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促进文明的进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权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患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弱,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娘,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摘编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史记》中记载着关于秦朝建立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观点:

博士淳于越认为:商周历经千年,大封宗室子弟和功臣作为王室的藩篱。现在陛下坐拥海内,然而宗室子弟却沦为匹夫,若有犯上之臣出现,陛下便没有了依托。此外,不遵守古制而能长久者,这是从来也没听说过的。

廷尉李斯认为:西周虽然大封宗室、然而他们的后代却关系疏远,以至于相互攻击如仇雠,诸侯之间更是相互征伐。现在陛下实现统一、大兴郡县、对宗室子弟和功臣们用赋税予以赏赐,这样也能够轻易地控制他们。让天下人不怀有二心才是治国之略,分封诸侯只会给国家带来纷乱。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斯认为秦国能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崇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2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大学中国史》记载:隋朝虽二世而亡,但能借鉴前朝经验,融汇南北之长,在制度层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与创制。随后的唐朝,在此基础上,传承发扬,扩充改进,使当时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

材料三   戴逸先生评论清雍正时期某机构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
(2)隋唐两朝的制度创新在历史上影响尤为深远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元朝有何创新?
(3)材料三中戴逸先生评价的是哪一机构?概括出这一机构的重要职能。
(4)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024-04-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构建历史,重庆八中九年级学生以史料类型为组别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   竹简是我国东汉前的常用书写材料,第一组成员对部分竹简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竹简名称

年代

记载内容

历史信息

郭店楚墓简

战国

共十八篇典籍,其中道家三篇、儒家十三篇、其他学说两篇。

战国时期楚国思想文化较为活跃。

迁陵洞庭郡

秦朝

洞庭郡下发给迁陵县的官方文书。

居延和悬泉里程简

西汉

从都城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至西域的30余个驿站信息及间隔里程。

浮屠简

东汉

在敦煌浮屠里(地名)举办佛教斋会活动的请柬。

材料二   《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是抗日战争期间分别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创办的机关报,第二组成员研读后发现两份报纸各有鲜明特色。

《新华日报》的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大量战地通讯,还有平民英雄的人物小传,根据地人的建设情况和生活采风等。每期报纸必刊载群众来信,还开辟了《团结副刊》,包括青年生活、妇女之路、工人园地等板块,集新闻性、大众性、趣味性于一体,对抗战起到了重要的动员作用。

《中央日报》上最新战况、国军战绩等战地简讯占据主要版面,侧重刻画国军中个体将领“以身殉国”的英雄形象,动员军人捍卫国家领土,号召青年抗日救亡。其副刊《中央副刊》所登作品大部分为专业的策论性文章,宣传国民政府的党政情况。

——摘编自曹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

材料三   第三组成员阅读了专著《创新赶超的范式嬗变》后,小懿同学根据内容制作了如下资料卡。

“后发国家实现自立自强的创新赶超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理想路径是从技术引进开始,历经复制性模仿、创造性模仿,最终实现自主性创新。”

——周代数《创新赶超的范式嬗变》

《后发国家创新水平模型图》

材料四   小丽同学运用该创新水平模型,对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

时间

阶段

概况

1949-1965

引进期

在长春、北京等地建立地方性生产基地,全面引进苏联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

1965-1978

起步期

全国范围内更多城市建设了汽车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卡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格局。

1978-2014

发展期

产品重心转为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汽车,汽车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4至今

成熟期

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在汽车智能化、品牌化方面坐拥巨大优势,销量连续七年全球领先。

(1)史料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请协助第一组,完成序号对应的表格内容。
(2)根据材料二,对比《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的不同(至少答出2个要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不正确。
A日本的大化改新属于成熟期的创新水平。
B19世纪中期,英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创新水平。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4-04-03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同姓)诸侯国比例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对官员定期的考核),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候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体现了这一制度的什么特点?该制度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另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管理还实施了其它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认识。
2023-09-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内地西藏班(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发现了大量的碳化水稻稻粒。


   

材料二:“燕侯旨鼎”是在北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如右图),意译是:燕侯旨继承爵位后第一次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赏给旨贝二十挂,用来做有姒的宝器。       .

——摘编自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

材料三: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1号井,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在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

据汉朝《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物证明了什么基本史实?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贾湖遗址与半坡遗址有什么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燕侯旨鼎”铭文内容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指出这一制度有何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地方采用什么管理制度? 根据材料,分析里耶秦简内容记载与传世文献有何不同?哪一个 可信度更高,为什么?
2023-09-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组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它们见证了秦朝的历史。

材料二 学者眼中的秦始皇

作者著作观点
翦伯赞《秦汉史十五讲》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国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秦始皇无休止地征发徭役,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人。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口,其中有200万壮劳力脱离生产。同时,秦始皇时刑法已经非常苛重,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从文字、制度等方面)
(2)从材料二表中任选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2023-11-11更新 | 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堇鼎               堇鼎腹内铭文
董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鼎腹内壁铭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的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     制度。

燕地是东北方民族南下的交通要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镇抚边鄙、捍卫王室的重要地区,所以周天子将同姓宗亲的召公封在这里。

—摘编自《北京通史》

材料二 当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之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秦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历史由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进入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秦的统一,对于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



—数据整理自《中国人口发展史》等


(1)将材料一画线处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中《北京通史》的记述,分析周天子把召公封到燕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人口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4-03-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史料①:西周克罍(léi)

       

史料②:《水经注》

史料③: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克罍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分封克为燕地诸侯的史事,为了解周代早期燕国的历史提供了材料《水经注卷十三》中关于燕地的记载:“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郡内设蓟、渔阳、涿、良乡、军都、居庸等县汉初,燕国辖地达6郡、87县。景帝时燕国被削去5个边郡,武帝时燕王刘旦 (汉武帝第三子),到了燕王(广阳王) 刘建(汉武帝之孙)时
体现了A          制度体现了B          制度体现了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度

材料二   2002年,我国湖南里耶古城(属秦代洞庭郡)出土了大量秦朝简牍

                              

里耶秦简

(A)秦代洞庭郡原属楚国故地。在此出土的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当地官署的文书档案,所用文字为秦字《秦隶书)
(B)秦简记载的土地类型有“垦田”“桑田”“槎(zhù) 田(农田耕作方式)”等
(C)秦简中的九九乘法口诀最短需要38项 (项:运算步骤)古玛雅需要190项,古巴比伦则需要1770项
(D) 秦简记载,秦朝大兴土木,设立名目繁多的刑罚,以至于刑徒不堪忍受而逃亡

(1)将材料一表格A、B处填写完整。材料一所示史料,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填写序号)
(2)阅读材料一,说出从西汉初年到广阳王刘建在位期间燕王封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参照表格的范例A,从材料二B、C、D三段描述中任选其二
材料推论
A秦朝在楚国故地使用秦字来书写官方文书,可推论:秦朝在楚国故地推行秦字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材料二反映的是武帝实行的哪一历史措施?并分析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材料三:



(2)请写出材料三中《史记》的作者及开创的体例,并写出医圣是指我国古代哪位医者及他的代表著作。

材料四:



(3)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请写出其中两条改革措施。图2中人物在中日交往中有何事件?

材料五: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五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

材料六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2023-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下列史料均出自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3、(始皇)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4、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从材料看,秦始皇“初并天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实行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具体是如何实行的?实行这些措施对秦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