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有红学家评论《红楼梦》用笔经济,即借一个事件,刻画多个人物形象。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谈谈用笔经济是如何体现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楚客: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皇树:橘树。②木奴:柑橘的果实。《水经注》 载,三国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在武陵种柑千株,把柑树看作奴仆,以之谋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都以种树为题材,本诗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背景和主旨却不同。
B.首联出句强调“手种”和株数,对句中“新”与“遍”则表现春天柑叶的茂盛。
C.颔联作者将复杂感情倾注于两个典故,形式对称,内容婉转,能引发读者联想。
D.尾联“坐待”即“慢慢等待”,诗人直抒胸臆,用直白、质朴的语言抒发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苏东坡评价柳宗元的诗“寄至味于淡泊”,结合这首诗的颈联,说说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2024-04-05更新 | 33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以“己”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


(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③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④一圈圈推出去
⑤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⑥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A.③①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②⑥④D.①③⑤②⑥④
(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段落引用潘光旦的话有何作用?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由吾不学,无为训。然重华无严父,放勋无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辈窃议,亦当云阿越不学,在天地间可嬉戏,何忽自课?幸及盛时逐岁暮,何必有所减?汝见其一耳,不全尔也。设令吾学如马、郑,亦必甚胜,复倍不如,今亦必大减。致之有由,从身上来也。汝今壮年,自勤数倍,许胜,劣及吾耳。世中比例举眼是,汝足知此,不复具言。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人或以比数汝等耳。即化之后,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汝年入立境,方应从官,兼有室累,牵役情性,何处复得下帷如王郎时邪?为可作世中学,取过一生耳。试复三思,勿讳吾言。犹捶挞志辈,冀脱万一,未死之间,望有成就者,不知当有益否?各在尔身,己切身,岂复关吾邪?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因汝有感,故略叙胸怀矣。

选自王僧虔的《诫子书》

精藏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不学则舍君子而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的《诫子书》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人居世,忽去便过。

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

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选自王修的《诫子书》

【注】①重华:虞舜的名。②放勋:帝尧的名。③阿越:百越子弟。④马、郑:指马融和郑玄,才高博洽,为世名儒。⑤王郎:王羲之,是王僧虔的曾祖父。传说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的草隶为古今之冠。琅琊王氏是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王家除了王羲之外,王僧虔和《诫子书》中提到的王志都是著名书法家。⑥王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贤士。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忽自课            谪:谴责
B.失之后               荫:庇佑
C.人之性因物则     迁:迁居
D.所汝等也            恃:依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由吾不学,无为训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区区不能废远
B.况吾不能汝荫 / 国以礼,其言不让
C.晦,所以蓄用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人居世,忽去便过 / 宜乎百姓谓我爱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
B.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
C.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
D.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
4.下列文中出现文化常识和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一的“重华”、“放勋”和文三的“禹”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贤明的部落首领。
B.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五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立境,即三十岁。
C.“精藏于晦则明”中“晦”是“昏暗不明”,意同成语“韬光养晦”中的“晦”。
D.“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学记》,比喻人不经过培养教育,就不能成材。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经验,在作者生活的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具有积极意义。
B.文二将诫子内容提升到“修身治人之术”高度,这是欧阳修的自身经历和人生体悟。
C.在王修的《诫子书》中,作者首先是以理服人,说到自己“恨恨不乐”“我实老矣”。
D.三位父亲对儿子要求不同,但三篇《诫子书》都提到“学习”或“读书”的重要性。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
(2)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3)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
7.同样是饱含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三篇《诫子书》的劝诫侧重点却不尽相同,请分别概括。
2024-04-05更新 | 31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元八:元宗简,行八,白居易的好友。②卜邻:选择邻居。③隐墙东:《后汉书》记载:“(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以“隐墙东”指隐于市井。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表达“欲与元八卜邻”的恳切意愿寄赠给对方的一首卜邻诗。
B.在诗人的妙笔点染下,他把结邻而居的生活想象得极具诗情画意,极富人情味。
C.颈联侧重议论,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语意更近一层。
D.诗人想“子孙长作隔墙人”,从彼此相亲想到世代的情谊,将感情抒发到极致。
(2)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3)这首诗写出了多重美感,请做具体分析。
2022-04-16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插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     )。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造型、笔墨的借鉴,极大丰富了古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些作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表达情感,营构意境;一些作品则继承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绘出(     )的人物形象;还有一些作品,延续传统中国画散点构图方式,注重以留白的手法传递画面情绪,使插画尽显传统美学意蕴。在中国传统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中生长起来的古风插画,                                                 

对中国传统图案、民间故事、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也是古风插画的鲜明特色。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     ),使古风插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多元,风格日趋多样,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此外,在产品包装、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古风插画应用其中,不少传统文化形象被转化为时尚符号,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诠释
B.独树一帜                           栩栩如生                                  诠释
C.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演绎
D.独树一帜                           活灵活现                                  演绎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B.饱含气韵之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C.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饱含气韵之美,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古风插画尽显传统美学意蕴,下列和“美”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美好的内在品质屈原《离骚》
B新月派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再别康桥》
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美丽的景色汤显祖《牡丹亭》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作者思慕的人苏轼《赤壁怀古》

A.AB.BC.CD.D
2022-04-18更新 | 3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下本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山路独行,一路美景和鸟声清越,这些美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虚实相生。
B.嶙峋的峭壁怪石,撩人衣裳的轻萝,令山行艰难,又因路长年老,诗人困顿不已。
C.山行迢迢,无限芳菲争相逞妍,诗人放下意绪,尽情饱览秀色,只可惜没人同游。
D.全诗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转折起伏,凸显诗人赶路时内心的曲折变化。
2.“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人流连山水之际,还流露了哪些情感?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谓中国传统色?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便下了定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赤、黄、青、黑、白为基础色,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五种颜色各有不同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稳居中心方位的黄色,与黄金、皮肤、大地同色,象征着尊贵和中正,为历代帝王所尊崇,被奉为皇家专用色;青色虽然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实际颜色却让人(       )不透,有时可以表示为蓝色,有时又可以是绿色,无论什么色都富有美好寓意;玄即为黑,道家将黑色列为众色之首,秦统一六国后,无论是帝王、大臣抑或兵士,服饰、铠甲均以黑色为主;白,最初的颜色,被古人视为各种颜色的基础色,万物之始,大道为简,简简单单的颜色成为百搭色,即使大面积留白也有无穷意境。

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并能够运用颜色。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       )在各处发现颜料。此外,还发现各种彩绘陶器如俗称的红顶碗,陶器上的朱书、墨书等,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中颜色应用的渊源。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寓意   琢磨   断续B.意蕴   捉摸   断续
C.寓意   捉摸   陆续D.意蕴   琢磨   陆续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赤色,华夏之正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B.赤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C.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华夏之正色
D.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3.下列与颜色相关的文学常识及相关词语的解释,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纨素:洁白精致的绢《孔雀东南飞》
B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如丹:像朱砂色一样《登泰山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翠幕:青绿色的帷幕《望海潮》
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既白:天色微明的样子《后赤壁赋》

A.AB.BC.CD.D
2023-04-09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卜居

杜甫(唐)

浣花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靖蜓齐上下,一双鸿鹅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注】①卜居:《楚辞》中有屈原名篇《卜居》。此诗是诗人寓居成都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卜居”即“选择居所”,诗人首联写居所的自然环境和选择居于此的原因。
B.“出郭”一词是一语双关,字面的意思就是诗人避难入蜀,远离了政治的漩涡。
C.颔联中的“尘事”指的是尘俗之事,而“客愁”指的是诗人行旅怀乡的愁思。
D.“堪”的意思是“能够,胜任”,“须”则有“应当”之意,“向”即“前往”。
(2)同样写蜀地,此诗和李白《蜀道难》的景与情有何不同?
(3)首联中的“溪”字,还有版本作“流”,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10 .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