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20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40次组卷 | 95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023-10-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发明的
2023-10-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守仁相近的是(     
A.陆九渊B.程颐C.朱熹D.程颢
2023-10-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苏联改革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突破传统束缚是创新的前提   ②改革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曲折性
③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0-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火器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变法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3-10-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论争,据此可知(     
时间思想文化论争
20年代初至20年代末孔教之争、东西文化之争、白话与文言之争、新旧文学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工化与农化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无政府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之争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民主与独裁之争、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A.马克思主义已得到普遍认同B.马克思主义影响逐渐扩大
C.中西方文明的矛盾日益尖锐D.反帝反封建成为民众共识
2023-10-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代以后,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这主要反映了(     
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B.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
C.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D.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2023-10-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隶化特征明显。这说明(     
A.隶书是从李斯创制的小篆演化而来B.雏形的隶书并非秦国一地所独有
C.字体演进是循序渐进的创造性积累D.秦统一文字前小篆与隶书并用
2023-10-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在资本的扩张过程中,全球化向深入发展,而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在担负起援建盟国的同时也乘机扩展了它的世界霸权……战争破坏带来了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比历史上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刻的科技革命。在这一背景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加,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

——摘编自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8条款“关于经济项目自由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各国国内监管措施对高度国际化、全球化的资本运动很难再具有相应的控制力,但IMF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

——摘编自谷源祥、林永源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美国在其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今频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