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分子的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如图是部分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趋势

①氢化物a的化学式为 _______,其汽化过程中克服的作用力是 _______
②氢化物b、c、d的沸点均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原因是 _______
③H2O的沸点高于HF,预测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
(2)如图是冰(H2O)和干冰(CO2)的结构模型。

下列事实能解释干冰的密度比冰大的是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冰中氢键存在方向性,晶体有较大空隙,空间利用率低
b.水分子极性强,分子间作用力大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大于水分子
d.干冰晶胞中二氧化碳分子堆积得更密集
(3)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苯胺的熔点(﹣6.2℃)和沸点(184.4℃)高于甲苯的熔点(﹣95.0℃)和沸点(110.6℃),原因是 _______
2024-05-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
(2)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 _______,该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 _______形。
(3)元素c位于周期表的 _____区。
(4)元素b、d、e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
(6)气态c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能量如下:
电离能I1(第一电离能)I2(第二电离能)

I3(第三电离能)

能量/kJ•mol1737.71450.77732.7
①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 _______
②c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现有下列几种常见物质:①N2、②CO2、③NaCl、④H2O、⑤Cu。
(1)含有π键的是 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_____
(3)含有离子键的是 _____
(4)含有金属键的是 _____
(5)H2O中O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 ________,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_______,H﹣O﹣H键角 _____(填“>”“=”或“<”)109°28',属于 _______(“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024-05-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钛酸钙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钛酸钙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晶胞中含有3个O2
B.化学式为CaTiO3
C.含有离子键
D.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024-05-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列关于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围绕原子核做有规律的圆周运动
B.所有核外电子的能量均相同
C.在不同能层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D.当电子逐渐靠近原子核时,会连续地吸收能量
2024-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Fe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资料:ⅰ.Fe3+在水溶液中以[Fe(H2O)6]3的形式存在
ⅱ.[Fe(H2O)6]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Fe(H2O)6]3++nH2O⇌[Fe(H2O)6(OH)n]3n+nH3O+(n=0~6);
ⅲ.[FeCl4(H2O)2]为黄色。
(1)配离子[Fe(H2O)6]3+的中心离子是 _________,配体是 ________,配位数是 _____
【实验一】分别向等浓度的Fe(NO3)3和FeCl3溶液中滴加硝酸,观察颜色变化。
ⅠI


(2)②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3)③中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
【实验二】分别以实验一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如图(t1开始加热,t2停止加热;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

(4)由图甲、乙可知:①、③中的试剂加热过程中,溶液颜色均 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5)由实验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FeCl3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H2O)6]3++4Cl⇌[FeCl4(H2O)2]+4H2O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结论2】结论1中反应的ΔH _______(填“>0”或“<0”)。
(6)实验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5)中结论1。
实验方案:取①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必要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2024-05-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氮元素能与金属或者非金属元素形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化合物。
(1)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
(2)与碳氢化合物类似,N、H两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氮烷、氮烯。
①在最简单的氮烯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判断是否溶于水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配合物可用作广谱杀菌剂,其中Cu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该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是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_
(4)的某种晶体结构中,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其硬度比金刚石大,原因是___________
(5)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某种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结构如图所示。

①距离最近的___________个。
②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氮化镓(GaN)的摩尔质量为,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1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8 . 大气中含量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还原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Ⅰ:
Ⅱ:
反应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利用制备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体系内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为,则此时___________(填“>”“=”或“<”)。
②提高反应速率且增大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
A.升高反应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增大体系压强
D.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
(3)一种捕获并实现资源利用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Ⅰ完成之后,以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有积碳,推测发生了副反应(反应Ⅲ):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时间段内,反应Ⅱ速率减小至0的原因___________
时刻,反应II和反应Ⅲ生成的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铜基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将转化为碳基燃料(包括、烷烃和羧酸等),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生成甲酸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当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理论上最多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9 . 探究同浓度的溶液和不同盐溶液间的反应,①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②中只产生白色沉淀。(已知:碳酸铝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的水解
B.①中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铝和碱式碳酸铝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C.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酚酞,溶液的红色深
D.②中溶液滴入后,溶液的不变,溶液的降低
10 . 丁烯二酸酐可通过不同的聚合方式合成以下两种聚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加聚反应
B.聚合物N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交联结构
C.聚合物M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程度比在水中的大
D.依据反应②的合成原理,推测反应②会产生含七元环的副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