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1 道试题
1 . 物质世界的多姿多彩源自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多种多样。
Ⅰ.补铁剂中的铁--检验其中铁元素的价态

【查阅资料】该补铁剂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液(含盐酸)。
1.试剂1是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能证明溶液①中含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Ⅱ.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4.X与Y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水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水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
6.已知通入酸性,可以生成,则溶液最多可以吸收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制备进行探究。
(1)为探究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和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静置。
实验Ⅱ: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静置。
①加入少量、振荡、静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能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事实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与碱反应的性质,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向装有一瓶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迅速塞好瓶塞,振荡,然后利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从振荡开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从导致压强降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后导致压强快速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
(3)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①从整个流程来看,沉淀至置换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加入Fe粉发生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通入的过程中,当后,单质碘的产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用废金属矿渣(主要成分是Al、Al2O3、Fe2O3、Fe3O4)为原料制备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流程如下:

(1)试剂a为___________,写出加入试剂a后Al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试剂b可以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__
①氨水②KI③H2O2④铁粉
并写出使用试剂b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证明溶液中试剂b加入的量不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Fe(OH)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KClO转化为KCl,制备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干法制备高铁酸钠,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制备1molNa2FeO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4 . (相对分子质量为:168.5)微溶于水、不潮解、相对稳定,是一种无机抗菌剂。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见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2.33.59.5
完全沉淀的3.24.611.1

(1)所属物质类别为___________盐(填“酸式”或“碱式”或“正”),该物质在稀硫酸溶液中具有杀菌、漂白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滤渣①的成分为___________
(3)“氧化”时,不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调”时,加入物质X将该溶液的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____~9.5之间,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5)“沉镁”后,得到的产品还需洗涤,证明产品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某工厂用菱镁矿(的质量分数为制备,最终得到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5 . 已知难溶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对进行如下实验,部分产物已经略去。

已知:中的金属元素在该实验条件下不能与产生配合物。
(1)高温下在气流中的反应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步骤Ⅳ可以进行的原因除了生成降低体系的能量之外,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溶液D中阳离子只有
B.若磁铁能吸引反应Ⅳ的剩余固体,则证明铁有剩余
C.步骤Ⅱ中的氯化铵溶液也可以用盐酸代替
D.依据步骤Ⅲ可知碱性强弱

(4)固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设计实验检验混合气体A(除外)的成份________
2024-03-22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化学试题
6 . 氧化亚铜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纳米还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低温顺磁性等特性,应用于光催化降解领域。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的氧化物、等)为原料制备纳米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砖)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
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慢慢氧化生成

(1)“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写出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还原”过程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4)洗涤过程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证明得到的是纳米级微粒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与分解反应相比较,产生等分子数的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
(2)溶于水,书写电离方程式_______;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 ,所需试剂_______(填化学式),离子方程式_______;除去该溶液中的杂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
(3)分别取含等质量溶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各 100mL,再分别通入一定量的,随后分别各取 20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 两种情况):

①在A情况下,加入盐酸0-60mL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b两点所示的溶液(加入盐酸均为75mL时)溶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全部逸出),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_______
A. 相等                 B. b点质量大               C. a 点质量大
(4)(O为-l价)性质与类似,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某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溶液反应验证其性质。(已知:淀粉遇变蓝)

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_ 性质,该实验中,证明溶液与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
实验②是为了验证_______ 性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3-12-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8 . 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过程,请你参与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I.的性质探究
装置如下表(图)所示,培养皿中A、B、C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固体上滴加硫酸,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装置

㼛盖

物质

实验现象

A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B

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C

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

品红溶液褪色


(1)70%浓硫酸溶液和固体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盖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瓶盖A中无明显变化,若要证明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先在蒸馏水中滴入少量试剂X,X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石蕊溶液
(4)瓶盖_______(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信息可证明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
(6)增加瓶盖D可验证具有氧化性,则D中盛装的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造成环境污染,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表列出的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方法1

用氨水将转化为,再氧化成

方法2

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将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其他生成物均可直接排放

方法3

溶液吸收,再经电解转化为

(7)如果不对燃煤烟气脱硫,易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一般指的是小于_______________的降雨。
(8)方法I中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
(9)方法II中用还原为S时,转化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0)对方法III吸收后的溶液加热可使吸收液再生,其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9 . 填空题
(一)某同学欲验证的金属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或结论

Ⅰ.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再逐滴滴入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不反应

Ⅱ.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再逐滴滴入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依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上述实验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现象证明碱性:______(填“>”“<”或“=”)
(二)某同学欲验证的氧化性强弱,实验操作如下:
Ⅰ.向盛有混合液的试管中通入少量氯气,振荡观察;
Ⅱ.向盛有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振荡观察;
(5)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6)试管中通入少量氯气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试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10 .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B可贮存多余的气体,则B中所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证明无漂白性,但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Ⅱ、Ⅲ处依次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标号)。
a.干燥的石蕊试纸       b.湿润的石蕊试纸       c.碱石灰       d.氯化钙
(3)实验发现装置E中溶液显浅棕色。查阅资料:在溶液中显棕黄色,能使淀粉变蓝:可被氧化为(红色)和(黄色),两种离子可被氧化成(无色)。为探究溶液显浅棕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取E中的溶液1,滴入1滴碘水溶液变蓝
取E中的溶液1,滴入1滴淀粉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b溶于溶液,取该溶液1,滴入1滴淀粉;持续通入溶液先变蓝;通入后蓝色褪去,溶液变为浅棕色,随后溶液变无色,最后溶液略显浅黄绿色。
①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由实验可知,E中溶液显浅棕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证明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室温下测得装置F的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a点的溶液中,除外,其他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时间内,逐渐减小的原因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