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 . 美国数学史家、穆伦堡学院名誉数学教授威廉・邓纳姆在1994年出版的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一书中写道:“相比之下,数学家达到的终极优雅是所谓的‘无言的证明’,在这样的证明中一个极好的令人信服的图示就传达了证明,甚至不需要任何解释.很难比它更优雅了.”如图所示正是数学家所达到的“终极优雅”,该图(为矩形)完美地展示并证明了正弦和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则可推导出的正确选项为(       

A.B.C.D.
2024-04-28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示范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卷
2 .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提出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利用该原理可以证明: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等于R的圆柱,挖去一个以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后,所得的几何体的体积与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的体积相等.现有一个半径为R的球,被一个距离球心为d)的平面截成两部分,记两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则(       
A.B.
C.当时,D.当时,
2024-01-26更新 | 66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润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3 .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最早利用逼近的思想证明了如下结论:抛物线的弦与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等于抛物线的弦与经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其中的三角形被称为阿基米德三角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       
A.在两点处的抛物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均为2
B.在两点处的抛物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均为3
C.直线与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24
D.直线与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48
2023-02-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后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C为线段AB上的点,且OAB的中点,以AB为直径作半圆.过点CAB的垂线交半圆于D,连接ODADBD,过点COD的垂线,垂足为E. 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所有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5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为了后世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如图,在线段上任取一点(不含端点AB),使得,过点交以为直径,为圆心的半圆周于点,连接.下面不能由直接证明的不等式为(       
A.B.
C.D.
2022-08-29更新 | 845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6 . 年6月,上海市要求复工复产的相关人员须持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能进入工厂.现有两种检测方式:(1)逐份检测;(2)混合检测:即将其中份核酸样本混合在一起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这份核酸全为阴性,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对这份核酸再逐份检测.假设检测的核酸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检测结果相互独立,且每份样本是阳性的概率都为,若,则能使得混合检测比逐份检测更方便的的值可能是(       )(参考数据
A.B.C.D.
2022-07-02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后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过点的垂线,垂足为.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所有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2021-11-28更新 | 3071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师大实验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数学试题
8 .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大正方形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其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E的中点,则(       
A.B.C.D.
9 . 定义的导函数的导函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可以证明,任意三次函数都有“拐点”和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其对称中心,请你根据这一结论判断,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存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对称中心的三次函数
B.函数的对称中心是(1,0)
C.存在三次函数,方程有实数解,且点为函数的对称中心
D.若函数,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