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Na2S2O3又名“大苏打”“海波”,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微弱的碱性,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稳定。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1装置(略去对乙的加热装置)制备Na2S2O3·5H2O(M=248g·mol-1),已知:Na2SO4溶解度如图2所示。

(1)连接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
(2)在装置乙中溶解两种固体时,需先将Na2CO3溶于水配成溶液,再将Na2S固体溶于Na2CO3的溶液中,其目的_______;装置乙中生成Na2S2O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装置乙中pH接近7.0时,应立即停止通SO2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装置乙中需向反应后的混合液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其目的是_______
(5)设计实验测定Na2S2O3·5H2O的纯度:
步骤1:准确称取16.00g样品,溶于水,加入10mL甲醛,配成200mL溶液。
步骤2:准确称取0.294gK2Cr2O7于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5mL2mol·L-1硫酸溶液和20mL10%KI溶液使铬元素完全转化为Cr3+,加水稀释至100mL。
步骤3:向碘量瓶中加入1mL1%淀粉溶液,用待测Na2S2O3溶液滴定碘量瓶中溶液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已知:I2+2S2O=2I-+S4O),试计算Na2S2O3·5H2O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利用甲装置中的残渣(Na2SO4和Na2SO3的混合物)制备Na2SO4·10H2O晶体,将下列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_______,洗涤、干燥得Na2SO4·10H2O晶体。(实验中须使用氧气、pH计)
2022-12-15更新 | 68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Lambda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 | 困难(0.15) |
解题方法
2 . 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试剂中的RuO不会氧化碳碳双键,可以将醇仅氧化至醛,不会过度氧化为羧酸。氧化醇的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6步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不只2步
B.步骤④⑤中NMO将RuO还原,生成试剂
C.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为2RuO= RuO2+ RuO
D.若R1为CH3CH=CH-,R2为-H,则氧化该醇的主产物为2-丁烯醛
2022-12-08更新 | 8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
3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中,反应会放热,当温度升高后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则Cl2通入NaOH溶液的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中的两种或三种,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参与反应的n(NaOH)= a mol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碱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Cl2物质的量为0.5a mol
C.若某温度下,反应后=6,则溶液中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mol
4 . 金属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常用于制造不锈钢和仪器仪表的金属表面镀铬,可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2O4,含有SiO2、Al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铬,冶炼流程如下。

已知:4FeCr2O4+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氧化煅烧时需用到的仪器有坩埚、___________、坩埚钳、三脚架、酒精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①可通过加热方式加快浸出速率
B.步骤②③均可采用减压过滤的方法加快过滤速度
C.步骤③为调节溶液pH可以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
D.步骤④中可用盐酸代替硫酸调节溶液酸碱性
(3)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步骤⑤需先得到较纯的Na2Cr2O7·2H2O晶体,请给出操作的正确顺序:(操作可重复)d→ →c→e→ →c→e。___________

a.将溶液(或滤液)蒸发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b.在60 ℃蒸发溶剂
c.冷却至室温
d.在100 ℃蒸发溶剂
e.过滤
(4)步骤⑥除生成Cr2O3外,还生成了Na2CO3和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铝粉还原Cr2O3而不用C粉还原得到单质铬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为了测定Na2Cr2O7产品的纯度,可采用FeSO4标准溶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滴定Na2Cr2O7溶液。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
B.滴定开始时可以将液体成线状快速流下,接近终点时减慢滴加速度,必要时采用半滴操作
C.排气泡时应使管尖弯曲向上,用右手挤压玻璃珠上方,使液面充满管尖
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E.第一次滴定终点时,若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小于5.00 mL,则第二次滴定时可稀释标准溶液后重新滴定来减小误差
2022-05-23更新 | 8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题
5 . 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φ(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φ值越高,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φ值与体系的pH有关。利用表格所给的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氧化型/还原型φ(Co3+/Co2+)φ(HClO/Cl-)
酸性介质1.84V1.49V
氧化型/还原型φ[Co(OH)3/Co(OH)2]φ(ClO-/Cl-)
碱性介质0.17Vx
A.推测:x<1.49V
B.Co3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3O4+8H+=Co2++2Co3++4H2O
C.若x=0.81V,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o(OH)2+NaClO+H2O=2Co(OH)3+NaCl
D.从图中数据可知,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
2022-04-30更新 | 1558次组卷 | 4卷引用:14-2023新东方高一上期中考化学14
6 . 液态化合物是电镀行业的重要试剂,由中学阶段常见的5种元素组成。某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1:
实验2:
已知:物质溶液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
(1)组成的元素有_______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与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4)溶液中存在动态平衡,某同学欲探究物质浓度对该平衡的影响,已有方案:
①向溶液中加固体,观察现象;
②向溶液中加浓溶液,观察现象;
请设计方案③: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及相应结论)。
2022-03-21更新 | 1332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联考化学试题
7 . X、Y、Z、M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J均由该四种元素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
已知:①A、B、C、G都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其中A、G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0e-,B、C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8e-;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②另取16.8gJ在真空条件下,控制温度350~400oC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F和8.96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两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D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金属单质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作用___________
(3)写出次氯酸钠与过量气体A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B在制备过程中,气体A需要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写出F和G反应生成H和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B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气体D和金属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B与CuO反应后固体的成分(不考虑其他反应)___________
(6)写出J在已知②条件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8 . 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实验探究。

其中:X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盐,由4种元素组成;D、E、G均为纯净物,B为混合物;溶液C、F、H均为单一溶质溶液,溶液H中含溶质0.06 mol,溶液C的焰色反应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
(1)组成X的4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固体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溶液F与少量溶液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况下,将红棕色气体B收集在一个大试管中,再倒插在水槽中,得到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 (设溶质不扩散,)。
(5)写出红棕色气体B中的化合物气体(在答案中写出化学式)与溴蒸气的鉴别方法:______________
2021-05-22更新 | 101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化学20210513-010【2021】【高二下】
19-20高二·浙江·期中
单选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CaOCl2是一种常见的混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Cl2有较强的氧化性
B.CaOCl2水溶液呈碱性
C.由氯气为原料,每生成1 mol CaO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
2020-12-18更新 | 1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105
10 . 取一定质量的NaBr、NaI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五等分,分别加水配成溶液并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再分别向各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氯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通入氯气的体积与最终所得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编号
固体组成NaCl
Cl2的体积/mLV2V3V4V5V
固体质量/g54.6243.6435.4830.1429.25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
B.乙中固体组成为NaBr、NaCl
C.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V为2688mL
D.原混合物中NaBr的物质的量为1mol
2020-11-19更新 | 1664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