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分别探究溶液、溶液的性质。
Ⅰ.探究溶液的性质。
(1)预测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与Zn反应,此时Zn体现______性。
(2)预测具有还原性,预测依据是______,因此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
(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

i

滴加溶液

iii

加入少量锌粉

iii

滴加酸性溶液

①i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是______
(4)某同学认为中现象并不能证明具有还原性,他的理由有二:①将酸性高锰酸钾稀释也可能产生该现象,②为证实该反应中确实被氧化,需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_,观察到现象______
Ⅱ.探究溶液的性质。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观察到对应现象:

操作

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5)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6)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Ⅲ.小组同学探究vi中褪色原因,提出两种假设:a.铁离子被转化,b.被转化。
(7)进一步预测可能被转化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
2024-01-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2 . Ⅰ.广泛用作水处理剂及漂白剂。
已知:25℃时溶液中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分布如图所示。

(1)工业上将通入溶液中制备
①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溶液时,该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填化学式)。
Ⅱ.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精制时如何证明已经完全除尽: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其中涉及六种粒子。其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024-01-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下表为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部分性质(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89×1010m):

元素代号

X

Y

Z

M

R

J

Q

T

原子半径

/1010m

0.74

0.75

0.99

1.86

1.43

1.10

主要化合价

-2

+5、-3

+4、-4

+7、-1

+1

+3

+5、-3

其它

原子核内无中子

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有两种氧化物

(1)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写出 Q与J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R与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填字母)。
a.常温下T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R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R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T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
(4)J与Q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
(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M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____________
2023-05-01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中学、盐城一中等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探究S单质与溶液加热后得到的产物。向5溶液中加入少量硫粉,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得到淡黄色溶液A()。
【资料】1.溶液无色,能与反应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能与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溶液呈黄色,能与反应生成S和,能与反应生成S和
3.均不能使品红褪色,或高浓度能使品红褪色。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I和Ⅱ,证实了产物中含

①补全实验Ⅱ的方案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试剂)。
②证实产物中含的现象是_______
(2)依据产物中含,甲同学认为产物还应该有,请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解释:_______
(3)甲同学推测溶液A中可能还含有,因为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针对此观点继续实验Ⅲ:取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立即出现淡黄色浑浊,同时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离心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无色溶液B和淡黄色固体。取无色溶液B,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溶液A中存在
(4)甲同学根据溶液A呈淡黄色猜想其中还存在,并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可做为证据。但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说明,理由是_______
(5)继续进行实验Ⅳ,验证了溶液A中存在

①溶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证明溶液中含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进一步实验,得到结论:硫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歧化反应的产物主要为,溶液中还会生成少量的
5 .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用装置甲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用装置乙证明与水反应放热
C.用装置丙分离混合物D.用装置丁探究钠与反应
6 . 铁在冷的稀硝酸中反应的主要还原产物为NO,而在热的稀硝酸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当溶液更稀主要还原产物为,现向一定量的冷的稀硝酸中逐渐加入铁,如图为反应液中的浓度与产生的气体量随铁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假设在任一气体产生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A.若oa段与ab段铁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两段所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到达c点时,溶液中主要阳离子是
D.若反应到达d点时反应完全结束,c、d两点对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023-04-24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中,反应会放热,当温度升高后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则Cl2通入NaOH溶液的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中的两种或三种,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参与反应的n(NaOH)= a mol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碱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Cl2物质的量为0.5a mol
C.若某温度下,反应后=6,则溶液中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mol
8 . 某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ZnFe2Ox(3<x<4),能在常温下将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转化为单质而除去,由锌灰(含ZnO和少量PbO、CuO、Fe2O3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氧缺位铁酸盐及其转化废气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取时为了提高酸浸效率,可以搅拌或延长浸取时间
B.“除杂”过程中需要加入足量锌粉等操作,与锌粉反应的金属离子有Fe3+、Cu2+
C.除去SO2时,ZnFe2Ox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D.ZnFe2O4与H2反应制得1molZnFe2Ox时,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8-2x)mol
2022-05-14更新 | 131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9 . 某工厂以硝酸为原料生产亚硝酸钠,并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1)分解塔中填有大量的瓷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分解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按一定计量比在分解塔中通和喷入硝酸,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则分解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吸收塔中变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升高吸收塔的温度,有利于氮氧化物的吸收
b.加快通入吸收塔中气体的流速,有利于提高氮氧化物的利用率
c.可向尾气中通入一定量的,再通入吸收塔中,实现循环吸收
(4)酸性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取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取出,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测得平均消耗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计算样品中的纯度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5)设计实验验证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取一定量溶液,__。补充实验方案。(必须使用的试剂: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
2022-05-01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类似。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回收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利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4.53.72.27.5
沉淀完全时的pH5.54.73.2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禁止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
(2)“结晶”过程中得到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____
(4)“碳酸化”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为提高浸出率,可将刚玉渣研磨
B.“结晶”过程中得到的可作为净水剂
C.由流程图可知酸性:
D.“碱浸”过程中可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
(6)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工业上常采用在1100℃条件下,利用Ga与反应可制备GaN,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