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朝形势图商朝形势图

夏朝形势图

——出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商朝形势图

——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商周时期青铜器为典型的文明成果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列举商朝和周朝代表。
(2)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反映的历史现象。
(3)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小红同学认为,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2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图三《春秋争霸形势图》
诸侯国改革者改革内容
邹忌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
吴起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裁减冗官,选贤举能
公仲连选能举贤,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商鞅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编定户口
图四《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指的是什么?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4-02-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用的铁制农具有犁、锄、铲、镰等。常用的铁制手工业工具有斧、削、锯、锥、凿、锤等。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在农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牲畜成为必要。春秋时期用牛耕田,已经是人们习见的事。

一一白至德编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一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铁器和牛耕的应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及对战国时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术流派,并简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2023-09-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七年级3 班某学生在学完以下几课内容后,将已学内容的中心主题归纳为(     
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百家争鸣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大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03-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
6 . 某小组在历史单元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图是他们展示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他们汇报主题是(       
夏商西周的更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7 . 社会的大动荡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体现在(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道教的兴起C.“焚书坑儒”政策的实施D.太学的创办
2023-07-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像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二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材料一文字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东周到西汉,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与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建议有关?
(3)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可以怎么做?
2024-01-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小郭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1)请补齐笔记本一内容。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六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远古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原始农耕生活;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夏商周时期;北方民族大交融;百家争鸣;三国鼎立;史前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3-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的大变革B.国家逐步统一C.社会动荡变化D.民族融合加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