当前的调查研究,还不能紧跟理论研究的步伐,还不能为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摘编自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人民周刊》

材料二: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可以说,高质量的调查研究能够客观精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谋划破题之策、探寻工作规律,对于推进落实党的各项任务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这些都充分表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然而,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调查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抑或是机械看看、走走过场,等等。这些都让本该务实求真、密切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工作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甚至成为个别领导干部“作秀”的“盆景”,不仅给调查研究“抹了黑”,也难免让群众鄙夷。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组织部门来说,调查研究是“家常便饭”,是高效率、高质量推进落实工作的“金钥匙”,甚至可以说调查研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乎工作的成败,在此过程中,组工干部应把握好针对性,实效性、严谨性。

调查研究要突出针对性。若射之有的也,的必先立。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真实准确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为推进落实工作打好基础、谋划路径。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厘清具体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尽可能地把调查研究各项工作想细想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调查研究要突出实效性。所谓调查研究,应分为两个阶段,即“调查”和“研究”,二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因此,调查时要真要实、要活要暖,要“听见”还要“看见”,要“身入”更要“心入”;研究时要紧密贴合调查结果,绝对不能搞成“调查”和“研究”两层皮,要把调查的实际情况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不能藏着掖着。

调查研究要突出严谨性。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调查研究的核心要义就是真实可靠。就是真正把握好民意、挖掘到实情。因此。开展调查研究时从始至终都要高标准、高质量。不能打半点折扣。坚决不能高高在上,官味十足,要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进而真正形成真感情、真判断、真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摘编自李金见:《调查研究要讲究“三个性”》,人民网)

材料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自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从社会实践和治理来看,调查研究是关键,不仅是谋事之道,而且是治理之道,更是成事之基。

调查研究是“找题”的路径。发展是一种规律,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是一种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对问题解决的唯一影响,就是解决问题的快慢程度,彻底程度。发展与问题是相伴的,有发展就会产生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就推动了发展。因此,当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说问题是不存在的,而可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是“解题”的办法。党的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努力寻找“解题”的办法,重点是提高“解题”的能力。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对政治理论,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本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党员干部应当增强的“八项执政本领”。比如,当前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脱贫攻坚聚焦聚力,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帮忙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致富能力,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是绝难做到的。

调查研究是各级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各级干部要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看问题,做决策前都要搞一搞调研,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声音,让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更加清晰具体,防止出现“自以为是”的情况。要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探索方法、创新形式,真正助力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的提升,这才是干部治理能力的体现。

(摘编自舒维春《调查研究是治理之道》,映象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凭借感性认识和工作热情进行的调查,不能很好的反映现实情况,甚至会歪曲事实,误导决策。
B.要想解决好均衡发展、精准扶贫、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C.只有把握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严谨性,调查研究工作才可能做得更好。
D.有发展就有问题,发展与问题是相伴的,当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说明问题也是不存在的。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党政领导干部和学者学生们应该深入基层,进行科学调查,认真研究并精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新举措等。
B.只要能把那些走马观花等的“作秀”式调查习气戒除掉,领导干部们就可练就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C.对于问题的解决,人只在快慢程度、彻底程度上产生影响,因此,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三则材料在阐明“调查”与“研究”的关系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谈到了调查研究的具体策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B.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C.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
D.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要想真正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2-12-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