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巩固封建统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在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官职对官员进行监察?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驰(天子的马车找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情况,当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材料四   刘秀建东汉,数措并举稳局面;努力有回报,社会安定现治世。东汉后期多黑暗,君权旁落局面乱;反抗情绪民间蔓,振臂起史天下应。


(4)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局面”?(任举两例)东汉后期哪一现象造成“君权旁落局面乱”?
2022-1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之变】

材料一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1)依据材料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何变化?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2)材料二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结合材料,分析这项水利工程是如何造福人类、功垂千古的。

【政治之变】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立有军功的人,不论其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提到此事件的相关措施(至少写两条措施)。

【制度之变】

材料四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部分)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始皇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治驰道
二十八年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三十二年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地方创立了什么制度?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经济和军事措施。

【以史为镜】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面对重大变局,国家如何做方能脱颖而出?
2023-1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佰。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人教版《历史》教材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状况。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①“兼相爱, 交相利”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3)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革,学术思想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并提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同方案。下面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请将这些主张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儒家:________墨家:________法家:________道家: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思想流派与时代变革的关系。

材料五: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5)为了避免材料五中的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2023-11-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另据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四:据史书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于哪一年完成了“扫六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了哪一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两点即可)
(4)材料四中记载的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2023-09-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老师在授课时设计的课堂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
【泰灭六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请侯尽西来。”


(1)材料中“秦王”是谁?他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从他的治国措施来看,用了战国时期哪一学术派别的思想?
【加强统治】

下图所示



(2)该图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3)图中C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对后世有何意义?
【秦的灭亡】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请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商,脏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制刻涂墨,判为刑徙。


(4)秦朝的这些做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秦王朝“短命而亡”?概括说出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5)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2022-1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周成王封建鲁国,很重要的目的即在于使其“保彼东方,为周室辅”。齐国受封时,召康公也一再对太公讲:“天下诸侯,如果有不臣之心你皆可以征讨他,以辅佐周天子统治。”

材料二   秦帝国置百官,建立起官僚政府组织,分配职权,使他们互相钳制,统治人民,对皇帝一人负责。在皇帝之下最重要的官职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作三公。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所有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或调动,不世袭。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秦朝的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郡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之长官(称太守或守)全面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

——摘编自《秦汉郡县制度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1)材料一示意图中①、②两处分别对应的贵族等级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封建”的含义及其目的。
(2)材料二中“秦帝国置百官,建立起官僚政府组织”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公”的职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2022-11-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面图片所示



(1)图一说明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图中①处应填写什么?
(2)从图一可以看出,秦朝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
(3)图二、图三分别表明秦朝采取了什么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4)材料二中的“上”是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3-02-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汉武帝七十年间。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除自然灾害外,国内没有遭受重大动乱,国家极为富足。

材料三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四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材料五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中央集权制度"是谁首创的?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建立七十余年会如此繁荣和政府实行哪一政策有关?这一繁荣局面后世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臣"是谁?汉武帝接受了他提出的什么建议。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5)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2023-08-26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人说:“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下一统】

材料一   “秦诏版”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百代政制】

材料二   


【伟大工程】

材料三   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亡之论】

材料四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谁? “尽并兼天下诸侯”有什么重要意义?
(2)他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其中,在中央负责军事和监察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在地方实施的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3)根据材料二,写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5)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1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诏版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歼灭)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廿六年”是指公元纪年法中的哪年?写出材料中“皇帝”的名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建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是怎样加强对地方控制的。
(3)材料三中的二幅图,分别反映了杂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这位皇帝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023-10-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