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黄铜矿是重要的铜矿之一,一种以黄铜矿(含CuFeS2、FeS2、FeS,少量的SiO2等)为原料提取铜等产品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2+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种。
(2)铜矿在灼烧之前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
(3)浸渣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4)灼烧中FeS2转化成磁性氧化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90gFeS2完全反应时转移_____mol电子。
(5)电解所得“废液”可用于_____(填字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
A.灼烧B.酸浸C.氧化D.沉铁
(6)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采用火法治铜,有关反应如下:
①2Cu2S+3O22Cu2O+2SO2
②Cu2O和Cu2S高温下反应制备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Cu2S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1所示,侧视图如图2所示,Cu+位于S2-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

S2-配位数为_____。若晶胞参数anm,晶体的密度为d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用含a和d的式子表示)。
2023-04-02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 . 氯化铁是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采用FeCl3•6H2O和亚硫酰氯(SOCl2)制备无水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氯化铁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亚硫酰氯(SOCl2)常用作脱水剂,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a中装有亚硫酰氯(SOCl2),装置a的名称_____,实验开始先通N2。一段时间后,应先加热装置_____(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品不纯,某同学取充分反应后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中_____,说明发生了副反应。
a.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
c.滴加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d.先滴加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为测定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
实验I:称取m1g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达终点时消耗VmL(滴定过程中Cl-不反应)。
实验II:另取m1g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出来后洗涤、干燥,灼烧至固体质量恒定,得m2g固体。
判断实验I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4)用下面装置,根据反应TiO2+CCl4TiCl4+CO2制备TiCl4。已知TiCl4与CCl4分子结构相似,与CCl4互溶,但极易水解。TiCl4属于_____分子(“极性”或者“非极性”),通过减压蒸馏提纯,先馏出的物质为_____,减压蒸馏的优点_____
2023-04-02更新 | 50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三氯化六氨合钴是合成其它一些Co(Ⅲ)配合物的原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验室用晶体制备的实验步骤如下:
i.在锥形瓶中,将溶于水中,加热至沸,加入研细的晶体,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ii.将上述混合液倒入三颈烧瓶中,加入活性炭。冷却,利用如图装置先加入浓氨水,再逐滴加入5% 溶液,水浴加热至50~60℃,保持20min;

iii.然后用冰浴冷却至0℃左右,吸滤,把沉淀溶于50mL沸水中,经操作X后,慢慢加入浓盐酸于滤液中,即有大量橙黄色晶体()析出;
iv.用冰浴冷却后吸滤,晶体以冷的盐酸洗涤,再用少许乙醇洗涤,吸干。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研细晶体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无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写出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i中操作X为___________
(4)取0.2000g 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5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滴溶液做指示剂,用0.0600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的还原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I:粉红色的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0.1 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根据实验III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
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实验IV,否定了该结论,请说明实验IV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2023-03-31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化学-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4 . 某实验小组探究浅黄色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
(2)点燃酒精灯之前,先通入,其目的是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4)如果实验中观察到C、H变浑浊,E不变浑浊,可以得出实验结论:A装置中分解的气体产物一定有_______(填化学式)。
(5)在300℃、500℃下进行上述实验,A装置中分别得到甲、乙两种黑色粉末,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现象如下: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
用强磁铁接近甲,无明显现象;将黑色粉末溶于稀硫酸,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用强磁铁接近乙,吸起部分粉末,将吸起来的粉末投入盐酸中,产生气泡;将剩余黑色粉末溶于稀硫酸,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实验①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乙中的成分可能为__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草酸亚铁晶体()纯度。准确称取W g样品于锥形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用c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b mL。滴定反应:(未配平)。该样品纯度为_______%。若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测得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3-03-27更新 | 67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三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菱镁矿石的主要的成分是,还含有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3.81.56.310.68.89.6
沉淀完全的pH5.22.88.312.610.811.6
③常温下,的溶度积分别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将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然后调节溶液pH使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再加入沉淀,当时,_______
(3)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固态物质是_______
(4)某种含Zn、Mn特殊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则晶体中相邻N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列出计算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03-27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三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已知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净化
B.在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D.每生成,转移4mol电子
2023-03-21更新 | 59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溴酸钠应用广泛,“氯气氧化法”制备装置如下:

(1)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先打开电热磁力搅拌器,升温至50-60℃,滴入适量液溴。然后打开活塞___________,当pH传感器显示接近中性时,关闭所有活塞。反应结束后,在拆卸装置前为避免I中残留较多的污染空气,应打开活塞___________
(4)装置III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使用图甲(作用为趁热过滤)、图乙装置对装置Ⅲ中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产品。已知:有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选择图甲装置的优点是避免过滤过程中析出晶体
b.分离过程为:趁热过滤,蒸发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c.选择图乙装置的优点是抽滤速率快,使产品更加干燥
(6)取ag产品,加蒸馏水至250mL溶液,取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和适量稀硫酸,暗处密封静置5min。加入淀粉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消耗体积分别为20.02mL、19.00mL、19.98mL;另取25.00mL蒸馏水作空白试验,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假设杂质不与KI反应,涉及的反应为)。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产品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2023-03-21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现用菱锰矿(主要成分,含有)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菱锰矿粉碎所使用的化学仪器为坩埚
B.“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中和”时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
D.“电解”时在阴极生成,过程中同时生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9 .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主要成分有、FeO和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制得纳米等重要物质。

已知:
①伯胺能与反应:,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
在水溶液中能与反应:
(1)“酸浸”过程中Fe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
(2)加入过量的作用是_______
(3)伯胺-煤油可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4)向水层Ⅱ中加入可使转化为并放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理论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向所得弱酸性溶液中再通入即可生成FeOOH,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3-07更新 | 4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10 . 从烟气脱硝催化剂(含等)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不溶于稀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
(2)若酸浸还原产物为,其中V的化合价是_______。用代替无水做还原剂,写出“酸浸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写出“富集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用代替,要使3mol 变为,至少需要_______mol。
(4)可用滴定法测定的浸出率,对含4.95g 的废脱硝催化剂进行浸出,浸出后的溶液用0.1000mol/L的溶液滴定,消耗溶液100mL,则的浸出率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5)焙烧过程发生反应(ⅰ),(ⅱ),现对234g样品进行焙烧,根据上述原理在下图坐标系内画出焙烧过程大致的热重变化曲线,并在纵坐标处标注固体发生的质量变化值,在横坐标标注必要的温度数值。________

(6)常温下,对滤渣1进行如下二次处理可提取Mo和W的化合物。已知:常温下,,且

若向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需溶液pH为_______时开始产生沉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