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67 道试题
1 . 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历史上的水陆交通”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及提出的问题,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
(一)以下是第一组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陆上交通建设的部分史实。
时期史实
秦朝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网;开凿A,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把有着灿烂文明的区域如珍珠般串联起来。
隋唐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隋朝修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元朝在全国设置B,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千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两处的交通设施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交通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二)第二组同学搜集了以下有关水上交通“郑和下西洋”的图文资料。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行程:
去程:由长乐至忽鲁谟斯,行船时间共139天。
返程:由忽鲁谟斯至太仓,行船时间共103天。
整个行程从1432年1月12日到1433年7月7日,途中停留时间约10个月。
——整理自[明]祝允明《前闻记》

(2)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间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淡交通的发展对国家治理、经济交流、社会生活有何作用?
2024-05-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币制改革

材料二   父祖给武帝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是社会的繁庶下隐藏着许多问题,迫使武帝必有所作为……经济方面改革币制,下令禁止郡国私人铸币,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统一造五铢钱……西汉在武帝的时候走向了盛世。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铸造图一货币的目的和图二纸币发行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经济方面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成功的币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我国商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唐代以前,城市布局是一种方格状的坊市结构,到唐代,城市的扩大,居民的众多,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在一些城郊附近、交通要道、驿站渡口,形成了大的农村市场,这被称为草市。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因四川使用铁币不便,当地大商人就联合发行一种纸币,称作交子。明清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已经趋于形成,大宗商品被长途贩运而广泛流通,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品的地区性生产基地出现。因钞易为政府滥用,又在中西方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大量的商品流通需要有一种稳定的货币,于是民间渐弃钞不用,改用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唐宋以后社会经济新因素的成长,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向近代化的萌动,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首先是在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出现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有曲折,也有波澜,但始终具有不断向前的活力。

——摘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秦、北宋及明清货币的变化,简析影响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5-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活跃】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道德经》

图一图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作什么?并指出图二反映的老子的理念。

【政治统一】

材料二   昔秦……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2)材料二中是谁“蚕食天下,并吞战围,海内为一”?为巩固统一、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推行什么制度?

【经济发达】

材料三   丁同学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

时期北宋
语文《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历史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
地理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科技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3)据材料三、指出北宋货币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7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长城除了起防御作用外,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边防总兵蔡元报告说北口长城倒塌了许多,请求进行修补。康熙帝认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长城防御体系随着沿线商贸的发展,从军事功能上的封闭与防御逐渐转变为经济贸易功能上的开放与统一 ,形成了良好的贸易交往秩序体系。政治上的攻伐和竞争逐步被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互惠共赢所取代,这是我国历史朝着和谐稳定、各民族多元一体走向国家统一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实证。

——摘编自田林、王阳《民族融合:古代长城沿线的商贸往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修建长城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对修补长城一事持何种态度?请概括其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城承载的历史价值。
2024-05-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最初使用天然海贝作为货币;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各种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半两钱。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使用;明朝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部分)。


时期
学科
语文历史地理科技
北宋《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货币“演变”。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巩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____;与唐蕃和亲有关的____;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2024-05-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新疆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8 . 了解古代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有助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历史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

史料图片史料解读
案例1

       

其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祭祀用的美酒、美玉,代天子征伐用的红黑弓矢,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
案例2

               

南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始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州)。该印台四角描金,底部减地阳刻南郡侯印四字篆体。南郡侯印是西汉时期的官印。

材料二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

(1)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答出两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加强对地方管理制度形成的历史意义。
(3)选择一例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与发展的措施,说明其历史意义。
2024-05-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实施了什么政策?执政期间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
(4)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5-20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某校九年级历史社团分组探究“历史上的水陆交通”,请你参与探究活动。
小组名称朝代探究素材初步结论
第一小组秦朝A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沟通了楚地和岭南,巩固了对南方的统治。
汉朝B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物种、文化等交流,为之后打击匈奴,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打下基础。
元朝《元史·地理志》元朝地域辽阔,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各地联系,便于政令畅通。
明朝D展示大国风度,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请选取对应素材完善表格,并依据表格概括第一小组探究的主题:___________。

(2)通过探究,概括影响水陆交通发展的因素?
(3)第二小组探究主题是“水陆交通发展促进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请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阐释该观点。
2024-05-20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