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夏王太康“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王太甲被伊尹“放之于铜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表明夏商周时期
A.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政治斗争非常激烈D.仍有浓厚的原始民主制度残余
2021-07-29更新 | 521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2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C.宗族组织管理国家
D.“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2021-07-29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3 . 商代青铜纹饰多见兽面纹(也称饕餮纹),具有神秘、形象、厚重的审美特点,而西周青铜纹饰多见环带纹或窃曲纹,皆是卷曲的细长带状条纹,具有简朴、抽象、流动的美感。纹饰变化体现了
A.西周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B.西周政权神权色彩逐渐淡化
C.先秦社会天命思想的转化D.西周绘画艺术以写意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国人暴动可以赶走天子而不受惩罚,直至春秋时代,国君在重大问题决策时还需要“询国人”“谙万民”,国人干预“立君”“迁国”,甚至“出君”“就君”的事也屡见不鲜。这主要表明,中国早期国家
A.践行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B.制定礼乐制度促进权力认同
C.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D.君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5 . 周人统治初期,统治者“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这表明当时周代
A.治国思想体现保民观念B.社会的矛盾比较尖锐
C.已有“民贵君轻”思想D.继承了前朝治国思想
2021-07-1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长”,周人则认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其目的是
A.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B.论证法统的合法性
C.注重人事和制度建设D.周的天命观理性成分增加
2021-07-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商周档案保管和使用情况简表。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朝代档案主管人员情况档案保管或利用
商朝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西周“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A.国家治理实现了从迷信到理性的转变B.重视文化的记录和传承
C.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档案管理制度D.依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8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
A.宗法关系开始成为西周基本的政治关系
B.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宗法制和分封制受儒家治国思想的影响
D.周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权和族权的结合
9 . 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B.王权具有神秘化色彩
C.封建迷信色彩浓厚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
10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的供给、致送;周武王也须通过诸侯国的首领,才能征召共属民。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
C.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2021-07-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