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制度的创新也为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历朝历代在制度的改革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四“(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清)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图三哪个机构是负责军事事务的?
(2)依据材料二,为达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目的,北宋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明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清朝史学家赵翼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一中四幅图示及其他三则材料,分析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023-06-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历史老师以“探秘秦朝”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研读材料——分析统一条件】

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本身有助于秦国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秦统治者可以进攻其他国家而无后顾之忧……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军队共交战65次,秦军的战绩是全胜58次,败北3次。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1)根据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任务二:【剖析现象——寻找历史经验】

                                 图一                                                                                   图二
        
                                                                                                                               秦铜量                                           秦“八斤”铜权
                                     图三                                                                              图四
(2)观察四幅图片,指出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
任务三:【评述人物——形成历史认识】
(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请结合下列材料,自选角度

不同朝代的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记载(部分)

朝代作者及文献有关秦始皇的记载
西汉贾谊《过秦论》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司马迁《史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贽《藏书》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参考示例:

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上,大力发展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经济上,轻徭薄赋,有“贞观遗风”。军事上,巩固和开拓了边疆。她在位期间,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任用酷吏,又崇信佛教,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总之,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武则天。

2024-01-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凤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的统一措施是什么?汉武帝时币制改革的标准货币是什么?

材料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材料三中的“上”是谁?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对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4 . 历朝历代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材料二   《大学中国史》记载:隋朝虽二世而亡,但能借鉴前朝经验,融汇南北之长,在制度层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与创制。随后的唐朝,在此基础上,传承发扬,扩充改进,使当时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


(2)隋唐两朝的制度创新在历史上影响尤为深远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元朝有何创新?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明朝为加强集权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4)材料三中,图1、图2、图3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按其设置时间先后排序。依据材料三及所学,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5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统一和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秦国发展 兴修水利】

材料一

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由于连年征战,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低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随着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秦国粮食大量储积,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

——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映变法的现实意义》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图A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A


【秦国变革 商君奠基】

材料二 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商鞅的变法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而,在推动秦国迅速走向富强的同时,也遭到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原有秩序既得利益集团的拼死反对,斗争堪称你死我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秦朝建立 巩固统一】

材料三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B   秦长城示意图


【秦朝暴政 走向衰亡】

材料四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如触犯法律,刑罚极为残;二世继位后,统治更残暴。

——秦朝民谣

C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


(1)指出图A示意图代表哪一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根据文字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激发起大秦百姓发愤图强的血性”的军事措施是什么?材料二中“斗争堪称你死我活”说明了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中的“秦统治者”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根据图B信息,指出秦统治者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的暴政造成了什么后果?谈谈你能从秦朝的统一与衰亡中得到哪些认识?
2023-1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津县第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材料三:元代行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地域划分上的特点,并概括其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3-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中国人力量的精神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材料一:


材料二: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山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自古以来这里各族各部落错综交集杂居,黄帝联合一些部落战胜炎帝,炎帝部落归顺黄帝,两大部落不断地联合,交融,结成联盟。他们“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后来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干的华夏族。

材料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意思是: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

材料四:图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二 汉武帝推恩令示意图



(1)史料一般包括实物遗迹史料、文献史料、口述(传说)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实物遗迹是第一手史料,是真实历史的直接证据。请判断上面哪些史料能作为研究历史的直接证据?(填写序号,多写少写错选不给分)
(2)材料二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海内外的华人都以什么自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选人的标准依据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二汉武帝实行这一“推恩令”的目的。
2023-11-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汉书·严安传》记载:“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食货志》记载:“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

(1)秦王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首创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4)有人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那么你持什么观点?请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原则是什么?
2023-11-1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之变】

材料一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1)依据材料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何变化?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2)材料二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结合材料,分析这项水利工程是如何造福人类、功垂千古的。

【政治之变】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立有军功的人,不论其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

——《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提到此事件的相关措施(至少写两条措施)。

【制度之变】

材料四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部分)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始皇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治驰道
二十八年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三十二年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地方创立了什么制度?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经济和军事措施。

【以史为镜】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面对重大变局,国家如何做方能脱颖而出?
2023-1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佰。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人教版《历史》教材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状况。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①“兼相爱, 交相利”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3)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革,学术思想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并提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同方案。下面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请将这些主张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儒家:________墨家:________法家:________道家: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思想流派与时代变革的关系。

材料五: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5)为了避免材料五中的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2023-11-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