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公元263年,刘徽首创了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逼近圆面积的方法,算得值为3.14,我国称这种方法为割圆术,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后人为纪念刘徽的贡献,将3.14称为徽率.我们作单位圆的外切和内接正边形,记外切正边形周长的一半为,内接正边形周长的一半为.通过计算容易得到:(其中是正边形的一条边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3)试问对任意正整数是否能构成等比数列?说明你的理由.
2023-07-21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课后作业(提升版)

2 . 我国后汉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利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这种利用面积出入相补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巧妙又简便,对于勾股定理我国历史上有多位数学家创造了不同的面积政法,如三国时期的刘徽、清代的梅文鼎、华蘅芳等.下图为华蘅芳证明勾股定理时构造的图形,若图中,以点C为原点,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AB的中点D为圆心作圆D,使得图中三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恰有2个顶点在圆D外部,则圆D的一个标准方程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023-08-13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2.1圆的标准方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 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绘制了一张勾股圆方图(也称赵爽弦图),弦图作为可分解的一种图模型在代数与几何,以及复杂统计量的分解和参数估计都有着极大的作用.现有一弦图,为正方形,,过的垂线交于点,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则__________.

       

2023-08-22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6.2.3 向量的数乘运算——课后作业(巩固版)
4 .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如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
   
(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
(2)在第2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3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试用含有mkm)的数字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
2023-07-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4.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5 . 立德中学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在一次社团活动过程中,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发现《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刍甍(méng)”这个五面体,于是他们仿照该模型设计了一道数学探究题,如图1,分别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三边的中点,先沿着虚线段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裁掉,再将剩下的五边形沿着线段折起,连接就得到了一个“刍甍”(如图2).

(1)若是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求证:平面
(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2-12-13更新 | 1182次组卷 | 21卷引用:空间向量的应用
6 . 数学家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满足,得到动点的轨迹是阿氏圆.若对任意实数,直线与圆恒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05-27更新 | 1081次组卷 | 7卷引用:2.5.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精练(10大题型)-【题型分类归纳】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讲与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7 . 若点P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点P叫做的费马点.当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时,可以证明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即最小.已知点O是边长为2的正的费马点,DBC的中点,EBO的中点,则的值为______
2023-05-20更新 | 1065次组卷 | 7卷引用:6.3.5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课后作业(提升版)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数论领域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abcd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_
2023-04-05更新 | 2065次组卷 | 9卷引用:第02讲 6.2.1排列+6.2.2排列数(3)
9 . 中国是纸的故乡,折纸也是起源于中国.后来数学家将几何学原理运用到折纸中,并且利用折纸来研究几何学,很好的把折纸艺术与数学相结合.将一张纸片折叠一次,纸片上会留下一条折痕,如果在纸片上按照一定的规律折出很多折痕后,纸上能显现出一条漂亮曲线的轮廓.如图,一张圆形纸片的圆心为点DA是圆外的一个定点,P是圆D上任意一点,把纸片折叠使得点AP重合,然后展平纸片,折痕与直线D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得到点Q的轨迹.
   
(1)证明:点Q的轨迹是双曲线;
(2)设定点A坐标为,纸片圆的边界方程为.若点位于(1)中所描述的双曲线上,过点M的直线l交该双曲线的渐近线于EF两点,且点EF位于y轴右侧,O为坐标原点,求面积的最小值.
2023-05-29更新 | 83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6课时 课中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10 . 数论领域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__.
2023-03-28更新 | 36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2讲 6.2.1排列+6.2.2排列数(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