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的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1 .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则       
A.B.C.D.
7日内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2 . 已知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
(3)[x]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当时,是定值,求正整数的最小值.
7日内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南宫市私立丰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数学试卷
3 . 如图是飞行棋部分棋盘,飞机的初始位置为0号格,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若抛出的点数为1,2,飞机向前移一格;若抛出的点数为3,4,5,6,飞机向前移两格.直到飞机移到第)格(失败集中营)或第格(胜利大本营)时,游戏结束.则飞机移到第3格的概率为___________,游戏胜利的概率为___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541次组卷 | 3卷引用:情境9 创新交汇命题
4 . 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若,且存在,则的取值集合为(       
A.B.
C.D.
2024-06-1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隙积术”,提出长方台形垛积的一般求和公式.如图,由大小相同的小球堆成的一个长方台形垛积的第一层有个小球,第二层有个小球,第三层有个小球……依此类推,最底层有 个小球,共有层,由“隙积术”可得 这 些 小 球 的 总 个 数 为 若由小球堆成的某个长方台形垛积共8层,小球总个数为240,则该垛积的第一层的小球个数为(       
A.1B.2C.3D.4
2024-05-29更新 | 71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数学试题
6 . 我们知道,二维空间(平面)向量可用二元有序数组表示;三维空间向盘可用三元有序数组表示.一般地,维空间向量用元有序数组表示,其中称为空间向量的第个分量,为这个分量的下标.对于维空间向量,定义集合.记的元素的个数为(约定空集的元素个数为0).
(1)若空间向量,求
(2)对于空间向量.若,求证:,若,则
(3)若空间向量的坐标满足,当时,求证:
2024-05-16更新 | 628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01集合新定义、函数与导数13题型汇总-2
7 . 2023年10月7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排球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第9个亚运冠军,她们用汗水诠释了几代女排人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女排精神,某校甲、乙、丙等7名女生深受女排精神鼓舞,组建了一支女子排球队,其中主攻手2人,副攻手2人,接应手1人,二传手1人,自由人1人.现从这7人中随机抽取3人参与传球训练
(1)求抽到甲参与传球训练的概率;
(2)记主攻手和自由人被抽到的总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期望;
(3)若恰好抽到甲,乙,丙3人参与传球训练,先从甲开始,甲传给乙、丙的概率均为,当乙接到球时,乙传给甲、丙的概率分别为,当丙接到球时,丙传给甲、乙的概率分别为,假设球一直没有掉地上,求经过n次传球后甲接到球的概率.
2024-05-16更新 | 75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
8 . 为进一步培养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某省举办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现某市从MN两个学校选拔学生组队参赛,MN两个学校学生总数分别为1989人、3012人.两校分别初选出4人、6人用于组队参赛,其中两校选拔的人中各有两人有比赛经验,按照分层抽样从MN两个学校初选人中共选择5名学生组队参赛,设该队5人中有参赛经验的人数为X
(1)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各市确定5人组队参赛,此次比赛规则是:小组内自行指定一名同学起稿建立模型,之后每轮进行两人单独交流.假设某队决定由A起稿建立模型,A从其他四名成员中选择一人B进行交流,结束后把成果交由B,然后B再从其他包括A在内的四个成员中选择一人进行交流每一个环节只能是两名成员单独交流,每个小组有20次交流机会,最后再进入评委打分环节,现该市选定甲、乙、丙、丁、戊五人参赛,其中甲、乙两人有参赛经验.在每次交流中,甲、乙被同伴选为交流对象的概率均为,丙、丁、戊被同伴选为交流对象的概率相等,比赛由甲同学起稿建立模型.
①求该组第三次交流中甲被选择的概率;
②求第n次交流中甲被选择的概率().
2024-05-16更新 | 117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9 . 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值,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3)设,求的值(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2024-05-16更新 | 6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数学原创卷1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已知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B.C.D.
2024-05-15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数列小题(理科)-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