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诗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①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至德元年东归。从至德二年(757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初,两人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②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斯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乙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

【注释】①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高适作此诗时是761年,正任蜀州刺史。俸禄为二千石。杜甫则在成都。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品内容看,两诗的作者写作时人已步入暮年。
B.从注释提供的信息看,两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C.从两诗的标题推断,杜甫应有回赠之作。
D.从诗歌的体裁上看,两首诗均为古体诗歌。
2.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三四句“晓”“暮”二字突出诗人为国尽忠的勤勉与充实。
B.甲诗第五句中“悲”字抒发了诗人因年老位卑无力报国的无奈。
C.乙诗三四句借想象杜甫在异乡中对初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乡愁。
D.乙诗九十句追昔抚今,从前隐居东山,而今携书佩剑奔走宦途,慷慨豪迈。
3.两首诗歌都是写给杜甫的,都有对个人遭际和国家命运的感慨,但语言风格却各不相同。甲诗“婉而多讽”,乙诗“情真意恳”。请对此作赏析。
2023-09-19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金刚(节选)

陆颖墨

凌晨三点,礁长钟金泽准时起床,猫腰悄悄出了礁堡的门洞,到了平台。说平台,也就相当于半个篮球场,整个礁堡矗立在茫茫南沙海面,底盘也不过一个篮球场大

钟金泽快步走到礁堡的西侧,见军犬金钢正在呼呼大睡,百感交集。昨天傍晚,钟金泽喂了它两片安眠药,它终于踏实地趴下了。

钟金泽眯起眼睛,看了看平静的海面,又仰望满天的星星。这南沙的海面像镜子一样,一轮明月带着满天繁星映在上面,晶莹剔透。放眼望去,上下两个星空在天边无垠处相连,分不出哪儿是天、哪儿是海。钟金泽恍惚间,礁堡也变成了一颗星星,进入了太空

这里是中国海的最南端,乘军舰到海南岛至少要五十个小时,到西沙永兴岛要三十多个小时。去最近的兄弟礁堡,也要坐上五六个小时的舰艇。

三点半了,指导员也悄悄来到了平台。班长刘岩带着两个老兵抬出了橡皮筏子。钟金泽走过去,拽了拽筏子上的绳子,有些走神。腿是不怎么痛了,心里却痛得厉害:半小时后,金钢就要乘着这个筏子,在茫茫大海上独自漂流……

万万没想到,军舰离开后的第三天,出事了。

第三天上午有点儿闷,下午三点多突然起了凉风。大家看到旗杆上的国旗飘起来了,都到平台上乘乘凉。说乘凉,也都是穿得严严实实。要不戴上护膝,凉风带着湿气会悄悄地钻进骨缝;要不穿长袖,南沙的紫外线两小时就会让你脱层皮。全礁十二名战士,除了在机房值班和夜班补觉的,来了七八个。主角又是小周,这天,小周扯得有点儿远。他说自己属马,世界上带马的国家,他上中学时都去过。

马上有人问:哪几个带马的?

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马赛、马德里……马上有人截住:等等,这马赛、马德里是国家吗?

小周根本不接话茬儿,话题一转:我就说这个马尔代夫呀,就像我们南沙。对方又追上来了:哪儿像啊,是海水像吧?大家都笑了。

小周就像没听到,接着说,说等他退伍了,就到南沙礁盘上来建个五星级酒店,再建个度假村,马尔代夫也没这儿漂亮。到时候,和他一起守南沙的一人给一套房。

大家又都哄笑了:那金钢有没有一套?

听到战士们开怀大笑,钟金泽心里也舒坦了许多。守礁兵在这茫茫大海、海天一色中,待太久容易抑郁,这大笑一次,起码管三天。

钟金泽坐在门洞口,没戴太阳镜,眯着眼睛仰看猎猎作响的国旗。上午湿度太大,都超过了百分之百,国旗湿漉漉地紧挨着旗杆,像要滴下水来。下午来风了,国旗飘扬起来,能看出旗面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痕,那是湿布面被紫外线照射的结果。正面对阳光的,红色褪了不少,藏在皱褶里的,颜色还很深。再细看,还能看见旗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白细线,那是空气中的盐分留下的痕迹。

小周说得兴起,站起来了,走到趴着喘气的金钢面前:你能不能守三个月?守够三个月我就给你整一套,咱俩做邻居。见金钢光喘气不理他,有些没面子,就用右脚尖拨开它的前爪。

金钢忽然抱住他的右脚,一口咬了下去。

钟金泽正冲着国旗凝神,听叫声吓了一大跳。钟金泽跳起来冲过去,要吼住还朝前扑的金钢。没想到,金钢张着大口朝自己扑了过来。好在钟金泽经验丰富,和刘岩一道把金钢按住。匆忙赶来的军医,给金钢打了一针麻醉药才将它稳定住。钟金泽赶紧去看小周的脚,还好,靴子结实,留了两排牙印,没有咬破。

小周连说没事没事,可钟金泽怎能认为没事?直觉告诉他,这环境,金钢挺不下去了!

情况马上向上级报告了,同时申请上级派艘船来把金钢接走。上级很快答复:台风快来了,船不可能派;为了守礁官兵的安全,需要对金钢尽快就地处理。

支委开会,研究处理的方式。

小周听到要处理金钢的消息,发疯似的冲到队里:是我惹的金钢,要处理就处理我!

钟金泽和指导员都劝他,这不关他的事,是金钢自己扛不住这恶劣环境的高温、高湿、高盐,特别是长时间的水天一色让它大脑紊乱。

处理这两个字,像刀片一样扎在钟金泽的心头。他太了解金钢了,作为一名老战士,金钢是不会惧怕死亡的,它牢记的就是生命的最后一瞬,向战士们发出呼叫警报。

而现在,就这样窝囊地离去,金钢自己肯定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看着被打了麻药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的金钢,痛苦和内疚像潮水一样把钟金泽覆盖、吞噬。这次任务,是他请缨,付出的竟是金钢的生命。他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想过,和他朝夕相处的金钢,立下一次次战功的金钢,也是血肉之躯。

支委会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争来争去没有结论。

刘岩提出趁着台风还没到,给自己一条筏子,他带着金钢划到西沙去。在西沙,他们都受过训练,从一个小岛漂流到另一个小岛。

上级立即同意了这个方案:让金钢独自漂流。上级还说,三天后,西沙那边舰艇、渔船都会加强搜救,气象如果允许,直升机也可以帮助寻找定位。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官兵都流下了眼泪。

刘岩坚决要求和金钢一起漂流,钟金泽说:要是能去,我还不自己去?不要给金钢添乱了。

1.分析画线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围绕情节运行和人物形象塑造,赏析小说《金刚》(节选)构思的独特之处。
3.在下列(1)(2)两小题中选做一题。
(1)以《金刚》《乡土中国》为例,介绍小说阅读与学术著作阅读的一个不同方法,并加以阐释。
(2)以《金刚》《红楼梦》为例,简要阐释“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2023-09-16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登黄鹤矶①

【南朝宋】鲍照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注释】①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秋,诗人以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写下此诗。当时,诗人已年近五十,近三十年的漂泊生活使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②泪行感湘别:传说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为舜之二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追至洞庭,以涕挥竹,竹尽斑,遂投江而死。③弄珠怀汉游:传说郑交甫在汉皋台下遇二女,皆佩大珠,交甫求得其珠,但不久二女与珠皆不见。④药饵:当作“乐饵”,指音乐与饮食,用《老子》“乐与饵,过客止”之典。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小令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
2.以下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黄鹤矶咏怀,表达离别故乡漂泊在外的愁苦心情,风格抑郁低沉,有感染力。
B.三、四两句切题之“登”,诗人登上黄鹤矶,俯视长江,不由悲从中来,抚弦怆然。
C.“丹”字是全诗唯一暖色调字眼,恰恰标志故乡的方位,给诗人心头带来一丝暖意。
D.最后作者感受着湘别泪竹的传说,怀想着游女弄珠的故事,在音乐和美食中释怀了。
3.前人评价本诗“发端有力”,请结合诗歌中的画线句对此进行赏析。
2023-08-0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时的油桐林

晓寒

①当回过头来打量往事时,发现老屋边那片油桐林,已成为我青春的一个部分。

②假若你熟悉油桐,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它旺盛的生命力。它总是在争分夺秒地开疆拓土,翻过一面又一面山坡,用高大的躯干和狂野的枝叶宣示它在土地上的存在。而这个过程,又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③并非它刻意隐藏自己成长的轨迹,有些环节,照样显山露水,譬如叶长,叶飞。在春天细碎连绵的雨水里,看似僵硬的枝条上冒出一簇簇芽尖,嫩绿夹着嫩红,若有若无,像少女羞羞答答的心事,没几天,就如那只浴火的凤凰完成了涅槃。像一把把扇子,相互簇拥,呼啦啦一片,摇荡着没完没了的春风。而等到露水成霜秋雨追赶雁阵的足迹时,照样不消几天工夫,叶子黄透,一片片信马由缰地飞。像是一个季节邮往人间的明信片,也许是祝福,也许是告别。一片叶子的荣枯,构成了我关于油桐隐约的记忆。而它们的花开花落,反而被这两个场面遮蔽得模糊不清。

④我在老屋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慌张的青春,仅仅潦草在日记里,要说我盼过一朵花开,肯定是矫情。生活困顿,每一个日子,都起止在和命运的纠缠里。一棵树开不开花,开成什么样子,既没渴望过,也从未去关注。反正我盼或不盼,花都会开,就像那时的冬天,我等或者不等,雪都会来。不是要证明自己如何聪慧,过早地懂得了宁静淡泊,顺其自然,而是我一直在想着如何逃离村庄,去追逐街市上密集的灯火,改变一身泥水的身份。

⑤倒是桐花开时,父亲会在饭桌上不咸不淡地念叨一句,“要冻桐花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要变天了,风要来了,雨要来了,提醒我们加件衣,别冻着。父亲是个称职的农人,农人一辈子都活在经验里,用经验打理家庭,用经验种庄稼,用经验处理人情世故,在经验中完成一生。大多数时候,经验是管用的。果然,没两天,风就变得冷嗖嗖的,雨也随风而来。桐花顶着风雨开了,枝条上迸出一团团新雪,我与它们偶尔相对,觉得平常无奇。油桐树上的几窝乌鸫和我不一样,像注入了兴奋剂一般,比平日飞得更勤叫得更欢了。

⑥多年以后,我离开村庄,在城市的暖风中辗转,油桐逐渐远去,移入往事的序列。这两年,意外地发现,油桐忽然多了起来,尤其是路边的山上,随处可见。有时开车外出,它们从窗外晃过,洁白的花朵,花蒂上排列着紫色均匀的线条,远远看着,让一朵花显示出无可名状的忧伤,像我青春时的忧郁和迷茫。老屋和老屋边的油桐林就是在这时候向我走来的,如一个故人,迈着阔别已久的脚步。

⑦这时候,若正走在高速上,我会把车速放慢,若非高速,我会把车停下来,摇下车窗,和桐花相对,默然无语。我不抽烟,也不会放一支平日喜欢的曲子,只会让冷风钻进窗来,伴着冷清的雨滴,穿过我身体里的山山水水。

⑧这样的对视里,猛然想起很多东西。油桐树下雪白的菌子,像童话中的雨伞,母亲采回来,洗干净,清炒,撒上辣椒和葱花,成为饭桌上的笑声。桐花凋落的日子,花瓣满地,其中的一部分穿过细雨冷风,落在青瓦上,屋坪里,牛和狗的背上。一片林子的仪式,用散漫的节奏,表达着天然的浪漫和抒情。油桐果成熟的时节,金黄的果子接二连三地掉落,林子里响着啪啦啪啦的声音,像是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什么,这样的倾诉并不孤独,总会得到四周群山的回应。早晨或者傍晚,父亲背着背篓,拿树枝扒开满地的桐叶,把那些摔成瓣的果子捡回来,堆成高高的堆。趁不宜下地干活的雨天,把果核挖出来,晒干了等待收购的贩子上门。还有林子边那棵高高的梧桐,结着一串串小勺子似的果实。小时候,我用竹篙把它们打下来,从勺子里摘下外表皱巴巴的梧桐子,烧堆火搁上一块铁皮,炒了当豆子吃。那时候,我已告别了这种童真,开始轮到侄女在做这件事情,我看着她举起竹篙,弯腰捡起一串串小勺子,摘下里面的子,再把火烧起来,青烟在她的笑声中漫不经心地升起。

⑨那些不起眼的日常,实实在在上演过,像门前那条我来来回回走过的泥巴路,穿插在我的生命里。而在以往的记忆中,似乎从未发生,比那些看过的电影还要模糊。现在重新捡起那段岁月,竟是如此清晰,枝枝节节,犹在眼前。

⑩真是惭愧,我忽略的何止是油桐花开,何止是我青春时的油桐林。我生活中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情,等我倏忽忆起,重新定义,却已人到中年。

1.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阅读全文,概括“我”对油桐的情感变化。
3.第⑤段和第⑧段分别写到父亲作为农人的劳作生活,但作用并不相同,请对此进行分析。
4.有人建议将文章标题改为《油桐林》,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2023-08-0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瓦尔多逛超市

卡尔维诺

①一到晚上六点,城市就陷入消费者手中。一整天人们都忙着生产:生产消费品。一到点:像开关切换般,停下生产,走!所有人都扑去消费。每天,在橱窗里,都绽放出花团锦簇般的商品,一串串红色熏肉,像塔一样堆到天花板的陶瓷盘子,像孔雀开屏般的布料。消费者们闯进商场,他们要拆毁、吞噬、肆意掠夺那里的一切。一支不间断的队伍沿着人行道、柱廊游动着。他们摩挲着商品,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尽情消费吧!一团团彩绳像陀螺旋转着,印着花的纸张像鸟儿抬起翅膀,把人们购买到的东西包进一个个大中小不等的盒子里。接着,一个个大中小型的盒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袋子旋堵在收银台,一只只手在包里掏着小钱包,一根根手指在小钱包里翻找着零钱,在那下面,夹在森林般密集的陌生小腿肚子和大衣下摆之间的,是不再被人牵着手的孩子,他们迷了路,一个劲儿哭。

②就在这样一个晚上,马可瓦尔多带着全家去散步。马可瓦尔多本就没多少工资,他们的散步就仅限于观看别人购物。光是看看也不错,尤其是在超市里逛一圈。

③超市是自助的。每个顾客都推着自己的推车,马可瓦尔多也推了一辆,他妻子也推一辆四个孩子人手一辆。就这样,他们推着各自的推车挤在堆成山的食品摊前,指着熏肉和奶酪念着它们的名字,好像在人群中认出朋友或熟人的脸。

④“爸爸,我们可以拿这个吗?”孩子们每分钟都要问一下。

⑤“不可以,这是禁止的。”马可瓦尔多这样说。他时刻提醒自己,一圈转下来,最后等待他们的是收银员。

⑥“为什么那边那个阿姨能拿呢?”孩子们执意问道。他们看见这些人,到这里本来只要买两根胡萝卜和一根芹菜,但面对搭成金字塔形的罐子,完全无法抗拒诱惑,于是“通!通!通!”,用不知是无意还是投降的举动,把西红柿酱、蜜桃糖浆、油浸鲲鱼的各种罐子咣咣当当扔进推车里。

总之,如果你的推车是空的,而其他人的推车都是满的,你也撑不了很长时间:很快你就会嫉妒,会伤心,然后你就抗拒不了了。于是,马可瓦尔多嘱咐老婆和孩子们什么都别碰以后,很快在货架间的第一条过道拐了弯,避开全家人的眼光,从架子上拿下一盒海枣,放进推车里。他想体会一下带着海枣逛十分钟超市的愉悦,然后像别人一样展示自己买到的东西,最后把它们放回原位。除海枣外,还有一个辣椒酱、一袋咖啡粉,还有一袋蓝包装的面条。马可瓦尔多很确定,自己只要小心行事,就可以享受至少一刻钟挑东西的乐趣,而且一分钱也不用付。但如果被老婆和孩子们发现可就麻烦了!他们很快就会模仿他,到时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⑧马可瓦尔多在货架间穿来穿去,一会儿跟着忙前忙后的女佣,一会儿跟着穿皮大衣的妇人,尽量不让家人发现自己。然而,不管是女佣还是妇人,她们都会时不时伸出手拿上个黄灿灿、香喷喷的南瓜,或一盒三角形奶酪,而他呢,也就跟着她们学。广播里放着愉快的音乐:消费者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走停停,时候到了,就伸出胳膊,拿起一个东西,再把它放在推车里,一切都跟着音乐来。

⑨马可瓦尔多的推车里现在堆满货物;他的脚步把他带到了没什么人的货架前;商品的名字越来越难念,盒子上的图案让人搞不清,里面装的究竟是莴苣的化肥还是莴苣种子,或是莴苣本身,或是毒死莴苣上虫子的药。马可瓦尔多反正拿了那么两三盒。

⑩就这样,他在两排很高的货架间走着。突然那路就走到头了,路尽头是一大片空地,空无一人,那里的霓虹灯把地砖照得通亮。马可瓦尔多一个人站在那里,他的推车里放满了东西,而在那片空地的尽头,就是收银台出口。

⑪马可瓦尔多第一反应是,低头推着坦克一样的推车溜走,在收银员按警铃前带战利品逃出超市。但就在此时,旁边过道也冒出了一辆推车,车里东西比他还要多,推车的正是妻子多米蒂拉。接着另一边也冒出一辆车,菲利佩托正用尽全力推。那是很多过道的汇聚点,每条过道的出口都冒出马可瓦尔多的一个孩子,每个人都推着一车像货船一般满满的东西。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现在在这里碰到了,才发现他们把超市里的每一类商品都各拿了一件,就像给这里所有的货取了样一般。“爸爸,所以我们很有钱,是不是?”米凯利诺问道,“够我们吃一年了,是不是?”

⑫“回去!快点儿!都离收银台远一点儿!”马可瓦尔多一边嚷嚷一边推着他的食物向后转,藏到货架后面;甚至跑起来,身子弓成了两半儿,像躲避敌人射击一样,又消失在货架间。然而他身后突然轰隆隆响了起来:他转过身去,只见一大家子人,都推着各自火车车厢似的推车,紧跟着自己狂奔而来。

⑬“真是结账了,他们能问我们要上百万里拉!”

这时广播里的通知中断了音乐:“大家请注意!再过一刻钟,本超市即将关门!请大家尽快去收银台结账!”

⑮把车里东西处理掉的时刻到了:现在再不处理以后就再没机会了。被广播召去付账的顾客突然像发了狂,好像全世界就这一家超市,且这家超市明天起不开门了似的,超市里乱作一团,大家不知道要把剩下的东西都拿走呢,还是把东西留在那里,总之货架周围很挤,马可瓦尔多和妻儿则趁机把商品再放回货架上去,或干脆丢到别人的推车里。他们把商品放回去时也很随便:粘蝇纸放到火腿架上,卷心菜放到蛋糕架上。一位女士推着一辆睡着婴儿的小推车,他们把婴儿车当成了购物车,往里面塞了一瓶红葡萄酒。

⑯他们还没品尝一下自己选的商品,就要放回去了,这可真让人想哭。于是,在他们放回一管蛋黄酱的时候,如果正好有一把香蕉,他们也会拿回来;或把尼龙长柄刷子放回去时摸上来一只烤鸡;这样,他们推车里拿出去的越多,放回来的也越多。

⑰一家人推着他们的储备在旋转梯上上下下地跑着,在每一层每一个角落总能碰到站岗似的女收银员,守在必经通道对面,举着机关枪似的举着噼啪作响的计算器,对准了所有准备出去的顾客。马可瓦尔多和家人这么逛着逛着,却越来越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或是被囚在灯火通明、墙上镶着彩色嵌板监狱里的犯人。

⑱有一面墙上的嵌板给揭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架木梯、几把锤子,以及其他一些木匠或泥瓦匠的工具。一家建筑公司正在给超市搞扩建。一到下班时间,工人们手上的活儿一丢,就都回家了。马可瓦尔多推着身前的一车储备,穿过了墙上的那个洞口。洞外面黑黢黢的一片,他继续往前走着。一家人于是也都推着车跟在他后面。

⑲推车的橡胶轮子先是在一条被掀掉路面的路上颠颠簸簸滚着,有的地方还有些沙子,然后那路就成了一块块已经断裂的木板。马可瓦尔多在一块木板上平稳地走着,其他人都跟着他。突然间,他们发现自己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都洒满来自远方的光,他们的周围是空的。

⑳原来他们在一座七层楼高的脚手架木板上。城市在他们下方呈现,光芒四射,光来自一扇扇窗户、一块块霓虹灯招牌、一道道电车上天线的电光;往上看,夜空繁星密布,还有广播电台天线上的红色小灯。脚手架在胡乱堆的货品重压下晃来晃去。米凯利诺说:“我怕!”

㉑这时从黑暗中升起一团黑影。那是一张很大的、没有牙的嘴,正沿着自己长长的金属脖子向前伸着,并在缓缓地打开:原来是一辆吊车。这张嘴在他们上方徐徐落下,停到他们的高度,这张嘴的下颌顶住脚手架的边缘。马可瓦尔多把推车斜了一下,把里面的货品倒在铁嘴巴里,往前跨了一步。多米蒂拉也照着他这样做了。孩子们呢,也模仿了父母的做法。吊车把嘴合上,那嘴里全是从超市里缴获的战利品,滑轮吱吱嘎嘎地转着,吊车收回了脖子,慢慢地远去了。底下,一组彩色的字母打着转地亮着,邀请人们来这家大型超市买东西。

(有删改)

1.请分析小说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全文以第三人称叙述,第⑦段首句却切换为第二人称,请分析其作用。
3.小说第⑧段和第⑭段两次提到广播,请分析其作用。
4.将本文—㉑段与《祝福》或课本中《套中人》的结尾比较,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本文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2023-07-2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乡间往事

安庆

①我站在老桥上,这是一座很少有人再走的桥了。没有人行走的桥是孤独的,我忽然想起,对于村庄,我是一个浪子,在异乡,也是孤独的。

②每次回到村庄,我都要来这座桥上走走。桥墩已经风化,桥墩的缝隙里拱出杂乱的野草和细黄的小树,树枝上挂着苍黄的草梗,偶尔看见一只野鼠从桥墩的缝隙里钻出来,野鼠的耳朵像灰色的树叶。桥板裂了不小的缝,从裂缝里可以看见桥下的流水,这座桥只是还存在着,没有拆掉而已。

③这是一条老河,河变得荒凉、荒蛮,河滩里种上了庄稼,一发大水庄稼泡在水里。我站在桥上时,水还汪洋着,只是洪水下去,路可以走了。河边形成了大片的沼泽,沼泽里竖着高高低低的野蒿和庄稼的茎秆,一棵被淹的玉米棵上,站着一只黑色小鸟,鸟在沼泽里有些迷惘。

对于一座老桥,是要感恩的,在没有那座新桥之前,到外边去都要经过这座老桥。如果用放大镜辨认桥上的脚印会层层叠叠难以计数,很多很多的人都是走过桥的,忘记桥,意味着对时光的背叛。我得承认,我第一次去火车站坐火车,到外边的世界去,走的就是这座桥。

⑤那时候我还是少年,走过桥时看见桥下的流水里映出一个踌躇的身影。我们附近的那个小车站早已经停用,我站在桥上,朝车站的方向遥望,我是在那里坐过很多次火车的,我的心也是从那个小站上开始变野。我还记得那个小小的候车室,候车室里售票的窗口。我就是这样飞来飞去,成为村庄和故乡的一个浪子。

⑥其实,坐火车最多的是我母亲,母亲坐火车到一个城市去,去那个城市里我的一个姨母家,在姨母家住三两天。每次回来,母亲身上的包裹里,带回来的都是表哥、表姐穿过的衣裳,也有新的秋衣、秋裤,我的三个表姐都在针织厂上班,母亲每次去姨家,表姐们都会把攒下的秋衣、秋裤送给母亲。后来,母亲从那个城市给我带回来的,还有小表姐送我的杂志和书。有一年,母亲扛回来一台座钟,放在我们家的条几上,哥哥到了找对象的年龄,我们家不断地在增添东西。

⑦我记得几次午夜过桥的经历,那是母亲在县城的医院里住院,我要在夜里回家,拿医院通知续缴的费用,还有母亲和我要换洗的衣服。我从县城坐的是一趟将近零点的列车,下了车,走到这座桥上需要大半个小时,那时候河水还很充沛,走过桥时,听见桥下淙淙的水声。我没有害怕,跨过桥,我已经看见村庄的灯光,虽然午夜的灯火是微弱的,但我知道那儿就是村庄的方向。第二天,我照样要经过这座桥回到县城的医院,我去车站坐最早的一班列车。早晨的桥寂静着,整个河流、河岸都是寂静的,流水是寂静的,飞过河床、飞在岸边的鸟是寂静的,两岸上的田野是寂静的,河滩上的草类是寂静的。我路过桥,桥下的流水格外清澈,河底的卵石干干净净,水草从卵石里钻出来,在水波中翕动。我看一眼桥,快步地往前走,母亲还在医院,我要赶在查房前,尽早地在收费的窗口,把医院催缴的续费缴上。

⑧后来,我无数次地经过这座老桥,和桥有过很多的交集,很多的缘分。

⑨我记得我沿着河岸往西走,看着溯流而上的河,我走到离铁路更近的一片野滩,野滩充斥着被挖掘的一堆堆砂砾,充斥着杂乱的野草和野蒿。我在老野滩看到一座灰窑,已经废弃了,窑的遗址还在,灰窑的旁边有一座空落落的小房子,那是灰窑上的人住过的地方。我坐在一处高高的砂砾上,看着飞掠的火车,麻雀从一片砂砾中飞起来,带出一股旋风。我记得我随父亲赶着驴车去西边山下的一座煤矿里拉煤,黎明离家,夜幕降临时回来。在走过桥时,我们家的那头毛驴发出长长的叫声,即使一头驴也知道跨过了桥就要回到家了。

⑩对一座桥是需要感恩的。

在黄昏,我站在这座被遗弃的桥上,看着不远处的那座新桥,我心头流过的依然是过往的时光。那座所谓的新桥,实际上有些年头了,我从老桥步行着向新桥走,丈量着它们的距离,光阴正从我脚步间匆匆流过。世界上的东西是需要保留的,无关新旧,一切保留下来的东西都有保留的理由。

1.文主要写的是和作者联系密切的老桥,但又用了一部分笔写不远处的那座桥,请分析“新桥”在文中的作用。
2.上文第⑦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3.上文第④段和第⑩段两次说到对一座桥要“感恩”,请其效果。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这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对此,请联系上文最后所说的“世界上的东西是需要保留的,无关新旧,一切保留下来的东西都有保留的理由”,发表你的评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离别

邬峭峰

①我有个弱项,害怕离别。明知那种难过总会淡去,却依然害怕。四五岁时,和邻居家的客人,一个远道而来的小女孩告别后,居然会抑郁多日。1967年,随母亲在农村的干校过暑假,她要出差,只得放我独自过一周。这让七岁的我乐疯了,就为无人管束的自由七日。那是记忆中,唯一暖色调的离别。

1985年,我将一人上路,出发去天山南麓工作。出发前一晚,我从住处特地去父母家道别,还和家人喝了酒。父亲做了几点嘱咐。我与父亲商定,不需要任何人送行,包括他。第二天,火车是清早六点多发车。我背负行囊,在“上海火车站”几个红色大字下,排队由室外走入室内时,瞥见父亲在几十米开外一个幽暗处,抽烟看着我。他吸口烟,脸部就被烟头带红一下。父亲的出现,让人不知所措。我没去回应,不太情愿风萧萧兮的壮士感,一下被离别的愁肠缠绕。此外,我若向父亲跑去,他应该既巴不得,又很尴尬。我刚打算向他挥手致意,又突然决定径直朝里走。走了几步,我还是回头去看了,他已被人流淹没。

③列车呼啸向北,我在往事回溯。父亲性烈,说话永远动用最重的分量,每个无趣结局,都在意料之中。我从小不太愿和他交流,就为躲过难以抗击的语言压迫。待我的智力及骨骼逐渐成人化,唇间茸毛一如黑色战旗飘荡,父子开始形成各自的气场。毕竟有基因组纽带相缠,父子间的识破,相对不难。台面之上,子为尊卑有序而收敛,父因血亲之爱而宽宥。然而,父子这种男性关系里的对手感。注定要在血缘以外,搭建某种存在形式。至此,我们双方的出招,隐约像两个帮派的大佬,比以前要考究,以免被对方轻蔑。

④规避和父亲这类性格的男人对话,他完全明白其中的原因。他刚烈于外,我执拗在内:硬碰硬的下场,是大家都留有撞痕。自我有记忆,父亲就强势。少年后,我向父亲的挑衅,始于一些试探,伸缩灵活,步步为营。父亲年事渐高,暴烈的曲线是下滑的。

⑤仰躺在列车中铺,眼前有一个画面。那是大学毕业后,我从家里搬出去住,要带走一只老旧的三人沙发。那只沙发死沉,我一上手似有不祥之感。我和父亲各抬一头,在托举上一辆皮卡的当口,在二十分之一秒之内,父亲和我的臂力都绷不住了。先松脱手的那个人,手脚会下意识联动,一跳而避过被砸。而后松手者,是力有不逮而不自觉滑脱,腿脚常来不及反应。当我们涨红脸都想顶住的那个刹那,沙发的一端,从我的手里脱离,接着便是父亲“啊”了一声,他托不住的沙发那端,砸中他的小腿。疼得他几乎就要破口大骂,但还是选择扑在沙发背上,以扛过最疼的那几秒,他硬是不出声,冷汗直冒。那年父亲五十多岁,还算壮实。相信,在那个二十分之一秒的顽强抬举而就快失手时,保护儿子的本能,让他比我多坚持了那么一瞬。我极为惭愧,恨不得砸到的是我,哪怕砸断我的筋骨。事后看,我应该手头颈肩并用,以殊死之心顶住。我的松懈,就因下意识中,对彼此的怜惜不如父亲坚决。这种事情,在父子之间,不会重复了。这个画面,再次串联起刚刚离别的场景,合着列车行进的节律,放大了伤感。

⑥火车站的这个离别,在此后二十余年中,父子都没有再提起。

⑦还有比时间的列车更快的吗?在它喧嚣的行进中,新生及凋谢高速轮替。若问,此生有什么值得欣慰的,就是把带我来人间的父母,亲手送还生之彼岸。仿如他们翻开了一册书,由我轻轻合上。这对大千世界无足轻重,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有简白而完整之美。

⑧父亲是患肺梗阻去世的,上午还极清醒,下午就走了,护士示意我上前。我托住父亲的下颏,让他的脸在告别尘世之际,定型周正。这有隐喻意味,像是父亲交由儿子来完成雕塑自己的最后一笔。我捂紧父亲的下颏,久久没有松手,感觉到一块肉体由温热变向冰凉。

⑨童年,我睡在父亲身边,他喜欢用一条腿横跨我的身体压住我。我不明白他其中的乐趣,是他想借这个动作,获得男人拥有儿子的一种真切质感?还是他下意识里,想锁住父子必然的失离?此刻,是我和父亲身体的最后触碰。不再像幼时,以为父亲就是一匹马,会永远在你的视线里,让你骑在他的身上,无数次任意上下。

⑩送别父亲,充满歉疚。那些因失度、自我、僵直、小器、不妥协,造成对父亲的伤会永远在你的视线里,让你骑在他的身上,无数次任意上下。害,已无法弥补。忽然明白,不要以为他是你父亲,他就那么容易消化你的不敬。恰恰相反,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在乎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儿子的评判,包括那些散见于日常的、以态度为语言的评判。成年男人在受到批评时,常会反过来贬低对方,以寻获平衡。但是,他们唯独不舍得,将这一手段用在自己儿子头上。

1.分析第②段“我”“突然决定径直朝里走”的心理活动。
2.分析第⑤段“放大了伤感”的原因。
3.以第③段或第⑧段为例,赏析本文情感表达上“节制、含蓄”的特点。
4.文章以“离别”为题写父子关系,如果将标题改为“我和父亲”是否更合适,为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蓟门五首(其一)

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注释:①勋庸,功劳。②已矣,犹言无望了。③霍将军,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

1.从体裁看,本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句与“古老”照应,表明此人是一位戍边老兵。
B.“独立思氛氲”写老兵的行为以及状态,属于虚写。
C.“一身既零丁”表明戍边的老兵远离家乡,孤苦零丁。
D.最后两句照应“思氛氲”,又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
3.诗中划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3-07-1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别诗二首(其一)

[汉]应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1.下列选项中,适宜用来评价本诗的一项是(     
A.气势遒劲,风格壮美。B.奇句豪气。风发泉涌。
C.浅浅数语,自然入情。D.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2.这首诗表达情感颇为巧妙,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赏析。

10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_______·杜鹃千里啼春晚

(近代)王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_______·辛苦钱塘江上水

(近代)王国维

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终古越山澒洞里。可能消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注】①素车:古代凶、丧事所用之车,以白土涂刷。白马: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素车白马:这里指钱塘江湖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死后化为涛神。《太平广记》: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本词作者王国维,近代著名学者,1927年6月2日,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他的死有“殉清”和“殉文化”两种说法。②澒洞:水势汹涌。澒,音hòng。③荒台:指姑苏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始建于吴王阖闾,后经夫差续建,历时五年乃成。建筑极华丽,规模极宏大,耗资颇巨,以供夫差享用。④灵胥:指伍子胥。

1.对于上面两首词的词牌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虞美人   踏莎行B.浣溪沙   蝶恋花
C.虞美人   蝶恋花D.浣溪沙   踏莎行
2.下面最有可能是针对上面的词作而发的评论是(     
A.寥寥数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B.才气虽雄,不免粗鲁。
C.虽不见霸气,却有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
D.为内心冲突矛盾之苦的写照。
3.上面两首词为王国维写故乡海宁钱塘潮水的作品,其中有所寄托,这两首词均用了春秋伍子胥的典故,在词中也都用了“愤”字表达感情。请据此联系两首作品和注释①具体分析比较两首词感情的异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