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数书九章》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全书十八卷共八十一个问题,分为九类,每类九个问题,《数书九章》中记录了秦九韶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其中在卷五“三斜求积”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abc求面积的公式,这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满足,且的面积.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周长为;②三个内角ACB满足关系;③外接圆半径为;④中线CD的长为,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
2 . 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把平面向量的概念推广为坐标为复数的“复向量”,即可将有序复数对(其中)视为一个向量,记作,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运算法则,对于复向量,我们有如下运算法则:




(1)设为虚数单位,求
(2)设是两个复向量,
①已知对于任意两个平面向量,(其中),成立,证明:对于复向量也成立;
②当时,称复向量平行.若复向量平行(其中为虚数单位,),求复数.
2024-04-03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求其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满足,且,则(       
A.外接圆的半径为
B.若的平分线与交于,则的长为
C.若的中点,则的长为
D.若的外心,则
4 . 欧拉公式其中(,i为虚数单位)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该公式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在复变函数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
C.D.
2023-06-0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5 . 赵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他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以弦为边长得到的正方形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类比“赵爽弦图”,可构造如图所示的图形,它是由3个全等的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等边三角形拼成的一个较大的等边三角形.已知

(1)证明:FAD的中点;
(2)求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6 . 数学中处处存在着美,机械学家莱洛发现的莱洛三角形就给人以对称的美感.莱洛三角形的画法:先画等边三角形,再分别以点为圆心,线段长为半径画圆弧,便得到莱洛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点分别在弧,弧上,且.

(1)若时,求的值.
(2)若时,求的值.
2022-08-05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一数学试题
7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abc为三角形的三边).现有△ABC满足,且△ABC的面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C的最短边长为4B.△ABC的三个内角满足
C.△ABC的外接圆半径为D.△ABC的中线CD的长为
8 . 欧拉公式()被称为“上帝公式”、“最伟大的数学公式”、“数学家的宝藏”.尤其是当时,得到,将数学中几个重要的数字0,1,i,e,联系在一起,美妙的无与伦比.利用欧拉公式化简,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9 . 悬索桥(如图)的外观大漂亮,悬索的形状是平面几何中的悬链线.年莱布尼兹和伯努利推导出某链线的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该方程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的我们有双曲正弦函数.

(1)从下列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并求函数的最小值;


.
(2)求证:.
2022-02-01更新 | 130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同济大学”杯数理化联赛数学试题
10 . 主动降噪耳机工作的原理是:先通过微型麦克风采集周国的噪声,然后降噪芯片生成与噪声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声(如图所示).已知某噪声的声波曲线,其中的振幅为2,且经过点(1,-2)

(1)求该噪声声波曲线的解析式以及降噪芯片生成的降噪声波曲线的解析式
(2)证明:为定值.
2021-08-09更新 | 910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一中、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