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历代帝王都很重视对边疆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武帝采取有效措施使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材料三   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是清朝地区最高官职。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随后在伊犁河谷营建了惠远等九城。1871年,沙俄大举进犯伊犁,占领并彻底破坏了惠远等九城。1881年清政府收复伊犁。下面是伊犁将军府旧址景区照片及景点说明牌部分文字:

伊犁将军府旧址在新疆霍城县惠远城内,始建于1882年,坐北朝南。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院内有回廊,府门楼在西面,为二层土木建筑。后部有凉亭,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据史籍记载,将军府除将军公台外,还有印房(机要文件)、册房(图书)、粮饷处、营务处、驼马处、功过处,共有6个机构。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秦朝能“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主要是因为与过去相比,地方官员产生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举一例说明汉、宋两朝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地方权力坐大”。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为“伊犁将军府”景点说明牌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合理分析。
2024-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今年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材料二   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接受这一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是什么措施?

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024-02-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图(1)皇帝玉玺   图②雅典民主实施陶片放进法时的简外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筒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2023-10-26更新 | 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请你加入历史探究小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探究一:思想智慧】

材料一: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钱穆《孔子传·序言》

材料二:这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摘编自陈钦《大时代》


【探究二:社会文明】

材料三:

图1 写有秦律的云梦秦简

左图:1975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完成了藏有大量秦代竹简的11号墓的挖掘工作,这批被发现的秦简,称“云梦秦简”,共有1155支(另有数十片残片)竹简以近似小篆的秦隶书写,大部分清晰可辨。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编辑,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秦律、律文答问解释和治狱文书程式的记载。秦律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究三:科技之光】

材料四:



                    图2   造纸工艺流程图
【探究四:传承之任】

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孔子制作一张名片。(内容包括:朝代、身份、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时代”所属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时代最受统治者推崇的学派。
(3)依据材料三所示内容,你从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不得照抄材料)
(4)依据材料四回答,图2反映的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有何贡献?
(5)依据材料五,说说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的不断完善。

材料一

宜侯夨簋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   簋内底部的铭文主要记述周王查看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图,册封虞侯夨,将其迁至宜地为诸侯,赐给土地、城邑、人口、弓箭等

虢季子白盘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   盘内底部铭文主要记载了虢国(诸侯国)的子白奉周王之命在洛阳一带与猃狁(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周王设宴奖赏子白,并赐车马、弓失、斧钺以资勉励

(1)材料一中史料的类型是________,(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填序号)说出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制度并从内容、影响方面进行说明。

材料二

里耶秦简及简文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里耶镇发掘出土了三万七千四百余枚秦简。专家学者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而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传世文献里完全不见踪影,里耶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里耶秦简中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谈谈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   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机构,负责民政、军事等事务,由六七名长官集体决定政务,每一个官员都不能单独行使权力。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央命令,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之前由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的边远地区,元朝时也设立了行省,派官管理,与内地一样征收赋税、服役。元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摘编自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管理地方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4-01-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材料一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派禹治水,解除水患,并在年老时让位于禹。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整理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首领位置更替方式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关于西周灭亡的记载

①《清华简·系年》(能最大限度展现先秦古籍原貌的战国中晚期竹简)中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逐申后所生平王至西申,并围平王于西申,申侯联络西戎攻幽王,西周灭亡

②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通过烽火博得褒姒一笑,留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后又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平王),申侯怒,与犬戎攻幽王,西周灭亡


(2)结合所学,写出西周为巩固疆土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材料二中两则史料关于西周灭亡的记载有不同,按可信程度对其排序,并说出判断理由。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简表   

(这一制度)自秦朝至清朝,历两千余年,基本上都行之有效。经略边疆、稳定社会、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都在中央政府的指挥下运作,上下一体的有效管理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更有助于我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制度名称          
主要内容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

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汉武帝治国大事记(部分)

①公元前136年,设五经博士,教授《诗》《书》《礼》《易》《春秋》。次年,罢黜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
②公元前127年,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③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人,培养儒生官僚

④公元前118年,下令将盐业和冶铁业垄断为国有,由中央大农令进行统一管理

⑤公元前113年,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由中央上林三官统一铸造

⑥公元前106年,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4)仿照示例,从材料四中选择相关联的两个事件,提炼观,点并加以说明。(示例所选材料除外)
【示例】选择事件:④⑤
观点:汉武帝采取措施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说明:汉武帝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还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2024-01-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在材料一中的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

材料二   在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中这样记载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面临的问题

烦恼一:经过兼并战争,山东六国的国王都一个个变成了秦的阶下囚。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性的胜利,秦王(嬴)政认为,如继续使用号,远不足以显示其胜利者的威严及其至尊的地位。

烦恼二:秦始皇倚仗皇帝的无上权威,总揽朝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过,不管他怎样日夜兴作,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但总不能事事躬亲,包揽一切。

烦恼三:在全国范围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地方统治形式呢?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秦王嬴政如何解决烦恼一的问题?
(3)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秦王嬴政如何解决烦恼二的问题?
(4)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来解决烦恼三?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5)以上三个烦恼的解决,共同反映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024-04-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另据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四:据史书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于哪一年完成了“扫六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了哪一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两点即可)
(4)材料四中记载的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2023-09-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

材料一

左图为康侯簋,其内铭文记载:周成王时平定地方叛乱后,将康侯(武王弟)改封到商族故地“卫”做卫侯,镇抚商族遗民《史记》记载:“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殷商故地),杀武庚(商纣王之子) ……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即康侯)为卫君。”

(1)依据材料一,说出其反映的政治制度,分析该制度的作用。①和②都是研究周朝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写序号)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曾经以它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写出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析汉武帝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

材料四   孝文帝意识到本民族的落后与汉族先进文化的差别,为使北魏王朝能长久的稳固统治,立志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对汉人王肃予以重用,命其改革官制。王肃仿效晋制厘定北魏官制,太师、太傅、太保成为最高行政官的代称。各级官员的设置适应了中央、郡、县三级统治形式。

——摘编自杜士铎《北魏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制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2024-03-0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汉武帝七十年间。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除自然灾害外,国内没有遭受重大动乱,国家极为富足。

材料三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四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材料五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中央集权制度"是谁首创的?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建立七十余年会如此繁荣和政府实行哪一政策有关?这一繁荣局面后世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臣"是谁?汉武帝接受了他提出的什么建议。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5)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2023-08-26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