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和浓盐酸反应的最低浓度以及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装置C中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装置D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经检验装置C中最终生成了,写出C中浑浊变澄清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根据装置D中现象,有人认为被氧化了。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利用下列装置测定装置A中剩余盐酸的浓度:
将装置A中剩余溶液过滤,取滤液进行实验,最终收集的体积为(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①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
a.读数       b.冷却至室温       c.调平量气管和烧杯的液面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②能与反应的最低盐酸浓度为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024-04-18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Na2O2跟CO2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1)装置分析装置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H2SO4
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
(2)进行实验
①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
②实验证明步骤1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活动小组从而得出了“Na2O2跟CO2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的结论。有同学认为步骤2的O2可能只是水与Na2O2反应产生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装置⑤中的确发生了Na2O2跟CO2的反应。实验步骤和现象是____
根据上述实验的结论,可以认为Na2O2跟CO2反应过程是首先Na2O2+2H2O=2NaOH+H2O2,然后发生了2NaOH+CO2=Na2CO3+H2O和____(写方程式)两个反应。
2022-02-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制备氯气并进行性质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装置甲中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漏的是___________(写名称)。
(2)利用装置丙制取饱和氯水并测其pH。
①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
ⅰ.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ⅱ.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比饱和氯水更强;
ⅲ.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①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ⅱ的滤液中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ⅲ中第一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11-13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化学小组同学发现“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室温下混和有Cl2生成,于是尝试在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Cl2
(1)若用次氯酸钙、浓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l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甲同学想证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生成,将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适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观察有无色气泡产生。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图:

甲同学认为,“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致。乙同学持反对意见。为了证明甲同学错误,乙同学继续以下实验,请在横线上补充所加入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加入:_______,现象: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①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
b.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d.用干燥的H2赶尽Cl2
e.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该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
2021-08-25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召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利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元素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1)分液漏斗A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能证明非金属性S>C>Si的现象为_______;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良好)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Cl>Br>I。
实验过程: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F和G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F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2)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F中反应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为证明非金属性Br>I,过程④的操作是_______;现象为_______
(5)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
2021-06-10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一种以含钒废料(含V2O3、MnO、SiO2、Al2O3)为原料制备V2O5的流程如图。

已知:V2O3难溶于水和碱,可溶于酸,灼烧可生成V2O5
(1)为提高含钒废料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
(2)“滤液1”中除了含有过量的NaOH,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烘干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锰”时需将温度控制在70℃左右,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MnCO3,写出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证明NH4VO3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煅烧NH4VO3生成V2O5的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 . A、B、C、D、E、F六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D、E、F为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为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C和D两种元素按个数比l:l形成的化合物M,A和C两种元素按个数比2:1形成化合物N,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由A、C两元素可以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Y,X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C与F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4)画出B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_,科学家合成出了B元素形成的B电子式,则n值为__________
(5)化合物M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如何证明?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6)化合物M和化合物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017-04-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
8 .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分子簇,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球大小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W、X位于不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可以分别与W、Y可形成化合物W2X2、Y2X2
B.工业上获得Y、Z单质均可采用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
C.简单离子半径: Z>Y>X>W
D.相同条件下,Y单质的沸点比Z单质的低
2020-12-17更新 | 243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9 .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过量 K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 KCl、KClO 和 KClO3的混合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消耗的Cl2与生成的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1:1,与产物组成无关
B.反应消耗的Cl2与 K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反应产物的组成
C.若n(ClO-):n()=11:1,则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D.若n(ClO-):n()=1:1,则反应消耗的氯气与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2020-08-20更新 | 94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化学试题
10 . 是一种优良的饮用水处理剂,可用混合共熔反应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还原剂,为还原产物
B.在熔融条件下氧化性:
C.每生成,转移
D.在处理饮用水过程中起氧化、杀菌、脱色、除味、净水等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