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9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邺中和崔迈著作

寇准

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

梦回故国人空还,望断重城①月自圆。

时泰未能抛组绶②,性孤终是忆林泉。

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

【注】①重城:重重叠叠的城。②组绶:古代系玉佩的丝带,诗中指官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身处空荡的房间,彻夜难眠,满怀愁绪,无论“长吟”或“静对”都难以排解。
B.颔联用“空”“自”二字,将诗人梦境中的内心感受与现实月满之相进行鲜明对比。
C.“忆林泉”指诗人念念不忘山野林泉,这与陶渊明“守拙归园田”表达的感情相同。
D.本诗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蕴含对追求真实自我的思考,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本诗以“凝愁”统摄全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午夜的风灯

费振钟

一个人踯躅在小城的午夜里,人家的灯火差不多都熄灭了,深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这时候,小城真的是安静极了,也真的是无聊极了。初冬时节,夜风一起来,吹在身上,寒战战的,而肚子里又饥饿了,就想回去,但心犹不甘。①你原要在小城上重温旧事的,这旧事自然也包括午夜里的那盏风灯,然而风灯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看不见往日熟悉的风灯,也许就是你来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

沿河的小街仍是昨天的石板街,多由青石铺成,仍是一块块布满斑纹磨圆边角的石头。你也曾在这些地方停留,看水,看石头,看水从石头边流过,一时湍急,一时平缓。树上飘落的仍是昨天的黄叶,每一片发出簌簌语声;河水缓慢流淌着,仍是昨天的声音。然而,风灯在哪儿?昨天那盏玻璃风灯,在这样初冬的午夜,总是在小街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小街上的人家,任谁打开窗格子,都能够看到。那时候在阁楼上教你读书的祖父,会对你说,街角上的风灯还亮着呢,再把唐人这篇文章诵读两遍!也许,你就有点恼恨这盏灯为什么老是不走。不过祖父接着又会说,饿了吧,那就叫人去灯那边端一碗咸米粥上来,你心里就又盼着那灯每天夜里都亮着才好。

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记得那个在灯影中不声不响忙碌的人,那个大家都叫他叶伯伯的老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你分辨不清他衣服的颜色,看不清他的表情,就算那顶你最熟悉的圆帽子,你也说不清到底是皮的还是毡的,是薄的还是厚的,前面是镶了一枚铜钱还是一枚玉。当然你更不会知道叶伯伯守着他的担儿,已经有多少个这样的午夜了。祖父对你说,叶伯伯是个本分的人。你可能似懂非懂。本分,就是在小街上熬米粥吗?你知道叶伯伯的粥有多么好吃,全城人没有谁比叶伯伯更会熬米粥了。单是粥的种类,就让你馋得忘记不了。②那些甜的莲子粥薏米粥红枣粥桂圆粥,那些咸的酸菜粥笋干粥皮蛋粥肉粥鱼粥,没有一样不好吃。要说起来,还是熬粥的米好,叶伯伯用的米都是他到百多里外太湖一带特选回来的。熬出来的粥,汤又黏又稠,上面有一层米油,加上叶伯伯精心做成的配料,怎么能不好吃呢!可你对叶伯伯为什么要熬粥,为什么要在深夜里摆着粥担,点着一盏风灯卖粥,还是少年一样的懵懂与无知!

也许对于小城人而言,叶伯伯其实也是陌生的。大家口里都说叶伯伯,只因叶伯伯的粥进入冬天以后是他们离不开的想头。叶伯伯的粥是小城冬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叶伯伯自己却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白天没有人看到叶伯伯,等叶伯伯在夜晚点亮粥担上的玻璃风灯时,他也不会看到别人了。谁能注意到叶伯伯与小城人的这种关系呢?没有人注意,其实这给了叶伯伯一种自由。叶伯伯摆着他的粥担,粥担上的风灯独自亮在小城的午夜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至少叶伯伯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许多年后,有一位作家这样写叶伯伯的粥担和他的风灯:

叶三的担子,是宋代的样式,他祖上传下来的。传了多少代,没人知道。宋代人的饮食很简朴。宋代人爱吃粥,粥的花样非常多。做粥不只是一种日常需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许是这个原因,叶三的祖先说不定就是宋代一位做粥的大师。宋朝后来定都江南的临安,叶三的祖先也就从北方南渡到了江南这个小城,做粥的手艺一直传到叶三手上,有叶三的粥担子可以作证。叶三的粥担,一头是红木做成的柜笼,里面分成好多层格子,每层格子里放着大、中、小几套白瓷碗和勺子;一头是特制的紫铜粥锅,也分成好几档,每档是不同品种的粥,下面则是一只黄泥小缸炉。炉火闷着,煲着粥。每天晚上叶三摆好他的宋代样式的粥担子,点亮挂在柜笼上面的风灯。风灯亮了,才是叶三开始卖粥的时候。叶三从夜里九十点钟卖粥,过了凌晨一点钟就收担子,或许这也是宋代遗风吧。

有谁想到,哪一天,夜晚的风灯和叶伯伯的粥担会不在了?没有人想到。一种东西,成了习惯,人们就觉得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可是真的等到人们开始回忆它时,这才发现这种东西早已消失。夜晚的风灯就是在小城众人视而不见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没有了。其实,小城里同时消失的,又何止是夜晚的风灯:那些时间深处的小巷,临街的烧饼炉里正在烘烤着香脆的烧饼,芋艿在盐开水里冒着咸咸的气息;一家竹器铺里年轻的竹匠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街边溪水里上上下下是提着菜篮、米箩忙碌着的媳妇和姑娘们;④门楼边一个悠闲地吸水烟的老人,老人身后是长长的过道,幽幽地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楼……

一样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怅和缺憾,其实是没用的。

(有删改)

1.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安静的午夜小城里踯躅,无聊、寒冷与饥饿的作者却不甘心就此回家,意在引出下文对儿时旧事的遥想。
B.在回忆年少读书场景时,“恼恨”与“盼着”两个动词,直接表现作者对午夜的风灯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
C.在作者童年印象中,卖粥的叶伯伯衣服颜色、具体表情等都是模糊的,由此看出作者年少时的懵懂与无知。
D.白天没人看到叶伯伯,晚上叶伯伯也看不到别人,写出了叶伯伯的平凡普通,也突出他做粥卖粥时的专注。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将第一人称“我”设计为第二人称“你”,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B.句子②不加停顿,一气呵成,列举出粥的口味和种类,意在突出作者对粥的印象深刻和独特情感。
C.句子③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写出叶伯伯的粥担和风灯消失的出人意料,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D.句子④是一个长镜头,从门楼边老人吸水烟的场景展开,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画面极具纵深感。
3.“风灯”是本文的重要物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作者家乡将编选一本《家乡风物志》,请从历史渊源、风物特点、文化价值三个方面为叶伯伯的粥担拟写一段推荐语。
2024-03-1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半久雨走笔

方回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

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注]

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注]严,即严光,汉光武帝刘秀的好友,拒绝刘秀做官邀请,隐于富春江畔垂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首句直抒胸臆,说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心里空了,想把嘴巴也闭起来,不再去评论多言。
B.“感事”是感慨世事变迁,“气犹炎”是心气郁结,若灼若烧,诗人用反问语气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宁。
C.春已过半,久雨未晴,诗人望着飘零在砚台的落花,心情慵懒,连墨也懒得去磨了,借景来抒发愁绪。
D.诗人在颈联化用贾岛和严光两个典故,委婉表达了自己想学贾岛月下吟诗和严光隐居江边垂钓的想法。
2.诗歌的第四句和第八句都用了“帘”的意象,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3-1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地庄稼

付春生

我以前从不知道一块荒地是什么样子。当我走进一块地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欣欣向荣和郁郁葱葱,种子和秧苗才是主旋律。那时,所有的田地都是光鲜的,温和的,充满生机的,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上升——期待,让一切为庄稼的付出都变得值得和不可阻挡。

从一道沟,到另一道沟,那时不管是水地,还是旱地,只要不下雨,到处都可以看到农人的影子,他们不是在拔草,就是在间苗。阳光从他们额头倾泻下来,白皙的皮肤变成了土地的颜色,麦子的颜色。

土声土气的一声 “到地里去呀”,这是农人们经常说的一句家常话。从修地开始,这样的回答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祖先们看到任何一块有开发价值的地,都舍不得扔下。就这么点沟沟岭岭,像裁缝师利用好一块布一样,精心设计,巧妙布局——②大的,能走手扶拖拉机; 小的,还放不下一张犁。 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反正不能让任何一块能利用的土地废弃。

农人们也绝不会怠慢任何一块土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一样,给予它们最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地饿了,就给它们追点肥。杂合了青草的土经过了猪圈的发酵和酝酿,变成了激发土地激情的一种力量——原来板结无力的地,立马变得暄腾起来,活跃起来,养分充足,像心情舒畅的人一样。

经过精心规划,农人们懂得哪一块地该种什么,多长时间轮换。播种的时候,农人们总是满怀着激情把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程序都做得非常充分,扎实。等所有种子都种到地里,秧苗一点点长出、一点点变大的时候,整个沟沟岔岔都成了丰富的杰作,该开花儿的开花儿,该吐穗儿的吐穗儿,一个个极尽风情,生机勃勃的画作豁然而出。

那时满山遍野呈现的是一种秩序和繁荣,一种精神和气度。以山水为背景,花木为依托,鸟声为伴奏,庄稼把人们的情思,都化成了寓意饱满的意象。从山坡上往下看,黍子是柔的,麦子是密的,挨挨挤挤在一起。叶子手拉着手,一绺绺,把整个田地都装饰一新。③当风儿刮来的时候,快乐生长的黍麦翩翩起舞,任意摇摆,站立,起伏,变换着各种姿态,呈现一种舒缓之美,优雅之美,韵律之美。

玉米和黍麦都排列有序,叶子颀长,但不同的是玉米给人一种宽广博大、沉郁厚重的感觉,充满了英雄气概。根根玉米也不似麦黍那样纤细,它让人感到一股力量,一种神秘。尤其是拔节的时候,急迫,紧促,急不可待,那是对丰收的渴望。

低处的,是红薯的舞台。长大后,蔓匍匐在地上。这可不是柔弱,而是生存的另一种状态。它们借助着大地的脉搏,延伸,爬行,让更多的子孙在藤上立足,接受阳光和雨露。叶子层层铺展,为红薯提供了一个隐蔽空间,让它们心无旁骛,不受任何搅扰。

那时,不论黄豆、高粱、芝麻,还是红薯、萝卜、土豆,④这些庄稼长在地里,它们的气息是温和的,谦逊的,有教养的,不像满地的荒草,为所欲为,由着性子生长。

怎样才能抑制住地里的草?唯有种庄稼。庄稼和草天生就是一对死对头,但草欺软怕硬,庄稼茂盛了,草就低下了头。其实,草看似一时销声匿迹,但它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对土地的反扑。村里建厂后,年轻的农人被招进了厂里,有着不菲的收入。他们开始慢慢懈怠,不管不顾土地了。庄稼开始无精打采,根本压不住草,草终于占了上风。路上的草开始发威,几乎盖住了路以前的模样。山里的野猪也凭着满山遍野的草的护障,悄然跑了出来,在玉米棒子上啃,在红薯地里刨,把本来收成不好的粮食糟蹋得更惨了。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年轻的农人们后来干脆就不种地了,多少年祖辈们留下来的土地开始荒芜,慢慢显出了颓废的模样。

岳父去世后,要葬回祖坟。我很多年前曾去过一次,当时岳父还健在,带着我专门看了那个地方。那时,庄稼郁郁葱葱,祖坟的周边还都种着地,坟头突兀,非常显眼。但后来,已完全荒芜了。祖坟的位置很润湿,曾是种稻子的地方。几年不种,已长满了芦苇。虽然还不到最旺盛时节,但已经很高很高,超过了民房那么多。我们怎么也找不到祖坟了。是荒芜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祖先的脚印。祖先,淹没在野草里。

岳父的老家已坍塌了,满地杂草,有的已长到了一人多高。院子里堆满了人们运来的塑料袋、破油桶、碎酒瓶等垃圾,有的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妻子、岳母和大姐来回踱着步,回忆着曾经住过的小屋,不禁感叹:还是要把房子盖起来呀。以后假如从城里回来,这里还是一个家,不盖就是一堆废墟了。是啊,不盖会更加荒凉,曾经的过往、回忆,父亲的关怀,母亲的疼爱,姊妹的游戏,一家人的快乐,都统统化成了废墟。

我近期回家路过一道沟的沟口时,意外发现农人们又种上一块红薯地。土地清新,田埂整齐,一棵棵秧苗长在地里,看起来非常瘦小,但已有了足够对付风雨的能力。我想,红薯几个月后,依然会蓬勃满地。

因为有庄稼在,大地就格外不同。农人们已感受到了这种迥异,感受到了新农村带来的气象——有庄稼的大地是诗意的、人文的,只要有它们在,农人们就不会感到焦躁和不安,不会感到困惑和无奈。这是一种生活的充实、富足和惬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地里去呀”,这句话是农人之间常用的一句招呼语,看似有些土气,却反映出农人劳作的不间断和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B.农人按照规范的步骤、程序来播种,秧苗在沟沟岔岔中不断生长,开花吐穗,生机勃勃,漫山遍野呈现出繁荣有序的景象。
C.玉米和黍麦都是常见庄稼,但在作者看来,玉米更宽广厚重,寄托着农人对丰收的渴望,而黍麦太纤细,对收获贡献不大。
D.在一道沟的沟口,有农人新种的一块红薯地,虽然红薯秧苗还比较瘦小,但是作者对它们能战胜风雨、蓬勃生长充满信心。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使用 “从……到……”“不管……还是……”“只要……都……”等关联词,充分展现出农人的勤劳。
B.句子②选用“手扶拖拉机”和“犁”两种常见农业器械,作为比照田地大小的衡量物,就地取材,巧妙自然。
C.句子③句式丰富多样,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活泼灵动地展现出黍麦快乐生长时的各种美好姿态。
D.句子④运用对比手法,将温和谦逊的庄稼和为所欲为的荒草进行对比,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3.文中两个加点词“力量”的含意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认为付春生的乡土散文“在写痛中体现出对生存意义的思考”。请谈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4-03-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醒头草

刘正权

“由来佳节载南荆,一浴兰汤万虑清!”

“兰汤浴?”她微嗔,你当我贪图享受来了? 即便是,也没谁跑医馆里来消受的。怪自己选的日子不对? 又不是三月三。

搁古时,三月三上巳节这天,官员们会亲领下属,斋戒,兰浴,更衣后隆而重之,拜天地,祭神灵,敬祖先

她不屑这么做。人民公仆,不求医问药,谁有闲暇到医馆来!医馆里面消受,亏他想得出来!

老中医对她的微嗔报之一笑:“别一看见流泪的红蜡烛,就认定是抄袭了李商隐的那根,此一浴兰汤,与你想象的兰汤浴,只怕是大相径庭。”

果然大相径庭,此浴兰汤纯粹是治病,她对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感到好笑,浅薄了不是!

以为跟西安华清池一样,被冠以莲花汤、海棠汤的那种兰花汤。

老中医所谓的“兰汤”,不过是采用本地最为常见的醒头草配制而成。醒头草是菊科植物,因芬芳辟邪适合随身佩戴而得名,渌水河两岸遍布。她是不折不扣的本地人,对醒头草再熟悉不过,自己出生第三天就跟醒头草有过交集。洗三是本城的风俗,每个刚出生三天的孩子,都会用艾叶和醒头草熬的汤洗个澡,谓之醒身。

她肯定是醒身最好的孩子,读书聪明,当官有为,四十岁出头就成为分管文化旅游的副市长,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本地最大的支柱产业。

她这会儿刚从会议上下来,肚子胀鼓。她吃得极少,可连续半个月的会议,到底让她的肠胃败下阵来。不用把脉,只问症状老中医就知道,她这是需要醒脾胃了。

“醒头草可不是只有醒头这一个功能的,醒身,醒头,醒脾胃!”老中医停领一下,很认真地问她,“为啥脾胃放在最后,晓得有什么讲究吗?”

她摇头,谈文旅产业发展,是她的强项,论中医理论,她是盲人骑瞎马。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盲点,哪怕在你熟悉的领域!”老中医这个感慨发得有点儿莫名,好在,他没信马由缰下去,“一个头脑身心都清醒的人,脾胃是不会胀鼓的。”

原因很简单,什么该吃进肚子,什么不该吞下喉咙,不会心里没数。

她心里这会儿是没有数的,在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人大代表在建议中提到两个关键词:原生态、传统文化。

原生态、传统文化,都是老生常谈了,有点儿新意行不!当时她只差没冷笑。

质疑她辖下文旅产业融合得不够?都得到省市两级的表彰了,等同于官方认证呢!

心底的冷笑没能让代表眼里燃烧的光芒冷场……

有掌声,在代表发言时几度响起。

她的胃,就是在那时胀鼓起来的,不排除有外因的刺激。

或许是浴了兰汤,晚上,静坐灯下的她,细嗅老中医赠送的香囊,③把那个代表的发言进行了一次全面“反刍”。近几年,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旅融合”的建设模式,把文化与景区开发联系在一起,是个好的开端。但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何作为旅游产品的灵魂真正渗透到开发理念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把文化真正吃透,之后再把文化渗透到旅游产品与项目的开发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上升空间? 她若有所思,把香囊递到鼻子下面,这香囊里有醒头草的气息,植物是不会说话的,它们用散发的气味表达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文化同样不会说话,提升文旅融合的空间,这其中既有文化从业者对文化的认知问题,还有形成这种产业机制的体制问题。由于更多时候是政府和商业资本开发旅游产业,真正研究文化的人想要在这样的机制中参与进去,还是很难的。

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同她最初对兰汤浴的理解,确实停留在字义上,缺乏真正的认知。

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天下万物皆同此理。

“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这种文旅宣传终究会成为过去,该醒醒了!”那个代表的话犹如当头棒喝,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怎么说她也是大名鼎鼎的网红市长啊。

④醒头草,醒身,醒头, 醒脾胃!

草都懂得三醒,人自当能够三省。

原生态、传统文化,追根溯源,不就是崇尚古朴?

她想起来,那个代表,一直致力于尚朴文旅项目的打造,对文化复魅工程身体力行。

三省吾身的她念及此,拨通那个代表的电话:“怎样更好地将文旅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我想组织一班人对这个课题做个深度调研,时间就定在三月三上巳节这天,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参加?”

“太好了!旅游业是老百姓可以参与、可以分享到最多利益的一个产业,我一直等着的,就是您这句话。”代表很兴奋。

(原载于《金山》2023 年第4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两句话,内涵颇为丰富,“万虑清”将医身与医心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B.“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暗含女市长对文旅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了前瞻性思考。
C.人大代表认为本市文旅产业“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的宣传方式缺少文化参与,已经过时。
D.老中医关于“醒头草”功能的解读,促使女市长开始自我反省并最终决定采纳人大代表的建议。
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插叙的方式,介绍了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为下文写女市长对传统节日的不屑作铺垫。
B.句子②写人大代表毫不顾及女市长的鄙薄,依然满怀激情地表达他对原生态、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C.句子③中的“反刍”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市长重新认真思考人大代表的观点。
D.句子④虽然与之前老中医介绍醒头草功能的话相同,但内涵更丰富;且独立成段,用意鲜明,发人深省。
3.小说采用双线结构,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提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小说中的女市长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4-03-17更新 | 4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枪炮与玫瑰(节选)

曾剑

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九日黄昏,霞光如锦,倒映在鸭绿江水面,随着光影的移动一点点被岸吞噬。玫瑰色的光淡了,远了。夜幕袭来,透澈明净的江水,②被暮色一点点漫染。天渐暗,唯有那条手掌宽的白色国境线,横在浮桥中央,清晰可见。

宋春来在举步跨越国境线的那一刻,猛回头,望一眼就要离别的祖国。暮色迷茫,他的心也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这一别,还能否踏上归途。

宋春来是某军文工团一名副排职军官,十七岁,已和杨秋花一起跟随文工团征战一年有余。宋春来想多看一眼祖国,后面的人挤上来。他回过头,眼前是朝鲜的土地。

过了江,上岸,进入一片松树林,天更暗,步子慢下来。行不多时,团长陈聚旗喊:“停止前进,搭帐篷!”其实并没有帐篷,只是在林子里选块平地,展开篷布,四角扯在树上,遮挡露水。军先头作战部队已过,所以大伙并不担心敌人的枪炮,倒头就睡。

清晨醒来,曙光初露。原野上,雾似青烟,泥土的气味潮冷。宋春来起身,向外眺望,看见鸭绿江蜿蜒前伸。河床上白色的砂石在霞光里明亮起来,渐渐放着光。江畔都是人,都是鲜活的生命。牛车在江边的土道上吱嘎吱嘎,缓缓而行。赶牛的老人甩着鞭,吆喝着,声音悠扬,漫不经心。女人有的在江水边洗衣,唱着歌;有的穿着长袍,头顶水罐,来回奔走。老太婆在墙角做着祈祷。她们念叨着,祈祷死神不要光顾这里,枪炮声不要打破这里的宁静,可战争会因为她们的祈祷而远离这里吗?

这可怕的寂静,使宋春来内心深处涌现出一丝恐惧。虽说他早就是一名革命军人了,可这一年多来,除了在四野中南部队艺术学校学习,唱歌跳舞,就是跟在作战部队屁股后面跑。现在,他才真正有一种踏上疆场的感觉。山里的空气清新,却似乎令人压抑,宋春来内心深处,那不易觉察、不敢面对、不愿承认的一丝恐惧,被他的一个深呼吸压了下去。不久,他听到了枪声炮声,不是幻觉,不是耳鸣,战争真的打响了。尽管枪声炮声离文工团很远,是军步兵师在十几公里外打响的,但那里的战火映红了天空。宋春来凝望远方,听着枪声炮声。这激越的声响,竟然把心中那强压下去的一丝恐惧击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热血沸腾,他恨不得上去放几枪。他不是好战分子,他相信,没有人真正愿意打仗,就是被称为“好战分子”的军长楚天明,也不是真的好战,只是被逼到那条路上。

打吧,既然战争不可避免,打他狗日的美国佬!宋春来这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骂了句粗话。

三天后,文工团的“采风”活动被批准,文工团员欢呼雀跃,打点行装出发。

文工团去的是一营。一营构筑的坑道里,淡淡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坑道里贴着标语:“欢迎文工团的兄弟姐妹!”“绝不让文工团员伤一根毫毛!”文工团员看着这标语,心里暖烘烘的。杨秋花鼻子一酸,眼泪就要往下落。她陡地明白:这些可爱的兄弟们,说文工团只会添乱,不是不欢迎文工团,是不忍心文工团员到这残酷的地界。杨秋花伸手理了理她那被风吹得零乱的头发,挺起胸膛。她要为兄弟们尽情歌舞。

战争激烈,战斗部队伤亡陡增。文工团编入临时医疗队,没时间演节目。面对一个接一个被抬到眼前的伤员,杨秋花有些不知所措。防空洞不够用。没有帐篷,在夜风夜露中,病号会得伤寒。陈聚旗命令宋春来:“去找几间民房!”

他们终于找到了几间民房。男队员不断地把伤员抬进来,女队员配合军医护理。这年雪来得早,白雪一夜之间,覆盖了大地。战士们穿着薄薄的棉衣,没有防寒鞋,只穿着高腰胶鞋。

杨秋花从没见过这么多冻伤的战士。面对这些冻伤,她几乎没有办法。她不想把他们转入后方,转入后方,他们的腿就得锯掉。她命令女队员们把这些伤兵的鞋脱下来,用雪给他们擦脚,然后浸入冰水、雪水里。可是,往往刚把这个人的脚放进去,另一个人又被抬进来。③桶不够用,脸盆不够用,人手也不够用。让一只冻伤的脚缓过来得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不够用。杨秋花解开衣襟,抱起一只脚塞进自己怀里。别的女队员也学着她的样子,怀抱一只脚。野战医院的院长看见杨秋花这么对待冻伤的战士,吼道:“你这样让他们等着,会要了他们的命,赶紧送往后方。”杨秋花说:“到了后方,他们的腿就得锯掉!”“腿重要还是命重要?”院长吼道。杨秋花哭了,说:“他们年纪轻轻,不能没有腿。”院长再也忍不住了,大发雷霆:“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干不了就走开,不要在这里添乱!”杨秋花不再吱声。杨秋花想,这不是她的错,也不是院长的错。

战争来得这么快,这么猛,这么惨烈,是杨秋花没有预想到的。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腹部淌着鲜血,床铺被他的屁股压得陷下去的地方汪成一湾血泊。他的父亲母亲要是看见了,心里该是多难过,他们肯定也不想活了。杨秋花这么想着,那泪便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男孩死了,他还是个孩子,可是,他死了。他在闭上眼的那一刻,居然冲杨秋花笑了,小声地说:“同志,你长得像我姐,真好看。”杨秋花再也控制不住,号陶大哭。

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部队完成了阻击任务,奉命转移。④血染的军装在初冬的阳光里,灰黑油亮。衬衣没有换,头发没有洗,身子别说洗,抹擦一下都没能够。人行在路上,虱子行在人身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春来跨越国境线时内心感到“迷茫”,反映了他对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前景的忧虑。
B.文工团进入朝鲜后没有真正的帐篷,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将要在战场上面临的艰难处境。
C.文工团员们听到可以去前线“采风”的消息后十分开心,体现了他们想为战争尽力的迫切心情。
D.院长连续冲杨秋花吼,表现出他对文工团临时编入医疗队却起到相反作用的强烈不满。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将故事发生时间写得较为具体,紧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句子②写夜幕降临时的景象,与前文玫瑰色的霞光形成对照,暗示了战争危险步步逼近。
C.句子③连用三个“不够用”,既突出了部队医疗条件的艰苦,也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D.句子④中灰黑油亮的“血染的军装”与战士们脏乱的外表组成一幅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让人动容。
3.“清晨醒来”和“这可怕的寂静”两段写出了宋春来多重心理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作为一篇战争小说,本文将大量笔墨聚焦到杨秋花这个人物身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歌风台

汪元量[注]

百尺荒台禾黍悲,沈思往事似轮飞。

洛中车驾秦皇去,沛上风云汉帝归。

鹰入塞榆冲雁阵,鹘穿城树破鸦围。

东徐多少英雄恨,留与行人歌是非。

[注] 汪元量,南宋末诗人,其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百尺荒台,顿生破败废圯之悲,不禁想起如车轮般飞逝的往事。
B.诗人借用“秦皇”“汉帝”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他们的仰慕之情。
C.老鹰冲破雁阵、鹘鸟穿透鸦围,借此展现了历史人物建功立业的场面。
D.诗人凭今吊古,感怀历史,看似抒黍离之悲慨,实为倾吐胸中之块垒。
2.南宋画家李珏称说汪元量“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3-1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生命中的一条河

梅 洁

我始终认为,在人类的故园,河流永远是最母性最阴柔最祥静的风景。我精神中的河流情结告诉我——无论我怎样漂泊,最终我总会找到家园。

我相信我的生命里有一条河在天长地久地流淌……

在鄂西北我诞生的那座具有三千年古老文明的小城脚下,有一条大河——汉水。汉水被鲜明地标示在中国地图上,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据证,它是中国目前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大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引这条江的水解救中原、华北和北京的水危机的。

汉水携带着遥远的神秘,千秋万代地向我诞生的小城飘逸而来,然后极女性地把小城团团围住,小城呈半岛状依偎在汉水的逶迤与润泽之中。

我在河边长大。

真与美、善与想象在河边长大。

“妈,大河从哪儿流来?它又流向哪去?”望着迎面飘来又远远飘去的江水我问母亲。

我想,从那时起,一个纯情女孩就一直站在江边,忧伤地谛听来自河流的一种秘语——无论后来她离那条河有多么遥远……

小时候,我常和男孩子一起在夏天的大水过后,到沙滩上挖“浪柴”。“浪柴”是发大水时,从上游冲击下来的树枝、树根,树皮已被咆哮的江水剥离殆尽,只剩下光腻的、长短粗细不一的内杆,被一堆一堆地掩埋在淤积的沙滩里。

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只要你向河滩的隆起部位走去,几锄挖下去,你便会发现成堆的“浪柴”,一窝一窝的柴棍儿黑压压草虫般挤簇在一起。这时,你的惊喜不亚于发现了一室一窟的宝藏。你的收获少则几篓几筐,多则一船两船!小城里的男娃女娃扛着挖锄、背篓、口袋向河滩走来,他们在十分纯情的童年里便开始享有如同淘金者一般的执著和惊喜。

黄昏,挖“浪柴”的孩子们在河滩上翻筋斗……

一个头发、耳朵、脸上都挂满了沙粒的小女孩仰躺在沙滩上,她把脚丫翘得老高。脚趾上的沙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总爱一个人这样仰躺着,望着脚趾上闪闪发光的石英质沙粒出神。小女孩在想什么呢?她自己也不清楚。

河滩广阔而细腻,母肤一般;河水已恢复了往日的安祥与宁静,夕阳的光辉辐射在河水上,河面像撒满了金子……

纤夫们“吭唷”着沿河滩匍匐而来,他们脚手撑地,身体蜷缩在阳光下,隆起的脊背在小女孩忧郁的目光中漆黑发亮,有血红色反光。有时,小女孩好奇地踩踏着纤夫们深深的大脚窝沿河行走,小脚丫复大脚丫,小女孩追随到很远……

许多年我都在想,一个女人后来与那条河的恋情以及她一生的艰辛与梦想,兴许从那时起,就蕴藏在她脚趾上闪闪发光的沙粒上,抑或是河滩上“小脚丫复大脚丫”的寓言般的追随里了。

当然,童年很快乐的另一件事出现在五月。五月有一个盛大的祭典在江边举行,那是一个节日。节日里,我们胸前挂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好看的丝线香包,香包里装着清香的草艾,耳根涂抹着掺了“雄黄”药的酒液,然后牵拉着母亲的衣襟,到江边参加祭典。母亲说,江水下边有一个好人,他死了。祭典死了的,修善活着的……那时,我不懂母亲的话。

我们和母亲挤在人群里,而我们的目光总是很努力地在人头攒动、千舢竞渡的江面寻找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父亲每年都是这个祭典节日里很活跃很光荣的一员——他总是很健美很生命地从几百米宽的江面第一个泅渡到江的对岸。

但我们的父亲最终没能从他生命的此岸泅渡到他生命的彼岸便猝然消失了。此后,在故乡的江边,我目睹了一种人类的苦难,目睹了生命的惊惧和毁灭,目睹了命运的猝然倒下,目睹了生离死别、家破人散。我用一颗孩童的心体验着破碎、孤独、死亡和“灭顶之灾”……

如果那条天长地久的大江没有浮载了又水葬了我的亲人,如果我的童年在那条江边没有把人生的全部模拟完毕,我不会走向文学;

如果我的目光总是充满惊惧,如果我的心灵永远被苦痛蹂躏,如果漫长的受难最终没有复生、复生之后没有突然地离去,我不会走向文学;

如果幸福和苦难没有轮回,如果天堂和地狱没有接纳灵魂的善恶之分,我也不会走向文学。

是的,江边曾经发生的和以后永远离别的都成为纠缠我一生一世的情结。如果说,文学创作之前我有什么准备,我是不是可以说,是上苍恩赐了一条远远向我流来又远远离我而去的大江,以及江边的站立和倒下,江边悲风徐徐的前行和故去……

(有删改)

文本二:

汉水被称为“中国的多瑙河”,在离开这条母亲河几十年之后,著名作家梅洁把她的思念和热爱融进河水,在作家深情美丽而又厚重的文字里,照映着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的生命印记。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展开内心的倾诉,用文学与她所处的世界对话。当她把伤逝、哀怨、孤独与向往,困惑不安的心灵,凝聚已久的渴望与梦想,以及对生命与美的虔诚和膜拜,用文学的方式带给这个世界时,她发现在她精神的故园里,始终流淌着故乡那条大江!

(摘编自陈新、万林《梅洁:汉水女儿与她的心灵故园》)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出生在鄂西北一个古老的小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绕城而过,不过后来作者离开了那里。
B.到河边挖“浪柴”会有发现宝藏般的惊喜,尽管十分辛苦,但在作者的记忆中却是幸福快乐的。
C.小女孩“小脚丫复大脚丫”的好奇行为,无意间寓示着她将走向远方,但会像纤夫们一样辛劳。
D.文中记述的五月盛大的祭典指的是民间风俗端午祭,而母亲所说“江水下边有一个好人”是指屈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汉水“极女性地”围着小城,而小城“依偎”在汉水怀抱中,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汉水母亲河的特性。
B.“真与美、善与想象在河边长大”运用了拟人手法,紧承“我在河边长大”,显得既贴切又自然。
C.作者用“很生命”这样的特殊表达展现父亲的生命活力,与后文父亲猝然而逝形成对比,强化了情感。
D.三个“如果……”句均单独成段,但前两句句末却未使用句号而使用了分号,意在强调文学的重要性。
3.与文章整体上采用第一人称“我”不同的是,中间有几段采用了第三人称“她(小女孩)”,有何用意?
4.“情结”是指深藏于心底的感情。请结合两个文本,分析探究“河流情结”对作者有着怎样的影响。
2024-03-1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燕安

三月初的北方山村,积雪赖在家家户户房顶、粮囤、沟坎、路边,春天还远。

常友全走得很快,看见庙墙上威镇边关四个大字,才缓下脚步。庙门半开,常友全低头斜身跨过门槛。头顶窄小的木质匾额杨家庙还是原来的。春联是村里人自己裁红纸写的,刚出正月已经四角飞起,泛出粗鄙的脂粉色。

小林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说这老头是韩国小老板,愿意花高价雇他当向导爬长城。常友全想了想威镇边关那四个褪色的字,就答应了。

韩国小老头儿穿着灰色的长款羽绒服,黑色线帽和黑色围巾,黑框眼镜架在瘦骨嶙峋的脸上。他看到常友全,客气地躬身行礼,用生硬的汉语慢慢地说:你——好,你好,我——是金——子——光……

第二天,空气清新,阴霾尽散,除了刮点小风有点冷,天气可真是不赖,山路还算好走。

这古北口的长城啊,主要是明朝修的。谁修的呢?戚继光。你知道戚继光吗?抗击倭寇的英雄。

常友全慢慢说着,目光投向远山,不太管金子光能不能听懂。

金子光一会儿看翻译,一会儿连连点头,镜片后面,圆圆的小眼睛发亮:长城的敌楼都有名字吗?我们这个,叫什么名字?

咱们这个楼,叫将军楼。

将军楼,是戚继光将军吗?

常友全用力摇头:关麟征将军。一九三三年三月,大概就是现在这个节气吧,关将军在古北口指挥部队打日本鬼子。这个楼子就是他的临时指挥点。他五处受伤,浑身上下跟血葫芦似的,身边十多个卫兵都牺牲了。

常友全很少跟游客说这么多,他只是带路的。遇到这位韩国人,他想多说说。

那年啊,关将军带兵从南方急调过来,大部分还穿着单衣草鞋,装备也不行。这一场仗打下来,我们死伤了六万多人。尸身完整的都资助了一副棺材送回去了。拼不成完整尸首、分辨不出是谁的三百多个兵啊,一层苇席,一层尸身,合葬在村口的肉丘坟。

这就是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也击毙了不少日本鬼子。我们国歌里唱的,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段歌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哎——你怎么了?

金子光捂着胸口,面色惨白,极为痛苦地跪在了地上。

常友全心说完了完了,想试探一下,不会真把金子光敲打过去了吧?这要真死在这里,麻烦可就大了,警察那边还好说,有监控呢,涉及外国人,可别出什么外交纠纷,给国家捅娄子!

常友全过去一把扶住金子光,想把他从地上搀起来。金子光一手死死抓住胸口的衣服,一手用力摆了摆后扶在膝盖上,他大口呼吸,头垂到胸前,不说话,也不起来。

常友全蹲在金子光旁边,紧张地盯着他,金子光慢慢抬起头来,小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嘴巴哆嗦着,他对着常友全说中文:对不起。来回说了好几遍,又把头低下,对着常友全的翻译软件断断续续地说:

对不起。我不是——韩国人,我是——日本人。

猜测落了实,常友全心里沉甸甸像摞满了青黑的城砖。看着瘦小枯干的金子光跪在积雪的地上,大口喘着气,吸溜着鼻涕,说话断断续续,常友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的爸爸,他只是个普通乡下农民,日子过不下去了,糊里糊涂被拉去参军,到中国不到一个月就死了。我妈妈打听了很久,才知道他死在了古北口的长城边。

请问,金子光撑着地面,慢慢站了起来,膝盖、小腿上都是雪和土,他不管,只小心翼翼看着常友全,我能不能——给我爸爸——敬点酒?

什么?酒?山上哪有酒?常友全惊讶。

金子光蹒跚过去,拉开大背包的拉链,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掏出来。

四瓶精装的茅台酒,一字码开。

这——合适吗?常友全脑子里飞速地运转。

金子光重新跪下,躬身叩首,额头抵在叠在地面的双手上:求求您,让我给父亲敬个酒吧!”

常友全咬咬牙,走出敌楼,背对着金子光,脑袋里嗡嗡嗡的,仰望着澄澈的蓝天发呆。

酒香四溢。茅台酒的香气,借着风野性地飘散开来。常友全回头,见金子光双手各执一瓶茅台,均匀倒在敌楼四周,边绕圈,边说着什么,这次是日语,常友全听不懂,也懒得翻译。

金子光也许因为心愿达成,精神头很好,走前金子光又给了常友全两千块钱。常友全推辞。金子光很坚决:谢谢你。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还有——金子光低下头,嘴巴缩到围脖里面,那些——回不去家的中国兵,替我拜一下吧,我——不敢,对不起!对不起!金子光弯下腰。

常友全心里好像着了一团暗火。

一早,常友全把两个鼓鼓囊囊、红蓝相间的大编织袋背上将军楼那个山头的时候,后背竟然冒汗了。打开袋子的拉锁,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掏出来。

都是酒。

竹叶青、汾酒、剑南春、五粮液、茅台……

常友全随手拿起离他最近的一瓶老酒,红皮茅台。他打开盖,那股霸道而清冽的香气马上蹿入他的鼻孔。常友全没忍住,喝了一口,嗓子眼儿、食道、胃里都烧灼起来,好像身体深处被点着了一把火。

常友全走出敌楼,慢慢倾倒瓶身,把茅台酒倒在雪地上。他不会唱什么歌,脑子里轰鸣着的只有国歌的旋律,但是喉头像打了结,唱不出来。他嗫嚅了半天,倒第二瓶汾酒的时候,才说出话来:

来晚了,你们,别怪我。这么多年了,光想着,给杨家修庙,也没想起,给你们做点儿啥。对不住啊,我还不如个小日本!听老辈人说,身子不全,魂魄回不了家。这么多年了,你们——你们……敬你们!今天,咱爷们儿好好喝一顿,喝了酒,不想家!

太阳金红圆满,碧空澄澈如玉,千里雪原中,万里长城上,这一场豪饮,酣畅淋漓!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3.6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窄小的匾额从未更换,脂粉色的春联四角飞起,“威镇边关”四个字已经褪色,这些都说明了杨家庙的破旧、衰败。
B.常友全想了想“威镇边关”字,答应小林为韩国老头做向导,赚取高额报酬,是为了用赚来的钱重新修整杨家庙。
C.当金子光拿出四瓶精装的茅台酒、提出祭奠父亲的请求时,常友全脑子里飞速地运转,他在思考如何拒绝金子光。
D.小说结尾,常有全祭奠英烈,“竹叶青、汾酒、剑南春、五粮液、茅台”,全是名酒,借此表达内心深深的愧疚。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形成照应。
B.作者对金子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常友全有意讲述了长城抗战的故事,暗示了他对金子光产生了怀疑,也为下文金子光的坦白做了铺垫。
D.“常友全心里好像着了一团暗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他内心的自责、焦灼等丰富的情感。
3.《将进酒》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在首尾处都提及杨家庙,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2024-03-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夜读书

陆游

莫笑灯檠二尺余,老来旧学要耘鉏。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

本著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善和旧赐今犹在,剩采芸香辟蠹鱼

【注】①灯檠(qíng):灯架。②耘鉏(chú):同“耘锄”,耕种。③蠹(dù)鱼:蛀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灯檠”指的是矮小的灯台,象征作者年纪已经老迈,写出了诗人穷困落魄的境况。
B.颈联运用反问,表明身为儒生就应勤于读书,即使担任官职,公务缠身,也不能抛弃读书。
C.尾联中的“芸香”指驱除书籍蠹虫的香料,“剩采芸香”体现了作者对书籍的无比珍视。
D.本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书愤》中体现的雄放豪迈、沉郁悲壮的风格不同。
2.本诗的颔联广受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4-03-14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