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材料一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除了上文提到的“      ”“      ”之外,“疏密有致”“动静皆宜”“虚实相生”等也作为传统山水画基本的绘画原则被古代造园家以各种形式广泛运用于造园实践中。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

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

“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画作不属于界画的一项是(     
A.B.
C.D.
2.根据文章内容,为材料一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3.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最终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
B.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
C.“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
D.《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香炉庭院的故事说明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
B.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
C.苏州留园石林小院与红砖美术馆入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绩溪博物馆“假山”“屋山”与真山呼应,营造出深远意境。
5.下列有关《红楼梦》大观园景观的描写,意境与材料二画线句最贴近的一项是(     
A.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B.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C.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D.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6.“篱苑书屋”被誉为“全球最美图书馆”之一,其设计构思与两则材料内容有很多契合之处。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条概括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作为书屋宣传册的文案素材。

【链接材料】“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国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取材于钟华论《在民族复习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已流行两年,全球2.65亿人感染病毒,死亡超过500万人。我国占全球人口数19%,累计新冠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的0.05%。2021年12月2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

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我国希望通过围堵方式,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形下,防控的核心“武器”是采取传统公共卫生举措,这也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当初武汉的封城措施,一个月内,我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将高出67倍。

2020年利用两个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后,我国继续坚持围堵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并强化了追踪密接者、核酸检测策略,实施“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灭一例。手机的GPS、WIFI、通讯基站,几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宝及内嵌的有关健康码的小程序等,构成了追踪密接者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在某人核酸检测呈阳性的1小时内,当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门能够根据手机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时空轨迹,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认感染者活动地点、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并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随即,当地政府关闭高危场所,限制高危人群流动,马上对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动态清零”会对民众常态生活有影响,但在全国多地应对数十起输入性疫情的过程中,“动态清零”有效控制了局部阶段性疫情。

新冠病毒具有超强的传播力与层出不穷的变异,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新阶段。在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后,我国整体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当前,“国药”“科兴”“康希诺”“安徽智飞”等疫苗投入使用,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预防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前不久,张文宏团队发表论文,认为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针重组蛋白苗接种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截至12月5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5.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亿,依此计算,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78%。

在大家盼望建起免疫屏障,取消“动态清零”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又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初步迹象表明这一毒株传播力更强。专家说目前的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依然管用,“但效力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新的科学证据去调整疫苗,提高疫苗的效力,构建免疫屏障,这是走出新冠大流行的关键。

(取材于杜玮《新冠两周年:“动态清零”之路还有多远?》)

1.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是人类对抗疫病的最有力的武器。
B.中国全社会在抗疫中经历了科学洗礼。
C.中国抗疫实践中,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D.科学因具有理性而能帮我们应对风浪。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受困于新冠疫情已两年,中国抗疫的策略与经验为世界关注。
B.疫情流行早期,中国只用传统公共卫生举措,便阻断了病毒传播。
C.疫情流行现阶段,中国采用“动态清零”与疫苗接种并行的策略。
D.未来我国防疫取胜的关键,研究疫苗效力,以建起群体免疫屏障。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举措”的一项是(     
A.研究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
B.研发药品和疫苗,并分类、对症施治。
C.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D.利用信息网络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
4.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动态清零”实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托多元素构成的大数据信息网络。
B.需要公安和信息等多部门合作配合。
C.追踪到所有密接者并马上隔离治疗。
D.高危区域全员须参加核酸检测排查。
5.我市正在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工作,有些老人还没有参加。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身边的一位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2022-10-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大屏幕上逐个闪现二十四节气,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通过二十四节气把倒计时与古诗词以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将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人类文明史上产生的历法,基本上可分为3类: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以四季变化周期即回归年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例如现行的公历。以月相阴晴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阴历。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编制的历法叫做阴阳历,中国的传统历法就是阴阳历的典型代表。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归年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二十四节气表征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季节、气候的对应关系,虽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但对我国长江流域乃至北半球都普遍适用,甚至南半球也可以借鉴其定义和内涵。以第一个节气立春为例,它意味着北半球万物开始复苏,是一种趋势。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在“立春”这天,黑龙江也许还在飘雪,海南岛已经阳光和煦,就连江苏省内也有温度差异,但“春回大地、逐步变暖”的趋势却是一致的。

二十四节气形成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风向标。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农业已逐步告别了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但二十四节气对当今农业生产仍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降水量的多少;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指示气温的变化。这些规律,特别是各地根据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谚,易于掌握和传播,在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作用。

近年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方面发挥了更为独特而多元化的作用,形成了众多与节气相关的农业节庆活动。例如国家于每年秋分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庆丰收活动。同时传统节气民俗活动也十分丰富,如广西天等县举行的霜降节、浙江三门县举行的冬至祭冬等。节气民俗与农家乐相融合,还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了农文旅融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取材于施芳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留心观察,其中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量、降雪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庄稼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二十四节气里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智慧,这也正是其得以延续并需要继续传承的原因所在。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礼俗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但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学习的。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群众于春分社日举办的节令文化活动。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人们交流农事经验和养生之道;唱社戏、踩高跷、放河灯,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丙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取材于刘宁、林继富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传统历法是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编制而成的阴阳历。
B.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回归年周期,属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C.每一个节气日当天,我国南北各地的天气状况都是一致的。
D.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具有指导意义。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至、冬至两个节气中的“至”反映了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B.谷雨、芒种等节气反映了动植物、庄稼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尊重、保护、利用自然的理念。
D.近年来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再现生机。
3.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不属于让二十四节气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做法的是(     
A.冬奥会采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B.熟练记诵二十四节气农谚
C.设计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创产品
D.节气民俗与乡村旅游融合
4.请在材料二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当今社会仍需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022-09-2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
B.“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
C.“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丶”(点)。
D.“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各美其美B.美得适度
C.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D.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3.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C.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B.“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
C.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
D.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5.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6.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的问题,而古籍的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起来,实现古籍从最后至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文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和第一个“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让古籍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

(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籍的一项是(     
A.《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
B.《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
C.《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D.《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采用的纸张体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B.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药方体现了文献价值。
C.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D.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
3.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应标为“(B-PER)(E-PER)”。B.“愀然”应标为“OS”。
C.“正襟”应标为“OO”。D.“问客”应标为“SO”。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属于原生性保护,可以保护其文物价值。
B.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
C.实现古籍从“藏”“用”到“活”,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
D.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②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③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④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⑤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是按照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B.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只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C.第一段以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美国人自由竞争的理想作对比,证明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同的。
D.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是合乎礼的。
2.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天价彩礼”的现象,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问题而结束感情。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请运用材料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D.“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终老是乡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
5.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加上中国文字书写所用的特殊的工具,可以使点画的形态有粗细、强弱、肥瘦、刚柔、方圆、曲直等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字书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借助于点、线、形的种种变化、组合和结构以体现形式美的艺术。

即使从商代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古今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字形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汉字的书写因而逐渐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书体形式。

我国历史上不少书法理论家,对于书法艺术的书体创作有过很好的讨论。唐代孙过庭曾说过:“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孙氏的观点表明,书法艺术可以通过汉字的不同字体体现,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清代刘熙载则把不同的字体分为两大类,他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依据刘氏的区分,前一类字体显然宜于表现静态之美,而后一类字体则宜于表现动态之美。

对于构成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和理论家,也有很好的认识。汉代书法家蔡邕就明确指出,书法家笔下的点画形体,必须处处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才算得上是艺术。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书家在创作时应该把自己从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种种形态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书法的点画形体上,并由此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张怀瓘《书断》)。

书法是汉字造型的艺术,属于形象艺术。但是,相比绘画、雕塑、戏剧等,它又是一种相对较为抽象的艺术。对于懂得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一幅优秀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不会低于优秀的绘画。书法艺术魅力巨大,书法史上诸如墨池笔冢的故事,早已成为传诵千古的佳话。

(取材于刘纲纪《书法是一种艺术》)

注释:①分:即“八分”,指隶书。正:“正书”“正楷”的简称。

材料二

“龙跃天衢,虎卧凤阙”,是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一方面赞美了王氏书法的动感强烈和奔逸绝尘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赞赏了其静态之美,尊贵、安宁,在不动中散发出平和的韵味。

动态易于引起欣赏者的注意,书法亦如此。安静的人常常欣赏安静的字,兴致勃发的往往喜欢奔放跳动。比较起来,静态的书法更像一位娴静的淑女、一位参透沧桑的老者,一位心如秋空的隐者,眉眼安详、不动声色。此时,性急的欣赏者往往一晃而过;只有细细品味,善于挖掘的欣赏者,才能够驻足品赏,由表象到内在,由平面到立体,爬梳钩沉,静中得益。

金文中有不少名篇,就如同它们的载体——青铜的钟、鼎,敦实、憨厚、古朴,流传至今,依然魅力不减。如《多友鼎铭》,在每一个字横平竖直的基础上结合了弯曲、圆弧,使平衡中略有小变通,同时以敛约为主,看似疏朗,凝聚感又很鲜明。这让人想到了厚重、稳当,听到了深沉的金属之声。南朝宋的虞和曾说过:“古质而今妍,数之常;爱妍而薄质,人之情。”可见,前人就已经看到审美的偏颇了——质朴无华、不刻意表现的静态往往受到冷落。把字写安静,对书法家来说也并非易事。唐楷大家虞世南的书法作品《夫子庙堂碑》,是很典型的横平竖直,甚至没有太强的个性,写得十分从容,外形柔和,内在遒劲。它告诉自唐代以后的欣赏者什么叫作斯文、文雅。

作品之静,体现着书法家对美学理念的追求及人格上的修炼。静态、静趣、静远这一类的书法,能让人心灵宁静、心境空明,宛如见月。

(取材于朱以撒《宛如见月》)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法借助点、线、形的变化、组合和结构来体现美。
B.汉字形体演变的符号化增强,带来了书体的多样化。
C.不同的字体,可以给人带来动、静不同的审美感受。
D.书法艺术过于抽象,艺术效果低于绘画雕塑和戏剧。
2.根据材料二,下列与“静”有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书法,兼有“动”和“静”两种美。
B.对书法作品的“静”的欣赏与人的性格有关。
C.金文书法的敦实、朴厚中蕴含着“静”的美。
D.《夫子庙堂碑》属于金文,具有“静”的美。
3.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书法艺术的整体论述。
B.材料二只论及书法艺术的静态美。
C.材料一侧重书法艺术的创作。
D.材料二侧重书法艺术的欣赏。
4.对两则材料中引用古人的论述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孙过庭——意在说明不同字体艺术表现力不同。
B.刘熙载——意在说明不同字体的动静之美不同。
C.张怀瓘——意在说明动静的不同源于书法家对现实的感受不同。
D.虞和——意在说明书法创作古今的风格不同而审美趣味相近。
5.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如何欣赏书法艺术的“静”与“动”。
2022-08-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与模仿欲望。

——我就知道,要不是队友下线了,哪想到我这个薄命苦心人儿。

——不像其他方案做得俊俏,终究是被哥哥嫌弃了。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这聊天秒回是单给我一个人儿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玩法层出不穷,讨论愈发热烈。网络是否会让我们对文学经典的认识不断刻板、扁平化?如何认识经典与流行?《红楼梦》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我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对话者:嘉宾甲 嘉宾乙 主持人

主持人:最近兴起了戏仿文学经典表达的热潮,网友们会用卡夫卡、鲁迅、张爱玲、海明威等等经典作家的口吻,讲述各自的疫情故事。很多人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激活了经典,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形式太有迎合性了,只是照着葫芦画瓢。

嘉宾乙:我最早看到疫情文学就是一些网友在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文化符号,营造出一些文化氛围。创作者应该是看过原著,再对原著进行戏仿的。因此,他们可能不太存在激活状态。而大众的关注点还放在疫情上,文学只是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之一,是让变得有趣的调味品。

嘉宾甲:戏仿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技法。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戏仿作为一个修辞格特别提了出来。他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刘贡父晚年得了麻风病,头发、眉毛都脱落,鼻梁将断裂。苏轼就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用刘邦的《大风歌》捉弄他。戏仿的重要特点是依托经典,读者如果不知道经典,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对经典相当熟悉,才会感受到戏仿的语言形式跟经典之间的张力,越想越好玩。戏仿一方面进行着游戏,一方面在比拼人的想象力,还是很搞笑的。《红楼梦》中为什么是林黛玉被仿得很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林黛玉的语言是最有个性、不融于这个社会的,好像总是剑拔弩张,这就把她的一言一行凸显出来,变得格外瞩目。林黛玉的抒情方式,也不符合传统社会规则。传统的礼仪社会倡导发乎情,止乎礼,内在的情感是被抽空的。有一位作家谈到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差异,认为黛玉有时说话如惊雷,宝钗说话则是煞风景的,天上来了雷,宝钗消雨无声。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宝钗道: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

嘉宾甲:黛玉感慨你真是个多情的人,宝钗马上说不是的,我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很煞风景。薛宝钗不习惯于太重感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她不愿意跟你走得太近,否则她不习惯。我非常理解这一点,因为我也是受传统社会熏陶的。我在心里其实很想抱抱我的父母,但直到他们去世,我都没有抱过。我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抱父母太夸张,感情很外露。即使有这种冲动,我们之间还是淡淡的关系,非常理性。这实际上就是薛宝钗,只要对方太热情,她马上退一步,压抑情感,最终就成了冷美人。中国社会不主张激动情感的产生,因为这对秩序有一种破坏力。即使内心翻江倒海,但人们会表现得比较高冷。这样好像挺好,但有时又觉得很遗憾,缺少那种温暖。

主持人:大家对林黛玉的模仿,模仿到精髓了吗?

嘉宾甲:很难说大家是否模仿到了精髓,因为林黛玉所有机智、俏皮或讽刺地讲话,都有特定的语境,模仿时则会把这个语境抽出来。比如前面提到的周瑞家的送宫花片段,周瑞家的回答时误以为是黛玉不好意思,所以解释别人都有,你放心拿。黛玉却认为别人不挑剩的也不会给我,两人的理解有巨大反差,戏剧性由此产生。我们在模仿的时候,往往割裂前因后果,好多都是断章取义,对语境整体的理解不完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模仿确实扁平化了。林黛玉有一个最大的本领——话语的语境组合力。这对我们重新改组她的话,又构成了一种挑战。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

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嘉宾甲:这一段充分体现了林黛玉的语境组合力。宝玉听宝钗的话不喝冷酒,黛玉就记下了,等到雪雁来送手炉,她就把前后的两个语境结合起来,怪宝玉事事听宝钗的。她在两个语境中自由滑动,一语双关。黛玉接下来对薛姨妈说的话,又把薛姨妈家和一个想象中的会多心的人家组合在一起。她能够不断地生出新的语境进行重组,让自己在其中游走,立于不败之地,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现在学林黛玉,学的就是能够体现出想象力的语境重组能力。

嘉宾乙:在网络传播空间中,去语境化是一大趋势。当一个东西包裹着太多语境,传输成本、理解成本就会变高。当它去语境化,把外壳都剥掉,既没有时空限制,也没有对话人的限制,变成了一个非常单纯的词组或话语的时候,更利于快速传播。个体在使用它的时候,会再语境化,就是把它重新放到一个语境里,这其中包括语境的组合和挪用,然后再赋予其新的意义。这是为什么我对这个事抱有乐观态度的原因,如果大家真的对此事产生了兴趣,这个语境的复建就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推广或传承。

(取材于《语文学习》公众号文章《林黛玉发疯文学为什么火了?》,2022.3.29

1.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的“它”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它”字指代内容相同,都指的是“疫情”。
B.两个“它”字指代内容相同,都指的是“大众的关注点”。
C.两个“它”字指代内容不同,第一个指的是“大众的关注点”,第二个指的是“疫情”。
D.两个“它”字指代内容不同,第一个指的是“疫情”,第二个指的是“大众的关注点”。
2.根据选文,请分别概括两位嘉宾对“戏仿文学经典”持有的看法各是什么。
3.你认为孔乙己名字的来历,属于“去语境化”吗?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2022-08-03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所在的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的位置,在距地400公里高处的轨道运行,要从那里返回地球可是个技术活。它是如何返回的呢?

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和空间站分离之后,需要经过绕地球15圈左右的飞行来调整轨道高度和姿态,轨道高度由距地400公里通过调姿、制动、减速等操作从原飞行轨道下降到距地100多公里进入返回轨道;飞行姿态由水平方向逆时针转动90°,由轨道舱在前、推进舱在后的状态变为横向飞行姿态;总飞行距离约70万公里,这一过程叫做制动离轨阶段。之后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和返回舱组合体又变成推进舱在前、返回舱在后的飞行姿态,这时就进入了飞船返回时的减速变轨阶段,飞行速度从每秒7.9公里左右开始下降,这一阶段是飞船的刹车阶段,会启动推进舱的变轨发动机点火工作,产生与飞船飞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同时降低飞船速度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在这一轨道上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惯性滑行阶段,飞船自由下降。

在距地大约100公里时,推进舱会再入大气层销毁,返回舱则调整姿态,建立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攻角姿态,底面以一定的角度正面迎向大气层。此时,返回舱不能因与大气的撞击而发生翻滚,不然返回舱会全方位与大气层摩擦生热,会危及到内部的航天员人身安全,所以这需要十分精确的控制技巧,寻找到非常恰当的再入角度并加以保持。飞船再次进入大气层,高度一般为距地80——100公里,被认为是最危险的阶段,飞船要承受气动加热,航天员要承受再入过载,而且处于地面雷达监测、天地通信时的“黑障”阶段。

大约在距地1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监控装置启动回收着陆程序,主伞舱盖弹射掉后,拉出引导伞和减速伞。速度变慢到每秒20米左右时拉出主动降落伞和短波通信机,建立与地面的联系。速度继续变慢,抛掉防热大底,抛洒吹除推进剂燃料等,之后进入接触地面的阶段。

(取材于央视直播节目《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乘组返回东风着陆场》)

材料二

飞船表面达到很高的温度时,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均发生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一个套鞘包裹着返回舱。于是,在飞行器的周围形成一层高温电离质,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对飞船内部造成电磁屏蔽。此时,地面与飞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便中断了,这被称为“黑障”。在这一阶段,地面也不能通过任何遥控方式对飞船进行控制,所有的操控都必须由宇航员自己完成。由于高空、高温、高速、高重力加速度和无法通信,这一阶段就是返回大气层的关键阶段,也是事故易发阶段。

1971630日,前苏联“联盟11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因分离时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导致密封性能受损,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露,三名宇航员死亡。事后,苏联对“联盟”系列飞船做了改动,将乘员从3人减为2人,并增加了一套生命保障设备,规定在上升、返回段必须穿上航天服。不过,这样的防护方式也未必有效。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前16分钟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共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调查报告认为,宇航员即便有时间穿上防护衣物,在飞机失压后给自己增压,也只能多活一段时间,依旧不可能生还。

在距地40公里左右高度时,飞船就基本脱离“黑障区”。在距地10公里左右高空时,飞船的速度已降到每秒330米以下,相当于“音速”。此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拉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判定高度,自动打开伞舱盖,首先带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山减速伞。此时,返回舱速度大约为180米/秒,航天员将会受到很大的开伞冲击力。通过减速伞的作用,返回舱的速度下降逐渐由80米/秒左右。减速伞工作16秒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主伞。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米/秒减到40米/秒,然后再减至8——10米/秒。

在返回舱下降至距地高度约1米时,着陆反推发动机启动,返回舱减速到每秒2米左右的速度着陆,航天员承受的惯性力大约相当于从1——2米处跳下时的冲击力,而且飞船内部还有缓冲座椅,航天员落地时的力量还会得以缓冲,所以是很安全的。

(取材于邱天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飞船的返回轨道处于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高处。
B.轨道舱在前、推进舱在后时飞船为横向飞行状态。
C.飞船再入大气层之前返回舱需要调整为攻角姿态。
D.速度变慢到每秒约200米时飞船适时拉出减速伞。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制动离轨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船需要绕地飞行来调整轨道高度和姿态。
B.轨道高度由距地400公里下降到100多公里。
C.飞行姿态由之前的水平方向逆时针转动90°。
D.飞行速度由高速逐渐降到了每秒7.9公里。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盟11”号宇宙飞船事故发生源于空气泄漏。
B.防护衣物并不能绝对地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C.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逐渐下降。
D.人体可以承受从1-2米处跳下时形成的冲击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黑障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船表面的高温是黑障形成的必要条件。
B.飞船表面被烧蚀的防热材料会发生电离。
C.高温电离质的外在形态和套鞘非常相似。
D.无线电通信衰减导致地面雷达无法监测。
5.2022年4月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完成科研任务后将返回地球。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你简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的步骤。
2022-07-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