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渗透到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当前重要发展趋势。智能高铁成为当前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围绕智能高铁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经济高效、更加温馨舒适、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节能环保的总体目标,中国智能高铁建设分为V1.02018—2020年)、V2.02021—2025年)和V3.02026—2035年)三阶段。智能高铁V1.0的目标是依托京张高铁等重大工程,在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关键领域开展智能化创新应用,初步实现基于建筑信息建模(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建造、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智能车站、云计算、大数据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等。智能高铁V2.0的目标是在V1.0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完善,在智能高铁理论与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形成涵盖智能高铁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主要任务包括建立BIM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研制自学习自适应谱系化智能动车组、全面感知的列车自动驾驶技术,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协同指挥、旅客无障碍智能出行服务体系等。智能高铁V3.0的目标是在V2.0的基础上向自主操控升级,实现铁路运营全面自主操控,主要任务包括广泛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研制自修复型智能动车组,探索全自动驾驶,突破极端复杂情况下高铁智能容错理论与技术,构建基于量子、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智能安全体系等。

(取材于智能高铁战略研究项目组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高速铁路系统依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了快速发展。
B.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让智能高铁建设在理论与技术上实现突破。
C.我国智能高铁现阶段已实现极端条件下运营全面自主操控。
D.设定智能高铁V3.0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智能高铁更加安全可靠。

材料二

1909102日,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20191230日,世界上首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中国铁路在自主创新的轨道上从不停步,砥砺前行。

京张高铁的运行列车在CR400BF复兴号的基础上,改进了头型设计,增加了智能模块,让列车不仅可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连,而且能使列车实现自动驾驶,以时速350km运行从制动到停车,最后停准的误差在10cm之内;以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为核心,提供故障预警报警、故障精确定位,维护行车安全和运营秩序,并提供运维决策建议,实现预见性智能化维修;以人为本、普惠大众、突出个性服务,提高出行体验,车内设计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提供不同的智能服务。列车不仅更智能,而且更节能:智能技术使列车阻力降低10%,整车综合能耗降低8%,节电约15%;京张高铁八达岭段的坡度高于30‰,经过提升后的复兴号,可以在动力损失一半的情况下,顺利启动爬坡。适应能力也大幅提升:新增的应急自走行功能,可保证列车在任一区间发生故障后自走行至最近车站;经过提升的列车既满足高寒环境应用,又可满足30‰坡道的山区运用要求。

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全线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的高铁,全生命周期都有大数据支撑,并存有健康档案。通过BIM、三维可视化平台的开发,使地下施工如同进行外科手术般精准。采用智能建造技术用以规避传统施工风险,在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和老京张铁路下方102m处,建成了世界上最深的高铁站——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京张高铁的钢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物联网平台,钢轨的加工、库存、检测、运输、维护维修等环节的数据信息都被采集、记录并自动演算,实现钢轨生老病死的实时掌握。

(取材于孙章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京张高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张高铁列车的智能化体现在自动驾驶、维修、服务等方面。
B.智能技术的运用使京张高铁综合能效、运行阻力得以降低。
C.京张高铁应急自走行功能使列车动力减半时仍能启动爬坡。
D.京张高铁的钢轨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并可以实时“体检”。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张高铁开通意味着我国智能高铁建设开始进入V2.0阶段。
B.京张高铁的运行列车已经具有全自动驾驶和自修复功能。
C.京张高铁的运行列车可适应冬奥崇礼赛区的低温严寒环境。
D.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我国高铁建设、运营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材料三

当今世界高铁版图中,日本、欧洲的运营线路里程总和不及中国一半。高铁技术诞生于欧洲、日本,繁荣于中国。一些科技强国为什么会在高铁技术上落后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动能源于何处?

本土市场效应将会推动新兴国家的工业崛起,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观点——因为技术创新一定要有持续的商业回报作为支撑,使用人口越多、市场体量越大,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在国际上就越具有竞争力。以美国为例,美国地广人稀,火车的运输成本非常高,长途运输便转向航空业,短途则是汽车出行,处于中间状态的高速铁路就没有发展起来。相比之下,中国人口体量巨大且十分密集,而且人口的迁徙频率非常高,人口的密集流动推动高铁运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这足以支撑中国长途、短途、状态组合的多样化出行市场。中国高铁建设的规模体量巨大,商业回报又是确定的,也就能专注于技术开发,不必顾虑技术研发出来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能否收回研发成本。因为专注研发、技术持续迭代,在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的同时,无数周边、关联的细节问题也得到系统性解决,这就促使创新动能完全释放。

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但并非不能买到,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一项新技术要产生出经济成果,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一般认为,新技术从研究到成熟是一个阶段,从成熟到应用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时间周期约10-15年。要实现新技术在未知的领域的应用,需要去开发无数的周边关联技术。这需要耐心,需要继承和迭代,需要意志坚定、财力雄厚,经得起市场和时代的动荡。李国杰院士曾说过: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不应忘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

(取材于周倩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高铁技术繁荣于中国,所以我国高铁运营的里程长。
B.中国城镇化进程对中国高铁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C.长时间的技术研发是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D.高铁核心技术问题的攻克,必将带来本土市场的繁荣。
5.中国高铁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2022-12-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五十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超级计算机(以下简称“超算”),是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能够执行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

②从技术角度简要而言,家用电脑一般只有一颗CPU,每颗CPU内通常只有2-8个物理核心。而一般的超算有成千上万颗CPU,每颗CPU通常有几十个物理核心,这么大数量的CPU是为了通过并行计算,完成繁重的计算任务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果用单个CPU核心计算,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毫无疑问,这么长的计算时间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人类需要用多个CPU核心并行计算以提高效率,集成大量CPU于一身的超级计算机就应需而生了。

③超算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被誉为计算机中的“珠穆朗玛峰”。超算的研制水平,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创新能力的象征,制造强大的超算,已被视为衡量一国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当今时代,现代传播体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而超算则是未来超级传播的引擎动力。

④超算能够深度推进时下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改革。例如,智能交通传播方面,预计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20年在中美等大国被广泛使用。2017年10月,美国的英伟达公司推出了专门针对level5无人驾驶的超算PegasusPegasus每秒可完成320万亿次浮点计算。这台超算虽然只有车牌大小,但其AI性能可以抵得上一百台数据服务器,英伟达公司由此成为首个提供完整level4/level5自动驾驶堆栈的厂商。

⑤超算还能够支撑物联网传播的实现。物联网的核心,一是传感器,二是物联网连接的网络技术,三是应用。传感器能够源源不断地向互联网虚拟的大脑中枢传送世界各个方面的神经信号和感觉信息,并将其普遍连接,形成一张物联网,而要将这样巨大的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必须通过超算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实现。超算可以真正使物理系统与人类社会整合起来,使物联网能够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市场。而这将有可能是又一场人类的信息技术革命。

⑥超算对推动气象传播、安全传播变革同样有重要作用。借助超算预测今后变化,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给国民带来的风险。超算可以用于模拟空气水质污染、模拟地震等自然灾害,极大地提升气象传播的准确率,对气象传播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此外,国家和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存在的恐怖主义活动,对大量人口的行为进行模拟。 通过这种模拟试验,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和灾难进行监控和预防,并针对恐怖主义及犯罪活动,采取更完备的应对措施,以此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减少国家经济损失。

材料二:

①我国真正开始发展超算是在2010年前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为迅速。我国超算的研发最初是吸收外国技术,之后逐步产生自身的技术。在超级计算机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筛选出全球计算能力最强的500台超算,发布到一个被称为TOP500的排行榜中。2001年前,TOP500中没有一台中国超算,仅仅9年之后,部署在天津的“天河一号A”超算就以0.2566亿亿次/秒的实测浮点运算能力夺得TOP500第一的宝座。

②2016年6月20日,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发布了TOP500排行榜,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以峰值性能为每秒12.5亿亿次、持续性能为每秒9.3亿亿次的运算速度,成功问鼎全球运算性能最强大、最智能的科研超级计算机。此次是中国超级计算机的第五次夺冠。“神威·太湖之光”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它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直到2018年6月25日,其地位才被美国超算Summit以峰值计算性能每秒20亿亿次的速度超越。

③但新出炉的榜单凸显出中国建造超级计算机的速度远超美国。榜单显示,500台超级计算机中,中国制造的有206台,占41.2%,较之去年年底的比重增加了0.8%,中国成为最高产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国,制造速度超越了美国。

④为加快布局下一代超算,我国将E级超算写入了“十三五”规划。2018年7月22日,我国“天河三号”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课题验收的E级超算的原型机;8月5日,“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的E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和“神威”E级超算预计将在2020年同时完工,其运算速度预计将超过百亿亿次。

⑤在传统的超算领域取得巨大收获的同时,我国已逐步在战略规划上倾向量子计算机,后者的运算能力是现有的超算无法比拟的。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对外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布局量子计算机领域。

⑥当前我国超算更为重要长远的任务,应该是在以应用为导向的前提下,开展整条生态链和产业链的建设。单纯从超算而言,无论是硬件系统还是部分领域的软件应用,中国都已有与美日比肩的突破性成果。但要对超算背后的诸多产业都能形成一个正面的反馈,还需较长时间。例如,基于超算的天气及气候预测、工业设计和仿真、新材料的制备、新药研发等,任何一个行业与超算硬件及软件的融合,都将促成巨大的产业提升。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超级计算机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B.用于完成复杂繁重的计算任务。
C.与个人电脑工作原理完全不同。D.其水平体现了一国的科研实力。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工智能改革中,超算越小,功能就越强大。
B.物联网真正实现传播必须依赖超算的力量支撑。
C.超算可以帮助人类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险。
D.超算在安全防控方面唯一的作用就是模拟试验。
3.根据材料一,第⑤段画线句中的“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A.传感器传送、连接信息,形成物联网。B.超算拥有超级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C.物联网能够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市场。D.超算使物理系统与人类社会整合起来。
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中国超算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A.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B.研制能力强,属国际一流。
C.运算性能强,速度超百亿。D.布局研发已升至国家战略。
5.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中国超算发展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未来的超算将会更多地依靠本国科技研发的力量。
B.中国未来超算的制造速度和性能将远超世界其它各国。
C.中国即将制造出的E级超算必将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D.中国未来将不再发展超算,而是主攻量子计算机领域。
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超级计算机在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2022-12-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68161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保密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潘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816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
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孙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保密通信。
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保密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秦骤衰,其湮灭的原因令人深思。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规模。工匠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墨家的科学活动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兴起而兴盛的。由于手工业技术被抑制,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一部分的湮灭当然会影响另一部分的发展。墨子的政治思想不被重视,这对墨子科学思想的流传发展是不利因素。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是重人文,轻理工,知识阶层奋斗的目标是熟读儒家经典,以期金榜题名。失意者则在老庄和佛学中寻求解脱。工匠和知识分子的活动被远远隔离,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不仅墨子科学思想的湮灭是不可避免的,连一般的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也受到阻碍。

墨学的复兴是在清末民初。当时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严重。危机促成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思潮。欧洲列强船坚炮利,使中国木船土炮相形见绌,迫使人们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墨经》再次受到重视。近代中国治墨学者从墨子思想中主要汲取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及与近代科技思潮本质上类似的科学思想。

(取材于邢兆良相关文章)

3.对我国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B.墨家的逻辑体系是全球三大古老的逻辑体系之一,也是科学的基础之一。
C.墨家经典《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子通信。
D.墨子设计的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它是量子通信的基础。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墨子科学思想湮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的科学思想是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的。
B.“重农抑商”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墨家科学思想难以深化。
C.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D.“重人文,轻理工”的思想使自然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敬称,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B.湮灭:“湮”读作yān。“湮灭”的意思是埋没,磨灭。
C.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侵略战争。
D.汲取:“汲”字共6画,第四画为“ㄋ”。

材料三

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者具有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禹之道,这些内容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得到了体现。恰好鲁迅的故乡绍兴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他对绍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

中国的脊梁是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提出的,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在《故事新编》中这种理想人格以《理水》中的禹、《非攻》中的墨子为代表。《理水》中禹的出场被写得有声有色,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冲破交通线,引起一阵喧嚷及卫兵的阻拦。禹的精神是墨家的,禹的理水是中国文化中博施济众的典范,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非攻》一文中,鲁迅有感于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务夺侵凌和儒家理学赴国难之不济,而对墨家价值进行重新发现。小说中表现了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高超的以理服人的手段、积极奔走的实干家风范。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为鲁迅认同。

(取材于高远东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对鲁迅认同墨家精神的原因,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有很多大禹治水的遗迹。
B.鲁迅先生对儒家割裂道德与事功的做法不满。
C.墨家学说是盛行于先秦,而影响很大的学说。
D.墨家的救世热情与实践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
7.根据“材料三”,下列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不符合鲁迅“中国的脊梁”标准的一项是(       
A.孔乙己B.夏瑜C.江竹筠D.孙少安
8.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一

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

中华诗词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葳蕤芬芳的一枝。史志、经书、宝笈、医典、铭文、石刻、楹联、题额、戏文、歌赋、唱词、散曲、小令、灯谜、书画、碑帖等文字典籍,哪一个都离不开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近的方式潜流在我们的血脉里,滋养了中华民族高贵而纯洁的心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自古以来的中华经典无一不是智慧的深泉、文化的航标、思想的峰峦。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永恒主题。从春秋楚国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仰天长叹,到战国时期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从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耿耿忠心,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浩胸怀,爱国、为国、利国、报国是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诗词的思想高地。历览前贤先烈,他们在诗词中凝聚了最浓烈、最真挚、最深沉、最持久的爱国情感。在凝成民族性格、传承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心理方面,中华诗词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中华诗词独有的魅力。寥寥数个字,绵绵无穷理,诗律问格中隐藏着深奥的哲理玄思。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陈代谢、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深邃如夜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知与行、学与思的哲学关系……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畅达时自成风景、各领风骚,赋闲时以说待劳、守静待动,逆境中韬光养晦、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没有宋词就不是宋朝。北宋九皇、南宋九帝,虽然饱受内乱与围剿,却享国320年,成就了中国古代一次文化的复兴。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岳飞、陆游等文学名家如烟花绽放在宋朝的夜空。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读得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直教人跃马挥戈征战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气势千钧,豪情万丈;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忧心系南宋,正气满乾坤,英雄豪气直上九霄,殉国之心耿耿昭然。这些情感鲜明的宋代诗词大多来自中原、出自汉人,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锋、大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争战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奇葩。抗辽、抗金、抗元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宋王朝一半的生命时长,而宋的三个对手辽、金、元对中华诗词也有自己的贡献。如金主完颜亮的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如此猎有声的诗句,怎不令残宋弱帝们胆战心惊!多民族诗词的同坛斗妍,催生了多样多元多彩的中华诗词,建构了共生共荣共享的中国文化。

继承与创新,分享与共赏,刚健与柔美,雅趣与流俗,正因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流派都为中华诗词盛宴奉献出自己的风味,中华文化才如此流光溢彩、五光十色。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又指出: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责任。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对“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中华诗词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B.中华诗词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C.中华诗词展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D.中华诗词具有超出时空的声韵美
2.下列对材料一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碑帖:“帖”的读音是 tièB.丹心:“丹”字的第三笔是“丶”
C.韬光养晦:比喻才能、韬略过人D.奇葩: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

材料二

无情不作诗

《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为什么王熙凤就对不成?因为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也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悲欢离合的情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

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当前我们要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决不仅仅是对传统诗词经典的背诵记忆和知识比拼,而是要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词作品,从而达到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的完美结合。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3.下列语句最符合材料二内容的一项是(     
A.不仅王熙凤对不出“冷月葬花魂”,薛宝钗也对不出这般寒瘦、清冷的句子。
B.优秀的诗篇都能反映出诗人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不同流俗的襟怀与性情。
C.诗歌之所以能够真切感人,是因为诗中的一花一草都被赋予了儿女情思的私人化情感。
D.文章结尾对诗词创作提出“有温度”的主张,是在强调诗歌创作要抒真情。

材料三

诗词大会让古典文化成时尚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火透银屏、火爆网络、火遍朋友圈!短短数日,诗词大会的粉丝们几乎霸占了整个舆论场,电视+舆论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和魅力在一度寂寥中被唤醒,并尽情绽放。诗词大会再次燃起了全民诗意,唤起了整个社会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崇拜,真正让古典文化成为了时尚经典。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诗词文化尤为著名,唐诗宋词,妇孺皆知,甚至一些外国人赛起诗来,也是一点不含糊、不见外。可见,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驰名中外。

我国的传统文化虽被视作宝贵的精神财富予以传承和弘扬,但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没有在全民范围内形成热度、掀起高潮。与时下动辄就人气爆棚的各类网综、电视节目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缺失。而《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从其播出效果和社会反响来看,绝对是个成功。它以古诗词为突破口,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条通往时尚经典之路。

它让传统文化走近百姓。诗词大会面向人人,不因其文化性而对参与者在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国籍等方面有所局限,只要你是中华诗词文化的爱好者,均可凭实力参加。在本届诗词大会中脱颖而出的16岁才女武亦姝就是最好的证明。还仅仅是一名在校学生的她,凭借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在一场场比拼中,以丰厚的实力储备和良好的比赛心态,沉着应战,赢得了超高人气,成为了百姓有口皆碑的文化网红。除了武亦姝,其他选手和活动参与者也都来自基层各行各业,这使得中华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内容被请下神坛,以更亲近百姓、更亲和大众的方式被当代人接受。

它让传统文化身披时尚。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以古朴典雅的脱俗气质而存在,甚至给人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距离感。如何通过形式上的包装,把传统文化打扮得更具时代性,是当前文化传播和传承工作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诗词大会恰恰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无论从舞美设计、嘉宾阵容,还是比赛模式和环节的设定,都充满创意,既文化味十足,又乐趣感横生。飞花令让人在趣味中体验中华诗词的奇与妙,沙画猜诗更让人在唯美中品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间的完美融合。这种时尚包装无疑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它拉近了文化与人的距离,这种拉近不是靠拉低文化品质,而是靠拉高人的品味,不失格调、不伤大雅。

谁说传统文化无法成就时尚经典?那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尚属封闭,思想尚未打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意识,让诗词大会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创意;也正是无数个创意的叠加,才成就了传统文化从古典到时尚的华丽变身,成为当代人眼中的名副其实的经典。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不属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驰名中外。
B.所选诗词,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甚至连外国人都熟悉。
C.“诗词大会”面向人人,更亲近百姓,更亲和大众。
D.通过时尚的“包装”,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古诗词,请分条陈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

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摹写。他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所在。

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他们在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如钟繇的《宣示表》结体自然,沉雄浑厚;陆机的《平复帖》古朴秀美,潇洒随意;王羲之的《圣教序》风流高华,俊逸清新;米芾的《蜀素帖》不激不励,雍容大雅;王铎的《草书诗卷》恣肆奇崛,参差错落……所有这些伟大作品,无不以意蕴深醇、风规自远感染并浸润着我们。

(取材于罗中玺的《书法的审美意识与评判标准》)

材料二

当代书法是从传统文化的“断层”“决裂”中走过来的。传统士阶层的消亡,社会文化土壤的改变,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使其艺术性更显纯粹。20世纪以来,殷墟甲骨、武威木简、楼兰文书、敦煌经卷等丰富的书法文物的出土,改变了传统书法史的叙述,也改变了书法审美、书法品评的标准。在此背景之下,“民间书法”“艺术书法”“学者书法”“现代书法”等流派纷纷登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与相互影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古老的中国书法即使再“艺术”,也不能关起门来无视“窗外的风景”。何况,中国文化向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有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气度与能量。一些当代中国书法作品在装饰装潢等方面就汲取了西方艺术的灵感。这些既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境遇,也是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表征。

虽然“多元化”是当代书法的一大特征,但书法品评也存在着共同的标准,那就是品评的“视觉化”。“视觉化”将依附于书法中的非书法因素(如创作者的道德情操、社会影响等)进一步剥离,可以说是更“本体化”了。“视觉化”特征的不断强化是基于这样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即展览成为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的主导力量,书法艺术已经从传统的书斋式进入了现代展厅式的艺术语境。在书斋语境下的书法品评,注重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甚至更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因素。例如,在领会了颜真卿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之后,再来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会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大气磅礴、雄浑豪迈的气势。但是在展览语境下,作品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因素,人的因素隐逸于作品背后。而且更多时候观者与作者是分离的、陌生的,观者只对作品品评,可以说是针对作品的纯形式品评。尤其在竞赛性展览中,品评是通过作品而认识人的。

“视觉化”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书法作品欣赏方式的变化。传统书斋式的书法欣赏与品评大多是文人间的展玩、交流,对其展玩的过程更感兴趣,书法作品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媒介。例如,古人欣赏手卷的方式是从右往左看,如同我们阅读古书一般。观看时每次从圆形木轴那侧展开,看过的部分暂时先松散地卷在手卷的木条周围,欣赏时每次展开约一臂的长度。在欣赏完之后,观者需要从后往前、一段一段地将手卷再卷回去。当然他完全可以只是迅速而机械地回卷一遍,但有些鉴赏家更喜欢在回卷的过程中从左到右反向欣赏一遍,且不时地停下来回顾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细节。现代展厅语境下的书法品评则是“看图式”的,观众对作品一览无遗,并没有机会亲自展开作品慢慢欣赏。当代书法品评与展览关系紧密,学书之人莫不口言展览。展览的兴起,评选机制的逐步完善,更加突出了品评书法以作品说话的特征。

总之,当代书法品评标准的“多元化”与“视觉化”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近年来在重要书法展评中,多次强调了对貌似个性张扬实则书写技能低劣的“丑书”的批判;利用高科技手段丰富了书法作品欣赏的方式;增加了现场面试作者的要求,重新强调了对作品背后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说,传统书法品评正在做当代的回归。

(取材于梁文斌的《书法品评的标准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字的字体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B.汉字的造型规律和结构决定了书法创作需要遵循一定法则。
C.“字以载道”“字为道本”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内涵。
D.“仰天俯地”的传统文化思维决定了中国历代书家的性格。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代书法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
B.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企图以书法获得心灵的自在。
C.中国古代书法家创作了诸多特色鲜明、意境深厚、风格高远的作品。
D.中国古代书法家个性张扬使作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
3.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书和草书比楷书更能扩展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
B.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时已经达到了书法创作的自觉常态。
C.书法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不能单纯追求形体结构均匀有序。
D.在书法创作中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获得灵感和启发。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当代书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代多种书法流派的出现与书法文物的新发现密切相关。
B.当代书法因为社会文化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C.“展厅式”的书法品评决定了当代书法艺术走向“视觉化”。
D.在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技法低劣的“丑书”。
5.欣赏当代书法作品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边远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炽热的内心去感知海南寥廓天地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B.“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B.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D.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3.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4.请结合上面二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名著《乡土本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1.文中列举了很多事例,下列选项中,对事例在文中表达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从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所讲事例。——中国人离不开泥土。
B.作者老师史国禄先生所讲西伯利亚中国人生活的事例。——中国人钟情于土地。
C.初次出国时奶妈送给作者一包灶上的泥土。——中国人重视乡土。
D.张北一带语言均未受蒙古语影响。——自然灾害和战乱对农民影响极大。
2.下面对“礼俗社会”“法理社会”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礼俗社会的前提是以村落形式定居生活状态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熟悉。
B.礼俗社会也源于农民生产的场所、合作及生活的安全、继承的需要。
C.法理社会属于“机械的团结”,重视契约,讲究信用。
D.礼俗社会属于“任务团结”,重视规矩,可靠性低。
3.链接材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桃花源记》(陶渊明)


结合链接材料,联系文本,谈谈“桃花源”体现了“乡土社会”哪些特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取材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占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弁山堂别集》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明朝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如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取材于张勇《古代的工匠精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同当今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谋而合。
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
C.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将一门技术掌握纯熟。
D.工匠精神对治疗社会上的坏风气起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群索居:“索”读作suǒ        意思是“搜寻、寻找”
B.臻于至善:“臻”读作zhēn       意思是“达到(美好的境地)”
C.出类拔萃:“萃”读作cuì        意思是“草丛生的样子”
D.格物致知:“知”读作zhī        意思是“知识”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B.工匠精神追求“精确”,北宋工匠预浩在汴京建造开宝寺塔就是典型例证。
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王世贞、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D.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 (     
A.炉火纯青B.精益求精C.切磋琢磨D.匠心独运
5.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上面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老前辈夏曾佑,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他当时觉得很惊讶,老了才觉得那话有一定道理。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那么,那些不依附其他书而为其他书所依附的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经典,应当就是了解这一文化的必读书。

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古代读书人中几乎无人不读的书,研究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人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其他书。这样的书包括《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十部书若没读过,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的书都无法读,连《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里的许多地方也难于体会。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史书里面,最少要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读文学书,总要先读《文选》,因为它是第一部诗文总集。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可说是学到诸葛亮观其大略法门了。

若为找资料,作研究,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书就不多了。有朝一日,单纯资料性的书可以送进计算机去;而计算机消化不了的,那就得自己去读。

(取材于金克木《书读完了》)

1.下列关于材料一中划线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即《诗经》,“五经”之一。孔子曾不止一次针对《诗》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认为其有“兴”“观”“群”“怨”等功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B.《孟子》,“四书”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轲的思想观点及政治活动。也是在本书中,孟轲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著名论断。
C.《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为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作。老子,姓李名耳,亦即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老聃。
D.《庄子》,战国思想家庄周所作,其文风平实而朴拙,又常以寓言故事说理。我们学过的《北冥有鱼》《庖丁解牛》《五石之瓠》均出自其中的《养生主》。
2.下列各项对材料一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读过《易》《书》等十部“必读书”,是读懂韩愈、朱熹、王守仁的书乃至更多古书的前提。
B.对研究古代文献的人来说,《史记》《资治通鉴》的地位与文学书《文选》的地位是相同的。
C.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虽然不是绝大多数书的基础,但是同样有阅读价值。
D.如果看书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基础文化知识,那么部分缺乏创见和独立性的书其实不看亦可。

材料二

什么是经典?刘知畿的《史通》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儒家经典有一个基本要求:必须是圣贤写下来的,有人格的品质、学问的品质、智慧的品质。英语当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canon”“classic”“canon”一开始指的是宗教教规,后来延伸为一般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最后用来称呼那些千秋万代得以相传的著作。“classic”则是指质量堪称典范且具有持久重要性的作品。这些定义都与中国人所说的经典不谋而合。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说,假如有一个词能够充分表明经典的含义的话,那就是成熟。这一看法很有创造性,因为经典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而且必须是多方面的成熟。文明本身不成熟,人类就没有足够的材料去总结;文明孕育的心智不成熟,人类自身就无法进行总结;文明使用的语言不成熟,人类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总结。成熟的心智孵化出深刻的思想,而一流的诗人和思想家又总是对那个时代的语言得心应手,以汉语为例,经典中的很多词语都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可以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神话、悲剧和希腊哲学便是无法想象的;讲中华文化,离开四书五经和《老子》《庄子》就无从谈起。同时,经典也是人类对世界及自身理解的高度总结,其普遍性和丰富性使它常常成为超越时代的教诲与训导。最后,有些经典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或艺术价值还能为全人类所共享和借鉴,通俗地来说就是,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论语》的描述中不能用来说明其“经典性”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孔子人格境界、思想观念与处世智慧的集中体现。
B.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语言浅近易懂、辞约义丰,风格雍容和顺、纡缓含蓄。
C.汉语中许多成语,如任重道远、暴虎冯河等,均能在2000年前的《论语》中找到出处。
D.书中“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等理念,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结合你的名著阅读经验,为划线的观点补充一个实例并简要分析(《论语》除外)。

材料三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重读。因为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这就要求读者是个有思想并懂得不断学习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每次读到的东西都和第一次读到的完全相同,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停滞不前,缺乏自我更新的活力。

对于一个懂得阅读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只有思想孱弱、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论语》《史记》只看作死气沉沉的古书,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只是遥远的传说。面对经典,一代代人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就是为经典打开了全新的言说空间,使文本的意义永无穷尽。伴随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的提高,每一部古老的经典都在不断产生新的意义。即使是我们不完全认同的经典也在后人的质询和驳斥中再次成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都是我们的同代人

此外,也不宜把经典作为一个需要我们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换句话说,不要把阅读经典当作谋求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阅读本身就是目的。西方人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生命通过阅读而完善、丰富、提高,进而融入宇宙天地,其中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5.请根据文意,为材料三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6.为什么今天仍有阅读经典的必要?请联系三则材料,分条概括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北京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同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如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

早在2020年4月,北京公布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就提出:发挥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提升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等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打造京报馆、京华印书局、临汾会馆等一批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展览馆、主题博物馆,布局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近两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更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展览社教等方面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切实帮助。这些举措解决了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各区政府还注重将相关政策向“类博物馆”倾斜,积极推进“类博物馆”建设。所谓类博物馆是指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包括名人故居、军史馆、校史馆、厂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特色艺术馆等。如通州区就建设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而今,北京已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和500余家类博物馆。至此,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北京,这座独具历史文化风骨的城市,正朝着建设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大步迈进。

材料二

博物馆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如今,很多博物馆在尝试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如故宫博物院开设《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展学科课程活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天宫课堂等等。各式各类的主题活动、体验项目、专业课堂使博物馆教育更加立体化,也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到博物馆学习去”,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假期活动时的主要选择。

“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是某位大学生在朋友圈晒出文创产品时配的文字。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看展重要,在博物馆里逛文创店、买文创产品同样重要。

如何让文创产品在促进博物馆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北京的博物馆做了不少探索和创新。首都博物馆的“首伯牛”,故宫的“皇家猫”,北大红楼的“新青年”……围绕这些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相关博物馆增加了更多人气。北京博物馆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把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随着更多博物馆开始探索“夜经济”,经历一次“博物馆奇妙夜”成为很多人夜生活的选择之一。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成为京城“最亮”景点。建院94年来,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灯会”,并首次在晚间对公众开放,被璀璨灯光点亮的紫禁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2022年7月12日,北京大批博物馆开展了点亮暑期“夜京城”的活动。各博物馆也开始根据馆内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夜场文化活动,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博物馆齐聚“云端”,提供云游览、线上文化教育活动等服务。2022年7月15日,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本年度“数字故宫”发布会,在会上公布了故宫数字化建设的进展: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打开“云端”大门,开启了北京博物馆领域数字化的新时代。

(两则材料取材于杨菲菲等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一级博物馆都要依据要求建成行业的领军馆。
B.北京的500余家类博物馆不属于备案博物馆范畴。
C.到2021年2月北京已形成纵横交错的博物馆布局。
D.“博物馆之城”的建设铸就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骨。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博物馆”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航空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均可归为行业博物馆。
B.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北京湖广会馆可打造成主题博物馆。
C.画家齐白石的故居既属于类博物馆,也属于行业博物馆。
D.北京朝阳区某中学的“学校历史展馆”可归为类博物馆。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拥有特殊的资源,可在社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B.“新青年”系列文创产品能够展现北大红楼的特色和文化。
C.“博物馆奇妙夜”中“奇妙”意味着与白天不同的参观体验。
D.“北京博物馆云”上线,开启了北京博物馆的“云端”时代。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故宫”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国字号”应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
B.推出《藏品有话说》栏目体现了其应对发展的积极态度。
C.可称得上是北京博物馆中探索“夜经济”的先行者。
D.开发《紫禁城365》App才使得线上游览成为现实。
5.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及博物馆领域负责人准备介绍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介绍哪些经验?请简要概括。
2022-11-08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