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6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C(s)+H2O(g) = 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
①增加C的量;②增加CO的量;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He以增大压强;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He 以增大体积。
(2)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高铁酸盐()能将烟气中除去,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转化的和消耗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H___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__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6-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A.稀醋酸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C.铁片与稀盐酸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E.干冰汽化
(2)实际生产生活中,钢铁等金属因电化学腐蚀损失巨大,而电化学在金属制备和加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中钢铁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该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金属的两种常见电化学防护方法如下图所示,图甲中铁闸门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图乙所示金属的防护方法称为___________

(3)将一根较纯铁棒垂直没入水中,由于深水处溶氧量较少,一段时间后发现AB段产生较多铁锈,BC段腐蚀严重,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

A.铁棒AB段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
B.腐蚀过程中在铁棒上会产生微电流,且方向是从BC段到AB段
C.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钾固体后,对铁棒的生锈速率几乎无影响
D.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是铁棒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2024-06-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完成下列问题:

(1)甲池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
(2)写出乙池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或“阴极”“阳极”)。写出乙池中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甲池中消耗224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___________g沉淀,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400 mL,该溶液的pH=___________
(4)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NaOH溶液,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
(5)某同学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漂白液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若用于制漂白液,a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电解质溶液最好用___________。若用于制Fe(OH)2,使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___________作电极。阳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以软锰矿浆(含及少量等)吸收烟气中并制备高纯
(1)吸收
①将烟气与软锰矿浆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烟气中的被充分吸收,矿浆中的转化为。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脱硫过程中软锰矿浆的吸收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着脱硫的进行,软锰矿浆下降,但15小时前下降缓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③当脱硫15小时后,吸收率急剧下降。此时加入菱锰矿吸收率又可恢复至以上,其原因是_______
(2)净化
①过滤脱硫后的软锰矿浆液,用沉淀除去所得滤液中的、Mg2+(浓度小于)。此时应控制溶液中略大于_______。(已知: 、)
②净化时生成的沉淀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在晶胞中周围距离最近的形成的空隙构型为_______

(3)制备
①向反应器中加入溶液,控制80℃恒温,搅拌下鼓入空气可制得。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常将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器。若加入的氨水量不足,产品中会混入等,其原因是_______
5 .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钠与冷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③蓝矾失水变为白色粉末       ④干冰升华
固体溶于水
(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时的反应热。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含10gNaOH的稀碱溶液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已知1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试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______(填“>”或“<”,下同)。
②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
   
   
______
(5)已知:25℃、101kPa时,
   
   
   
   ______
6 . 工业合成氨缓解了有限耕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1)N2分子通常条件下非常稳定,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工业上选择500℃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反应速率快;二是___________
(2)将1mol气态分子断裂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叫键能。相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共价键H-HN≡NN-H
键能(kJ/mol)436946391
结合表中所给信息,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合成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
A.B.C.D.
(3)一定条件下,氨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氨水成弱碱性,用一个化学用语,表示氨与水反应及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0.01mol/L HCl溶液:
①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
②pH=______
(2)现有常温下0.01mol/L NH4Cl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②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3)已知,当溶液中时,约为______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中通入甲烷的电极作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乙池中,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丙是精炼铜的装置,当电池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甲烷时,B电极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g。
2024-05-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从0 min到10 min,______
(2)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
(3)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是______
(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2024-05-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化学问题的进一步认识。请你参与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讨论。
问题1:从不同的角度,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则是从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请在下图的方框中,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离子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问题2:不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千差万别。
(2)反应的快慢和程度是化工生产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请你按照表中要求完成下表(填写内容不能重复)。
序号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工业生产实例(写名称)
(1)通过增大压强提高原料转化率___________
(2)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

问题3:化学反应中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如果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
C(g) + O2(g)= CO2 (g)   H=-393.5KJ/mol
H2 (g) +O2 (g)= H2O (l)   H=-285.8KJ/mol
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问题4:化学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5)反应物相同,反应的条件不同,反应的原理不同。如:4Na+O2=2Na2O、2Na+O2Na2O2;事实上还有许多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观点:
反应物相同,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的原理不同: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