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3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016-11-18更新 | 2023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6-11-18更新 | 1554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众治”取代“独治”D.“存天理,灭人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广东实验中学08-09学年9月月考12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2016-11-18更新 | 83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8 .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心即理也”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D.“孔颜之乐”
10 . 如何更好地治国安邦,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中外思想家有的提倡“仁政”学说,有的提出“正君心”,有的主张“三权分立”。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孟子 ②朱熹 ③陆九渊 ④孟德斯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0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杭州高三上期七校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