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国家二级文化保护遗址玉皇阁的台基可近似看作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侧棱长为的正四棱台,则该台基的体积约为(       
A.B.C.D.
2 .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颗亮星,我国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就有记载,它们成的图形像我国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不仅是天上的星象,是古人藉以判断季节的依据之一.如图,用点ABCDEFG表示某季节的北斗七星,其中BDEF看作共线,其他任何三点均不共线,若过这七个点中任意三个点作三角形,则所作的不同三角形的个数为(   

A.35B.34
C.31D.30
7日内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礼泉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高二数学
3 . 古希腊数学家托勒密对三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天文学大成》包含一张弦表(即不同圆心角的弦长表),这张表本质上相当于正弦三角函数表.托勒密把圆的半径60等分,用圆的半径长的作为单位来度量弦长.将圆心角所对的弦长记为.如图,在圆中,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恰好等于圆的半径,因此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60个单位,即.若为圆心角,,则.______.

2024-06-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预测理科数学试题
4 . 一种锥底孵化桶常用于鱼虾类的孵化,其桶底采用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设计,底部设计成锥形便于收集幼苗.铁匠老张准备用一个半径为的扇形铁片作为圆锥的侧面,制作成一个圆锥形无盖漏斗(接缝处忽略不计).若该漏斗的容积为,且漏斗的顶点及底面圆周都在球O的表面上,则当R最小时,球O的表面积为(       
A.B.C.D.
2024-04-18更新 | 47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八)理科数学试题
5 .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International   Congrea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在我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如图是本次大会的会标,会标中“ICME-14”的下方展示的是八卦中的四卦——3、7、4、4,这是中国古代八进制计数符号,换算成现代十进制是,正是会议计划召开的年份,那么八进制换算成十进制数,则换算后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       
   
A.1B.3C.5D.7
2024-03-27更新 | 106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6 . 算盘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下图一展示的是一把算盘的初始状态,自右向左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面的一粒珠子(简称上珠)代表5,下面的一粒珠子(简称下珠)代表1,五粒下珠的大小等同于一粒上珠的大小.例如如图二,个位上拨动一粒上珠、两粒下珠,十位上拨动一粒下珠至梁上,代表数字17.现将算盘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分别随机拨动一粒珠子至梁上,则表示的六位数至多含4个5的情况有(       

A.57种B.58种C.59种D.60种
7 . 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暅原理用现代语言可以描述为“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例如,可以用祖暅原理推导半球的体积公式,如图,底面半径和高都为的圆柱与半径为的半球放置在同一底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半径为,高为的圆锥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两个几何体时,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总相等,由此可证明半球的体积和新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若用平行于半球底面的平面去截半径为的半球,且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平面与半球底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B.C.D.
2024-03-25更新 | 2207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试题
8 . 法国数学家棣莫弗(1667-1754年)发现了棣莫弗定理:设两个复数,则.设,则的虚部为(       
A.B.C.1D.0
2024-03-12更新 | 66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第二次)数学(理科)试卷
9 . 窗花是贴在窗子或窗户上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图是一个正八边形窗花隔断,图是从窗花图中抽象出的几何图形的示意图.如图,若正八边形的边长为是正八边形八条边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A.B.0C.D.
10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该数列的特点是:前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相邻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记此数列为,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B.
C.D.
2024-02-15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宝鸡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