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格特(澳大利亚)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

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能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林里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

他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愈加强烈。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却对加重的原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这时,靠窗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不靠窗的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不靠窗的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发现靠窗那个病人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窗外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靠窗的那位病人描绘的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图景,源自他对生活的满腔热望,他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生命的欢乐和求生的力量。
B.文中不靠窗的病人两次“盯着天花板”细节描写,前一处展现他被病魔折磨得彻夜难眠,后一处刻画了他在病友急需救助时的冷酷无情。
C.倒数第四段中“舒舒服服”“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细节描写,刻画出不靠窗病人心愿得到满足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情形。
D.靠窗口的病人没有照顾别人的感受,使不靠窗的病人心理失衡,这是导致不靠窗病人在他病危时不伸出援手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病房环境:一个十分窄小的病房,一扇门,一扇窗。这样简单单调的环境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靠窗的病人死了,医护人员“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作者意在突出医护人员的冷漠。
C.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利用他们之间微小的矛盾冲突,通过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折射出了人生哲理、世态人情。
D.小说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
3.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小说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靠近窗口的病人所看到的窗外情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11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 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链接材料】

20222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逐渐形成,而二十四节气由此孕育产生。
B.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不是西方国家认为的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
C.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的理念,依赖自然而生产,这说明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没有过时。
D.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祖先就因为合理的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而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B.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了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清明节、苗族赶秋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B.《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先秦民谣《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D.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4.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原因。
5.张艺谋总导演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序幕,好评如潮。如果你自己参与评论,请你结合文本,拟出评论的要点。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
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
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
D.主人摆出饭和菜肴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
2.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2022-04-02更新 | 266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哑老人   

萧红

孙女——小岚大概是回来了吧,门响了下。秋晨的风洁静得有些空凉,老人没有在意,他的烟管燃着,可是烟纹不再作环形了,他知道这又是风刮开了门。他面向外转,从门口看到了荒凉的街道。

这就是小岚吧,她沿着破落的街走,一边扭着她的肩头,走到门口,她想为什么门开着,——可是她进来了,没有惊疑。

地上两张草帘是别的两个老乞丐的铺位,可是空闲着。小岚在空虚的地板上绕走,她想着工厂的事吧。

非常沉重的老人的鼾声停住了,他衰老的灵魂震动了一下。那是门声,门又被风刮开了,老人真的以为是孙女回来给他送饭。他歪起头来望一望,孙女跟着他的眼睛走过来了。

小岚看着爷爷震颤的胡须,她美丽、凄凉的眼笑了,说:“好了些吧?右半身活动得更自由了些吗?”

这话是用眼睛问的,并没有声音。只有她的祖父,别人不会明白或懂得这无声的话。

老人的右臂仍是不大自由,有些痛,他开始寻望小岚的周身。小岚自愧地火热般的心跳了她只为思索工厂要裁她的事,从街上带回来的包子已经冰凉了。

可爱的包子倒惹他生气,他开始做手势:扁扁的,长圆的,大树叶样的;他头摇着,他的手不愿意的、困难而费力地在比划。

小岚在习惯上她是明白。这是一定要她给买大饼子(玉米饼)。小岚也做手势,她的手向着天,比作月亮大小的圆环,又把手指张开作一个西瓜形,送到嘴边去假吃。她说:“爷爷,今天是过八月节啦,所以爷爷要吃包子的。”

也许是为着过节,小岚要到街上去倒壶开水来。他知道自家是没有水壶的,老人有病,罐子也摆在窗沿,好像是休息,小岚提着罐子去倒水。

这是十分难能的事,五个包子却留下一个。小岚把水罐放在老人的身边,老人用烟管点给她,……咔……哇……

小岚看着白白的小小的包子,用她凄怆的眼睛,快乐地笑了,又惘然地哭了,她为这个包子伟大的爱,唤起了她内心脆弱得差不多彻底的悲哀。

小岚的哭惊慌地停止。这时老人哑着的嗓子更哑了,头伏在枕上摇摇,或者他的眼泪没有流下来,胡须震荡着,窗纸鸣得更响了。

当别的两个老乞丐在草帘上吃着饭类东西的时候,不管他们的铁罐搬得怎样老人仍是睡着,直到别的老乞丐去取那个盛热水的罐时,他算是醒了。可是打了个招呼,他又睡了。

他们谈着关于哑老人的话:

“在一月以前,那时你还不是没住在这里吗,他讨要过活,和我们一样。后来孙女入了工厂,工厂为了做夜工是不许女工回家的,记得老人一夜没有回来。第二天早晨,我到街头看他,已睡在墙根,差不多和死尸一样了。我把他拖回房里,可是他已经不省人事了。后来他的孙女每天回来看护他,从那时起,他就患着病了。”

“他没有家人么?”

“他的儿子死啦,媳妇嫁了人。”

一夜在思量第二个早晨,哑老人的烟管不间断地燃着,望望门口。听听风声,都好像他孙女回来的声音。秋风竟忍心欺骗哑老人,不把孙女带给他。

窗纸也像同情老人似的,耐心地鸣着。

小岚死了,遭了女工头的毒打而死,老人却不知道他的希望已经断了路。他后来自己扶着自己颤颤的身子,把往日讨饭的家伙从窗沿取来,挂了满身。他又向门口走了两步,架了长杖,他年老而蹀躞的身子上有几只罐子在凑趣般地摇动着,那更可笑了,可笑得会更痛心。

蓦然地,他的两个老伙伴开门了,这是一个奇异的表情,似一朵鲜红的花突然飞到落了叶的枯枝上去。走进来的两个老乞丐正是这样,他们悲惨而酸心的脸上,突然作笑。他们说:“老哥,不要到街上去,小岚是为了工厂忙,你的病还没好,你是70多岁的人了,这里有我们三个人的饭呢,坐下来先吃吧,小岚会回来的。”

讲这些话的声音,有些特别。并且嘴唇是不自然地起落,哑老人听不清他们究竟说的是什么,就坐下来吃。

哑老人算是吃饱了,其余的两个,是假装着吃,知道饭是不够的。他不能走路,他颤颤着腿,像爬似的走回他的铺位。

“女工头太狠了。”

“那样的被打死,太可怜,太惨。”

哑老人还没睡着的时候,他们的议论好像在提醒他。他支住腰身坐起来皱着眉想——死……谁死了呢?

门开处,老人幽灵般地出现在门口,他是爬着,手脚一起落地地在爬着,正像个大爬虫一样。他的手插进雪地去,而且大雪仍然是飘飘落着,这是怎样一个悲惨的夜呀,天空挂着寒月。

并没有什么吃的,他的罐子空着,什么也没讨到。

屋子和从前一样破落,阴沉的老人也和从前一样吸着他的烟管,可是老人他只剩烟管了,他更孤独了。

从草帘下取出一张照片来,不敢看似的他哭了,他绝望地哭,把躯体偎作个绝望的一团。

当窗纸不作鸣的时候,他又在抽烟。

在他模糊中,烟火坠到草帘上,火烧到胡须时,他还没有觉察。

他的孙女死了,伙伴没在身边,他又哑,又聋,又患病,无处不是充满给火烧死的条件。就这样子,窗纸不作鸣声,老人滚着,他的胡须在烟里飞着,白白的。

(署名悄吟,刊于132年8月27日与9月3日长春《大同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哑老人想要吃大饼子,而小岚遵循八月节吃包子的习俗,只给哑老人买了包子。
B.小岚被哑老人留下的包子感动得哭了,这是因为在绝望中感受到爷爷对自己的爱。
C.“不管他们的铁罐搬得怎样响,老人仍是睡着”“他又睡了”暗示哑老人病情严重。
D.“从草帘下取出一张照片来,不敢看似的他哭了”暗示哑老人可能知道小岚被打死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无论是秋风、大雪还是寒月的描写,无不充斥着凄凉,这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也有力地渲染了文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B.“烟管”这一物件在小说中起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老人烟管不离手,有了老人被火烧死一事。
C.画横线处将老人比作“大爬虫”,既刻画出老人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的样子,也是对老人命如蝼蚁的影射,反映了底层百姓生命的卑微。
D.小说以“老人滚着,他的胡须在烟里飞着,白白的”结尾,虽然给人以血腥之感,但更能让人们从中看到希望。
3.小说双线叙事,请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文中两个老乞丐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注]敷文韵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注]赵晋臣,名不迂,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词人都在铅山赋闲。清风峡在铅山(今属江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谁占清风旧筑?”问中有答,自然地交代出了两人当前的处境。
B.“云来鸟去,润红山绿”写出了清风峡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特点。
C.“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
D.这首词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将唱和与自抒情怀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共精神要求个体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公共事务。公共精神与个体的利益意识并不是矛盾的,公共精神倡导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并不是要抹去个体利益的独特性,而是要摒弃对个人利益判断的独占性,主张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要以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得以满足为前提,重视个体对共同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公共精神的理念与狭隘的自私自利的观念是相对的,后者关注的仅仅是和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事务,如果参与这些事务能够给其带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直接利益,他们就会对这些事务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一旦公共事务涉及面广、影响人数众多,人们常常持“搭便车”的心理,企图通过其他人的参与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坐享其他人努力带来的好处。至于那些和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公共事务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缺乏参与的热情和意愿。

个体的理念素养是由模式性的社会化过程灌输而来的,公共精神的教育是克服狭隘自私心理的有效方法。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首要的策略是通过学校大力加强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社会化过程贯穿于每个个体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但最重要的是前20年。学校是最为系统、最为有力的社会化媒介,面对的对象也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可以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融入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将其作为现代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面向。学校阶段公共精神教育的重点是公共精神基本意识与观念的植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易于接受的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共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学校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应该依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地设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同时避免单纯空洞的说教。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将公共精神具象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社会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就牢牢树立起公共精神的理念。

学校阶段的公共精神教育为民众公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认知方面的基础,但对个体而言,在学校学习的经历只是整个人生中较小的一部分。对个体而言,社会化是贯穿一生的连续性过程。为此政府作为民众公共精神培育的主导性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公共精神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延续和强化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成果。

政府的宣传教育是通过制造一种强烈的情绪感召力来达到对公众的思想进行有意识引导的活动,实质上是通过引导公共舆论来塑造一种社会氛围,从而达到影响个体的目的。政府对公共精神的宣传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倡导和推崇公共精神的社会氛围,能够改变人们对公共精神的看法与评价。政府对公共精神的宣传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已经生活于复杂社会中个体的现实,宣传的基调应该避免使用命令式的专断性话语,采用一种平等交流与劝导的态势,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公共利益的实现对个体利益满足的意义。

相对于以灌输方式为主的学校理论教育和以感召方式为主的政府宣传教育现实的参与实践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公共精神教育形式,也是公共精神的生长点所在。公民气质的养成最终要在参与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政治上的美德实际上就和生活中的技艺一样,都是通过练习和不断的运用而积累起来的”。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政府的宣传教育为前提,但通过外界导入的公共精神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只有在民众参与的自我实践锻炼中才能够得到巩固,也才能够将外在的规范性要求不断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对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是对民众进行公共精神教育最有效的形式。

当前,可以将民众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参与作为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公共精神培育的训练场,不断扩大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范围。基层公共事务和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基层公共事务中民众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形成了直接的交汇点,公共精神倡导公共利益保护的理念在此能得到最直接的检验。基层公共事务参与中,公共协商与对话的进行使得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和不同利益间的妥协成为一种必要。为了整体公共利益的达成,诸多个体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并对个体的利益主张做出相应调整,基层公共事务的参与由此为民众公共精神的历练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平台。

公共精神是一国民众道德素养的核心部分民众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教育则是培养一国民众公共精神的有效举措。其中,学校理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全民众关于公共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理性认知,政府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尊崇公共精神的浓郁氛围,民众自我实践教育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将公共精神理念内化与升华。三种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互配合、协同增益。

(摘编自唐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公共精神的培育》)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实现的前提,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必要提倡摒弃个人利益。
B.公共精神是指既要重视公共利益,也要重视共同体对个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C.对个体而言,学校阶段的公共精神教育比政府对民众的公共精神培育更重要,作用更大。
D.政府公共精神的教育对象是生活于复杂社会中的个体因此要尽量采用平等交流的态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公共事务采取毫不关心的态度或只关心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事务,这都是公共精神缺乏的表现。
B.学校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易于接受的知识避免单纯空洞的说教。
C.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强调公共精神的培育要以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政府的宣传教育为前提。
D.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有利于他们重新审视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要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公共事务,摒弃对个人利益判断的独占性。
B.我们要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C.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作为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公共精神培育的训练场,培养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
D.公共精神是一国民众道德素养的核心部分,民众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学校开展公共精神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王问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C.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D.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以表示虔诚。
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三秦,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给秦三个投降的将领,合称“三秦”。
D.檄,中国古代官员向皇帝汇报情况的文书名称之一。常见的还有“表”“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便去追赶他,汉王大怒,误以为萧何逃跑了,萧何回来后向汉王解释了原因,汉王认为萧何纯粹是在骗人,并责罚了萧何。
B.萧何认为汉王想争夺天下,就必须留下韩信,并劝说汉王重用韩信,并且说如果汉王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跑的。
C.汉王在萧何的劝说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又为韩信举行了授职的仪式,然后向韩信询问平定天下的计策,在听了韩信的看法后,汉王十分高兴,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D.韩信认为汉王终将夺取天下,因为汉王在入关以后,没有伤害任何东西,还废除了秦朝的严酷的法令,与秦地的百姓约法三章,受到了秦地百姓的欢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5.在韩信眼中,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燕然未勒”意虏敌未灭,大功未成,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类似。
B.颔联的“犹堪”二字道出诗人的无奈,国难当头,年老的诗人只能想像着如霍去病那样浴血沙场。
C.尾联写诗人闲泊水村,卧听新雁落在汀州上的声音,景象寂寥,以景结情,结构上也呼应了诗题。
D.本诗用典贴切,对比明显,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B.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C.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D.“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戾”之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动患者救治形势积极向好。

医学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照料和护理身体不适的人,让他们身心各方面与环境、社会相适应。中医、西医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顾”患者,目的一致。在我国,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对症选用,优势互补,往往能产生“ 1+1>2”的效果。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较人口数量始终比较紧张,中西医结合将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局面,用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照顾”。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在医学上的重大优势,也是宝贵财富,不应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

(摘编自李红梅《用好中医瑰宝》,《人民日报》2020年3月4日)

材料二:

中医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间,重视以防病为主。中医说:“养之不素则病生。”这个“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态。中医是奉行中道的医学,和谐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则。

中医预防医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没有能量,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但中医并不鼓励过分地摄取能量,中医提出“饮食有节”的思想,强调适度地获取能量。因为能量的过剩,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身体内还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种力量来消化这些能量,过分的能量摄取成了身体的负担。中医还强调能量消耗的适度。中医提出“不妄作劳”的观点 --不要过分劳累。中医重视“固本培元”,注意身体内部根基的培植。人生病往往与对自身能量无节制的消耗有关,入不敷出,最终破坏了身体的内在平衡,形成疾病。

中医认为,防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命来自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中医主张人要注意契合自然的节奏,实现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如春天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也渐渐形成外张的态势,气血由内部浮向体表,皮肤松弛,汗腺舒张,容易产生湿症,必须防湿;夏天天气燥热,此时人容易急躁不安,要有所抑制;秋天是收缩的季节,人的气血由外部而潜向内里,皮肤紧缩,汗腺收紧,这时要注意水的补充,食物要清淡;冬季多有寒症,如伤寒、关节疼痛,由于室外活动少,长期封闭,容易消沉,必须注意调节。

中医预防医学最重要的方面,还在于保持精神的平衡。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人不是机器,也不是一般的动物,人是具有复杂情感和精神的动物,人的精神性因素是内在平衡的根本。精神平衡被打破,容易引起疾病。如人遭受精神刺激,疾病往往也会跟着到来。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性情暴烈,盲目攀比,心情长期处于不平衡之中,或者是消极郁闷,或者是孤独无依,或者是偏执独断,等等,都是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容易带来疾病。中国人有“仁者寿”的说法,长寿的人,往往是待人和善、精神平衡的人,也就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

(摘编自叶朗、朱良志《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中国文化读本》普及本)

材料三:

中华医道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天人感应、顺应自然、整体关联、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五行生克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肺经络学说相结合的整体医道观,枸建起一整套“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和望、闻、问、切诊断,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种整体论的指导下,中国医学形成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疾病生成观;形成了“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冬不养藏,春必病温”“介疾有喜”的疫病防治观;形成了防微杜渐,治病求本,适时为度,辩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医疗观;形成了“病从心起”,故“治心”“修养”的修心养性观和“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制喜制怒”的养生观;形成了驱邪避毒、斋戒沐浴、打扫庭院、掸尘扫房,强身健体的卫生健康观;形成了“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者仁心,医德为先”“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的医德观。

“上医治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和医道观结合起来,发展创新,使其成为现代疫病防控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并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李伟《天道、人道、医道与疫情防控》,《光明日报》2020年3月1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对新冠肺炎病性的认定基于传统中医经验;此次抗疫,中医阻断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效果明显,西医在救治重症患者上功不可没。
B.我国开展临床治疗时,应酌情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成本低,且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
C.中医预防医学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摄入能量过多并不可怕,只要体内分解另外一种力量维持身体内在平衡,就能避免疾病。
D.三则材料都重点强调的中医注重调节机体平衡、以防病为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华医道中“治未病”的疫病防治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养生讲究“起居有常”,就是提倡人作息中规,活动合节,与外在世界保持和谐。
B.中医养心与中国文化重视人的德行修养是一脉相承的,如“妙手回春,杏林春暖”。
C.“冬要养藏”是冬季养生秘诀,有些年轻人因为爱美,冬天穿着单薄,这不利于养生。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中医“病从心起”的观点,说明中医早已关注人的心理健康。
3.当下,在应对疫情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04-16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