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5 道试题
1 . 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是合理利用硫元素的基本途径。
I.以下是硫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部分信息。

(1)G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它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有毒,实验室可以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检验H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4)C→F→E是造成酸雨的可能途径,请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几种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如下:①Na2SO3溶液②浓硫酸③Na2S溶液④稀硫酸⑤酸性KMnO4溶液⑥品红溶液⑦铜片
实验序号预期转化选择试剂(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
i                
ii
①、③、④淡黄色沉淀
iii②、⑦、⑥

(5)实验i选择的试剂是①和___________(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转化利用了Na2SO3___________性。
(6)实验ii实现了-2价S向0价S的转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023-12-19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2 . 某同学研究浓硝酸的氧化性,做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1:2

1:2

实验现象

铜片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成绿色滴入硝酸后,溶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为无色。
资料:
i.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价、价、价。
ii.的性质类似卤素离子,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1)写出实验Ⅰ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对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猜想,浓硝酸氧化了,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甲同学为证明猜想,做了如下实验Ⅲ
实验Ⅲ:

(3)向浓硝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推测红棕色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研究的转化产物:
实验Ⅳ:
a.将实验Ⅲ中的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溶液,不褪色。
c.另取少量实验Ⅲ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通过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证据是______
中,溶液中加入溶液以增大浓度的目的是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转化的最终产物中一定有______
2024-05-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与分解反应相比较,产生等分子数的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
(2)溶于水,书写电离方程式_______;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 ,所需试剂_______(填化学式),离子方程式_______;除去该溶液中的杂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
(3)分别取含等质量溶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各 100mL,再分别通入一定量的,随后分别各取 20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 两种情况):

①在A情况下,加入盐酸0-60mL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b两点所示的溶液(加入盐酸均为75mL时)溶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全部逸出),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_______
A. 相等                 B. b点质量大               C. a 点质量大
(4)(O为-l价)性质与类似,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某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溶液反应验证其性质。(已知:淀粉遇变蓝)

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_ 性质,该实验中,证明溶液与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
实验②是为了验证_______ 性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3-12-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4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
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的还原性
实验I 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Ⅱ 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Ⅲ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乙同学补充实验IV,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V: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Ⅲ和IV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示例: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2化学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钾(),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在反应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实验③中,观察到新制氯水褪色,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6)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甲同学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从试管②中的现象可得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b.试管①、③中的实验现象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
2023-11-04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 KOH 溶液得到 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 Cr2(SO4)3溶液;
②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③向KCrO2溶液中滴加 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B.实验②证明氧化性:K2Cr2O7>I₂
C.实验③中H2O2是氧化剂, K2Cr2O7是氧化产物
D.由上述实验不可能推出:
2023-11-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大象牙膏”是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它会喷出大量的泡沫,就像是普通牙膏一样,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大象牙膏的名字,大象牙膏()的原理是双氧水+催化剂+发泡剂,混合时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分解出大量氧气。某小组同学欲探究的性质,过程如下:

【预测】聚焦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预测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思路是___________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性KI溶液与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已知:MnO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2+,淀粉遇变蓝色。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该实验中,证明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____。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MnO+___________H2O2+___________H+=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O2↑+___________H2O。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解释和结论: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2024-03-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8 . 资料显示,能还原,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将溶液滴入到物质a中,记录如下:
序号装置物质a现象
I
2 mL 物质a
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0.2 mol/L 溶液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1)用化学用语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经检验,I中白色沉淀是。用酸性溶液证实白色沉淀中含有,现象是___________
(3)重新设计实验(III),证实了:能还原,装置如下图所示。

现象:i.电流表指针偏转。
ii.B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取出少量白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Ag。
(4)经检验,II中的棕黄色沉淀不含,含有
资料:
①用稀溶解沉淀,析出红色固体,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和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忽略空气的影响)。

i.白色沉淀A是
ii.根据资料,上层清液加入淀粉后应该变蓝。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KI未被氧化。则将氧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原因二:KI被氧化,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以无明显现象。
③当加入的KI过量且反应充分时,白色沉淀中不含Cu单质,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结合物质组成、化学反应等解释上层清液中检出的原因___________
小结:I中:未能还原的原因与反应速率、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9 . 8月1日起,为了国家信息安全,我国禁止镓和锗的出口,锗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用精硫锗矿(主要成分为GeS2)制取高纯度锗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OCl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
(2)800℃升华时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时Ge、S元素均被氧化到最高价态,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酸浸时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GeCl4易水解生成GeCl4·n H2O,证明GeCl4·n H2O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三 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10 .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2024-04-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