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2 道试题
1 .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H2和Cl2
2024-03-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溶液澄清透明且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B.
C.D.
2024-03-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变化不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铁锅生锈B.铜器表面产生铜绿
C.酸雨侵蚀大理石建筑D.彩漂水(主要成分H2O2)可漂白衣物
2024-03-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如图体积为22.4L的密闭立方体中含有某气体分子数为6.02×1023,则立方体内的条件可能为
A.0℃,101PaB.0℃,101kPaC.25℃,101kPaD.0K,101kPa
2024-03-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文献启发,开始研究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以抗疟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是
A.侯德榜B.李政道C.杨振宁D.屠呦呦
2024-03-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341.7kJ热量,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
(2)已知:键的键能是键的键能是键的键能是,则   ___________
(3)已知:①   
   
   
则298K时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的大小:___________
   
   
(5)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____(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历程a、b的反应热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024-03-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7 . A: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在时刻改变某一个条件,建立新的平衡,其图像如下:

(1)对于反应: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平衡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移动。
(2)对于反应时刻增大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_____,平衡___________移动。
(3)对于反应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_____,平衡___________移动。
B:可逆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及压强(和)下,产生Z的物质的量n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4)温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下同),压强的关系为___________
(5)a___________1。
(6)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024-03-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8 . 在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已知呈红色,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确定
2024-03-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9 . 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B.
C.D.
2024-03-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10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5.6g铁粉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05NA
C.标准状况下,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为0.1NA
D.完全溶于所得溶液会发生可逆反应,此时微粒数目为0.1NA
2024-03-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定安县高三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