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面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产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产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产生法律。乡土社会是不会产生法律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社会的变迁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构成的,他们以土地为生,与土地分不开,最终为土地所束缚。
B.土地搬不动,人口不流动,直接靠农业为生的村民长期粘着在土地之上,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C.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村与村之间断绝往来,使不同村落的人互相孤立、隔膜。
D.在“熟人社会”中,村民做事自由,他们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只要遵循规矩和礼俗,就不会犯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内容与脉络。
B.本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第二段中“农业”与“游牧业”“工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与土地的联系紧密。
C.第四段由人和人空间关系的阐释进而深入论述“熟人社会”的特征,从而推出乡土社会的又一特性,即靠规矩而不是法律来维护信用。
D.文章结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时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读者结合当下实际进行相应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村民以农为生,世代定居,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模式。
B.作者认为,想要充分地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C.乡土社会的信用更多依靠的是“规矩”,人们对“规矩”的信任超过了对乡土社会法律契约的信任。
D.在社会的变迁中,人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流弊,乡土社会的习俗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2022-07-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大,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就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

韩非提出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商鞅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韩非后来解释说: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

法家主张将法令文书公之于众,并使家喻户晓,由此实现着法治教育。在秦国以法为教颇为成功。当商鞅失势,仓皇出走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躲身之处。因为商鞅曾规定:留人住宿而所留者无身份证,要罪及舍主人。所以,秦国的强大与普遍的法治教育有很大关系。

如果说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而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

尽管以吏为师是古已有之,但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而在,或者说是在而不在,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谓并非教师意义上的

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主张和实践,明确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以保证以法为教。但韩非的以吏为师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这样,韩非就更为强调了法的教育,而否定了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走向了极端。

材料二:

儒家认为教育与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据《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语明确表达了”“”“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治理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说服他们,用礼教来规训他们,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民心归顺。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育(化)有效果,强调了教育(化)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

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最根本最高级最本质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内,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唯教育规律是从。《淮南子》说。道法自然,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即顺应本性。

老子认为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尊重客观规律,要希言自然,顺其本性,顺其自然,顺势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张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

(摘编自范文澜《儒家、道家、法家治国教育理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提出“以法为教”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国家有了“法”,人们的行为规范才有依据和约束,国家才能强盛。
B.韩非子的“以吏为师”是法家实现法治教育的手段,因此,必须让人们向所有官吏学习法律,以加强普法教育。
C.材料二中,《论语·为政》明确表达了“富民”与“教民”的关系,即“先富后教”,更加强调了对老百姓的教化。
D.道家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主张教育要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可完全按照学生的本性去发展,进而完成教育目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论述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开头亮出观点,接着论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相关内容。
B.从材料二可知,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化有效果,强调了道德、礼教对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C.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提出教育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的观点,强调了对教育对象的尊重。
D.三则材料分别对法家、儒家、道家在治国理念与教育思想方面进行了阐释,作者希望后世效法先古,实现大同社会。
3.儒道法三家关于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给当今的教育领域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2022-07-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文语境中,文明一方面可指文化,另一方面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则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也就是说,文明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成果。人的社会实践本身的丰富性,使得从多重视角区分文明成为可能。例如,从时间而言,文明可以区分为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从载体形式而言,可以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从生产方式而言,可以区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这些划分当然可能有所交叉,体现的正是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中的显著特,点则是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文明话语阐述上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各种文明之间能够发生交流与互鉴的现实前提。

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中,作为社会实践成果,文明的一切进步(即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都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相应地,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是通过分析人的社会实践如何演化,探讨如何摆脱剥削压迫、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文明状态。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交往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突破阶级、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与文明概念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国家和阶级的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其本身划分为阶级(即人对人的剥削),也就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使得社会分配出现了差别,这不仅是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国家出现的基本前提。文明作为人类不同社会群体的实践产物,突出特,点是在人的生产和交往的复杂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各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不断再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也是各种文明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的变迁转移、文明实体的盛衰兴亡时有发生。纵向来看,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建立在生产和交往的历史阶段性之上,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横向来看,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掀起的世界文明交往大潮,充斥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国家对封建农业文明国家的剥削掠夺,以及工业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

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是社会生活状态的日益复杂。对于现代文明而言,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工业生产力和国际交换形成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导致的世界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但是,人之为人,不应被异化、商品化。人类文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运用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的具体认识。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这是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摘编自董欣洁《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实践性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性是一致的,这一特点让不同文明之间发生了交流和互鉴的活动。
B.根据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只要突破阶级、地域等限制,就可以真正地实现人本身的自由发展。
C.国家与文明这两个概念关系非常密切,国家出现和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都是生产的积累和发展。
D.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状态,人类不应该被异化,人类文明要保有反思和自新的勇气与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文明进行分类,能系统地呈现文明的具体类别,有助于阐释文明的内涵。
B.文章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从社会和国家两个角度论证了缓和社会冲突的具体方法。
C.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中心和文明实体都是不断变化的。
D.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文明话语,既有相关理论阐述,又有发展实践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按照不同标准划分而成的文明类别之间有交叉,能体现人类历史的纵横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B.文明是人类实践的成果,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增值。
C.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基本一致,是因为文明中心变迁和文明实体兴衰不时发生。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结合自身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实践模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计划在浙江青田举办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这将是青田承办的首个国际性会议。

2022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浙江青田希望通过承办这次大会实现“十四五”期间青田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提挡升级并全方位展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衣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捕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青田稻田养鱼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金秋八月,家家“尝新饭”。一碗新饭,一盘田鱼,祭祀天地,庆贺丰收,祝愿年年有余。

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每逢喜庆节令,青田的村民们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青田鱼灯舞已广泛传播至海外青田籍华侨华人社区,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

(摘编自《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拟七月举办》

材料二:

活态保护是农业遗产区别于其他遗产的最大特点,农业遗产保护的对象是经历千百年自然演变和人为选择而形成的传统作物和传统畜禽。其中的优异品种需要进行活态保护,需要年复一年地耕种牧养。农业遗产可以不断收获农牧产品,不断向市场供应优质食品。这些都是农业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农业遗产需要保护的核心内容。

我国农业遗产的传统动植物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长期选育形成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水稻是我国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历代传承下来的品种资源最为丰富。古籍文献记载的水稻品种超过5万种。目前已经进入国家级农业遗产名录的项目中,60%以上的都可看到水稻的身影。南方的梯田遗产都以水稻作为保护对象的主体。小米即粟,也是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粮食作物,在农业遗产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许多与北方旱作有关的遗产项目都包含粟的优良品种。

动物遗产资源主要采用活体饲养的方式保存。畜禽品种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堪称世界畜禽种类最多、品系最丰富的国家。传统品种数量最多的是猪和鸡,猪有98种,鸡有89种。其他的依次是马匹(62种)山羊(53种)、黄牛(51种)、绵羊(44种)、水牛(29种)、鸭(28种)、牦牛(12种)和骆驼(6种),这些畜禽遗产品种大多在原产地饲养。一批优质品种在市场开发和育种利用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在畜禽遗产方面所形成的独特资源优势与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多民族的文化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摘编自《农业遗产的种质资源价值》)

材料三: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农业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生物灭虫、桑基鱼塘等传统农耕技术使农田能做到常用常新,确保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闯入,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一系列问题已频频出现。我们并非不加选择的排斥一切现代工业给传统农耕文明带来的影响,但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我们真的有必要对现代工业文明给当下农业带来的上述后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否则,当下农业很可能就会像是一个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表面上看精神抖擞,但实际上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天我们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项工作,将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传承下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摘编自《为何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B.水稻是我国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在古籍文献记载的水稻品种中,60%以上的已经进入国家级农业遗产名录的项目。
C.我国动物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样、品系丰富,主要采用活体饲养的方式保存,畜禽遗产品种大多在原产地饲养。
D.今天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为了将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传统农业文明以活态形式传承下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青田稻田养鱼,水稻与鱼类共生,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摆脱了这一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对优异的传统作物和传统畜禽进行活态保护,必须年复一年地耕种和牧养,难以进行有关的市场开发和育种利用。
C.我国的很多农业遗产都以保护传统动植物种质资源为核心内容,例如南方的梯田遗产都以水稻作为保护对象的主体。
D.与轮种套种、保墒防旱、稻田养鱼等传统农耕技术相比,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西方工业产品技术不利于短期增产增收。
3.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哪些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国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原因是西方思想在五四时代占统治地位以及儒学衰落的结果。国内有学者则认为:“1917年十月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极为难得的历史契机。前者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归为西方思想,后者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归为革命思想,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成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西方传教士、海外留学生、无政府主义者、民主主义者以及共产主义者等不同的知识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都有所接触,对其界说也比较含混。所以,要传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真正将其视为科学,那是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一个谁来担当传播者的问题。因为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译介的内容也多是零散、片段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般还仅被视作西方现代学术思潮或流派中的一种,能主动自觉地担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者的角色,那是需要眼光、需要科学的世界观支撑的。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历史亦证明,在那个觉醒与选择的年代,担负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忠实传播者职责的,正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有文论史著作已指出;‘五四’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面起了先锋的作用。这个判断无疑是准确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五四运动确实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这其中许多早期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立下了不朽功劳。他们强调文艺必须面向平民、面向现实、面向革命,可谓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党纲就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初心和使命,直接决定和影响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态度。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面起先锋的作用?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现实需要的一致性,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念和文艺追求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高度吻合。换个角度说,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会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找到自己的文艺宗旨和价值目标,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帮助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艺术解放和美学权力的思想武器,其他政党、团体和学派是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去做的。中国共产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面的先锋的作用,是历史的选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帮助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等人,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宣传,多是从唯物史观出发,阐明文艺的社会阶级属性,呼吁文艺要为民主革命服务,要求文艺反映劳动阶层的生活,强调进步文艺家要投身于革命,提出建立革命文学,主张共产党要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精髓和主脉的。同时,比较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是随着‘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才开始进入中国的。周扬说,革命文学运动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旺盛起来的,这个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破天荒的伟大运动。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在当时诚然还未能大量直接地被译介过来,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还不够完整系统,论述也不免有些模糊和粗糙。但这些主张毕竟是从‘五四’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现实要求出发提出来的,也是他们把刚刚学得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新文学建设上来的尝试,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董学文《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外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分别归为“西方”思想和“革命”思想,作者认为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成立的。
B.历史亦证明,在那个觉醒与选择的年代,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担负起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忠实“传播者”的职责。
C.除了中国共产党人,其他政党、团体等根本不会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帮助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艺术解放和美学权力的思想武器。
D.不能因为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还不够完整系统,论述也不免有些模糊和粗糙就否定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得以传播最主要的原因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引用周扬的话是为了说明文艺家要投身于革命,就需建立“革命文学”,主张共产党要“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
C.作者条理清晰、思维缜密,多角度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忠实“传播者”。
D.本文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丰富,论述严谨,说服力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让我们认识到应善于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
B.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面起“先锋的作用”,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C.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确实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立下了不朽功劳。
D.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之路,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找到的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4.请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需要哪些条件?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清兵学是我国古典兵学发展史的最后一环,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在特殊的内外际遇之下,兵学在明代晚期和清代晚期都迎来了空前发展的繁荣期。不同类型的兵书纷纷诞生,仅就数量而言,明清兵书毫无悬念地占据着历史之最。

历史进入明代之后,兵学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更有质量的兵书大多诞生于明代中晚期。这一现象的出现,多少与明廷当时面临的外患有关。如郑若曾编撰《筹海图编》,就海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抗倭战争之需总结海洋战法。明代中晚期的兵书,大多关注海防问题,这对传统兵学形成了很好的补充。

在明代,造船技术、兵器技术,尤其是火器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造船技术的进步,一度给了国人拥抱海洋的机遇。火器技术的提高,则推动了兵学理论发生改变。随着火器种类的不断增加,明军开始设立专门的火器部队,战法也围绕火器而制订。因此,军事学术、战术思想及建军思想等,都在快速地发生变化。明代兵书中也有不少围绕火器而展开,如《火攻挈要》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传统兵学发生转型和变革。

还需要看到的是,军事地理研究也在其时获得重视并取得重要进展。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通过对区域地理的研究并结合军事历史的深度分析,揭示了兵要地理研究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也将军事地理研究推向了高峰。这一论题得到了清代学者的持续重视,就此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地理学研究专家。

明清时期,文人论兵的传统得到了延续。文人论兵不全是书生之见和纸上谈兵,未可轻易否定。因为文人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准,他们探研兵学和著述兵书的思辨性和思想深度等,都不容忽视。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著名学者,都曾因为各种原因研究兵学,对古典兵学的发展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明清时期较为出色的兵书,如《投笔肤谈》《武备志》等,大多属于文人论兵之类的作品。它们的结伴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明清兵学的总体水平。

虽然明朝末期,传统兵学不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也一度获得转型的契机。遗憾的是,这一发展进程意外地因为封建王朝的更迭而瞬间被打断。在经过大大小小的拉锯式战争之后,文化相对落后的后金军打败了明军和起义军,也随即打断了传统兵学迈向转型的进程。入主中原之后,清统治者对于中原兵学表现出极度的不屑,康熙本人便多次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带头贬损中原兵学,斥之为纸上谈兵,无益于事。种种铁腕政策的推行,推动着传统兵学走向衰落。到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陆续入侵,已经处于落后局面的清廷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致使清军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丢盔弃甲。与此同时,人们也渐渐发现传统兵学已然落伍并难堪大任。

当时西方列强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同时也在部队编成、战争观念和战略战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后,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清政府大力建设海军,大量译介和引进西方兵学著作。虽说总体成效不大,但也深刻刺激并强力推动着中国传统兵学的转型,近代化的军事变革也开始由理论层面逐步走向实践层面。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传统兵学竟然就此被动地迈入转型期。西方列强在军事和文化上的全面入侵,刺激并推动我国传统兵学的转型。这是悲哀和无奈,同时也是鞭策与警示。

(摘编自熊剑平《继往开来的明清兵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兵学在我国古典兵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数量较多,类型丰富。
B.明代中晚期遭遇了海防外患,使得兵学家们都能结合具体战争对海防战法进行总结。
C.明清文人延续论兵传统,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都曾做出独特的贡献。
D.中国传统兵学理论多,实践少,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全面入侵推动了其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紧扣论点,指出明清兵学在古代兵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又点明其历史使命。
B.文章主体部分主要从明清兵学的发展状况、特点以及传统兵学的转型等方面进行阐述。
C.文章对明清兵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阐述时,先指出结果,再揭示其中的原因。
D.文章结尾将西方与清朝的军事力量和兵学研究进行比较,既客观理性又富有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快速发展的军事学术、战术思想等也反推了造船和兵器技术,而国人征服海洋的机遇正是这一反推的结果。
B.兵要地理研究在军事地理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清代延续了明代对此论题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更大的研究成果。
C.明清时期的文人在探研兵学和著述兵书的思想深度等方面不容忽视,完全颠覆了人们脑中文人论兵是书生之见的认知。
D.明朝灭亡,传统兵学迈向转型的进程被打断;而清统治者对传统兵学的不屑等,推动着传统兵学迅速走向衰落。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之于元曲,莎士比亚之于欧洲文艺复兴,都堪称是标志一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艺界一直热衷于将两位大家在悲剧创作上进行比较。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性急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以及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由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节选自秦伊楠、贾宁的《闪耀在东西方的戏剧之星——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比较》,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窦娥,还是作为一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体现了关汉卿和莎士比亚较为保守的区别于后来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
B.关汉卿受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的影响,笔下人物性格单一,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则显得较为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剧中人悲剧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但都体现出强烈的宿命论色彩。
D.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都重视中心人物设置,都注重将其置于矛盾漩涡的中心来推动剧情发展,表现悲剧主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比较”为中心话题,论述了两位作家悲剧创作的异同。
B.文章从人物设置、性格安排、主角身份及悲剧根源几方面对两位剧作家进行比较。
C.文章比较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时采用并列结构,各部分笔力集中,彼此又层次分明。
D.文章采用了举例、对比、因果、比喻、引用等多种论证手法,论述语言通俗平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B.关汉卿笔下窦娥这一人物的悲剧,既源于主人公信任王法,寄望于清官,更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
C.无论是戏剧人物的设置和塑造,还是主人公悲剧命运原因的揭示,莎士比亚和关汉卿都各不相同,自成风格。
D.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悲剧在创作手法、思想认知等方面都有些相同或相异之处,都留给后人丰富的美学享受。
2022-07-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一山之隔就可能使山两边的村落互不相闻,谈话内容毫不相干,这也使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相对静止,礼教与宗族文化从古代传承至今;而在同一村落内,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相互交流又在不停地强化人们的文化模式,使其更加固定,就像天坛里的回音壁。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世外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在此不妨将乡村中的文化传播环境与互联网上的作一些对比。由于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发受限于“信息茧房”。通过算法分析,应用程序向每个用户精准推送与其偏好一致的内容,推荐与其意见一致的其他用户。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尽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天下事,但手中握着的选择权却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言论和内容。不仅如此,由于碎片化信息能够被快速理解与传播,更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网上的表达也趋于简单化。判定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不在于他的论据及论述过程,而是他的立场。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群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

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们使用的语言已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的语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属于各村、各个家族的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迭代速度极快的网络流行语。网上的各个亚文化圈中也流行着属于自己圈子的“行话”。

综观互联网“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即主体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跳出信息限制的怪圈。在互联网世界中,网民个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点击新话题,降低“奶头乐”内容点击率等行为自发跳出文化闭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对于乡村的文化用环,由于其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隔膜,在信息传播全凭口口相传的时代。村民们对于这种局面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常居乡村的人们已经可以挣脱“文化回音壁”的束缚天南海北发生的事情尽在某个小村人们的谈笑间登场,身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几乎都对想查找的信息唾手可得。由此,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被动摇,甚至被打破,人们对于中国乡村所抱有的一些刻板印象已不适用于今日。

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村民们会热情接待回乡的游子,乡邻之间会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家分享刚出炉的美味。乡村中并未变得人情冷漠。同时,人们的“乡愁”也不再局限于中国乡村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扩展到全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扎根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完全割裂。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削弱与消失的是封闭、愚昧和落后,存留的是亲情、乡情和家国情。乡土性并不围于“村落”这个物理地域内,乡土性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虽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它的乡土性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磨灭——这个国家的根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摘编自钰鉴咖《信息时代:乡土中国的存与失》,有删节)

文本二: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现在的乡村不同,以往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B.人们越来越受“信息茧房”的限制,是因为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使亚文化社群之间互不相容。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
2.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村,地理上的阻隔可能使两个村的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B.原文第三段所引用的《乡土中国》的内容,可帮助我们理解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C.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D.乡村的人们可以冲破文化闭环,人们出行天南海北十分容易,因而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甚至也会被打破。
3.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互联网应用在农村流行,这可能有助于一些村落突破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的局限。
B.人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这意味着研究语言的变迁可以联系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
C.过年的时候许多打工人都要回到农村老家,既是因为眷恋乡土,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
D.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也举出了一些乡土社会之外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本文不乏相似之处。
4.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述思路。
5.试结合文本一的相关观点,对文本二的观点进行点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注】MCN,一般指多频道网络。目前MCN平台按照业务类型,可以分为短视频、电商、直播、社交、资讯、垂直平台。

材料二:

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指的是以互联网社交平台为基础,聚焦网络流量和粉丝形成定向销售市场,衍生出各种新的消费模式的网红经济产业链。网红经济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网红经济也迎合了大众猎奇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因此能被人们快速认可、接纳和追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丁真带火了四川甘孜理塘的旅游,李子柒对外传播了中国文化,网络直播还可以进行公益宣传和公益扶贫等。

随着网红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网红明星偷逃税、直播带货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水军刷单以及流量造假等。这些乱象是网红经济中不健康的成分,引发恶意竞争,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无外乎人们存在投机心理、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滞后,无法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要避免网红经济乱象,使其既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又能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良法善治解难题。

网红经济乱象治理需要法律制度与时俱进。网红经济颠覆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个性化和共享化的购物体验。与传统经济不同,网红经济消费模式由需求—产品—消费变为内容—需求—消费,消费场景从线下到线上,这种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的变化均会产生新的法律问题,比如直播平台是否存在数据造假、线上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网红明星的税收是否合理等问题。因此,治理网红经济乱象需要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回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调整和完善,提供法律引导和保障。同时,经济法作为公平分配法,应针对网红经济乱象中的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做出回应性立法,发挥调整功能,从整体、全面和长远角度推动形成数字经济法治、依法规范分配活动、保障分配秩序,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保障网红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摘编自赵莹《以良法善治促网红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优秀的网红可以为大家带来积极的影响,他们会传递正能量,告诉大家中华民族应有的美德。如李子柒不但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本国文化,也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她的成长故事为无数青年带来了正能量,走红不靠炒作,靠的是一步步的努力,为了制作一条有质量的视频,她离开家乡四川远赴甘肃学习兰州牛肉面的做法,就算要花三个月,也不会随随便便地靠糊弄来欺骗她的观众。这传递的就是真善美的道德价值观,也激励着当代大学生们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去用真善美的道德观为自己的人生引航。

负能量网红会误导消费者,模糊观众的价值观。现在各大平台上的网红们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这一行的入行门槛并不高,很多网红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个人的道德观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有些网红为烂脸的假货说着好话,有些为了金钱销售三无产品,有些在传播低俗的视频,有些甚至在成名以后沾上了罪无可恕的瘾。再加上我国的网络监管并不是毫无死角,这些网红传播出来的观念也就为大学生们提供着负面信息。他们很容易把这种不好的想法当作自己的个性,去模仿这些道德败坏的行为,从而逐渐改变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摘编自赵安策《网红经济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调查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网红经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居于上游的是提供广告营销需求的品牌方广告主。
B.网红经济全产业链中,居于中游的既有内容创作端的各类网红与MCN机构,又有内容分发端的各类短视频、电商及社交平台等。
C.粉丝通过购物、打赏实现最终消费,供应链公司为电商型MCN提供货品供应服务,它们在网红经济全产业链中都居于下游。
D.整个产业链中,品牌方、MCN和平台方共同完成了网红经济内容需求从提出到满足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经济之所以被人们快速认可、接纳和追捧,是因为它不仅是数字经济的产物,而且满足了人们猎奇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B.网红经济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与传统的截然不同,这种变化引发的新的法律问题需要税法、经济法等做出相应的调整。
C.优秀网红李子柒为了证明自己走红不是因为炒作,曾花三个月时间亲自去甘肃实地学习牛肉面做法,做出了高质量的视频。
D.只要各大平台提高网红的入行门槛,就能让更多的网红主动提高自己的学历,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正确引导消费者。
3.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网红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从而给粉丝传递正能量,促进网红经济健康发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崇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们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把它向“一般化”靠拢。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论等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基涵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等等之类,这倒看起来蛮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起码“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①“红学”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②“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

“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界定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汝昌认为,各学科的第一流学者不以《红楼梦》来作为他们的主要研究目标,没有正视“红学”的特殊性。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是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不应满足于只从文艺方面来研究《红楼梦》。
C.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以及概念界定下的逻辑往往深刻影响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D.周汝昌有没有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是陈维昭和应必诚两者观点的不同之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围绕“《红楼梦》研究”这一核心话题展开论述,各学者观点不一,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文学品位之高。
B.周汝昌从个人对《红楼梦》独特性的理解谈起,分析了当下“红学”研究者的情况,明确提出“‘学’不足而‘红’必虚”的观点。
C.周汝昌基于“红学”研究的特殊性,清晰界定了研究内容;应必诚虽然也承认“红学”的特殊性,但其研究内容与周则完全相反。
D.陈维昭在充分分析应必诚和周汝昌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理念,委婉提出学术研究者应善于倾听他人陈述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下列属于周汝昌对“红学”界定范畴的一项是(     
A.探究小说的悲剧审美特征。
B.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C.“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
D.揣摩小说的语言风格。
4.请分析材料二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5.学校即将举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会。关于“红学”的界定,周汝昌先生和应必诚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师生们的热议。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陈述理由。
2022-07-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