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M为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实验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相关实验:

已知:气体A是由两种常见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一种为无色气体,另一种为黄绿色气体。
(1)组成M的三种元素____(填元素符号);M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气体A中黄绿色成分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结构与H2O2相似的产物G,G的电子式____,G遇水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写出E→F的离子方程式____
(4)设计实验证明B→C过程中,加入的BaCl2溶液已经过量____
2022-08-29更新 | 6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难(0.4) |
2 . 化合物X由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用作氧化剂和气体干燥剂。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混合气体B中含有两种单质气体,其中一种呈黄绿色。
(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___
(2)写出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3)将溶液C蒸发结晶可得晶体的化学式为___,直接加热并灼烧该晶体得不到该晶体的无水盐,请说明理由___
(4)将黄绿色气体B缓慢通入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通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两种①___,②___;请设计相关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___
2021-04-30更新 | 69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2021届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在验证H2O2氧化Fe2+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实验I:
装置与操作现象
溶液立即变红,继续滴加H2O2溶液,红色变浅并逐渐褪去
(1)实验I中溶液变红是因为Fe3+与SCN-发生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
(2)探究实验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取反应后溶液,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有Fe3+,而几乎无SCN-
(3)研究发现,酸性溶液中H2O2能氧化SCN-,但反应很慢且无明显现象,而实验I中褪色相对较快,由此推测Fe3+能加快H2O2与SCN-的反应。通过实验II和III得到了证实。参照实验II的图例,在虚线框内补全实验III:__
实验II:

实验III:

(4)查阅资料:Fe3+加快H2O2与SCN-反应的主要机理有
i.Fe3++H2O2=Fe2++HO2·+H+
ii.Fe2++H2O2=Fe3++·OH+OH-
iii.OH(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氧化SCN-
为探究Fe2+对H2O2与SCN-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图:
实验IV:

①t′<t,对比实验IV和II可得出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___
②结合资料和(1)~(4)的研究过程,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I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____
③实验I~IV中均有O2生成,小组同学推测可能是HO2·与溶液中其他微粒相互作用生成的,这些微粒有___
4 . 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A、B均由三种相同的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C、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C的浓溶液与MnO2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氯仿(CHCl3)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也会生成气体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气体B与氨气作用生成尿素[CO(NH2)2和一种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钠在气体D中燃烧,可能生成C、Na2CO3、Na2O三种残留固体,设计实验证明三种残留固体中含有C和Na2CO3___________
2021-06-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对Na2S2O3分别与FeCl3、Fe2(SO4)3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药品:0.1mol/LNa2S2O3溶液(pH=7);0.1mol/LFeCl3溶液(pH=1);0.05mol/LFe2(SO4)3溶液(pH=1)。
实验过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迅速褪去,
久置后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褪去,
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缓慢褪去,
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ⅰ.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ⅱ.Fe3++Fe(S2O3)+(暗紫色),Fe2+无明显现象
(1)配制FeCl3溶液时,需要用盐酸酸化,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对实验Ⅰ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如下:
①证明有Fe2+生成:取实验Ⅰ中褪色后溶液,加入1~2滴K3[Fe(CN)6]溶液,观察到_______
②实验I中紫色褪去时被氧化成,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I和Ⅱ对比,Ⅰ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而Ⅱ中不出现淡黄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3)为探究实验Ⅱ和Ⅲ中紫色褪去快慢不同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紫色褪去时间a>b紫色褪去时间c<d
①试剂X是_______
②由实验Ⅳ和实验Ⅴ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1-01-20更新 | 1042次组卷 | 7卷引用:解密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版)
6 . 是一种优良的饮用水处理剂,可用混合共熔反应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还原剂,为还原产物
B.在熔融条件下氧化性:
C.每生成,转移
D.在处理饮用水过程中起氧化、杀菌、脱色、除味、净水等作用
7 . Z、Y、X、W、Q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Z、Y、W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Q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X、W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Z、Y、X、W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B.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的稳定结构
C.X与Y、Y与Z均可形成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W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发生反应
8 . 取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100mL,然后向其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得到溶液A,向A中逐滴缓慢加入0.1mol·L-1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HCl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B.BC段对应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C.通入C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6mL
D.原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65mol·L-1
9 . 某1 L待测液中除含有0.2 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 种或多种:
阳离子K+、NH、Fe3+、Ba2+
阴离子C1-、Br-、CO、HCO、SO、SO
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溶液B中加AgNO3与HNO3的操作是多余的,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K+、NH、CO、HCO,且c(K+)≥0.1mol·L-1
B.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 +HCO+OH-=BaCO3↓+H2O
C.若无色气体D是单个气体,则原溶液中c(SO)=0.05mol·L-1
D.若无色气体D是混合气体,则沉淀A的成分是BaCO3、 BaSO3、 BaSO4
2021-07-19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0届(2016年)中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浙江省预赛试题
10 . 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
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2NaNH2+H2
D.0.1mol钠投入液氨生成0.01molH2时,Na共失去0.02mol电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