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1 道试题
1 . 硫代尿素[(NH2)2CS]在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该物质易溶于水,温度较高时易发生异构化,实验室合成少量硫代尿素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备硫代尿素时,常利用碳将高温下还原为CaS,然后再利用CaS进一步合成硫代尿素,试写出碳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让A中反应一段时间,以便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当D中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出。
(4)将蒸馏水滴入___________中(填写仪器C的名称),同时开启磁力搅拌器,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硫代尿素。
(5)C中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产品。蒸发浓缩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6)取2.0g制得的产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用0.5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8.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已知滴定反应:
2023-11-15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资料显示,能还原,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将溶液滴入到物质a中,记录如下:
序号装置物质a现象
I
2 mL 物质a
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0.2 mol/L 溶液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1)用化学用语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经检验,I中白色沉淀是。用酸性溶液证实白色沉淀中含有,现象是___________
(3)重新设计实验(III),证实了:能还原,装置如下图所示。

现象:i.电流表指针偏转。
ii.B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取出少量白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Ag。
(4)经检验,II中的棕黄色沉淀不含,含有
资料:
①用稀溶解沉淀,析出红色固体,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和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忽略空气的影响)。

i.白色沉淀A是
ii.根据资料,上层清液加入淀粉后应该变蓝。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KI未被氧化。则将氧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原因二:KI被氧化,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以无明显现象。
③当加入的KI过量且反应充分时,白色沉淀中不含Cu单质,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结合物质组成、化学反应等解释上层清液中检出的原因___________
小结:I中:未能还原的原因与反应速率、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的还原性强弱,取适量制得的晶体,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加入溶液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可证明还原性;实际发现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并闻到臭鸡蛋气味气体,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可以氧化溶液中的,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原电池装置,并正确绘制了其工作原理示意图,但不慎被污渍遮住了部分内容(如下图),请“复原”该示意图: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等级)试卷
4 .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海带提碘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Ⅰ.海带中碘元素的确定
(1)同学们称取一定量干海带,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浸泡、洗净、晾干,放入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至海带完全成灰烬,然后继续进行下列流程。

(2)取海带灰浸取液,加入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振荡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上述过程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Ⅱ.海带提碘

(3)萃取实验中,若要使碘尽可能地完全转移到中,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之处_______
Ⅲ.人体碘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食用加碘食盐(含)。为测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含量,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食盐样品,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使反应完全生成
③向②中混合液逐滴加入浓度为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溶液。(已知:)
(5)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上述实验样品中碘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发现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pH约为5),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为了弄清楚产生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同学们对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实验:
I.甲同学认为是还原。
取褪色后溶液,滴加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证明甲同学观点不正确。
II.乙同学认为是被氧化。
取褪色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认为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乙同学认为氧化。
丙同学认为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究竟是上述的哪一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后通入。发现溶液___________,证明溶液褪色的原因不是乙同学认为的原因,而是丙同学认为的原因。
(3)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和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褪色后的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实验现象推断物质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填“>”或“<”),理由:___________
6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制备高铁酸钾(夹持装置略),同时探究制备的适宜条件,已知: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

(1)装置A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
(2)进一步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在不同试剂a对产率的影响。已知实验中,溶液总体积、的物质的量、的通入量均相同。
实验编号试剂a实验现象
i溶液和少量KOH无明显现象
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
iii溶液和过量KOH得到深紫色溶液,有紫色固体
①对比实验i与ii现象,提出假设;“实验ii溶液碱性较强,、增强+3价铁的还原性”验证此假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通入,电压表示数为;再向右侧烧杯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为;且观察___________(填“>”“<”或“=”)证明上述假设成立。
②配平实验i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③实验ii中的产率比实验iii的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随着反应的发生,装置B中不断有白色片状固体产生。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②若拆除装置B,而使的产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溶液紫色变浅,的产率降低。可能原因是通入的消耗了K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综上可知制备,所需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
2023-03-25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7 . 铁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常见的有+2,+3价。
Ⅰ.某溶液中有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产生2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
Ⅱ.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磁铁矿石中存在+2、+3价的铁元素。步骤如下:
①取少量磁铁矿石样品,加入过量的试剂A溶解。
②验证:
取溶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少量试剂B,观察现象。
③验证:
取溶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少量试剂C,观察现象。
(3)试剂A为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试剂B为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证明有
(5)试剂C为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证明有
2023-03-2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化学试题
8 . 草酸与草酸钠在生产、科研中应用广泛。
(1)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为无色透明晶体,是二元有机酸,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还原剂,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某小组同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用Hg(NO3)2作催化剂时,浓硝酸氧化乙炔制取H2C2O4,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装置D不能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写出装置D中制备H2C2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证明草酸是弱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室温下,用pH计测定0.1mol•L-1H2C2O4水溶液pH,pH=1.3
B.室温下,取pH广泛试纸测定Na2C2O4溶液pH,pH>7
C.室温下,取pH=1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pH<3
D.标准状况下,取0.10mol∙L-1的H2C2O4溶液100mL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H2体积为224mL
(2)草酸钠(Na2C2O4)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是一种还原剂,也常作为双齿配体,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某小组利用配制的草酸钠溶液测定高锰酸钾(M=158g/mol)产品纯度,步骤如下:
I.称取4.0g高锰酸钾产品,配成100mL溶液。
Ⅱ.准确量取0.10mol/LNa2C2O4溶液100mL,置于锥形瓶中
Ⅲ .将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再加入少量硫酸酸化,趁热用I中配制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0.00mL。
①步骤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在室温下,该反应的速率缓慢,因此常将溶液加热至343~358K进行滴定。但温度不宜过高,加热温度高于363K,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会导致测得的高锰酸钾产品纯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实验测得高锰酸钾的纯度为___________
⑤若该实验中测得反应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结合图1信息,请在图2画出t2后生成CO2的速率图像___________(从a点开始作图)。
2024-02-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东县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铅及其化合物用途多样。查资料得知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其晶体内部有空穴,使得电子可以在空穴中跳跃,就像在跳棋中那样,因此可以导电,用作铅酸蓄电池的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索,铅原子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常见价态为__________
(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可由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以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3.35%(即)的残留固体,通过计算求表示a点固体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若以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和硫酸为原料,可以制备高纯度,从而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在此过程中涉及如下两个反应:


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的作用___________
2023-12-16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10 . 为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易与水反应。沸点为,受热易分解,高浓度时易爆炸,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将其通入潮湿的得到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按和空气体积比的比例向装置B中持续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可以通过观察装置B中___________控制通入空气的速度。
(3)装置E水槽中盛装的试剂e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自来水B.热水C.冰水混合物D.
(4)装置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已知氯气和潮湿反应生成和另外两种盐,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检验其阴离子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若观察到有___________,即可证明。
(6)属于酸性氧化物,将其溶解于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将混合通入水中,生成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8)实验室使用的是质量分数,密度的浓盐酸溶液。若在实验过程中生成了(标准状况),至少需要___________的浓盐酸。实际使用量为该体积的两倍,配制所需该物质的量浓度的浓盐酸,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
2023-12-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