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地外天体探测方面,人类主要有四大类任务:惊鸿一瞥的“飞掠”,登高望远的“环绕”,观天测地的“着陆”和自由移动的“巡视”。

比较而言,“巡视”类任务是人类地外天体探测的最高成就所在。一方面,它本身可以自由移动,携带多种科学仪器到多地探测多个有价值的研究目标,大大丰富了科学产出价值,另一方面,它背后的成功,往往需要“环绕”类任务进行前期铺垫,选择目标着陆区域、服务于信号中继转发等,也需要“着陆”类任务积累的技术完成至关重要的着陆过程。因此,任何一个巡视器的成功运转,背后都是一整套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体系。

玉兔号和玉兔二号是月球巡视器,是嫦娥探月工程的“精华”,它们分别位于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月球几乎没有大气,白天和黑夜漫长,而且温差巨大。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收集能量,让“玉兔”们全力工作,但在月球“正午”时停下休息;夜晚时“玉兔”们则需要进入休眠状态等待唤醒,熬过漫漫长夜,还需要使用核电池释放的热量进行保温并尝试发电。

玉兔二号还是个国际化的“小兔子”。在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几个核心设备中,低射频电探测仪是与荷兰合作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是与德国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是与瑞典合作的。直到2021年6月,玉兔二号依然在月球背面正常工作,作为唯一触碰过月球背面的巡视器,它为人类带来了大量有关月球的科研课题和科学产出。

在“玉兔”们的基础上,祝融号更是中国巡视器技术极致的体现。火星的环境比月球的还要严苛,它距离太阳更远,太阳能密度只有地月系附近的40%左右:火星上地形地貌也更加复杂,会对运动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火星上还会时常发生全球性的沙尘暴,不仅影响太阳能的获取,还可能对科研仪器造成较大威胁。

为此,祝融号进行了全方面升级。它使用4片巨大的蝴蝶形太阳能电池阵列确保太阳能收集效率,电池阵列使用了防尘涂层技术,应对火星“极端天气”。在夜晚时,纳米级气凝胶和正十一烷集热窗等温控技术为科研仪器保驾护航。它的机身使用可升降主动悬架结构、6个轮子均独立驱动,可自由转向,多轮悬空时可以在恶劣地形上纵横驰骋。

(摘编自毛新愿《从“玉兔”到“祝融”:中国航天迈向星辰大海的见证者》)

材料二:

随着中国航天不断取得各种突破性成就,中国航天人也通过创意设计将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航天任务中。

“祝融”这个名字,是华夏儿女面对星辰大海投射出的终极浪漫。《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司火的官职。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而中国的“天问”系列行星探测计划,是中国航天人解答两千多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个旷世之问的实际行动,第一站就是火星。

这些名字被人们称为“中国人才懂的中式浪漫”,用传统文化里上古神话传说和历代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神兽来命名科研产品、让中国人亲眼见证了古代传说中的奇迹。这份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不仅是中国文化长时间沉淀的结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见证。

此外,从“玉兔”到“祝融”,众多拟人化的科普互动瞬间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特别是年轻用户的距离,让原本高精尖的天文探索引发共鸣,也为科普“出圈”拓展了用户基础、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摘编自傅秋源、陈妹楠《星辰大海,诠释中国“祝融”的现代浪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外天体探测的四大类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前三类任务是“巡视”类任务完成的基础和保障。
B.借助太阳能电池板所提供的能量,在温差巨大的月球环境中,“玉兔”们白天工作,夜晚休眠后能及时被唤醒。
C.有了前期的探测技术做基础,玉兔二号成为首个接触月球背面的巡视器,这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科学产出价值。
D.祝融号机身采用了可升降主动悬架结构,在轮子遇到阻碍时可以自动悬空,这样就减少了给巡视器带来的损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两个旷世之问,证明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探测地外天体的宏伟计划。
B.在描述地外天体探测任务时,文中用了“惊鸿一瞥”“登高望远”等词语,既富有诗意,又形象地表明这些任务是按计划稳步推进的。
C.玉兔二号身上的几个核心设备都是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结果,这就说明了在探月等尖端科技领域,有些任务只靠闭门造车是很难完成的。
D.“嫦娥”“玉兔”“天问”等这些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名字,既见证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大大提升了年轻人对于天文探索的热度。
3.“祝融”等名字被人们称为“中国人才懂的中式浪漫”,这种浪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2022-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体验。在语义上,乡愁一般指远离家乡的漂泊者对故土的思恋之情。对于故乡的思恋,自古就有许多名篇佳句。如唐代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偶遇旧人的异乡客急欲了解故乡的景物人事,而又不知从何说起的乡愁情感折射。宋代李靓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通过视野变化,将思乡情感表达得十分浓烈。

乡愁情感的表现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亲朋好友的怀恋之情;另一方面是对于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引发乡愁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理空间,古时交通不便,常常是“别时容易见时难”,遥远的距离与崎岖的地理环境使乡愁愈发浓烈沉重。第二个方面是时间,乡愁的情感常常是“断肠人”忆往昔的“巴山夜雨”,叹今朝的“山青花欲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思念绵长。

与乡愁不同,文化乡愁既含有古时的乡愁情绪,亦是对此的一种升华。这里的“乡”不再仅是狭义的故土或具象的家,更涵盖了广义的文化传统,也可理解为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返乡的距离不再那么艰辛遥远,但为什么依旧还有乡愁?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首先,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学者王一川曾就乡愁的内涵这样写道:它“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也就是说,由于所在地的巨大区别造就了乡愁情怀。其次,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贾平四小说《秦腔》通过“疯子”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不在而令人产生了忧思情绪,亦是一种强烈的文化乡愁情怀。

由此可见,文化乡愁是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情感波动,是人们对于过往的思恋与美好期许。文化乡愁的“乡”不再是具象的家,而是更为抽象的、直达灵魂深处的家。如果比较,乡愁表达是非常鲜明直接的伤怀之感,对象总是具体的人情事物;而现代性的文化乡愁则是较复杂的情感形式,既含有忧愁还带些许的甜蜜,所“愁”的对象多是抽象的、概括性的,或者说是象征意味的指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诗性的古典文明日趋边缘化。这是一个黑格尔所说的散文时代。在这种现代性中,现代人都发生了新的不适应及其内心的疑惑。他们亟需一份精神依托,回归灵魂的原生态,拥抱自己的“根”。也正因此,现代社会的文化乡愁愈发真切、普遍。

不同于历史回忆,文化乡愁作为个体和群体文化记忆,它的出现,更多是以文化想象为心理动力,并在想象审美化的基础上构建起关于“曾经”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潜意识在不断地筛选自我认可的记忆,达到与主体审美的想象相一致。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生机的或者说有魅力的心理过程。也正因此,文化乡愁的表达,最合适的媒介便是艺术。“如果说艺术的精神原型是人文主义……那么,回归人文这条路便是艺术之路。”

作为一种精神性与审美性的存在物,人们所怀念的过去总是最美好的,如同梦。文化乡愁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记忆表达,它既是个体对过去美好的想象与精神体验,也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通过这种想象与反思,来自情感深处的光芒将当下照亮,使人永远记住“我”的身份与归宿。

(摘编自马佳佳《文化乡愁与当代中国绘画的怀旧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平时所提到的乡愁,一般是指身处异乡的游子对已逝故园生活的追忆与不舍。
B.文化乡愁是指游子对城市生活不适应,为了寻找一份精神寄托而产生的情感形式。
C.空间和时间是诱发乡愁的客观因素,随着时空的变化,乡愁也会转化为文化乡愁。
D.与历史回忆不同,文化乡愁是以文化想象审美为基础,筛选自我认可的过往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严谨,除了从语义上对乡愁的概念做阐释外,还列举诗句加以佐证。
B.文章在论述乡愁时,既摆现象,又挖原因,逐层深入,有较强的的逻辑力量。
C.为探究文化乡愁的成因,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征引名言实例,分析深刻而得当。
D.文章在论述文化乡愁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之后,接着又从其产生背景作了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在诗歌里表达思乡之情,有的可能是因为交通不便,有的可能是久居他乡。
B.现代人的乡愁情怀,与距离关系不大,城乡的落差和传统文化日益衰落是主因。
C.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它绝不会因为有文化乡愁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D.对文化记忆的想象和反思用艺术形式来表达,更能让人记住自己的身份和归宿。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绘画界对中国画的造型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诸多方案,但都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很少对造型观念进行创新。要想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除了要采用一定的造型手段、方法,还要更新造型观念。中国画不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造型方面的探索都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模拟自然,而是建立一个有趣味的形式,来构造一个画外之境。

中国画的造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写实阶段,对物象的形态进行客观描绘,解决物象“形”的问题,发现自然物象之美。第二阶段是造境阶段,即认识“情”与“境”的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画家不再局限于物质存在的真实世界,而是超越“形”本身的束缚,通过描绘物象形态构造意境,传达情感,构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西方写实性造型观念与中国写意性造型观念是不同的,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物象“形”的描绘,中国画更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初学绘画的学生在学习了写实性素描之后,再学习中国画会产生一些困惑,在创作中国画时仍采用严谨的素描造型方法,创作的作品不伦不类,缺乏中国特色。

要想改革中国画一定要先改变绘画观念,一定要了解中国画造型规律,深入挖掘中国画造型手法的优势。第一阶段求“广”“博”,第二阶段求“深”“专”,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第三阶段的“新”,也就是说,要经历前两个阶段,才能创造出新的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文人传统的有自身民族特征的中国画。实际上,中国画一直以来追求的不是对“有”的探索,而是对“无”的追求。中国画不是在描画客观的物象,而是通过有“人格精神”的物象来展现自身的品格修养,通过笔墨创造一个超越自然的艺术意境。

造境注重的不是形似,而是对“无形”与“白”的认识与琢磨。“白”即“空”,空白在中国画中不仅指画面中的无画处,还指“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之‘道’”,霍去病墓石雕没有对石头进行过多的打磨与雕琢,而是让石头呈现出本身的色彩,利用石头本身的形状、起伏、肌理等自然形态的模糊处、未雕凿处展现材料质地本身的美,通过空白处彰显雕塑的艺术价值。

我们也可从中国古文字的空白处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意境美。古人在创造汉字时,每个汉字的笔画或部件就是一个意象,而整个汉字表现的是由这些意象组成的一种意境。例如“马”的古文字,线以外的空白处与线所形成的“象”是对“意”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意境,而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

中国画的艺术意境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思维,这种艺术思维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画家在创作中关注“空”与“实”之间关系的同时,更重视“空”的价值,一般通过留白艺术手法营造画面意境。

中国艺术的造境,体现为给画注重留白,雕型注重在材料的模糊处、未雕凿处(即“空”处)展现材料质地本身的美。无用乃大用,无形乃大形,中国艺术追求的是“大象无形”的境界,在“空”与“无形”中给观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创造出象外之境。

(摘编自寇馨月《谈中国面的造型与造境》)

材料二:

自古以来诗与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轼对王维的评述:“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借助于文字的表述,而画利用构图来表达。诗与画在材神上是相通的,在意境上也是相互默契的。富丽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摹一个“画境”,清丽的语词可以为我们营造一片“诗境”。中国的山水诗历来就注重画意的营造,如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其弟谢惠连)的描摹自然,以形似取胜,以及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唐朝诗人齐己的咏物诗《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雅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与情愫。诗中将早梅描写得清润素稚,抒情含蓄隽永,作者早年曾热心于仕禄,有着雄心抱负,然科举失利,才华不为赏识,故常有怀才不遇之感,诗中语言清润平淡,无雕琢之痕;突出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营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蕴意十分丰富。“意”与“象”应。“情”与“景”合,营造了美的艺术境界,

诗的意境美同样在柳宗元的山水诗中呈“诗画相通”之势,其早期《渔翁》《江雪》等诗歌,是历来西家所表现的主题,而柳州时期的山水诗,更是凭视觉语言凸现柳州山水所特有的质感,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图画,突破语言局限,显示语言的画意色彩,柳宗元的“诗境”亦如“画境”,他的山水诗很少色彩鲜明和精心构图的画面,而是透过一个个鲜明意象,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传达特有思想,其重点不在画面构图,而是诗境的营造。

(摘编自王仁秀《浅谈诗与画的审美意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从本质上解决中国画的造型问题,应该更多地从营造画面意境入手,而不能只局限于手段方法的创新。
B.中国画的造型和造境不是并行的两个概念,造境是造型的发展阶段,它是超越客观描绘物象形态的更高境界。
C.每个古汉字由众多表意的笔画组成,其中空白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意境,耐人寻味。
D.诗与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即诗可以借助文字来描摹画境,而画则用笔墨和色彩来表达诗境,二者联系密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西方在造型上现念不同,这也就解释了很多绘画初学者在学习了写实性素描之后,就无法创造出中国画的原因。
B.霍去病墓石雕没有过多的雕琢,留下了很多空白之处,以此凸显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可谓深得造境中留白艺术的精髓。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其中“一枝开”,既写出早梅耐寒的特性,也寄寓了诗人傲然不屈之志,画境鲜明可感。
D.柳宗元早期的山水诗画境十足,这是因他不重色彩和构图,而是通过对意象的刻画来营造意境,使诗画达到和谐统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角度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材料一中提到“中国艺术追求的是‘大象无形’的境界”,作何理解?请从中国画和诗歌创作的角度,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人类向何处去?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团结就是力量,共进才有未来。本届冬奥会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不久前,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国际政要名单正式公布。这份名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积极支持和热切期待。

(摘编自钟华论《同赴冰雪之约   共创美好未来——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

材料二:

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期如约举办冬奥会,30多位国际政要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充分说明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举措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满信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抗疫效率也是各国普遍做法,为全力精准做好冬奥会疫情防控,北京冬奥组委推出冬奥通手机应用程序。冬奥通应防疫要求,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可第一时间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构筑疫情防控数字防战

(摘编自钟声《构筑冬奥会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完美邂逅,北京冬奥会各个驻地和场馆洋溢着浓浓春节气氛,喜迎来自各国的冬奥客人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主媒体中心,冬奥组委专门为国内外记者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拜年活动,写福字,画脸谱、剪窗花,引来不少外国记者围观体验,在北京冬奥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餐厅为各国运动员们备上了饺子,春饼、烤鸭等中国传统美食,引爆每一个人的味蕾。

冬奥遇上中国年,欢天喜地过春节。各国奥运健儿齐聚北京,和中国人民一道,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然后,他们将代表各自的国家,奔赴赛场,为国家,为荣誉而拼搏。让我们共同见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见证东方古国最深情的祝福——冰雪消融、文明交融、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

(摘编自《冬奥遇上中国年,是一场怎样的邂逅》)

材料四:

20222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李克强、栗战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即将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奥会和夏奥会双奥开幕式的体育场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说,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开启了全球冬季运动的新时代,将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度登上新台阶,让中国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运动爱好者从中受益。

(摘编自《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及各种全球性问题复杂难解,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北京冬奥会的如期举办即为证明。
B.奥运会倡导和践行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表达了世界人民的心声。
C.“冬奥通”融合“北京健康宝”等必要防疫功能,为冬奥会疫情防控构筑起“数字防线”,可见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
D.在主媒体中心,冬奥组委特意为外国记者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拜年活动,让外国记者体验中国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下列对材料相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鸟巢成为世界上首座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双奥”体育场馆。
B.“冬奥通”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世界各国都利用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抗疫效率。
C.在冬奥村,各国运动员品饺子、烤鸭等中华美食,与中国人民一道欢度新春佳节,然后代表各自国家奔赴赛场。
D.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肯定了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已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率登上了新台阶。
3.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冬奥如期举办彰显中国实力”,北京冬奥会从哪些方面彰显了中国实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07-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合的内因。由此亦可反观中西文化的异同。按照18世纪西方美学家对于诗画差别的论述来看,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

可以说,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只是,此时的题画诗大多没有题于画面之上,但是诗与画彼此启发的萌芽慢慢显现出来。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地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面貌,传承至今。

中国人自古崇敬自然万物,顺应宇宙这行规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山水画为例,其诞生之初,在艺术功能上就与标记地理位置的地形图迥然不同。无论是南朝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还是王徽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都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以艺载道,托物言志的基调和方向,画家的情思和智慧时时隐现于山水作品中。

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化为中国人品性磨练、自身修为、知常达变、人格塑造的一种独特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式化语言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这一困境以及用两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引发广泛的讨论甚至批评。总的来看,对中国画创作状况的批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度强调西方绘画求真的技法,逼真有余,意韵不足;一味追求笔墨效果,缺乏真山真水的陶养,流于技术语言上的低水平重复;沉溺于传统文人画趣味之中无法自拔,不能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创作素材中融思创变,实现中国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

近年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题。探寻并传永中华美学精神,从诗画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无疑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艺以载道,文以化人。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跨界融合,使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典范。
B.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可表情达意,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
C.不同于标志地理位置的地形图,中国山水画的基调和方向为以艺载道、托物言志。
D.现在中国画发展遭遇瓶颈,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用西画的技法加以改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论证,最后揭示该观点的现实意义;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第三段引用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目的在于对王维的诗画艺术大加赞赏和充分肯定。
C.文章多处用名人观点,文献资料,增强论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文章的文化内涵丰富。
D.文章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按时代顺序展开论证,让史实说话,增强论证的层次感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跨界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B.所谓诗画合璧,就是画家用书法将自己或他人的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
C.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成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
D.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但不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2-07-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地球系统能量调整的过程。地球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地球表面被大面积的海洋覆盖,因此海洋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海洋中热量的变化,能够直接加热或者冷却空气,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并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更远区域的大气活动,进而对远程的天气及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变化状况。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之一便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当热带洋面温度超过26.5℃时,大量高温高湿的空气流入低压涡旋中心,这些空气在辐合上升的过程中释放大量凝结潜热,为台风提供了初始能量。台风在热带海洋上生成以后,通常一边高速旋转一边向陆地移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动能,因此台风要维持并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海洋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汽和热量。全球每年生成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其中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目最多,因此我国也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根据其变化周期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几个季节或者几年以下的年际变化和10年以上的这种长期的年代际变化。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的影响。热带太平洋是影响全球年际气候异常的主战场,其海温变化主要呈现27年周期的冷暖位相转换,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别对应我们熟知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根据热带太平洋海温增暖(变冷)中心的位置,厄尔尼诺、拉尼娜又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种。当传统的东部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不仅能够影响沃克环流引起热带大西洋、印度洋海温的增暖,还容易激发大气波动,将能量向更远的地方传播。例如引起北美冬季气温出现东北暖、西南冷的分布;使得亚洲夏季风减弱,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但是中部型厄尔尼诺,在上述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因此,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的气候影响也是目前学术界深入研究的话题。拉尼娜产生的气候异常基本与厄尔尼诺相反。

由于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的海温变化呈现出6080年周期的年代际冷暖位相转变特征,因此在影响年代际气候方面,大西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时,会引起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欧亚大陆所有季节气温偏高,海陆温度差异在夏季增强,冬季减弱,因此亚洲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冬季的显著增暖就与大西洋海温处于暖位相有关,是人类活动和北大西洋海温增暖相叠加的结果。随着未来北大西洋海温转入冷位相,我国冬季变暖趋势有望放缓。

海洋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有着巨大的热容量,能够吸收和存储大量的热量。海洋面积辽阔,海水蒸发能够输送大量的水汽进入大气层。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含量的分布。海洋和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影响天气和气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海洋是天气气候的主导者毫不为过。但是气候变化也对海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温升高、海洋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环境的变化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天气气候异常,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节能减排,减缓海洋环境的变化,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刘婷《海洋,天气气候异常背后的主导者》,《气象知识》20217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地球系统能量调整导致天气气候变化,而海洋中热量的变化会对远程的天气及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B.一个区域短时间内大气变化状况称为天气,海洋影响天气的典型途径就是热带海洋对台风生成和发展的影响。
C.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称为气候,根据其变化周期长短,可将其分为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气候两种。
D.中部型厄尔尼诺与传统型厄尔尼诺在相同区域引起的气候异常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引起学术界关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直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储热器”“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台风的胚胎”,这些语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B.我国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全球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尤以西北太平洋数目最多,而我国正处于太平洋东海岸。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洋对于年际气候和年代际气候均有着重要影响,作者分别举大西洋尤其是北大西洋和热带太平洋这两处海洋进行说明。
D.作者先总说天气气候变化与海洋的关系,再从天气和气候两个角度分别说明海洋对天气及气候异常的影响,最后又作了总结,论证结构非常清晰。
3.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文末画横线句子所作推断成立的理由。
2022-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诉材料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B.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2022-07-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学校的近旁,你有时会看见学生们带了些玻璃器,在春水灌溉过的稻田中,或路旁清水的池沼里的水草间找寻些什么。他们是在找寻水螅。水螅是不引人注意的着生在水草等处的小生物。它的身体像条橡皮管,底下蒙住的,上端有一口,口旁生着六条或更多的触手。它的身体细到像针一般,只有几分(1分等于0.0033米)长,颜色普通淡褐色,但也有绿色的。它是小动物,用触手捕食更小的动物吃。它的身子和触手会伸长,也会缩短——缩短到像一个线结。如果把它捉来,养在平边的,即方形或长方形的培养器内,放些水草和水蚤进去,置在近窗口处,它便生活在向阳的一面,可以观察它的生活史。

这些小生物被人看见,据科学史上的记载,早在1702年。当时有一个荷兰人,叫雷汶胡克的,用了简单的显微镜,察见了许多小东西,水螅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它被人详细地研究却是在1740年以后。那时有一个日内瓦人叫忒兰勃利,在海牙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在离海牙约莫三里路的乡下池沼里,因找寻水生昆虫看见了水螅。他当它是一株小植物,他当它的触手是一朵花。他知道植物中如含羞草是会动的,水螅这种小植物会运动,自然没有什么奇异。他把它取回,养在玻璃缸里。但是水螅不但会运动,而且会移动。它会弯下身去,生触手的一端吸住支持物,一面提起基部,移一点路,再固着于别一处。忒兰勃利见它在玻璃缸内移动了。遂觉得它不是植物。一定是动物。他又做了一个试验,把水螅直切为两段,经过一个时候,他见下半截的上端生出触手,变成一个完全的水螅。他不晓得动物会有这样强的再生力,单知道植物是会出芽枝的,这种现象,使他相信水螅是植物。 又一回,他看见水螅捕食一个小水蚤,他遂又相信它是动物。又一次,他看见它抽出芽来,又以为是植物。又一次,他看见它生出一个卵,他又以为是动物。水螅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忒兰勃利的心中盘旋着,没法解决。

忒兰勃利的试验不止此,他还把一个水螅直劈为四条,每条变成一个完全的水螅,他又把它切成几片,拼合起来,做成一个七个头的水螅。但在科学上,像忒兰勃利那样做细巧的试验的人是不多的。人们找寻水螅,把它培养起,放些水蚤给它吃,目的是观察它的生活史。看它怎样从体侧突起芽头,芽头怎样生出触手,怎样脱落之后成为一个新个体,又怎样近基部的体侧突起来,成为一个临时的卵巢,产生一个卵。又观察那卵如何发育为新个体。它的触手上近人已知道有一群群的刺丝胞,能射出标枪,投中水蚤,它就麻痹,更弱小的小虫就会死去。

这标枪忒兰勃利没有看见,他只见它吃水蚤或昆虫的小幼虫,及鱼和鼓虫不吃水螅,咬一咬便吐掉。从前使忒兰勃利眩惑过的水螅为什么有的褐色有的绿色的问题,近来也已知道了一点。近来知道绿水螅体中的绿色不是它自己固有的颜色,而是生活在它的体中的一种小绿藻。如果把绿水螅的卵放在暗处发育起来,没有小绿藻加入时,就会成为白水螅,并不现绿色。这样的小动物体内还有别种生物住着,真有点奇特。

水螅的生活史近来已经知道得很明白了,它和薮技虫、水母之类为同类,是腔肠动物的一种。这类动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海里,只有少数移住到淡水中。只是很可惜,培养者虽极注意培养水螅,可是少有能够生活到两年以上的。它如生活在自然中,生命大概还要长,养在培养缸中促短了它的生命。

(摘编自周建人《水螅的故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科学史上的记载,十八世纪初期,荷兰人雷汶胡克观察到了水螅,但是水螅被人详细研究是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以后。
B.水螅再生能力很强,忒兰勃利曾把一个水螅直劈成四条,每条都成为一个完全的水螅,而且切片组合能做成七个头的水螅。
C.水螅的颜色一般是淡褐色,也有绿色的,但是,这种绿色的水螅本不是它本身的颜色,而是因为里面寄生着小绿藻。
D.材料第三段写人们观察水螅的生活史,连用了四个“怎样”,这表明人们与忒兰勃利一样,都对水螅做了细巧的试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从学生在水中寻找东西写起,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也使本文具有生活趣味,并引出下文对水螅的介绍说明。
B.材料第二段详细地说明了忒兰勃利判断水螅是植物还是动物观察实验的过程,表述严谨,文字准确,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水中,但是,移到培养缸中的水螅很少有生活到两年以上的,作者对此种行为进行了批判。
D.材料语言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如“它的身体细到像针一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水螅身体细长的特点。
3.有人认为将标题“水螅的故事”改为“水螅”更合适,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观点与理由。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诗近百年的最大教训之一是在诗体上的单极发展,一部新诗发展史迄今主要是自由诗史。自由诗作为“破”的先锋,自有其历史合理性,近百年中也出了不少佳作,为新诗赢得了光荣。但是单极发展就不正常了,尤其是在具有几千年格律诗传统的中国。考察世界各国的诗歌,完全找不出诗体是单极发展的国家。自由诗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潮流,但是,格律体在任何国家都是必备和主流的诗体,人们熟知的不少大诗人都是格律体的大师。比如人们曾经以为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写的是自由诗,这是误解。就连他的著名长诗《列宁》,长达12111行,也是格律诗。诗坛的合理生态应该是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两立式结构,双峰对峙、双美对照。

自由诗急需提升。自由体诗人也要有形式感。严格地说,没有形式感的人是根本不能称为诗人的。西方的“诗”字源于古希腊,原意是“精致的讲话”,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与之相似。自由诗是舶来品,它的冠名并不科学。并没有自由散文、自由小说、自由戏剧,何况以形式为基础的诗呢?凡艺术都没有无限的自由,束缚给艺术制造困难,也正因为这样,才给艺术带来机会。艺术的魅力正在于局限中的无限,艺术家的才华正在于克服束缚而创造自由。当自由诗被诠释为随意涂鸦的诗体的时候,它也就在“自由”中失去了“诗”的本性。自由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新变,但是要守常求变,守住诗之为诗、中国诗之为中国诗的“常”,才有新变的基础。提升自由诗,让自由诗增加对于诗的隶属度,驱赶伪诗,是新诗“立”的美学之一。

格律体新诗的成形是另一种必须的“立”,近年在艺术实践和理论概括上都有了长足进步,除了必须是诗(绝对不能走唐宋之后古体诗的只有诗的形式而没有诗的内容的老路)这个大前提外,格律体新诗在形式上有两个美学要素:格式与韵式。格式和韵式构成格律体新诗的几何学限度。所谓格式,就是与篇无定节、节无定行、行无定顿的自由诗相比,格律体新诗寻求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诗体。可以预计,随着艺术探索的进展,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有较多的人习惯欣赏和写作的基准格式出现,而这正是格律体新诗成熟的象征。说到韵式,现代汉语的“十三辙”是比较公认的断诗韵锨,使断诗押韵有了依据。布韵方式就很多了,各有其妙。

格式和韵式是相互支持的,是诗的节奏的视觉化和节奏的听觉化。王力先生在《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上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的问题》。他说:“仅有韵脚而没有其他规则的诗,可以认为是最简单的格律诗。”

这话讲得不对。自由诗领军人艾青先生就在1980 年新版的《诗论》里加上了一句话,自由诗要“加上明显的节奏和大体相近的脚韵”。自由诗不少都有不规则地松散地押韵,但这些没有格式的诗还是自由诗啊。

在诗体上双极发展,漂泊不定的新诗才能立于中国大地之上,才能适应民族的时代的审美,在当代诗坛上充当主角,毛泽东的“以新诗为主体”的诗学主张才能真正实现。

(摘编自吕进《重破轻立,新诗的痼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诗作为“破”的先锋,有历史的合理性,为新诗赢得了光荣,其成就超过了格律诗。
B.自由诗被解释为一种可以随意涂鸦的诗体的时候,就失去了“诗”的本性,而急需提升。
C.自由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新变,近百年中也出了不少佳作,但它已退出了世界的潮流。
D.格律体新诗寻求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诗体,格律体新诗的成形是新诗美学确立的标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列宁》的例子论证不少大诗人都是格律体的大师的观点。
B.文章把古希腊对“诗”的理解和孔子对“诗”的理解进行类比,论证自由体诗人也要有形式感的观点。
C.文章在阐述格律体新诗在形式上的美学要素时,分别从格式和韵式两个有联系的角度进行论证。
D.文章有破有立,先批驳王力的观点,再引用艾青的话佐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有韵脚的诗不是自由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体的单极发展是新诗近百年的最大教训之一,中国新诗发展史主要是自由诗的历史。
B.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双峰对峙、双美对照,这种两立式结构才是诗坛的合理生态。
C.艺术无绝对的自由,束缚给艺术制造困难,束缚自由诗的内容,才能创造机会,产生佳作。
D.格式和韵式是诗的节奏的视觉化和节奏的听觉化,这二者是格律新诗成熟的两个要素。
2022-07-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启蒙是乡土文学影响乡村的最主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启蒙。从鲁迅开始,疗救大众、启迪民智成为乡土书写的最主要目的。作家们书写乡村的主要方式是展示乡村的黑暗和愚昧,进而呼唤和激发其觉醒。这当中并非不包含作家们对乡村的关注和同情,但毫无疑问批判是最基本的主题,且这种批判的重心不是在现实,而是在深层的乡村伦理文化。鲁迅曾明确表达了《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作家们的创作目的是让社会大众认识到乡村问题的根本症结在其文化伦理,所以,改变乡村的关键和根本,是以现代文明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和取代。可以说,思想启蒙引领着中国乡土小说创作,主导着其基本方向。

思想启蒙之外,政治启蒙也是很重要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乡村破产的景象。茅盾等左翼作家希望以此为契机,以文学的方式来唤醒农民,呼应现实的革命潮流。这一时期,作家在创作中更多地展示乡村的现实艰难和疾苦,积极书写那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农民,将“躁动”“变革”作为书写的核心。茅盾的“农村三部曲”、王统照的《山雨》、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思想启蒙乡土文学与政治启蒙乡土文学存在一定差别。前者的重心在文化,而后者的重心在现实。前者对乡村社会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后者对乡村社会的批判是选择性的,其中也包含部分的肯定——对于已经初步觉醒的农民(主要是青年农民),以积极而正面的态度书写其精神和行为。同为政治启蒙乡土文学,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也有差异,如茅盾的《春蚕》的叙述基调沉重压抑,而叶紫的《丰收》则表现出激情和鼓动性。

当然,思想启蒙文学与政治启蒙文学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一致性。比如,在叙述姿态上,它们都是由上到下的俯视方式,作家们基本上是站在乡村之外来看待和书写乡村的。这些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意图色彩。作品中虽然有现实,但因其主要是为某一思想观念服务的,故缺乏对乡村现实真实全面的展示。另外,艺术表现方式都是现代方式,与农民的阅读接受习惯有着较大距离。这些作品虽然以启蒙为目的,但其潜在读者对象并非是乡村社会的农民,而是具有现代文化的知识分子。

启蒙乡土文学之外,另一种影响乡村社会较深的是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其主要特点是直接书写乡村现实运动,并试图以文学的方式影响和促进这一运动,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七年文学”(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文学)。这一时期的中国乡村正在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的生活和观念都受到影响。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他们不再居于乡村之外,而是直接投入到乡村现实之中,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现实运动进行宣传和鼓动,从而深度介入乡村变革。比如,周立波、赵树理等很多作家都在现实生活中落户于乡村,真正深入到生活第一线。在思想观念上,作家们具有强烈的现实介入意图。如柳青的《创业史》就体现了与时代思想的高度契合:“写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战胜资本主义自发思想,集体所有制如何战胜个体所有制、农民的小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说,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与政治启蒙乡土文学具有一致性——希望以文学来感召农民、启迪农民、呼应现实。但是,它们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直接深入乡村内部,全面细致地描写乡村现实运动,也较广阔地展现了乡村生活场景;叙述的主要基调不是批判,而是肯定和赞颂;以农民为潜在读者,在文学形式上更为贴近农民的阅读习惯,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摘编自贺仲明《乡土文学与乡村现代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启蒙是乡土文学影响乡村的主要方式,从鲁迅开始,疗救大众、启迪民智成为乡土书写的主要目的,作家对乡村不再同情,而是批判。
B.思想启蒙乡土文学对乡村社会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政治启蒙乡土文学对乡村社会的批判是选择性的,如对青年农民的部分肯定。
C.思想启蒙乡土文学和政治启蒙乡土文学的作家们使用的艺术表现方式都是现代方式,所以其作品缺乏对乡村现实真实全面的展示,缺乏现实。
D.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以“十七年”文学为代表,作家直接投入乡村现实,期待通过作品对现实运动进行宣传和鼓动,深度介入乡村变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鲁迅对《阿Q正传》创作意图的表述,是为了论证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目的是思想启蒙。
B.文章辨析了思想启蒙乡土文学与政治启蒙乡土文学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论证较深入,具有思辨性。
C.文章举茅盾、王统照等人作品的例子,论证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D.文章将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与政治启蒙乡土文学进行对比,论证了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等左翼作家希望抓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村破产的契机,以文学的方式来唤醒农民,呼应现实的革命潮流。
B.茅盾的《春蚕》对乡村社会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叙述基调沉重压抑,而叶紫的《丰收》表现出激情和鼓动性。
C.“十七年”时期,周立波,赵树理等作家都在现实生活中落户于乡村,他们的创作观念和方式有较大改变。
D.柳青的《创业史》属于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叙写了集体所有制如何战胜个体所有制和农民的小私有制等内容。
2022-07-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