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
A.移取20.00mL待测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调节滴定管旋塞使尖嘴充满溶液,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
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零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零刻度(或以下),记下读数V1
F.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
请写出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F。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
(3)滴定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mL。

(4)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试样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B.C.D.

(5)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数据求出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aOH)=___________mol/L。(计算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6)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用25.00mL待测碱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标准溶液来滴定
D.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I、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Fe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NH3•H2O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Ⅱ、回答下列问题。
(5)25℃时,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_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c(H+)=___________mol/L。
(6)25℃时,将10mLpH=2醋酸溶液稀释到1000mL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某温度时,Ksp[AgI]=9.0×10-16,求AgI饱和溶液中c(Ag+)=___________mol/L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a.             
b.
c.        
d.
(2)某小组为探究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双液原电池(盐桥中为饱和溶液的琼脂)。该装置石墨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盐桥中___________烧杯移动(填“甲”或“乙”)。

(3)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有效降低含氮化合物的排放,同时充分利用化学能,相同温度和压强下,A,B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B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为电解质。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5)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史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
A.反应B.燃烧反应
C.灼热的炭与反应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2)将纯铁片和纯铜片按图甲、乙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铁片质量减少       B.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D.甲、乙两烧杯中均减小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乙(填“>”、“<”或“=”)。
③请写出甲、乙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电池工作时,溶液中_____极(填“正”或“负”)移动。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27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
④若将甲中的稀硫酸换为浓硝酸,则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KOH.通甲烷一极是电池的____极,电极反应为______

2024-05-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工业上,常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制得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上述反应相同的是_______。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氯化铵与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D.钠与冷水的反应

(2)一定条件下,焦炭和水蒸气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充入He使容器压强增大,提高反应速率
B.,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容器中焦炭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容器中水蒸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2.8mol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②甲容器中,_______(填“<”“>”或“=”下同)。
③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温度:甲_______乙。
(4)乙容器中C点时,CO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_______
6 . 完成下列问题。
(1)K2Cr2O7是橙红色晶体,K2CrO4是黄色晶体,若将K2Cr2O7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当达到平衡时,溶液的颜色在橙色和黄色之间,试回答:
①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向盛有2mL的上述K2Cr2O7溶液的试管中滴入10滴2mol/L的NaOH溶液,试管中溶液呈____色。
③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②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H2SO4,则溶液呈_______色。
④向原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
(2)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①升高温度时,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减小压强时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A的质量分数_______,且m+n_______p(填“>”或“<”)。
③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B的转化率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
2024-04-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盐与碱的反应是水溶液中常见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展开相关探究。
Ⅰ.NH4Cl抗碱容量(σ)的测定
(1)某小组同学测定NH4Cl固体抗碱容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a.配置100mL0.2mol·L-1NaOH溶液;
b.称取xgNH4Cl固体,溶于20mL水中,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pH=11.
已知:氯化铵的抗碱容量是指用NaOH溶液滴定NH4Cl溶液至pH=11时,单位质量的NH4Cl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即σ=
①步骤a需要称量NaOH固体为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②步骤b需要用到下图所示仪器中的______(填名称)。

③步骤b消耗NaOH的体积为ymL,则σ=______mol·g-1
Ⅱ.NH4Cl-NH3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探究
NH4Cl-NH3混合溶液具有抗碱能力。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pH变化不大。
已知:i.25℃时,NH3·H2O的Kb=1.75×10-5=10-4.8
ii.NH4Cl-NH3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与、[c()+c(NH3)]有关
(2)NH4Cl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3)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c(NH3)]一定时,对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影响。分别向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溶液组号组成体积/mL
10.2mol·L-1NaCl溶液15
20.1mol·L-1NH4Cl3
0.1mol·L-1氨水12
30.1mol·L-1NH4Cl7.5
0.1mol·L-1氨水7.5
40.1mol·L-1NH4Cl12
0.1mol·L-1氨水3
①实验结果显示,NaCl溶液不具备抗碱能力,即曲线______(填曲线标号)表示溶液1.
②实验结果显示,当[c()+c(NH3)]相同时,越大,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越强,则曲线b表示溶液______(填溶液组号)
③已知A点时,c(NH4)=c(NH3·H2O),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
2024-04-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化学试题
8 . 电解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电解溶液实验。
(1)溶液配制:
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许盐酸,目的是___________;氯化铜溶液中存在:(蓝色)(黄色)   ,加热盛有溶液的试管,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
②若要配制1000mL 2mol/L的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至少需要滴加0.2mol/L的盐酸___________滴。(已知:,每滴溶液的体积约0.05mL,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饱和溶液实验: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阳极口放置湿润的淀粉试纸可观察到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3)按上图电解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石墨棒上有异常现象:石墨棒上除有红色固体外还附着有大量白色固体。
探究异常现象:
已知:ⅰ.相关物质颜色:铜(红色)、(砖红色)、(白色)、(黄色,不稳定,易分解)。
ⅱ.易溶于浓盐酸,
ⅲ.在水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
经检验:红色固体中无
提出假设:红色固体是铜,白色固体是
验证假设:设计下表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稀硝酸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石墨棒上红色和白色物质都消失;无色溶液变Ⅰ,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在接近试管口处变红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Ⅱ的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石墨棒上红色固体不溶,白色固体消失,溶液无色;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
①上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②实验B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结论:猜想正确。
(4)阴极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总复习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9 .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甲、图乙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烧杯为______,该烧杯中铜片上的现象为______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乙(填“>”“<”或“=”)。
③形成原电池的装置中电子移动的方向是:流向______(写电极材料的名称)
④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31.5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
(2)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图丁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KOH。通甲烷一极的为电池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
2024-04-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10 . “弱”,释义为力气小,势力小,效果(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效果)程度越浅)与“强”相对。弱电解质、盐类的水解都与“弱”相关。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常温下,一元酸溶液的,回答下列问题: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②常温下,有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上述酸HB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HB)。

(2)时,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此时溶液中,则___________
(3)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等。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的水解反应制取。(的水解分三步进行,中间产物有等)。
①为配制溶液,取固体少许溶于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溶液的___________7(填“小于”“大于”或“等于”),配制溶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
②为了得到较多的,操作时要将缓慢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这两项操作的作用: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