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辽朝的完整国号为“大中央契丹胡里只国”,“胡里只”意为“自家人众聚居的地方”,也可意译作“辽”;金朝的完整国号为“大中央金国”;元朝的完整国号为“大元大蒙古国”,“大元”音译自汉语;清朝的完整国号为“中央大清国”或“中华大清国”。这说明(       )。
A.辽、金、元、清是一脉相承的B.元朝的汉化程度更高
C.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自认为中国D.辽朝契丹族更加封闭排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元史》统计,1260~1263年的中书执政官共16人,其中汉人7人,蒙古5人,回回1人,畏兀儿1人,契丹1人,女真1人。这一现象反映元朝统治者(     
A.忽视“四等人制”的贯彻B.积极推进民族交融
C.注重对各族上层的笼络D.削弱中书省的权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护府是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重要机构,涉及北方边疆及岭南地区。都护府的职能是(一)负责维持本府辖区内的统治秩序,对内附民族进行安辑;(二)保卫本府所辖各府州的安全,防止他国侵犯;(三)考核本府下属各府州都督、刺史与中央合作的情况及其“治绩”,叙录功勋;(四)镇压人民的反抗,征讨民族上层的分裂叛乱。都护府的长官除汉族官员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都护府下辖的各羁縻州,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酋领、君长担任。

——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材料二   在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历史中,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把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元朝基本上实现了对西藏、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策。这是以往中原王朝难以企及的政治成就,也是元朝历史不同于前代的特殊性。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治理上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记载元代历史的藏文史书《汉藏史集》中写道:“最初,在玛卡秀雅许的上部,有斯巴的王子名叫亭格,生有三子,即汉、藏、蒙古(霍尔)三者”。由此可知,当时(     
A.大一统思想得到发展B.文明起源多样性得到认同
C.华夏认同的观念形成D.中华同源共祖意识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一统后,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又热衷与汉族士大夫参加各类游宴雅集;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甚至还会为异族忠烈撰写悼词。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民族矛盾已经消融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D.“华夷一体”观逐渐深入人心
6 . 元世祖忽必烈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上谥号为“圣武帝”,给成吉思汗之父上谥号为“神元帝”。北魏始祖拓跋力微的谥号是“神元帝”,拓跋力微之父的谥号是“圣武帝”。下面解读合理的是(     
A.这一现象是一种历史巧合B.中国古代的定谥制度走向形式化
C.蒙古族文化来源于鲜卑族D.忽必烈对北魏政权华夏化的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元史》记载,元代礼部尚书约82人,族属可考者78人。其中,汉人46人,占59.0%;蒙古人14人,占17.9%;色目人11人,占14.1%;南人7人,占9.0%。这一现象反映出元代(     
A.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B.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C.注意缓和统治阶段矛盾D.儒家礼制得到贯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朝时期,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在对三朝历史编纂中,力图用相似的篇幅设置来记录三朝历史发展进程,负责编纂的史官也来自不同民族。这反映出元朝(     
A.“大一统”的政治意识得到强化B.边疆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C.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D.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3-06-03更新 | 1214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第二章标题“元代法定之种族四级制”,确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将其概念定义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同年出版的权威性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基本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种、语言、宗教、文化而划分身份差别或阶级制度的说法是一种对元朝历史的误解。甚至有学者认为“色目人”是汉族认知世界的产物,“四等人制”是汉族人虚构出来的。以上学术争论对我们的启示是(     
A.学者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基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
B.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应避免基于简单概括和过度解读
D.不能先入为主地开展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政策的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朝宫室中除严整规则的建筑群外,还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如“帐殿”“毡殿”。帐殿中帐房和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错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等。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       
A.皇帝行营四季迁徙的制度B.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C.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D.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2023-04-20更新 | 826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