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1902年的科举考试共有顺天、浙江、江西等12省开考,其题目如顺天府题“各国选将用兵皆出学校,其要旨若何策”;浙江试题“各国改用金币始于何时,金价日增其故安在,主之者何人”……在考试顺序上,将“各国政治艺学策”提升到头两场进行考试。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制变化B.科举制不再重视传统伦理
C.教育改革适应了时代潮流D.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转型
2021-08-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刘文辉主席(当时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兼西康省主席)有令:政府的房子若比学校好,县太爷就地正法”。如图为:1939年,西康省义敦县县长彭助在县政府门前。今天的我们据此进行解读,正确的有

①民国时期重视教育的现象存在   ②民国时期的清官出比皆是
③当时社会生活条件很差   ④对今天的官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8-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试考试历史试题
3 . 教育的变革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请根据材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中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礼之用,和为贵。”


京师同文馆学生

5年,全国的高等学校有434所,是1947年的1.1倍。十年动乱,国家至少少培养100万大学毕业生。1977年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的招生考试,全国有40多万人走进大学校门。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464万人,是1988年的3.4倍。


(1)材料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孔子将这些主张作为其私学的教育内容,目的何在?孔子首创私学,对当时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
(2)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教育变革,并综合说明这些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
(3)分析上述数据,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就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1-08-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南洋公学历年留学经费(1898 -1904年)


注:南洋公学为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设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其中,1902年留学美国的经费仅1134. 98两,实际只是公学章宗元1人费用,其余费用1901年已预支。留日学生1899年1月、成行,而经费开支始于1898年。1905年公学改属商部管理后,公学期间派遣的留学生经费改由直辖部门支出,故不在统计之列。规元,也称豆规银、九八规元。近代上海通用的银两计算单位。


上表能够反映南洋公学派遣留学生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1-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华开设的一大批教会学校,没有一所在中国政府立案.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被称为新式学堂,除宗教课程外,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教会学校的开设
A.以适应中国教育近代化为目的B.源于清政府现代教育的缺失
C.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D.实为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侵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南史》记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
C.门阀是选官重要依据D.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
2021-06-01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高考全国二真题历史变式题
7 .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民间创办为主,是相对独立于官学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代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两宋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宋代主要分布在方,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
元朝官学化是元代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名地管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途。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
明朝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至成化后,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的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清代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等上表为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的历史信息(经济角度或思想文化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1-05-2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教育变革,分批选派学生赴美留学。从1872年起分4年派遣,每年30名,留学期限15年;由候补刑部主事、曾任上海广方言馆总办的陈兰彬任主委员,容阂任副委员,负责管理学生。所选学生的地区分布为:广东8人、江苏2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文化基础均为曾经读中国书数年,稍通中国文理,年10-16岁的聪慧幼童;家庭出身,除少数为买办商人的子弟外,大多数为普通人民的子弟。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学习各种西学。学生们到美国以后,便陆续考入各种专业学习。就可查知的91人而言,其专业分布的状况是:学法政的12人,学工科的17人,学矿学的6人,入中学的35人,入小学的21人;入中学而后义学法政者9人,入中小学而后又学工科者5人,学矿学者2人,学化学者1入。学社会科学者占40%;学自然科学者占60%。但是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张海鹏《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公元203年,曹操发布了《论吏士行能令》,批驳了下级“军吏虽有功、能”,但“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的议论,提出了“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选官准则。此举重在
A.抑制武将,弘扬儒学B.打击豪强,奖励军功
C.革新吏治,提倡节俭D.发展生产,复兴汉室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间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晚清以来书院应时代变化而改革。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格致书院之创立,与当时教育形势是合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所谓“洋务运动”。由于这一运动的目标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因而“西学比从前更为紧要”,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的主题。有鉴于此,一些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西方官员、传教士便萌发了在华创建科技学校的念头……其办学计划一经施行,便得到李鸿章、李宗羲等官员的有力支持。                 

——郝秉《上海格致书院及其教育创新》

材料二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每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迁》

材料三 1901年,清廷颁布“书院改制诏”。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也让一些徘徊观望的书院失去了挣扎的勇气,纷纷开始向新式学堂转变。清末,由于以培养专尚训诂词章的传统儒学之士的办学目的已不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且晚清书院实际上承担起了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很多书院添加了时务、算学、格致等各种实学课程,开始系统地借鉴西方近代学校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呈现出近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授课制以及分科教学法的特征,课试时,“各生只考个人所习专业课题”。

——摘编自张传燧、李卯《晚清书院改制与近代学制建立的本土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格致书院创办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书院改制的意义。
2021-04-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