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06-01更新 | 5630次组卷 | 111卷引用:浙江省慈溪中学2021届高一年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1历史试题
2 .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行仁政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2018-04-23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018-01-25更新 | 102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4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B.道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17-10-30更新 | 274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B.“制天命而用之”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兼相爱、交相利”
7 . 学者评价战国某一学派时说“他们关心的是改革社会……用武力统一国家……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该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翟D.韩非
9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上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为考虑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16-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余姚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