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得到精英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取材于施爱东《故事法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蒙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B.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和否定,不仅出于审美的目的,也出于启蒙的目的。
C.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热衷,后者嫌腻。
D.能够满足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的民间根基难撼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王国维的论述,印证了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的精神气质具有表里关系的观点。
B.文章对比了精英阶层和下层百姓对大团圆故事的不同态度,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C.作者认为,对于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我们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D.文章从具体现象入手,审视并探讨了大团圆式文艺作品对普通民众生活具有的意义。
3.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A.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李渔《风筝误》卷末收场诗)
B.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C.大团圆结局、悲剧之喜剧结局使本已走向寂灭之境的个体又重新回到生活之欲,这意味着重陷于“眩惑”的泥坑。(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D.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
2022-06-21更新 | 32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三模(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红一夜暴富,直播打赏千万”“我能不能火,能不能让我火?”此类标题充斥在网络平台上。其背后,隐藏着当前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的影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从过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逐渐转向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非物质消费。同时,在娱乐消费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一场场“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

在传统的传媒方式之下,人们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不良消息的清除;但是网络社会信息开放,会导致网络中的负面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新媒体技术使得网络社会下的青年群体从过去单纯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可以主动生产、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因而传播的速度、效率更加便捷。但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最容易误导的受众,也正是价值观可塑性强的青年群体。长期依靠这种快餐文化长大的青年群体,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最终沦为娱乐大潮的靶子。

娱乐性、猎奇性的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缓解紧张、愉悦身心的休闲方式,原本无可厚非。但戏说历史、恶搞英雄、戏谑文化、讽刺经典等行为,裹挟其他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导致青年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对道德、历史、法制、规则的敬畏之心,因而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没有节制,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喜欢怎样就怎样,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疏远,个人情绪压抑、低落。对青年来讲,在如上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做出违背伦理道德、信仰缺失之事,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已经长期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随着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以往崇尚“简朴”“节制”的传统生活态度逐渐被颠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抬头并逐渐蔓延和强化,甚至转向追求“放纵”和“享乐”。在网络的空间中,各种文化都能够自由地传播,也容易导致文化冲突程度的提升。比如西方霸权主义政治的文化倾销,一定程度影响部分年青网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卜建华《网络社会青年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风险的“文化景观”与破解策略》)

材料二: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增多,我国传媒行业出现了较多的自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这种状况的出现,促使网络文化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自古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说法,善于学习,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学习创新的进度。

随着微信、微博、各种APP软件的研发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增多,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极大地提升。各种文化产品大量出现,其中有深入浅出的文化精品,有深入深出的高端成果,有短平快的畅销书,有东拼西冻、模仿跟潮的赝品。虽然这些文化产品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此外,网络平台的构建为人们创建了虚拟的空间,人们可以平等地交流,消除了传统的交往障碍,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

网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具有无边界、大容量的特点,故而能够满足任何人群的上网需求,并为其合法提供数据信息。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由性,才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的限制,为网民的网上联系提供了便利,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对话的空间,实现了各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并有助于促进各类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最终实现世界各类文化的通联与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输出。比如近期歌手费玉清《一剪梅》的小视频在欧洲突然火了起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两句文辞优美,节奏舒畅,让外国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互联网传播具有跨时空、跨领域的先天优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加工,最终实现现代传承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的提高,人们能够便捷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模式。网络文化的某种冲击性,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国人的创新精神。

(摘编自齐美国《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助推了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
B.青年群体最容易受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的误导,如长期受其影响,难免导致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
C.青年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和节制,可以匿名存在,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因而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
D.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也容易导致负面文化的传播,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致青年人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受到了不良文化的侵蚀。
B.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引发我国年青网民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应当高度警惕。
C.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
D.网络文化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模式。
3.不能证明网络时代青年存在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的一项是(     
A.某些自媒体发几个搞笑动图,或随便搜集一点吸引人的热门视频、图片,就能有几万粉丝,甚至几十万点击量,虽然内容质量不高,但效益却很好。
B.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协会,最近联合央视网等视听节目网站,制订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抵制节目低劣、媚俗等问题。
C.某明星的离婚消息,登上热搜第一,燃爆网络,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有的人跟风转发,有的人打着内幕旗号剖开所谓真相,引出无数跟帖热捧。
D.大众文化作品可以很多,但真正代表时代的总是高端文化成果。比如说一个李白胜过一千个三流诗人,一部《红楼梦》胜过一千本二流长篇。
4.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使用的论证方法。
2022-06-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话是先民的神圣叙事,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正如英国神话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论述的那样,神话是为了满足深切的信仰需要、道德渴望、社会服从、社会主张甚至实际需要而经由叙事加以再现的原始现实。中华先民创造瘟疫神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之道,比如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寻找抵抗瘟疫与解救生命的诸种办法。这些神话不仅在先民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根据《山海经》的记录,先民认为瘟疫是由跂踵、絜钩、蜚等精怪散播到人间的。这些精怪原型涉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跂踵貌若猫头鹰却有着野猪的尾巴,絜钩像野鸭却长着鼠尾等。这和先民在捕猎过程中发现人类身染瘟疫有时与接触猫头鹰、野猪、老鼠、蛇、刺猬等动物有关。先民为了传承经验,创造了这些神话。后来又有瘟鬼散播瘟疫的神话,如颛顼三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儿子散播瘟疫的神话。瘟鬼散播瘟疫的情节说明先民可能意识到了瘟疫的人际传播特征,瘟鬼喜欢作祟小儿,说明先民已认识到儿童是传染病易感人群。

中华民族先民对疫病已有一些初级应对措施和医疗手段。汉族叙事长诗《黑暗传》记录了神农尝百草神话:“神农疗病尝百草,为民除病费精神,七十二毒神,布下瘟疫症,神农尝草遇毒药,腹中痛疼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七十二毒神,商议要逃生,神农判出我姓名,快快逃出深山林。至今良药平地广,毒药平地果然稀。”这段神话告诉我们,当时先民已对部分传染性疾病有了认知,寻找出了部分疫病的对症治疗草药。神话中,神农氏是因对抗疫病而牺牲的中华第一人。

先民慢慢认识到,比治疗更好的方法是预防。《太平御览》《庄子》都谈到,从前百姓常为传染病所苦,黄帝设立巫咸,使民众沐浴斋戒以通九窍,敲鼓击铎以振奋精神,劳动身体迈开步伐,喝酒吃葱使五脏通畅。这些方法以神话方式相传,造福了不少民众,直到当代还在部分地区保留着年终岁末驱傩仪式。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

原始先民还创造了一个神——西王母。《山海经》上说,西王母外形像人,却有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天之厉”就是指瘟疫。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五残”是五刑残杀,和“天之厉”一样均是损人性命之事。先民认为向西王母祈求可避免这些灾祸。我们可以此理解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所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掌管瘟疫与护佑长生其实是一体两面,健康无忧自然能长命百岁,这是瘟疫管理的终极目标。

马林诺夫斯基说,神话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在中华早期抗疫文化中,处处可见先民为战胜瘟疫而付出的努力甚至是牺牲,也充满着他们对于最终战胜瘟疫的信心。

(摘编自毕旭玲《试论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及其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神话所记录的跂踵、絜钩、蜚及瘟鬼散播瘟疫等信息,以今天的知识审视仍然具有合理性。
B.在瘟疫的预防方面,中华先民以沐浴斋戒、敲鼓击铎、劳形趋步、饮酒茹葱等方式来强健身心。
C.关于西王母的瘟神神话表明了人类管理瘟疫的意愿,证明了中华先民拥有先进的瘟疫管理方式。
D.中华抗疫神话来自先民对瘟疫的认识解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展现了与瘟疫斗争的历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言论,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从理论层面上理解中华抗疫神话的价值。
B.文章直接引用诗歌,以神农尝百草为例讲述先民与疫病斗争的故事,取例典型,趣味盎然。
C.文章选用《山海经》等古代典籍作论据,既有力地支撑了观点,又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
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按照瘟疫的散播、治疗、预防、管理到战疫信心的顺序依次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一般神话满足信仰需要与道德渴望不同,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
B.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表明先民在防治瘟疫上努力改变听天由命的状况,有了自主意识。
C.驱瘟逐疫仪式是先民对健康平安的祈望,但其封建迷信色彩减弱了瘟疫预防的作用。
D.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可能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材料二

宋代的化妆以妇女为主体,其风俗与唐人的浓妆艳抹相比,更多地倾向于淡雅之美。在当时,妇人画眉、油面、涂面、抹粉、穿耳、涂脂、妆靥、斜红、额黄、花钿、点唇等是一种很平常的事。宋代妇女在脸、眉、唇、耳等面部的化妆上动足了脑筋,时有额黄、鸦黄、眉黛、轻煤、茶油、花子油、红粉、口脂、花钿、靥钿等名目。

崇尚眉目美,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眉目被文人士大夫视为女性的代名词。宋代也不例外,妇女们也竞尚眉间之美,她们将自己本身的眉毛剃去,再以石黛等颜料描画成各种样式的眉毛。

黛眉

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载:“今妇人削去眉,画以墨,盖古法也。《释名》曰:‘黛,代也,灭去眉毛以代其处也。’”故称之为“黛眉”。

当然,也有不用青黛点眉法的,宋代美人莹姐就发明了轻煤点眉的技法,而且还在五代“十眉图”的基础上创造了花样繁多、奇巧多变的百眉图,时称“莹姐百眉”。

眉黄

宋代妇女还往往在眉间施以鸦黄。鸦黄又称眉黄,是指在眉间施以黄粉。杨大年《真宗游春词》:“和风吹去眉间黄。”苏轼《好事近》词:“临镜纤手上鸦黄。”

黄云、却月眉

苏轼《眉子石砚歌赠胡訚》诗:“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这里所说的“横云”“却月”亦为当时流行的两种眉式。

倒晕眉

“倒晕眉”盛行于宫中,是一种画成宽阔月形的眉式,在一端由浅入深,逐渐向外晕染,直至黛色消失。这种眉式在宋人所绘的《历代帝后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因此宋词中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女子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B.眉黛代表女子,在诗词作品中,对眉黛的描写,既可以表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里和孤苦命运,也可以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与宋人化妆崇尚美眉目,只追求淡雅之美有关。
D.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女子画“远山眉”代表凄苦与离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B.“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宋代上层女子继承前代遗风,也贴“花子”装饰。
C.宋代妇女在脸、眉、唇、耳等面部的化妆上动足了脑筋,不仅平时画眉、油面等,重大场合还会在妆容上“额黄、花钿、点唇”等。
D.“倒晕眉”在宋人所绘的《历代帝后像》中表得十分明显,可见宋人十分盛行画此眉妆,尤其盛行于宫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是借“眉黛”表现女子的美丽;而“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的“眉黛”,其作用是表现女子的愁绪。
C.“远山眉”“黄云眉”“却月眉”“倒晕眉”都曾是宋代流行的眉妆,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诗词中描写女子的眉黛,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不仅为了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增添女子妩媚动人之态,也用来表现情感。
4.同样是谈古代女子的妆容,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的异同。
2022-06-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诊断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
C.《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C.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此,《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
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对动植物的研究很重视。
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2022-06-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军队。从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一个农村热血青年,1976年入伍,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从南疆的猫耳洞,到北国的地窨子;从京城军事首脑机关到晋北塞上的战神劲旅,从大漠孤烟直的乌海地区,到林海雪原的呼伦贝尔……这就是马誉炜的军旅之路,这就是一个当代军人诗的轨迹。《诗意军旅》是他从戎30余年的短诗选集。诗意与军旅同行,这也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诗意军旅》中凝聚着战士的忠、孝、爱。忠——忠于人民忠于党,这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和不变的军魂。作者入伍第一首诗《从军》就写道:今朝踏上从戎路,男儿有志当报国。《从军三十周年赋》写道:转战南北三十载,四海为家无怨忧。卫国戍边洒血汗,甘愿奉献壮志酬。《西行诗》(之二)写道:黄河故道日西斜,大漠绵绵沙如雪。从军何惧走边关,志在西部建功业。忠,是军人道德规范的核心,忠于职守,才能精忠报国。

孝——孝敬父母,孝老敬亲。在《诗意军旅》中,孝敬父母的诗就有20多首。马誉炜出生在河北景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从1976年入伍时写的诗《不忘妈妈的嘱托》,到2006年母亲去世,他在呼伦贝尔写下《哭娘》盼到阳春月,未料噩耗截。北疆隆冬长,泪眼空对雪,前后相隔30年。马誉炜转战南北,卫国戍边,但他一直生活、工作在父母的目光里,父亲去世后的每年清明节,誉炜都以诗句寄托哀思,化悲痛为力量。在战士心目中,忠与孝是叠合在一起的。自古忠孝难两全,人民战士却要将忠孝担在双肩。

爱——爱人民的生命、财产,爱子女,爱士兵。铁马金戈的战斗生活,铸造了人民战士的骁勇雄风。其实,战士的爱更深,情更浓。马誉炜的女儿20036月参加高考,当时正值非典流行后期。马誉炜时任乌海军分区政委,千里的牵挂,只能以诗《遥寄女儿》为女儿助阵。一个月后,女儿被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系录取,誉炜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他闻讯喜泪纵横。200651日,在内蒙古巴尔虎草原,时任呼伦贝尔军分区政委的马誉炜,乘车下连队正遇见两位徒步巡逻的士兵:他们背着闪亮的钢枪/脸蛋儿冻得通红/大衣上粘着潜伏留下的草根/军帽下是两双警惕的眼睛/我连忙走下车来/将辛劳的士兵兄弟相拥/让体温传递着战友深情……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生动镜头,却把我军官兵友爱、团结如钢的瞬间化作永恒。一肩担负着战神,一肩担负着爱神,爱是人民战士的情根。

《诗意军旅》中洋溢着真、善、美。著名诗人艾青在他的《诗论》中把真、善、美化作诗的三个轮子,三者并驾齐驱。作为形象思维的诗,应该给人以真、以善、以美。誉炜的诗,酸甜苦辣都是真,喜怒哀乐皆是善,风花雪月全是美。他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的,才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真实感人、真情动人。《诗意军旅》的出版,标志着当代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和崛起,是新边塞诗的新成果。我坚信,担负着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一代精兵,是热爱诗意军旅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一定能够一路奋进一路歌,为保卫祖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创造新的辉煌业绩和英雄史诗。

(摘编自石祥《诗意与军旅同行》)

材料二: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

——铁凝

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张同吾

艾青诗歌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他诗歌中最主要的两个主题是对祖国和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美好生活的追求。感情的表达,艾青也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即以朴素的语言抒写饱含忧郁的深情。

——郭纪金

(摘编自各名家对艾青诗歌的文学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诗意军旅》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战士马誉炜的军旅之路和当代军人诗的轨迹。
B.“故道”“大漠”“边关”,这些边塞诗的意象无不流露出《诗意军旅》诗集中忠于职守、精忠报国的情感。
C.忠、孝、爱是《诗意军旅》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相互叠合在一起,才让整部诗集洋溢着真、善、美。
D.石祥的这篇文学评论给予了《诗意军旅》高度赞誉,认为它是当代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和崛起的标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战士马誉炜将忠孝担在双肩:为国戍边忠于职守;不能为父母送终,只能用诗句抒发对双亲的哀思。
B.父女之爱和官兵友爱让《诗意军旅》中充满了温情和暖意,无数诗意镜头,写实又生动地展现出“爱”的主题。
C.艾青在他的诗歌中是对时代的脉搏有所回应的,而且他创造了磅礴、辉煌、富有英雄气概的特色鲜明的民族史诗。
D.文学评论侧重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材料一旁征博引,正是为了讨论《诗意军旅》“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文中“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一项是(     
A.一夜西北风/扬起大雪/你们的身子/像一支一支的温度表/一点一点地下降/终于降到了生命的零度!——臧克家
B.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海子
C.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李大钊
D.因此他们整队到佛陀/那大慈大悲者的庙宇里/祈求他的祝福/战鼓正在隆隆地敲/大地颤抖着。——泰戈尔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艾青诗歌和马誉炜诗歌的共同点。
2022-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网文界约定俗成把1998年默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元年”,依据两个标志性事件:我国第一家大型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于1998年开始公司化运营,当时颇有影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也诞生于1998年。这种以文学高光事件认定网络文学起始年的观点,可称作“事件起源说”。

新近出现的另一种观点可称作“论坛起源说”。1996年8月成立的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理由是:网络文学的起始点只能是一个网络原创社区,而不能是一部作品。金庸客栈是中国最早以文学为主题的网络论坛,这种“论坛模式”天然具有网络基因,即去中心化、网友自由发帖、多点互动等“趣缘社区”性质,具备网络文学生产的“动力机制”。被称作“网上《收获》”的“榕树下”走的仍是投稿、审稿、编发的传统文学路子,算不得网络文学起点;而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998年)晚于罗森的网络长篇《风姿物语》(1997年),将其算作中国网络文学起点更是于实不符、于理无据。

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文学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媒介载体而“创生”于网络的新型文学,选择“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我们将会得到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中国的(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于1991年的美国,1994年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后才穿越赛博空间而挺进中国本土,并延伸壮大出蔚为壮观的中国网文世界。这个“网生起源说”是否更具历史真实性与逻辑合理性呢?

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创刊号上发布的《太阳纵队传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汉语网络原创散文,该刊物发表了很多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均出现在“榕树下”和“金庸客栈”之前,也比《风姿物语》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要早好几年!将1991年锚定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判断,“网生起源说”无非陈述了一个客观史实。

网络原创的文学作品,只要是用汉语(海外称“华文”)表达,并且是刊发于汉语网络平台(无论它是网刊、网站、论坛或个人主页),对于没有国界的“网络地球村”来说,计较诞生于哪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当我们回湖中国网络文学“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生长线时,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它的起点,当然不只是为了厘清一个事实,或者执意将生辰前置而为网络文学争得某种荣光,而是为了找准历史原点,知道中国的网络文学“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廓清这一文学的正根和主线,以历史自觉而明史鉴今,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

(摘编自欧阳友权《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文艺报》,2021年2月26日)

材料二:欧阳友权“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网生起源说”,必须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其二是若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定为1991年在美国诞生的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那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出现了如此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生态,而引领了互联网革命的欧美并未生长出一种有别于印刷时代文学工业的网络文学工业呢?

《华夏文摘》创刊号上发布《太阳纵队传说》,但在该文标注有“本文转载自《今天问》文学杂志1990年第2期”。显然,海外华文网络文学在时间上虽是最早,但仍是把网络当作一个新的便捷的传播渠道,在内容创作上并未显示出充分的“网络性”。

包括《华夏文摘》在内的海外华文网络文学与今日作为中国网络文学主体的商业文学网站和超长篇类型小说并无直接的亲缘关系,中间没有形成一个“演进的链条”。这一链条的起始点正是金庸客栈。其实,细察“网生起源说”的“网生”,最后导向的就是以金庸客栈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学的论坛模式。

计较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在哪一个国家是有重大意义的,不仅直接影响到在“网络地球村”里中国的位置和意义,更关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怎样的特殊价值。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正是虽然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但“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超长篇类型小说。

(摘编自邵燕君《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源头是金庸客栈——兼应欧阳友权“网生起源说”》,《文艺报》,2021年05月12日)

材料三:目前关于网络文学的缘起大致有三种观点:站点说、作家作品说、现象说。

“站点说”相对简单,谁建站最早自然那里就是发端之地。“作家作品说”则包含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北美留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文学作品算起,可以追溯到1989年。1991年4月,少君在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上发表短篇小说《奋斗与平等》,被认为是华文网络文学的开篇之作。而中国网络小说的肇始者被认为是罗森于1997年8月开始连载的《风姿物语》。黄易创作于1988年的《破碎虚空》即初现了玄幻武侠题材的奇幻瑰丽之美。

我个人主张的是“现象说”。这由网络文学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即草根写作、大众参与、社会关注三者合一方为起始。

我赞同一种说法,中国网络文学是多源头的,所有早期对网络文学有过贡献的平台,个人领跑者(包括海外留学生),乃至西幻、日漫都是源头的一部分,但起始年还是应该以重要现象作为依据,《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不只是一部作品,还是一个重要文化现象。若是对中国网络文学做一句话溯源的话,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黄易+《风姿物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榕树下文学网,1998年瓜熟蒂落钟声响起,一个时代新的文学坐标由此建立。

(摘编自马季《一个时代的文学坐标——中国网络文学缘起之我见》,《文艺报》,20215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坛起源说”认为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演进的链条”起始点正是金庸客栈。
B.《太阳纵队传说》标注有“转载自《今天问》文学杂志1990年第2期”,这说明其创作仍是传统文学路子,网络仅是一个新的便捷的传播渠道。
C.按照“网生起源说”、“现象说”、“多源头”说,中国网络文学源头产生于“北美”,这没有学术争议,只是不能解释欧美网络文学工业存在的现象。
D.以“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的内容对中国网络文学进行溯源,暗含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起源说”和“多源头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能知道中国的网络文学“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网络文学发展就能行稳致远。
B.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是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作品,这就是中国网络文学源头在中国的原因。
C.如果从“中国网络文学是多源头”的角度对中国网络文学溯源的话,源头是北美留学生邮件,廓清这一文学正根,关乎中华文明的定位。
D.探究中国网络文学缘起,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长线,目的是把握网络文学自身特点,提高中国文学位置和价值。
3.结合材料三,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现象说”观点的一项是(     
A.1995年8月中国大陆出现了BBS“水木清华”和1996年8月新浪旗下的“金庸客栈”。
B.1997年8月,罗森开始连载网络长篇小说《风姿物语》,但其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现象级作品。
C.1998年,蔡智恒在BBS上连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作品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并为众多网络写手效仿。
D.2008年,《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与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联手举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
4.简析材料一的论证脉络。
5.材料二反驳了材料一的哪些论断?并相应又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音乐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原始舞蹈与歌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宋代才形成相对完整的表现形态。生、旦、净、丑是戏曲行当门类,唱、念、做、打是戏曲的表演手段。中国戏曲是有一定的程式性的,但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表演的内容大多出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当演员开始表演时,表演者就开始产生包括手、眼、法、步、身、唱、读、做、玩、舞等在内的自身的表演风格。演员一出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能让观众观察到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大致年龄、性别、身份、地位和个性等特点,以及他们想要表达的人物的内心真实活动。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京剧、豫剧、黄梅戏与越剧并称中国四大剧种。京剧唱腔曲调丰富,节奏起伏,变化鲜明,是我国的“国粹”;豫剧唱腔抑扬顿挫,行腔酣畅,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黄梅戏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极具江南水乡的灵气,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中国戏曲,可谓世界戏剧艺术的集大成之美,于一身之妙,美妙绝伦。

中国戏曲具有综合性,是因为它将朗诵、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剧本相结合;同时其表演手段方面也具有综合性,包括唱、念、做、打四大手段。戏曲的创作需要不同艺术家的参与,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思想方法、志向、性格、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除了各种艺术家的参与,观众也应该参与。观众观看表演的体验过程,也是完成创作的过程。同时,观众的感受所产生的情绪,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舞台上演员的创造力。

写意性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艺术特征,是戏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舞台布置的写意,即一桌二椅,戏曲的舞台很简单,只有一个空荡荡的舞台和简单的桌椅。戏曲中人物的妆容是写意的,表现最集中的就是戏曲脸谱,充分体现了写意的方式;写意服饰的本质表现在无视季节、时期、地域等服饰特点。仅仅考虑戏服是否与人物性格、地位、年龄等与人物创作相一致,中国戏曲服饰主要以明清戏服为主,同时参照朝代变现的故事而有所变化。舞台行动的写意,戏曲的舞台是自由的、灵活的,与评书的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戏曲舞台行动的长短,不是取决于生活实际,而是取决于人物塑造和情节表现的需要。可以说,戏曲的写意性几乎囊括了戏曲的方方面面,而且十分丰富,正是由于这种贯穿中国戏曲整个时期的写意美学原则,才使这一古老的民族戏剧成为一种独立于艺术界而永恒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具有地方性,四大声腔最具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千姿百态的地方剧种。中国戏曲音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其中,字与声的关系决定了声与情的表述,而衡量一个演员的唱功,大都评价其发声是否清晰、准确,唱腔在地方戏曲中十分多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唱腔特点。而且,戏曲乐器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管弦乐、打击乐等,不同的乐器其性能与音乐表达均有所不同,在表演地方戏曲音乐的过程中,通过乐器的独特音色呈现一些色彩风格独特的剧目,能够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摘编自陈佳楠《浅谈中国戏曲魅力与传承》)

材料二:

中国戏曲生于乡土中国,盛于乡土中国,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戏曲是乡土性的,而忽略了其发展生态的流变性及戏曲本身的发展性。城乡中国不是乡土重建的简单循环,而是对新时代中国整体社会形态的重构与再创造,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乡土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将会变革中国戏曲的发展生态。

城乡中国伴生的全球意识、现代意识、城镇意识,改变了中国戏曲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生态。中国戏曲孕育催生于乡土中国的发展生态,并成长壮大于乡村社会。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也正是在长期乡村草台的流动演出中,中国戏曲形成特别贴近农民、特别能营造气氛的文化特质。值得注意的是,乡土中国的戏曲也有城乡的分野与交互,高雅如昆曲亦有“正昆”与“草昆”之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之争显然无法概括戏曲史上花雅之争的全部内容,其中亦包含了城乡之争的丰富内涵;传统戏院、茶园、庙会、堂会等演出场所,亦具有某种程度的城市性质和公共性质。城乡中国的戏曲,演出内容不再反映过多的乡土中国的精神价值,演出的时间安排也不再遵循节气农事安排,重构进程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节日体系使得中国戏曲演出活动空间发生巨变,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戏曲原生态相对封闭的内循环。

正在进行的城镇化通过“合村并居”“农转非”等多种形式,急遽推动乡村向城镇的批量转化。戏曲作为其流布区域曾经流行的大众文化,作为乡村社会最为亲切的文化记忆,在新的城乡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有很明显的优势。尽管有人认为,中国戏曲应坚持“文化守成”的策略,很多戏曲剧种在这个时代应被视为“博物馆艺术”。但是,城乡中国解构了戏曲起源与赖以发展的乡土社会,发展生态的变革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戏曲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此引发的生产变革、技术创造和制度变迁,改变了中国戏曲活动的泛文化生态。城乡中国打破了戏曲流布区域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加快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向农村的拓展延伸,构造了戏曲活动泛文化生态的变迁。“变迁虽然在一方面引起解体,同时却含有一种新生命的诞生”,这是历史的辩证,也可引申为文化的辩证。正如乡村社会曾是戏曲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流动戏台曾是戏曲最主要的“活动剧场”,但剧院规模的扩大和条件的改善便利了戏曲在城市空间的展演;灯光、字幕、数字技术等新的技术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戏曲虚拟化、程式化的表现逻辑,也为戏曲的现代化表达拓展了新的空间和范式;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以制度的形式向社会传达对所谓正统与非正统戏曲的扬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戏曲的变迁轨迹与行动方向。

(摘编自章军杰《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戏曲向何处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表演的内容源于生活,观众可以通过表演者的动作、细节等感受这一角色的特点及内心活动。
B.舞台布置、人物妆容和舞台行动等使中国戏曲产生了写意性,而脸谱则是中国戏曲写意性的最集中体现。
C.城乡中国是对新时代中国整体社会形态的重构与再创造,动摇了中国戏曲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生态。
D.乡土中国戏曲的演出活动空间要符合生产生活方式和节气体系,是一种原生态的相对封闭的内循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发展源远流长,它肇始于上古时期的原始舞蹈与歌曲,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到宋代时形成了完整的表现形态。
B.中国戏曲的唱腔丰富多样,决定了字与声的关系,使中国戏曲呈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C.中国戏曲具有乡土性,是乡村社会最为亲切的文化记忆,在新的城乡精神家园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D.生产变革、技术创造等直接改变了中国戏曲的变迁轨迹与行动方向,也改变了中国戏曲活动的泛文化生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国戏曲写意性的一项是(     
A.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B.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
C.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D.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材料一认为中国戏曲具有“地方性”,材料二认为中国戏曲具有“乡土性”,二者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及中国古代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故事性。毕竟,一般中国人看小说的目的,大多是在看“情节”,“情调”则一向被忽视。基于此,学界对古代小说与史传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其与诗骚传统的关联则缺乏足够重视。小说要讲故事当然离不开叙事,然而与西方所强调的“客观”叙事不同,中国古代文人则多崇尚“主观”叙事。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

谈诗骚抒情传统自然要楚骚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史记》《汉书》等在叙事写人时,经常以骚体歌赋来渲染悲剧气氛,酝酿凄怆情调。《史记》等史传作品通过穿插骚体歌赋所取得的良好艺术效果,对古代小说产生了显著示范效应。唐传奇与《聊斋》成为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充分吸取了楚骚传统之真髓,具有强烈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红楼梦》成为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所包含的多重悲剧意蕴使读者深感“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与曹雪芹对楚骚传统的成功借鉴密不可分。

古代小说中的诗词虽不乏意在抒情写意者,但多数还是用于情节建构或发表议论等,而且其中很多是作者炫才意识的产物;相对而言,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往往以作者自我为中心,其抒情性与文人性尤为突出,故事性与娱乐性却相对弱化。尤其那些浸润楚骚传统很深的小说,它们往往不以曲折跌宕的情节取胜,而是刻意渲染一种情绪,以主观情绪的起伏来自然而然地安排结构。

当然,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应予以辨证看待。首先,小说家以骚体歌赋为叙事写人渲染悲剧氛围,营造感伤情境,使小说不至枯寂乏味,像《红楼梦》《花月痕》等小说都属于这种情况。其次,穿插楚歌与否并非衡量小说是否具有抒情性的唯一标准,有些小说中虽无骚体歌赋,但作者将楚骚传统内化为“诗心”而照样赋予其小说以浓郁抒情性,这在《聊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再次,有的小说穿插楚歌,并不意味着具有强烈抒情性,如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其作者主要出于炫才目的而非抒情需要才插入一些楚歌。说到底,小说家是否具有“诗心”并将之运化于叙事写人之中,才是决定小说抒情色彩浓淡的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致力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陈世骧认为:《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源头,把叙事和抒情两项要素结合起来,只是两要素之主从或有差异。自此,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航道确定下来了,尽管往后这个传统不断发展与扩张。”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到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

(摘编自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偏重小说“故事性”的阅读习惯,使学界不够重视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关联研究。
B.《红楼梦》的创作成功借鉴楚骚传统,增强作品的抒情性,使读者感受到多重意蕴。
C.古代小说中运用楚歌,未必能够增加小说的抒情色彩,有些只是满足作者炫才之需。
D.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穿插骚体歌赋,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中西方对小说的认知,提出中国古代小说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的论断。
B.文章举唐传奇与《聊斋》之例,旨在论证楚骚传统很早就被引入叙事文学领域。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突出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更具有抒情性和文人性。
D.文章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审视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具有思辨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与诗骚抒情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独到的学术眼光。
B.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同样具有诗人的气质”,这与本文理念不谋而合,
C.《聊斋》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因为作者拥有“诗心”,并能将之运化于作品中。
D.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发现是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滑雪图像,其雪地出行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广泛地使用。
B.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C.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严重,对冰雪文化的进一步发掘和独特展示还远远不够。
D.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实现这一点,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还原冰雪场景是重要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以时间为线索来阐述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获得力量,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有助于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C.地域冰雪文化的开展会引发人们对乡愁的记忆,所以,地域冰雪文化是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纽带的村落乡土文化优质资源。
D.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伊犁冬季开展的冰雪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内容更丰富多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大美伊犁的知名度,促进了伊犁的经济发展。
B.春节期间,游客来到秦皇岛市老君顶景区等地体验冰雪项目,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渐受大众喜爱。
C.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D.各个地区的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特点,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的生命,这让今天的大众冰雪运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结合材料分析我国2022年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