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材料二反映的是武帝实行的哪一历史措施?并分析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材料三:



(2)请写出材料三中《史记》的作者及开创的体例,并写出医圣是指我国古代哪位医者及他的代表著作。

材料四:



(3)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请写出其中两条改革措施。图2中人物在中日交往中有何事件?

材料五: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五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

材料六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2023-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某同学判定图一疆域为西周,图二为秦朝,从地方制度角度说明其判断理由。

材料二: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3)西汉王朝在A地设置的官职是什么?汉武帝时期哪一历史人物出使该地区?

材料四:史书上关于“汉武帝”有如下记载:如武帝……不改文景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汉武帝)穷奢极欲,……内侈宫室,……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两部史书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有何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2023-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从他的治国措施来看,他采用了战国时期哪一学术派别的思想?

材料二: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了哪一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另据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问题?(两点即可)

材料四:据《史记》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材料四中《史记》的记载涉及哪一历史事件?
(5)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2022-07-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周克盉,盉盖内侧及器沿内侧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

材料二   2002年6月,考古队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1号井发现秦简,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并无“洞庭郡”的任何记载。里耶古井出土的公文简牍中却频繁出现“洞庭郡”这个行政地名。里耶秦简是用明确的文字颠覆了历来对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

——某门户网站



(1)材料一中文物的记载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用该文物来证明这一制度的存在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秦朝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请简要说说秦简的史料价值。
(3)综上所述,我们在运用各类史料探讨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5 .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四:《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五: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却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从此以后,我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与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诸侯对周天子要承担哪些义务?
(3)从《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与西汉的哪一制度有关?“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五,你认为评价古代帝王应遵循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2023-03-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朝组建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之下设县,县下设乡、里。这就建构了从朝廷到地方多梯级的统治机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远不如元朝辽阔)……立(设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材料四   2011年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精心策划,隆重推出“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其中《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是重要内容。其记载清朝皇帝围绕台湾事宜颁发的各种谕旨。……其记载从康熙朝开始,清政府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自康熙统一台湾后,台湾的考生就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一直有固定的录取名额,档案中也有台湾县、凤山县考中举人的名单。还有记载台湾震灾、水灾情况及清政府进行赈济的奏折。

——《中国档案报》


(1)根据材料一(不得照抄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商鞅变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在地方实施的行政制度及高居“多梯级的统治机构”塔尖的职位名称。秦朝大力推行巩固统一措施,以什么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材料三中的“立(设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朝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有何创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政府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4)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前期政府治理台湾的措施。你认为2011年推出“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有什么现实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政府加强治理国家和维护统治需要注意什么。
2023-03-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阶段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为维护国家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关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他”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的哪套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特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为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写出汉朝这一时期推行的政策叫什么?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作什么?

材料三   《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十一月丁卯,诏“…没入为奴..-皆免为庶人”。十二月,诏…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刘秀在夺取天下之后,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修陵也要求简朴,令“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在他的影响之下,后宫也节俭成风。他不但自己节俭, 还要求大家都节俭。比如他曾下令要求薄葬。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

材料四   皇帝想要改变北方风俗,为此而特意召见文武群臣,问他们:“各位大臣希望朕远追商、周呢?还是想让朕连汉、晋都比不上呢?”咸阳王拓跋禧回答说:“群臣们都盼愿陛下能超过前王。”皇帝接着问道:“那么应当改变风俗习惯呢?还是因循守旧呢?”拔跋禧再回答:“愿意移风易俗,圣政日新。”…皇帝又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4)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他施行汉化政策后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022-04-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五四学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铜权铭文”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材料三: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材料一中“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中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为巩固统一,秦朝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三,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行政体制】

材料一:这一制度是秦代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起源于春秋时,秦、楚、晋等国初在边地设县,为具有军事性质之组织,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变为地方政权组织。秦统一后,在全国普遍实行。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组织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的历史影响。
【文字与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统一六国之年便立即推行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等一整套措施。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需要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俞伟超、高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字上的统一对 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交通体系】

材料三:秦朝建立后,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 输的交通体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能够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为形成这一“交通体系”秦朝统治者进行的努力。
2022-11-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进入秦汉,中国历史开始了第一个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当时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极为富足。除了像旱涝等自然灾害外,帝国约在70年中竟不寻常地没有遭受重大的动乱。

——费正清 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图一体现的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举措?
(2)材料一中图二和图三,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将汉初“安定、富足”的局面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汉初哪一政策有关?
(4)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实行经济大一统的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解决王国问题上采纳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创新举措?
(6)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
2021-12-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作业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