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9 道试题
1 . 前段时间东东为蚕宝宝寻找桑叶而大费周章。为了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他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家蚕最爱吃桑叶,而不爱吃其他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老师表扬东东的问题很有价值,并建议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实验探究。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槐树叶圆片杨树叶圆片?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为保证变量单一,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______等(写一点)。
(2)实验用的家蚕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_(选填:“孵化出一周的幼虫”或“刚刚孵化出的幼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家蚕最爱吃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基本都是家蚕取食________最多,于是他们得出了与假设一致的实验结论。
(4)东东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家蚕的味觉受体基因GR66与其食性有关。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有些GR66基因发生变异的蚕宝宝会出现“味盲”现象,除了吃桑叶以外,还爱吃苹果、梨、玉米、大豆、花生甚至面包等其他家蚕拒吃的“零食”。这一研究结果解释了“家蚕爱吃桑叶”这一行为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5)做完实验后,你认为同学们应怎样处理这些蚕宝宝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1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1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D.可用清水培养进行对照
3 . 回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2)本题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 _______,A装置与B装置就组成了_______实验。
(3)待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___值为实验结果,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探究“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给鼠妇提供阴暗干燥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土壤湿度是影响鼠妇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_因素。
(5)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要足够数量,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
(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
2023-12-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针对“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展开探究:将一个新鲜面包分为两等份,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分别装入A、B两个相同的培养皿中盖好。将A培养皿放入冰箱保鲜室(温度4℃),B培养皿放在餐桌上(温度30℃),观察记录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少许发霉

霉菌增多

B

没有发霉

少许发霉

很多发霉

非常多霉菌

长满霉菌


(1)将一个面包分为两份且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_
(2)将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的目的是:使面包充分接触空气中的____________
(3)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对霉菌的生活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适宜的温度________(填“不利于”或“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2023-12-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对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薄荷、青椒、柠檬)对蚂蚁的驱除效果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4个大小相同的加盖玻璃容器(分别标号为A、B、C、D),在容器中央各滴一滴蜂蜜;
②在B、C、D的蜂蜜周围分别滴加1毫升薄荷、柠檬和青椒的汁液;
③每个容器中都放入15只经过饥饿处理的同一蚁穴的蚂蚁,统计蚂蚁最初靠近蜂蜜的时间。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组别

最初靠近蜂蜜的时间

A(蜂蜜)

第2分钟

B(蜂蜜+薄荷汁)

第10分钟

C(蜂蜜+柠檬汁)

第20分钟

D(蜂蜜+青椒汁)

第24分钟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2)请说出实验中为控制单一变量所采取的一项措施:___
(3)A组的作用是___,容器中放入15只蚂蚁的目的是___
(4)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__
(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对蚂蚁的驱除效果最佳。
2023-12-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菜香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此探究实验分为以下步骤:
(一)提出问题: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是先天性行为吗?
(二)作出假设:       
(三)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①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卷心菜等)的叶片上找有菜粉蝶虫卵的叶片,带回实验室。
②如上图ABCD所示,将带有虫卵的叶片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再分别放入不同种的植物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四)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菜青虫只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针对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中设置了许多个烧杯(ABCD),除叶片不同外,其他条件都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3)烧杯中采集的带有虫卵的叶片上只保留一枚虫卵是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4)该探究实验不可以用长大的菜青虫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_____
2023-1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提到蜜蜂,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香甜的蜂蜜、六边形的巢穴和穿梭于花丛间的忙碌“身影”。在自然界中蜜蜂不仅是酿造者、建筑师,更是传粉“使者”,需要传粉的植物中有90%都依赖蜜蜂传粉。近年来研究发现,蜜蜂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如气候变化使一些植物提前开花,导致蜜蜂采蜜时间和蜜源植物花期不一致;农业生产中杀虫剂的使用不当可能会直接杀死蜜蜂;土地用途的改变导致蜜蜂栖息地减少;外来蜂种的引进可提高作物产量,但会争夺本土蜜蜂的蜜粉源。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科研人员从不同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如下文),成果可观。
①研究蜜蜂形态结构和访花行为;
②研究蜜源植物的种类和开花特征;
③研究蜜蜂巢穴结构,并进行仿生学应用研究;
④研究杀虫剂对蜜蜂发育的影响。
除了专业研究之外,不同社会角色都应关注蜜蜂等传粉昆虫的保护工作,这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每年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今年的主题是“‘蜜’切参与——发展农业生产,保护传粉昆虫”,以此来呼吁人们积极参与,为保护蜜蜂等传粉昆虫做贡献,共同构建“蜜蜂友好型”社会。
(1)研究蜜蜂需要先了解它。蜜蜂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______动物。
(2)蜜蜂采蜜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是一种_______行为。蜜蜂可以通过表演“圆形舞”和“8”字形舞蹈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是蜜蜂通过______(填“动作”“声音”或“气味”)在传递信息。
(3)外来蜂种和本地蜂种间存在______关系,在引进外来蜂种时需要考虑生态安全。
(4)为解决“蜜蜂采蜜时间与蜜源植物花期不一致”的问题,可以从文中所示的_______(填序号,多选)进行研究。
(5)不同社会角色都应“蜜”切参与到保护蜜蜂的行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些什么?(至少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使骨的脆性增加而造成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1/3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为探究“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1)实验选取20只大小相近的雄性______(“健康”或“患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进行____个重复实验。A组的处理是______,B、C、D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训练。
(2)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_____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提高最有利。判断的依据是在此运动强度下,_________
(3)为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症,请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从运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2023-1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根据这一问题,生物学习小组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香菜属于伞形科)

步骤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第二步

用白菜汁浸润过的滤纸

用菠菜汁浸润过的滤纸

用香菜汁浸润过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1只

第四步

观察记录结果

数据处理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三组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组实验中用的滤纸的大小是否应该一样?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数据显示,孵化后的菜青虫只取食____________,则说明菜青虫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由______________控制。
(5)本实验的设计步骤中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我国水资源紧缺,研究节水灌溉技术迫在眉睫。分根交替灌溉是节水灌溉的一种模式。它采用塑料膜将根分成左右两个区,使两侧根系交替保持湿润和干燥。该模式下,植物始终有部分根系处于相对干燥状态,这种状态能刺激植物生长,并有效调节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从而减少无效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请根据研究过程回答:
(一)研究人员对不同灌溉方式下甜椒光合速率日变化做了测定,数据如图1所示。

(1)实验设置“常规灌溉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分根交替灌溉模式下,光合效率两次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比常规灌溉要早________小时。光合效率达到第一次峰值后出现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严重,导致气孔关闭,影响________气体的吸收。
(二)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灌溉方式对甜椒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测定了如图2所示的气孔导度日变化。
(3)两种灌溉方式的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相近,但________灌溉方式气孔导度先到达当日低点,减缓了植物的________作用,使植物在同等时间内失水更少。
(4)综合上述研究过程,分析分根交替灌溉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原因:________
2023-1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