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一直作为人类灵魂的支撑。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基础。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键。

希望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许多作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像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蒋子龙、谢晋、路遥、樊锦诗、厉以宁、林毅夫、王家福、胡福明、许崇德、杜润生、郑德荣等,他们都是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摘自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材料二: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文学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时代文化的特点,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

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先秦诸子散文感情激越、设想奇特、辞采绚烂,富有论辩性,理当与当时群雄割据、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富有创造力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文学的时代特点不是时代印记被动的承受物,它既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又是时代精神的发酵剂和催化剂。曹操、曹丕、曹植、孔融、王粲、刘桢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他们面对军阀混战、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既敢于正视现实,又富有“拯世济物”的宏愿,因此,尽管这些作家各有各的风格,如曹操的苍凉悲壮,曹丕的通脱清丽,曹植的豪迈忧愤,孔融的豪气直上,王粲的深沉秀丽,刘桢的贞骨凌霜,但他们却都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缘事而发、为时而作的文学精神,具有“慷慨以任气”和“志深而笔长”的共同特点。这古今盛赞的“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时代风格又总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时代风格。比如,在欧洲曾此起彼伏盛行过的古典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唐代中后期的古文运动所造成的新文风和时代风格,就是一群古文家的有意识的努力创造。唐初文风承六朝骈俪旧习,成为束缚思想内容的桎梏,一些先行者逐渐要求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到德宗贞元间,韩愈号称上继三代两汉,以自己奇句单行的散文与“俗下文字”(即骈文)相对立,逐渐有众多文人追随。至宪宗元和间,又有柳宗元大力支持,于是声势更大。古文言之有物,具有批判锋芒,一度压倒了骈文,开创一代新文风。

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当时代发生动荡、革命、战乱,改朝换代,或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出现重大的变更转型,都会使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视野、艺术趣味乃至情调语调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个人风格的时代性转变。中国的现代作家,大多都经历了个人风格的时代性转换。如丁玲早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却受到了挫折,这在她早期带有自传性质的《莎菲女士日记》等小说中有着明显的表现,作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感伤色彩和浪漫风格。在成为左翼作家,特别是进入延安革命根据地后,丁玲的作品和文风都判若两人。1948年她出版的反映土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的政治色彩和写实风格。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为民族复兴不断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支撑。
B.描绘当今时代的精神图谱,需要一批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发声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
C.作家作品的时代风格是指所处时代的文学特征,因而与时代密切相关而与作家的精神世界无关。
D.当社会发生剧烈的动荡或转型时,一部分作家会受其影响而创作出与自己以往风格不同的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敢于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才能更好地与时代同步。
C.建安七子“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
D.作家作品与时代发展关系密切,时代情境和语境是其文学风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3.下列现象,最能体现“文学的时代风格”这一概念的一项是(     
A.司马迁《史记》中的世家、列传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历史,记录时代发展历程,展现时代发展面貌。
B.“五四”前后,许多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如鲁迅的《祝福》反对“吃人”的封建礼教。
C.《窦娥冤》《雷雨》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剧作家们对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观照和理解。
D.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方面是至情至性,一方面是国家大义,文章既缠绵悱恻,又具有浩然正气。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中国作家网《文学的力量》中有一句名言:“文学与时代相互成就着彼此的斑斓与激越。”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 ,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有删改)

材料二: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材料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池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 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 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这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B.“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直指的意义因为固定所以易用,偏于类型;联想的意义因为游离所以难用,偏于个性。
D.绿多样统一,而青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于是青山绿水,可以说是两种性格的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B.“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C.“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妙处需要联想到“小龙团”茶泡在泉水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才能体会到。
D.世界是绿色的,而春游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因为绿是具有多样统一性的谐和色调。
3.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下列诗词名句中的“青”与绿无关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和控制。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小团月”与“小龙团”在字的意义上有何不同。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对社会来讲,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而言,它是个体社会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或环节。获取知识、培养德性、锻炼身体,是个人接受教育的基本目标,不过,在我国古代,尚未具备如此清晰的“教育意识”。

就教育的社会职能而言,虽然有的教育家看到了教育必须以经济力量为基础,但并没有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把教育看做国家政治的基础,而其所推崇的政治,不是暴政、行政,而是德政、仁政、因此,教育是社会政治开展的一个手段,其主要职责与目的在于道德教化,换言之,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所谓治国治民,教化为先。孟子说:“善教者得民心。”荀子主张礼法之治,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我国最早的教育纲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则是一个道德教育纲领。

就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看,儒家认识到通过教育过程,可以使受教育者知识增进,道德完善;但是,在求知与成德的关系上,强调以成德为目的,求知只是手段,这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来选择教育内容,编纂教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经典之作一直被当作官方法定教材,根本原因在于历代儒家都认为客观存在是最有道德价值的知识。传统教育反对单纯的知识教学,主张“知识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对客观真理的认识与探索,而是使人认识到封建人伦道德规范,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掌握修己治人之道,教学的不断深入是对本性(道德)的逼近,而且这种教学过程是与道德修养过程合二为一的”。

总之,依据儒家的人文精神,教育是其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过程,学校就是开展这种实践活动的场所之一,儒家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都要通过学校教育去实现。

(节选自杜时忠《德育十论》)

1.下列关于“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功能。
B.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或环节。
C.教育在古代主要职责与目的是对人进行道德教育。
D.教育能提升个体道德,学校是唯一的提升场所。
2.下列对选文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教育家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其经济功能。
B.在国家治理上,只要实行道德教化国家就长治久安。
C.教育所推崇的政治,不是暴政,而是德政、仁政。
D.治国治民,教化为先,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求知与成德的关系上,强调以成德为目的,求知只是手段。
B.德智体各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是个人接受教育的基本目标。
C.儒家的社会理想以及它的人格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学校教育。
D.传统教育不反对单纯的知识教学,主张过程与修养合二为一。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以及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B.选文引用孟子的主张,阐述了道德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C.选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使“教育”蕴含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D.选文结尾论证了想要实现儒家社会理想,学校教育是必然环节。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抗体是人体免疫细胞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工作原理与导弹有相似之处,它能识别病原体上特定的标记,即抗原。通过识别抗原,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消灭它,从而让身体恢复健康,可谓人体的“生物导弹”。那么,抗体又是如何成为“生物导弹”的呢?

从分子结构看,抗体是一种Y型蛋白质分子。这个Y的“两个枝丫”是“生物导弹”的制导装置,专门识别特定的抗原,并与之结合,真正的导弹通过爆炸来完成任务,人体的“生物导弹”又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识别抗原,抗体最终会结合在病原体上,抗体不同,结合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在一些情况下,被抗体识别出的抗原是病原体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分子(简称蛋白)。比如,由疫苗诱导的很多针对病毒的抗体,其结合位置往往是病毒表面用于侵入人体细胞的蛋白。这些蛋白与抗体结合后,就失去了原有功能,病毒也就失去了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即被“中和”了,所以这类抗体又被称为中和抗体。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有一种棘突蛋白,该蛋白是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关键,棘突蛋白可以结合人体细胞上的受体蛋白,最后启动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导致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目前上市的各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作用机制都是诱导人体产生针对棘突蛋白的抗体。当抗体结合了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后,该组蛋白就失去了功能,从而导致病毒被“中和”。即“生物导弹”通过“中和”摧毁了目标,完成了任务。

在另一些情况下,结合在病原体上的抗体会召集免疫细胞来攻击病原体并杀死它们。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了抗体的病原体就像古代脑后插着木牌的死囚。病原体上的“标签”是指抗体中能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部分。在多数情况下,入侵人体组织的细菌被抗体识别后,抗体会在这些细菌表面贴上“标签”以便免疫细胞识别。在抗体的帮助下,巨噬细胞就可以找到细菌,并与抗体结合,最终吞噬这些细菌,从而控制细菌感染。这一次,“生物导弹”通过“贴标签”摧毁了目标,完成了任务。

(节选自杨冬《抗体,人体的“生物导弹”》,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抗体”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抗体是人体免疫细胞合成的一类蛋白质。
B.人体的抗体与导弹工作原理有相似之处。
C.抗体能识别病原体上特定的标记——抗原。
D.抗体能消灭病原体,从而让身体恢复健康。
2.下列对抗体成为“生物导弹”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体的“两个枝丫”是“生物导弹”的制导装置,专门识别特定的抗原。
B.抗体的制导装置即“两个枝丫”识别特定的抗原后与之结合在病原体上。
C.抗体结合在病原体上后,有时通过“中和”,从而摧毁目标,完成任务。
D.抗体结合在病原体上后,有时抗体会召集免疫细胞攻击抗原并杀死它们。
3.下列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体不相同,与病原体结合后会造成不同的后果,但“中和抗体”效果最为明显。
B.在有些情况下,抗体识别出病原体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即抗原,并与之结合。
C.抗体与病毒表面用于侵入人体细胞的蛋白结合后,就会使该组蛋白失去侵入功能。
D.目前上市的各类新冠病毒疫苗,作用机制都是诱导人体产生针对棘突蛋白的抗体。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采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抗体性质,接着指出其工作原理与导弹是相同的。
B.首段说“通过各种手段消灭它”,下文介绍了“中和”“贴标签”两种手段。
C.文章用设问方式引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展开说明,思维缜密,条理清晰。
D.文章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通俗地说明了人体抗体消灭病原体的原理。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楚事中每句话的意思,这有时也不容易。读通就是要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多年来我一直感到,我们对于一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往往读得很粗心。所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在各种场合提出,我们要细读朱光潜、细读宗白华、细读张岱年、细读汤用彤。细读这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读出许多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的东西。

当然,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本前辈大师的著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五十多年前我曾读过日本一位哲学家柳田谦十郎写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这个故事使我领悟到,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固然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当(当然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经典著作)也同样不容易,同样值得庆贺。

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赞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精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如果坚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读2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读40本,那就了不起了,你就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人人都要对你刮目相看。

熊十力先生还盼望年轻学者把读经典著作养成一种习惯。他说,“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作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

同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原创性的东西,就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的新的见解、新的理论。特别是在理论的核心区域提出的新的概念、新的命题。因为。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原创性,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这就是灵魂。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摘编自叶朗《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材料二:

所谓“经典”,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共同选择和留存下来的文明成果,是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经典作品寄托着创作者真实、深刻、丰富的情感与思想。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聆听高贵灵魂的声音并获得与之交流的机会,开启跨越时空的思想之旅。著名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因此它也是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研读、欣赏经典作品,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形成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海量的信息、纷繁复杂的世界,摆脱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消除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看清脚下的道路和今后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丰盈、更有意义。

研习经典对青年人来说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为此,一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主流媒体以及学校等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是在经典作品的传播与传承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贴近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审美偏好,创新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灵活运用影像、音频、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不只引导青年人关注、喜爱经典作品,更要帮助他们真正走进经典作品,使其成为引领青年成长、前行的灯塔。

另一方面,青年人也要把握好人生的黄金时期,多研读、多品味经典作品,在生活与成长中认真体会经典作品里伟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这对于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怀都大有裨益。面对经典,不能抱有浮躁的心态和功利的取向,将其视为装点门面的工具。面对经典,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精神与魅力。经典作品代表了其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经过岁月的考验却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用心、用情去“深阅读”。经典作品博大精深,有的艰涩难懂,要真正走进它们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绝非易事。但当我们克服困难,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能感受到豁然开朗的喜悦,得到丰厚的收获与心灵的成长。面对经典,还要避免误读、曲解,要保有敬畏之心,切忌恶搞、歪曲经典作品,伤害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

(摘给自文卫华《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读,就是要弄清楚书中每句话的含义,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充分吸收书中有价值的东西。
B.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个前辈大师的著作,并非易事。如日本哲学家柳川谦十郎说过自己花了整整一年才读懂《纯粹理性批判》。
C.熊十力先生希望年轻学者养成读经典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而且多方体察研究:钻入深处,切忌浮躁和一知半解、
D.主流媒体等要灵活运用影像,音频,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人真正走进经典作品之中,领会经典的魅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书中最有原创性的东西,即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的新的见解,新的理论。
B.著名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该书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
C.经典作品代表时代的最高智慧,经过岁月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所以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精神与魅力。
D.青年人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需要多研读、多品味经典作品;而经典作品里的伟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需要在生活与成长中认真体会。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张艺谋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演员均为临时选定的业余演员:影片画面朴素单调,但故事却震撼人心,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B.《红楼梦》讲述了宝黛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通过对封建大家族的描写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全书独到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为它锦上添花。
C.当我们阅读《离骚》《过零丁洋》等古代爱国诗歌时。被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温温系民之柔肠所感染。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D.《三峡好人》选了一个很好的题材,韩三明的故事非常打动人,没有夸大其词的大批判,细节也很生动,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实至名归。
4.请简要分析材料—使用的论证方法。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阅读经典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治国平天下——铺平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摘编自佚名《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

材料二:

“大同”思想和“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社会观,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后者属政治观,侧重于对政治制度的主张以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大同”理想要详尽、完整,也更美好和更具诱人的力量。《礼记·礼运篇》对其作了典型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这是大同思想的核心。首先是财富共有,“货”不“藏于己”,即不私人占有,无所谓贫富,而且人人爱惜公共财物,“恶其弃于地”,反对浪费;其次,由公众选举愿意忠诚服务的贤能之人来负责管理这个社会。人人劳动,各尽所能,“力,恶其不出乎身”,但出力完全是为公。劳动不是个人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社会风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分工,做到“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各得其所。互助博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天下一家。老人的赡养,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由社会共用承担,即便是“矜、寡、孤、独、废疾者”、也“皆有所养”,人与人乃至国与国坦诚相待,讲信修睦,“谋闭不兴”,全社会和谐而安定。“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

总之,孔子寄希望的大同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它既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向往,又反映了孔子远见卓识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摘编自黄毓任《儒家“大同”与“一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养理想人才与建立和谐家庭是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国泰民安和歌舞升平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B.“仁学”是先秦儒家建构理想社会的出发点,“天下为公”则是儒家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在儒家倡导的较低层次的“小康”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用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来调整。
D.“大同”思想侧重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一统”思想侧重对政治制度的主张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安定和谐统一的治平之世才是其企求的理想社会。
B.先秦儒家的“大同之世”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其带有“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乌托邦,因为它们与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相左。
D.“大同”思想的社会观与“一统”思想的政治观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封建社会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3.下列各项中,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君主亲自扶犁下田劳动,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其他人都得参加农业劳动。
B.加强法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
C.天下为公,提倡“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社会和谐而安定。
D.反对战争、压迫和贫富不均,还要无为、无事、无欲,连货币交换也不要。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儒家的“大同”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乡土题材小说在传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融入网络创作青春与都市文学的新质,抒发人们的田园情怀与还乡愿望,并勇担使命紧跟时代步伐,让创作照进现实,形成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如果说网络乡土小说形成了新的调性,那么其发端非种田文莫属。种田文是受策略类网络游戏模式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小说类型,一般与穿越、重生、空间、系统等金手指相结合。种田文的精髓在于循序渐进的养成与获得,即成长—回报模式的行文结构。这类作品的主角拥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与晋升阶梯。在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碰撞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提出解决方案,是种田文剧情叙述的核心推动力。

种田文的规模不容小觑,产量和受众巨大。种田文在叙事环节上虚实结合,乡土故事与玄幻情节相嵌合,如同游戏外挂一般的金手指降低了主角的生存难度,大大提高了主角的生存期待和生活质感,从而使得将自身代入其中的读者们有了更多对未来想象的留白空间,打造了网络乡土小说独特的审美情趣。而在多数种田文的叙事中,乡土更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错位文学空间,与都市快节奏生活相对,倾向表达田园幻想般的灵魂自洽。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刻意摒弃与脱离传统乡土美学的艰苦与贫瘠感,希冀从乡土的虚幻意象中得到补偿和慰藉。因此,规模化、体量化的种田文,以其对闲适日常的虚拟生存向往和对宏大价值的个人进阶追求,扛起了网络乡土小说的一面审美大旗。

现代社会,人们在强化竞争本能的同时,也愈加向往一份悠闲的乡土生活。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想象,始终与追求安逸感的心态分不开。因此,当一种恣意、悠闲的田园空间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舒适的代入感,一边与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圆满结局的情感相配,一边又与中国人的种田天赋和基建基因相契,沉溺于此仿佛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这种精神空间从根本上说并非理想的乌托邦,而是一种桃花源式的臆想。

种田文的阅读价值是虚拟情景中主体性力量瞬间膨胀式的心理满足。虽然种田文可以为这种自我妥协与否定提供精神释放的出口,但无限制的隐匿、错位也敲响了警钟。奋斗与勤劳的民族精神不应该被降解,桃花源式的臆想也不应该是都市年轻人的灵魂皈依。直面现实人生、在困境中勇敢前行是网络乡土小说应该传承的文化信仰和责任,当下的火热现实应该成为网络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翟羽佳《乡土文学这棵大树在网络世界绿荫如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题材以其厚重的主题价值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创造了影视史上一个个高光时刻。但是,在互联网语境的影视艺术生产中,乡村影像从聚光灯下退隐到了数量少、影响小以及被简化、异化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乡村题材在文艺版图中的坐标和比重发生了改变。随着城乡结构不断调整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凭借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技取得的先进地位对乡村形成一种压制,来自乡村的故事及其附带的审美价值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而网络技术的兴起与迭代成为文学变革和发展的科技保障,城市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网络文学的活跃区域,赢在了移动互联时代的起跑线上。作为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青年人更乐于接受多元化、娱乐化的时尚元素,乡村题材厚重宏大、含蓄沉稳的审美取向与此并不相同。

乡村题材网络文学需要以明确的精品意识提炼新时代的乡村精神和农民品格。相当一部分乡村题材的网文创作因对农村缺乏了解而呈现出粗劣肤浅的质地,一些作品甚至完全照搬穿越文、玄幻文等模式,把乡村作为僵硬、虚假的背景,真正的乡土故事、乡土伦理和乡土文化无从呈现。事实上,近年来乡村发展早已经突破了科学种田、进城务工、乡镇企业发展等传统书写,土地流转政策、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生态保护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可成为当下反映农村社会新气象的时代切口。因此,创作者更应捕捉中国乡村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和审美特征,着眼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形势,关注农民对价值理想的选择和实现,这些真实灵动的故事和人物才是影视剧改编的稳固基石。

就制作层面而言,网络时代的文艺精品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厚重情感和史诗气质是农村题材影视剧经典化的重要元素,如《黄土高天》以40年三代人的命运映射时代发展等。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的乡村影像,不仅要弘扬传统农村题材影视创作的经验,同时还要突出网络传播的特质,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研究网民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保持网络小说文本对观众的黏性。

此外,围绕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把握地域性、民族性的乡村图景、乡风民情和活态文化,建立文本内部的精神内核,从而突出网文的首因效应,小说吸引读者,影视剧积攒粉丝,以传播的视野解决创作难题。电影《十八洞村》除了生动的脱贫故事,还有青翠静谧的大山,悠扬婉转的苗歌、色香味美的湘西美食、淳朴自然的民风,这些都为乡村题材网文创作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王文静《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叙事与改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的网络乡土小说既具有传统乡土文学的特点,又具有网络创作“青春与都市文学”的新质。
B.网络乡土小说的产生与“种田文”是分不开的,而后者的形成受到了策略类网络游戏的模式的影响。
C.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竞争中向往悠闲的乡土生活,这种精神追求符合国人的情感需求习惯和农耕天赋。
D.在乡村题材网文中,有的粗劣肤浅,有的照搬穿越文、玄幻文等模式,乡村在其中无实质性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种田文”与网络乡土小说虽有不同,但都采取了“成长一回报”结构模式,作品主角拥有扩展空间与晋升阶梯。
B.读者阅读“种田文”时,可将自身代入其中以获得更多对未来的想象,这也是网络乡土小说的独特审美情趣所要求的。
C.城市凭借自身优势对乡村形成压制,成为网络文学的活跃区域。这样,乡村故事就失去了自身优势,难以发挥其吸引力。
D.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大放异彩的人物形象,而在互联网语境下却没有此类形象。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中“‘种田文’扛起了网络乡土小说的一面审美大旗”观点的一项是(     
A.“种田文”规模很大,产量和受众也十分巨大,形成了网络乡土小说独特的审美情趣。
B.多数“种田文”将“乡土”与都市快节奏生活相对,倾向表达田园幻想般的灵魂自洽。
C.“种田文”在叙述剧情时一般会与穿越、重生、空间、系统等“金手指”相结合。
D.“种田文”契合当下人们追求安逸感的心态,让读者代入恣意、悠闲的田园空间。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如果你要在当下创作一部乡村题材的网络剧,请结合材料二,谈谈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2-07-0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他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题材与形式上来分析,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的艺术歌曲之间存在共同之处,两者都是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与意境。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古诗词主要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行演唱,本身就具有韵律与节奏感,音乐主要是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传承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我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是有相应技巧的。在演唱歌曲时,要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有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曲调的不同风格。

中西合璧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歌曲,是在近现代时诞生的,作曲家主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作曲方式,结合优美的音乐旋律,将古诗词所描绘的人物与景色,以及作者在创作时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在近现代历史上,这样类型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梅花引》《满江红》等。中西合璧类演唱风格的古典诗词歌曲,不仅融合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方式,同时还借鉴参考了传统民族音乐特色,使得歌曲既有古典雅韵之感,又有民族的特色。

古曲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主要是通过对古代留存下来的乐谱进行现代化的改编,使其形成歌曲作品,它的诗词与音乐旋律都是古代人创作的。我国出现的第一部古曲风格艺术歌曲集就是《诗经》,并且这些歌也是古曲风格艺术歌曲中的代表作品。这些歌曲以古代的歌词曲调和音乐旋律为主体,是我国最早形成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这些古曲,一般都是以古琴作为伴奏的乐器,并且都是一个字匹配一个音调,来进行填词创作和演唱的。演唱的形式也是以吟诵为主。古琴的音色与古诗词的吟诵结合起来,让听众听起来就像是在诉说作者的内心情感一般,曲调比较倾向于平稳、悠扬、娴静,带给听众一种清新、舒缓、引人入胜的感受,比如作品《凤求凰》等。

戏曲风格。这类风格的艺术歌曲,在我国古典诗词歌曲中属于一种比较独特、别致的乐曲类型,它是将传统曲调与戏曲的唱腔进行结合,不仅具有艺术歌曲的抒情感,也有戏曲独特的腔体共鸣与曲调韵味。戏曲风格的古典诗词歌曲种类十分多,比如《七律·送瘟神》,这是一首昆曲风格的艺术歌曲;还有《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京剧风格的艺术歌曲,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

现代风格。这一类型的古典诗词音乐作品,主要是在歌调上选用古诗词,而在作曲上以现代乐曲风格为主,将这两者结合之后,就得到了现代风格的古典诗词音乐作品。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一种特色鲜明、风格多元的音乐形式,是我国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融合的瑰宝。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体裁新颖,风格独特。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不仅能够有效展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也能够让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历史与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对我们的品德以及审美观念进行熏陶与提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染力。

(摘编自王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与特征》)

材料二

中国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的最明显差别便是以高水准中文诗词为歌词。中国诗词与歌词的最本质差异主要在于前者有完整的意象结构和意境美分类,而后者则没有具体的意象、意境的概念和要求。比如在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中,诗人明明要表现的是一缕乡愁,但却并不会直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而是将乡愁寄托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等一连串并列排列的景物意象结构之中,从而营造出一种冲淡、无我的意境之美。反观抒情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其中既没有寓情于景的意象单位,也没有典型的意象结构,这样的歌词也不包含和隶属于任何一种意境之美,有的只是直白的情感宣泄和表现。

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伴奏具有与人声旋律同等的音乐表现力,其与人声旋律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最核心审美规定之一,而抒情歌曲和其他类型歌曲则没有这种硬性的要求。如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的钢琴伴奏在和声、音型、强弱以及色彩上,都十分丰富,富于对比和变化性,同时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及表现力;而抒情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钢琴伴奏的和声、音型、变化和对比都相对单一、浅白,在音乐表现上也基本属于从属地位。

中国艺术歌曲与抒情歌曲及其他类型歌曲之间,在演唱表现方式上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为含蓄、内敛,后者为直白、外向,这是中国诗词的审美特质所决定的。在中国诗词中,最忌浅、白、直、露,而以含蓄内敛为核心审美准则。这也自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表现方式和风格。即使是《大江东去》这样的属于典型雄浑意境美的歌曲,演唱者也不能将情绪表现得过于夸张,而像明显属于冲淡意境美范畴的《花非花》《枫桥夜泊》等歌曲,在演唱情绪表现上就要更加内敛、含蓄、深沉。抒情歌曲则不受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审美原则的束缚,大多在情感表现上十分直接、大开大合。

(摘编自胡东冶《溯源与省思——中国艺术歌曲概念之厘清与界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西方的艺术歌曲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于它的独特之处。
B.我国艺术歌曲与抒情歌曲的最明显差别便是有高水准的歌词,而抒情歌曲不具备。
C.我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讲究一定技巧,需要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有深刻了解。
D.我国艺术歌曲在演唱上讲究含蓄、内敛,而其他类型的歌曲却表现为直白、外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典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受它影响,融合唱腔,戏曲风格类型得以产生。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又呈递进形式,并通过一些生动的歌曲例子进行说理。
C.如果修改《我和我的祖国》钢琴伴奏的音型、变化等各项内容,也可达到艺术歌曲的效果。
D.《枫桥夜泊》和《我的祖国妈妈》虽是两首风格不同的歌曲,但它们都含有抒情的成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艺术歌曲的一项是(     
A.肖战和那英合唱的《少年行》(唐·王维)
B.陈力和余少群合唱的《枉凝眉》(清·曹雪芹)
C.蔡国庆和蔡轩正合唱的《诫子书》(蜀汉·诸葛亮)
D.杨洪基和王晰合唱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4.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中国艺术歌曲”谈了各自的艺术见解,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5.《大江东去》到了高潮“樯橹灰飞烟灭”时,先以伴奏力度的增强达到情绪爆发的音乐效果,而后在最后一个字上,又采用声音延长的方式达到“留白”效果。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风格。它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非指结果。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即那些由古代名家书写的、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

书法,就是一个人同自己说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独语。一个人心底的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只有中国人,让上升为。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过印刷术传入之前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书写工整漂亮,加以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像印刷的一样,可见工整是西方人对于美的理想之一,连他们的园林,也要把蓬勃多姿的草木修剪成标准的几何形状。仿佛想用艺术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理性。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但是与中国的书法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这缘于西洋笔尖是用硬物制造,没有弹力,或有亦不多。中国笔尖是用兽毛制成,第一特点与要求是弹力强

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中国法书更感性,也更自由。尽管秦始皇(通过李斯)缔造了帝国的标准字体——小篆,但这一标准从来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泰山刻》是小篆的极致,却不是中国法书的极致,中国法书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有阶段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使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又有了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张旭的飞舞流动、欧阳询的法度庄……同样一支笔,带来的风格流变,几乎是无限的,就如同太极功夫,可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

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今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法书,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最终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文先用毛笔书写,之后再用刀刻。著名的《张猛龙碑》,宇体端方,笔画厚重,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报效朝廷,死于叛军刀锯者三十余口。悲愤之余,颜真卿为颜季明写下了这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里,有对青春与生命的怀悼,有对山河破碎的慨叹,有对战争狂徒的诅咒,它的情绪,是那么复杂,复杂到了不允许颜真卿去考虑他书法的,而只要他内心情感的倾泻,因此他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复杂的文本。不仅它的情感复杂,连写法都是复杂的,不仅有行书,还有楷书和草书。而即使行书,也展现出无穷变化。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与“法书”不同,“书法”就是书写的方法,侧重于写字的过程;“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是对古代先贤墨迹的敬称。
B.相较于西方以工整为美的书法,中国“法书”则更加感性、自由,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富有弹性的笔。
C.美源自生活,与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相连,即使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如今已被孤悬于殿堂之上,也不缺失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
D.《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是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下的一篇情感复杂的祭文,它以安史之乱的国仇家恨作为背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唐代书学家张怀瓘的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读者说明了书写的具体方法。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书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法书自由、感性、变化无穷的特点。
C.文章将软笔书写比作“太极功夫”,形象地说明了软笔给中国书法风格流变带来的无限可能。
D.文章最后提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为了证明书法作品只有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才有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这种表达特殊在不能被欣赏者听见,但是却可以被欣赏者看见。
B.中国法书之美,美在书法线条的浓郁枯淡,变化无穷,像西方书法那样工整又漂亮、如“印刷”般的书法作品是不存在的。
C.古代碑刻最初也用毛笔书写,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的技法介入,又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美感。
D.书法的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正因如此,临摹者就算手法高超,模仿得惟妙惟肖,往往也只能得其形,但难得其神。
2022-06-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坐在501城42楼巨大的落地窗前,“我”一边喝着服务机器人奉上的柠檬味冷饮,一边以语音指令要求系统播放好听的背景音乐,“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长串歌曲名单。这是智能隐形眼镜直接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只有“我”自己能够看到。

这是科幻《蚁群》中的场景,在小说描绘的百年后人类社会中,智能隐形眼镜已成为标配。在现实中,乘着元宇宙的东风,不少公司2022年公布了 AR (增强现实)隐形眼镜最新研发动向。它们真的从科幻走入现实了吗?

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苹果公司可能计划研发一款与苹果手机等设备协同的智能隐形眼镜,用户可在接触现实世界的同时实现打电话、浏览网页、玩游戏等功能。目前已有两家公司声称研发出 AR 隐形眼镜原型产品。美国智能生物硬件公司 InWith 在2022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展示其软性隐形眼镜。这款 AR 隐形眼镜外观类似于日常戴的软性隐形眼镜,由水凝胶材料制成,纤薄而富有弹性,镜片内嵌一圈金色线路和微电子元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哈耶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款眼镜可与智能手机等外部设备配对,用户可实时看到叠加在现实世界的虚拟信息。“比如眼前这条路上的限速是多少?应该朝哪个方向走?离下一个出口还有多远?”该公司还称,计划2022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突破性设备许可,并在审批通过后把眼镜投入市场。这家公司已申请了将固体组件和电路集成在水凝胶材料中的关键专利,还有通过眨眼俘获动能为隐形眼镜供电、利用镜盒中液体给镜片充电的智能眼镜盒等新技术。

而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初创公司 Mojo Vision ,选择了硬质隐形眼镜路线。这家企业在2020年就公布了首款智能隐形眼镜 Mojo Lense ——一款内嵌显示屏的硬质镜片。据介绍,该眼镜使用的微 LED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仅沙粒大小,置于瞳孔中央,是眼镜的核心,显示屏会直接将光聚焦在眼球后方的视网膜上,让人获得电子信息叠加在真实世界的视觉,比如可实现在滑雪道上显示路线信息,在跑步时显示配速或在演讲时显示要点提示。与传统 AR 外置框架眼镜相比, AR 隐形眼镜有何优势? Mojo 公司表示, AR 隐形眼镜可在用户从事活动期间提供实时信息提示,避免打断用户的注意力或活动,将人们从手持设备或外置屏幕中解放出来。

未来 AR 隐形眼镜可能主要应用于不适合佩戴框架眼镜的场景,可兼顾美观。如在运动中,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框架眼镜跌落的风险,还能实时显示心率、脉搏、血压等健康数据,以及配速、路线、卡路里消耗量等运动数据。 InWith 公司认为, AR 隐形眼镜的首批应用将是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的“可调节视觉”和“增强视觉”。 Mojo 公司表示,这种眼镜未来将首先帮助视障人群。眼镜可以实时调节对比度和光线,帮助实现更广泛的视觉感知和夜视功能,此外还将具有变焦功能,可用于细致观察脸部表情。

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只展示了样品,并未细致演示具体技术细节一些业内受访专家对记者表示,全球范围内尚未有 AR 隐形眼镜正式上市,距离落地比较遥远。

AR 隐形眼镜是无线设备,依靠眨眼获得不稳定电压的电能可能无法被有效利用,即便像 Mojo 公司一样采用固态电池,长期续航能力也得打个问号。另外,由于涉及一定信息处理的计算量,显示处理器的 CPU (中央处理器)完全内嵌在隐形眼镜中也有难度,比如 Mojo 公司干脆把 CPU 和 GPU (图形处理器)都放在颈带模块中,隐形镜片只做显示屏。

并且这种隐形眼镜需长期接触人眼,有网友担心产品的卫生问题,还有网友并不提倡此项技术的发展,他们担忧在隐形眼镜中内嵌摄像头存在非法偷拍隐患。

哈耶斯认为,虽然一开始有人对电子设备的植入充满担心或反对,但目前已有很多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被人们接纳,如电子心脏起搏器等,“当人们真正戴上 AR 隐形眼镜后,体会到不同的视觉世界,就会慢慢习惯”

(摘编自《 AR 隐形眼镜能否从科幻走人现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苹果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智能隐形眼镜,用户戴上它在接触现实世界的同时还可以打电话、浏览网页、玩游戏。
B.InWith公司研发的隐形眼镜是由水凝胶材料制成的,比MojoVision公司研发的硬质隐形眼镜更有优势。
C.未来的AR隐形眼镜不仅外形美观,在人们运动时,它还具有提供健康数据等功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
D.一开始有人对电子心脏起搏器植人体内持反对意见,但人们对AR隐形眼镜充满信心,并无反对的声音出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科幻小说《蚁群》中的场景作为开头,这样的设置能引起读者对智能隐形眼镜的关注。
B.InWith和MojoVision两家企业为了抢占先机,把最新研发的智能眼镜投入市场,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C.文章第三段中迈克尔·哈耶斯列举智能眼镜的功用,让我们对智能眼镜的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D.文章介绍多家公司研发智能隐形眼镜的成果,这些成果为AR隐形眼镜从科幻走入现实提供了可能性。
3.请简要概括一些专家认为AR隐形眼镜“距离落地比较遥远”的原因。
2022-06-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