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9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意盎然,到“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壮阔悠远,从《诗经》里“其叶牂牂”的东门之杨,到《逍遥游》里,树木寄托的是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然的情与意,是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文化的共同遗存,,而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保护古树名木,要讲好古树故事,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价值。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安徽黄山的迎客松,这些古树穿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塞罕坝的落叶松,大漠深处的胡杨林,种子“飞”上太空的普陀鹅耳枥,这些名木记录着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印记。应,讲好并传承好这些故事,它们真正成为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棵棵树、一片片林,更是通过古树名木的保护,延续文化传统、传承发展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1.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让我说,我们应该这样做。
B.她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C.我的失误让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
D.他总是先人后己,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上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想到藤野先生,鲁迅就感觉增加了勇气,继续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
B.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C.每逢暮春时节,杜鹃花盛开,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居起”,据说就是杜鹃。
D.“希望工程”是由团中央发起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的一项公益事业。
3.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024-05-15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位堂姐去年刚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找了工作,从除夕到元宵,每拨儿拜访的亲戚都要关心她几句。往年总是皱眉沉默的堂姐,今年却是 A :“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器进入中国……”

她讲了几分钟才停下,大家没听懂,扭头看看,亲戚们感觉好像有点 B ,但他们纷纷不再追问,甚至有人点头称赞:“不愧是大城市回来的大学生,越来越会讲话了,工作了是有点东西!”

这就是最近年轻人开发的面对亲戚新技巧——“已读乱回”,就是说一大堆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并没什么逻辑关联的话,堂姐说的那段话就是照抄了网上最火的一段文本。

走亲戚、相互问候,原本应该是 C 的,但总有人听到亲戚的问题时感觉像是在被“拷问”,感到压力重重、焦虑不安,担心给亲戚留下不好的印象、被亲戚看不起,甚至有时候亲戚发表了不合理的评价,他们也会委屈自己、不去反驳。

……所以,对人际敏感者来说,不再把亲戚当自己的考官,才能让自己身心健康。

其实,也不怪年轻人敏感,每年的亲戚聊天,本来就难免涉及到一些“尴尬桥段”。过往常见的如:长辈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以人生经验对晚辈进行询问、说教,将自己为人处事的“思考”和“感悟”一股脑“灌输”给晚辈。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年轻人比起长辈来反而更容易掌握新技术,并能利用掌握到的新技术看到更大的世界。在长辈的神秘感逐渐消解的同时,每年亲戚聊天时,年轻人聊起网络热梗等话题,反而是年轻人显得更“厉害”。

而所谓的“已读乱回”,可能是摆脱过年期间的人际敏感的方法中更为平衡的一种选择。“乱”回“乱”讲,像是在数学卷子证明题上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语文作文题上画画,(       )。这样的回应,既解构了亲戚提问的严肃性,又能将问题糊弄、应付过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四处引号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含义   反语   特殊含义   引用
B.特定称谓   反语   特殊含义   反语
C.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   强调   反语
D.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强调   引用
3.文中第五段“……”部分省略的内容被打乱了,下列对该部分语句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针对成年人群体的研究发现,
②当我们还是孩子、是学生的时候,
③还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④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⑤人际敏感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易感因素,
⑥往往对我们有利。
⑦对家长、老师的评价保持敏感,
A.④⑥①⑤②③⑦B.④②⑦⑥①⑤③
C.⑤④②⑦⑥①③D.④①⑤③②⑦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80个字。
5.请在文中括号中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15个字。
2024-05-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室内到户外,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到地铁、公园、商场,。人头攒动的地铁车厢,可能变身穿行在地下的流动艺术展;熙熙攘攘的商场中庭,也能举办一场小而美的展览活动;历经沧桑的历史街区,在艺术的装点下,碰撞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别样韵味。如今,漫步城市街头,或许就能在下一个转角与艺术不期而遇。

让艺术进驻生活场景,在城市改造中,艺术空间的拓展,既要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过去,深圳的拓荒牛雕像凝聚了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像讲述了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故事。现在,艺术与城市的融合,也需要在彰显城市独特品格、涵养城市精神上下功夫。最近,西安地铁举办地铁遇见博物馆展览,通过文物复刻品、文创产品等形式,展示周秦汉唐文物,尽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激荡着人们的文化自信。

_____③____。让城市成为开放的艺术馆,让文化流淌在城市的毛细血管,用艺术滋养城市的神经末梢,将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座座充盈着文化韵味的城市,也必将收获更多的认可认同,释放更多的自信活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上文画横线句中“小而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为国尽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C.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1) ,它们多是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自然是要首要保护的,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比较好保护。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民居没有独立的保护条例,而且民居是一片片城区,良莠掺杂,产权分散, (2) 。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城市保护的最大问题都不在名胜古迹而在民居。城市的老屋绝不仅仅是建筑,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中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这空间又绝非只属于过去。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 (3) 。从深远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它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形成一种强大和进展的文化与精神。割断历史绝不是发展历史,除掉历史更不是真正地创造未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卫这个历史文化空间值得深思。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段中“历史文化空间”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2024-05-15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4月模拟检测/济南市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两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家》,(1)背景是觉新妻子瑞珏难产去世前,(2)是妻子去世一段时间后。

(1)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①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______。然而同时他又明白他是不能够抵抗这一切的,他是一个无力的、懦弱的人。他绝望了。他突然跪倒在门前。他伤心地哭着。这个时候他不是在哭她,他是在哭自己。房里的哭声和他的哭声互相______。但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声音!

(2)“大哥,我不能够在家里再住下去了。我要走!”觉新一个人在房里,觉慧走进房来激动地对他说。天已经暗了,房里闪着灰白的光,电灯还没有亮。觉新坐在写字桌前,两手支着下颌,默默地望着桌面上的一个小镜框,里面嵌着他和瑞珏新婚时的照片。虽然屋里的光线不能使他看清楚照片上的面容,但是瑞珏的面貌早已深深地______在他的心上,②丰满的面庞,亲切的微笑,灵活的大眼睛,颊上两个浅浅的酒窝,似乎都在照片上现出来了。他含了眼泪地______着。忽然觉慧的声音打扰了他。他掉转头,看见了觉慧的光芒四射的眼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反抗     呼应          凝视
B.挣扎     应和          凝视
C.挣扎     呼应          注视
D.反抗     应和          注视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了排比手法,请说说它们表意及语调的不同。
2024-05-14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部分学校/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           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域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           。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           ,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押着唐的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湿润的水域。

④这真是人间仙境,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人间仙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给工人做饭吃。
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3.第3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5-1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深受青睐,公众有需求、行业有空间,发展前景不错。然而,有媒体此前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伪科学泛滥”被认为是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打着科学外衣的短视频更加让人难以辨别。伪科学内容充斥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浪费,更可能。比如,当反诈、自救等严肃知识被异化为收割流量的工具,很可能导致公众在现实中贻误宝贵的求救时机。

杜绝此类短视频,企业既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审核体系来“做减法”,又要通过加强对原创知识内容的保护等途径来“做加法”,进一步增加优质内容的呈现。同时,有必要为用户提供意见反馈渠道,,让伪科学无立足之地。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惩处力度,用切实有效的方式督促企业把好内容关、守好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当然,在享受短视频盛宴时,公众也要

1.下列选项与文中“做加法”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B.“神舟十二号”的三名宇航员将按计划返回。
C.尽管没说,但盲人“看”透了他的心思。
D.每个爱国者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大大的“中国”。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

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但既怕我受大个儿同学的欺侮,,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是去作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虽然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学徒,或者提篮沿街卖樱桃每天赚几百钱,。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地来了。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1.下列四处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不该丢掉好奇心,因为这颗星球上的缤纷生命还未被全部探明——差得远呢!
B.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克劳迪娅·戈尔丁
C.苦苦追求的总是得不到,得到的却根本不想要——这也许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D.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页面上,甚至放了一个调查——你有没有读过福瑟的作品?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了“极富的人”给“穷朋友”带来的压迫感。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赏析。
2024-05-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_________、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百姓_________,少年时他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_________的土地,他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他就对父母说,他要学农。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他是真正爱上了农业,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

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_________,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肝胆相照    颠沛流离    童山濯濯    处心积虑
B.肝胆相照    颠沛流离    满目疮痍    呕心沥血
C.相濡以沫    羁旅漂泊    满目疮痍    呕心沥血
D.相濡以沫    羁旅漂泊    童山濯濯    处心积虑
2.下列各句中冒号的作用,与文中“还摆出大道理”后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
D.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4-05-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来也奇怪,平时闲置不怎么看的书,被收拾着放起来后,突然就有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心情迫切,仿佛是酒鬼许久没有沾酒,酒瘾发作一般。于是,塞床下的箱子又拉出来,书桌下的箱子也打开来了……终于找到了心想的那本书,大喜过望,爱不释手,仿佛失而复得一般。如此反复,宿舍复又恢复到书巢的模样。看着满屋子书籍胡乱摆放的样子,心里反而窃喜起来。古人不是也有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的感叹吗?算了,不管了,仓库就仓库吧。

身在书巢,一颗躁动的心仿佛是安稳了,晚上睡觉也变得踏实了,就连一日三餐似乎也比之前两天有滋味。果然是           书巢大概是整理不成了。想起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车千》一诗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来,我把它改动了数字,变作宁可遭人嫌,不可居无书,然后找了笔纸认认真真地抄写下来,送给自己,恭恭敬敬地放置于书桌上——权当自己懒散或者说是一种不良嗜好的借口。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句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鱼和熊掌不可兼得D.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文段中作者将宿舍说成是“书巢”,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3.第二段文字中的破折号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4-05-1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